從“分封制”“宗法制”來了解靖難之役始末

2020年09月18日15:24:15 歷史 1308

分封讓兩周王權衰落,分封讓西漢陷入七國之亂,分封讓西晉陷入八王之亂,分封讓明朝陷入靖難之役。分封制只會讓國家陷入內亂,並無益處,中央一旦察覺藩王力量對統治產生影響,削藩成為必然之舉。

從“分封制”“宗法制”來了解靖難之役始末 - 天天要聞

漢景帝削藩成功,建文帝削藩失敗,明朝藩王情況有點不一樣,朱棣為眾皇子中能力最強之人,本該是最佳皇帝人選,朱元璋因“宗法制”設立朱標之子朱允炆為帝,朱棣心生不滿,為“靖難之役”埋下了因,朱允炆上台後,無情式削藩讓朱棣利益受損,借口發起“靖難之役”順利成為大明王朝新一任君主,朱允炆無情式削藩是果。

靖難之役爆發本質在於“宗法制”“分封制”始末進行了解,會發現“靖難之役”為何爆發。

分封制和宗法制

武王伐紂,武王東征,領土成倍增加,周王朝為統治廣闊領土,推行分封制。以周王朝都城為中心點,四周星羅密布諸侯國拱衛周王室,各諸侯國以分封地為據點,向外擴張拱衛周王室。

從“分封制”“宗法制”來了解靖難之役始末 - 天天要聞

分封制和宗法制緊密相連,宗法制讓嫡長子作為繼承者,王室統治更加穩固。其他兄弟長子為分宗,代替周王室統治各地。

宗法制和分封制度確立森嚴的等級,讓宗親、功臣後代統治各地,周天子作為宗族長子,又是君主,集軍權及宗族於一身,周王朝對各地管控力空前提升。

分封制缺點:

周王朝後期,天子與宗親血緣關係疏遠,分封制名存實亡。

從“分封制”“宗法制”來了解靖難之役始末 - 天天要聞

周王室為維護分封制,通過不斷擴領土讓更多人成為諸侯王,國家領土擴張力、軍事力達到一定節點,分封制缺點就會彰顯出來。

名義藩地屬於周王室,諸侯王對各自領土有極大自主權。周王室力量不斷減弱,無法維持自身開銷,統治陷入危機。

分封制是大開歷史倒推車,經周、漢、西晉三朝驗證,已不符合實際情況,朱元璋選擇分封制本就不符合歷史情況,只會讓統治陷入危機。

朱元璋大勢分封只為穩固中央統治: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後為確保大明王朝長治久安,冊封已成年兒孫奔赴各地就藩。

朱元璋極其重視北方防務,便將燕王朱棣、寧王朱權九位藩王派往要害地區為大明王朝守衛疆土。

從“分封制”“宗法制”來了解靖難之役始末 - 天天要聞

各位藩王均有自己護衛軍,少則3000人,多則1.9萬人。北方九塞王因守土有責,各藩王手下軍事力量遠高於內陸藩王,不僅有自己私軍,還能節制地方軍隊。

朱元璋分封諸王時,平遙縣訓導的葉伯巨已指出藩王力量過大,威脅中央中央,漢朝“七國之亂”、西晉“八王之亂”會再次爆發,提醒朱元璋削弱藩王權利。朱元璋並未聽取勸告,反而將其下獄囚禁而亡。

朱標為朱元璋嫡長子,繼承皇位理所應當,朱元璋對其有很高期望,朱標早逝,徹底打亂他的計劃,他只能重新選擇接班人,朱棣本為最佳人選,可他並不是嫡子,讓朱元璋對其不考慮,從而選擇易朱允炆。朱元璋立太子一事上,看重的就是“宗法制”中的嫡長子繼承,從而才會選擇朱允炆而不是朱棣。

從“分封制”“宗法制”來了解靖難之役始末 - 天天要聞

朱標去世後,朱元璋深感開國功臣會影響大明政權,就開始大肆屠戮功臣,從而根本上杜絕開國功臣作亂。朱元璋將開國功臣屠戮殆盡,便將不少權利分給自己兒子,讓藩王有清君側權利。

朱元璋限制藩王權力及“靖難”遺訓

朱元璋規定藩王回京,不能同時回來,只有一位藩王離京後,另一位藩王才能進入京城。朱元璋此舉在於杜絕藩王互相來往同中央對抗。朱元璋用心良苦,實際上並遏制靖難之役爆發。

從“分封制”“宗法制”來了解靖難之役始末 - 天天要聞

《皇明祖訓》中有這樣一條“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朱元璋為防止中央有權臣,讓各藩王有足夠力量清除權臣,確保大明統治安穩。後來,建文帝大力削藩後,朱棣便以“清君側”為理由起兵“靖難”清除建文帝身邊兩位奸臣齊泰、黃子澄。

靖難之役始末:

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後,藩王勢力過大,齊泰、黃子澄兩人提議削藩,並獲得朱允炆默許。建文帝支持下五位藩王相繼被廢除,讓遠在北平燕王朱棣深感危機,從而決議起兵自保。

從“分封制”“宗法制”來了解靖難之役始末 - 天天要聞

靖難之役開始:

建文元年(1398年)十二月,朱允炆派張昺、謝貴為掌權北平一切事務,又讓宋忠屯兵北平周圍,防止燕王造反,朱棣陷入生死存亡之際,只能私下準備謀反,為獲得更多時間,先是裝病騙取朱允炆放回他的三個兒子,讓其後顧之憂。後因府內長史葛城叛變,朱允炆得知朱棣欺騙朝廷。

朱棣本就對父皇讓朱允炆為帝極為不滿,在加上這小子不厚道削藩過於殘酷,迫使其只能通過造反求生路。朱棣經過精心布置,殺掉朝廷派來的張昺、謝貴及府中見習葛城後,迅速控制北平,讓世子朱高熾守衛北平。

從“分封制”“宗法制”來了解靖難之役始末 - 天天要聞

擊敗耿炳文

朱棣拿下北平城後,迅速拿下周圍各大城池,讓自己無後顧之憂,讓自己有足夠精力應付朝廷大軍。建文帝得知朱棣造反後,派出耿炳文討伐朱棣,朱棣沉重應戰迅速擊敗耿炳文十三萬大軍。

一敗李景隆

建文帝聞知耿炳文戰敗後,拜李景隆為大將,起兵五十萬之位一舉擊潰朱棣,李景隆本就是紈絝子弟,李景隆並無什麼才能,依靠父親李文忠功勞才能成為大將軍。李景隆到達山東後,迅速收集耿炳文潰兵,準備一舉拿下朱棣。朱棣沉着應戰,誘敵深入,迅速擊潰江陰候吳高駐守永平郡,世子朱高熾堅守北平。

從“分封制”“宗法制”來了解靖難之役始末 - 天天要聞

朱棣擊敗吳高後,偷襲寧王朱權,獲得寧王朱權旗下精兵朵顏三衛勢力大增。

朱棣返回北平後,迅速指揮燕軍和南軍在鄭村壩決戰,燕軍依靠強勁戰鬥力,擊敗南軍七營,李景隆大敗率軍撤退。

再敗李景隆:

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李景隆集合六十萬大軍討伐燕軍,燕軍同南軍在白溝河發生大戰,本次征伐南京調動平安、郭英、瞿能父子等名將討伐燕軍,給朱棣造成極大麻煩,幸好,朱棣運氣極佳又獲得勝利,南軍又一次慘敗,瞿能父子陣亡,剩餘將領相繼逃離戰場,李景隆見敗局已定只能撤軍。

三戰皆勝,朱棣已有奪嫡能力

一年之內三敗朝廷大軍,燕王朱棣已有足夠力量和朝廷對抗,朝廷想消滅燕軍已成奢望。白溝河大戰後,朱棣率部南下,取得濟南之戰、東昌之戰、藳城之戰等戰役勝利,朱棣已飲馬長江,隨時威脅京城。

建文三年(1491年)朱棣發動渡江戰役,先突破盛庸設置防線,又拿下盱眙、揚州、高郵等地,掃清京城周圍防禦力量。

從“分封制”“宗法制”來了解靖難之役始末 - 天天要聞

建文帝見狀不妙,多次派人和朱棣談判皆未獲得相應結果。外無援軍,內部人心浮動,朱允炆陷入絕境。這種情況下,朱棣率部進駐龍潭,朱允炆大驚,一方面讓人繼續談判,另方面讓藩王及武臣守衛各門,谷王朱橞、李景隆見局勢已無法扭轉打開金川門投降,燕軍順利進城。

朱棣進城後,朱允炆在宮中放火,朱棣迅速進入皇城平息火災,奈何並未找到朱允炆,朱棣便眾人擁護下成為大明王朝下一任皇帝。關於朱允炆行蹤有各種說法,朱允炆死於自焚,朱允炆由密道逃出南京,落髮為僧,至今關於朱允炆之死並未有明確說法,成為歷史一大謎案。

綜合所述:

“分封制”及“宗法制”是靖難之役起因,朱棣認為你父親朱元璋在皇位安排上極為不公,讓其內心一直對最高之位有無限嚮往。

朱標病逝後,朱元璋未將皇位傳給朱棣,朱棣內心極為不滿,無奈大局已定,只能遵守,若不是建文帝大力削藩之舉讓朱棣迫其無奈起兵自保,從而順利奪取皇位。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特大暴雨!或破歷史極值!緊急提醒 - 天天要聞

特大暴雨!或破歷史極值!緊急提醒

南方人做好準備!今年以來強度最強暴雨、大暴雨範圍最大的新一輪降水於昨日(5月27日)夜間開始登場部分地區日雨量或破5月極值!接下來兩天將橫掃南方大部地區此次降水單日降雨量大局地降雨具有極端性且強降雨落區與上一輪高度重疊致災風險高,需高度警惕!此輪強降雨究竟有何特點?強度強!暴雨或大暴雨成過程“標配”昨日...
上海解放76周年,在李白烈士故居共憶“永不消逝的電波” - 天天要聞

上海解放76周年,在李白烈士故居共憶“永不消逝的電波”

吳儂軟語的評彈、鏗鏘有力的解說,一同講述着革命先烈壯烈而感人的故事。今天是上海解放76周年,李白烈士故居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電波從這裡發出”專場活動,以獨特的方式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活動伊始,虹口區黃渡居民區黨總支與虹口區評彈協會黨支部簽署了共建協議,在文化傳承、紅色教育等方面的合作邁出堅實...
台媒:賴清德當局強推全台“中正路”改名,蔣萬安批“只搞政治、不辦正事,無法苟同” - 天天要聞

台媒:賴清德當局強推全台“中正路”改名,蔣萬安批“只搞政治、不辦正事,無法苟同”

【環球網報道】賴清德當局在島內大搞“去蔣化”,全台的“中正路”醞釀改名。據台灣《聯合報》5月27日報道,台“內政部”負責人劉世芳稱,希望島內各縣市地方政府推動改名,被台中市長盧秀燕反嗆“吃飽太閑”。台北市長蔣萬安今日(27日)也批評稱,民進黨當局“只搞政治,不辦正事”,無法苟同。當地民政局長陳永德也說,...
76年彈痕依舊!這座見證上海解放的碉堡今日重返彭一小區!居民含淚撫摸:感覺特別親切 - 天天要聞

76年彈痕依舊!這座見證上海解放的碉堡今日重返彭一小區!居民含淚撫摸:感覺特別親切

就在今天,這座見證上海解放的碉堡“回家”了!5月27日上午,彭浦新村街道彭一小區舉行歷史見證物回搬暨上海解放76周年紀念活動,歡迎一座見證上海解放烽火歲月的碉堡以及彭浦新村歷史紀念浮雕,在歷經三年多的保護性遷移後正式回遷原址。“彭浦新村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傳奇經歷、光榮夢想的地方,見證了彭浦新村人民不屈...
女子遇刺身亡  兇手 “精神分裂” 一審改期 - 天天要聞

女子遇刺身亡 兇手 “精神分裂” 一審改期

2025 年 5 月 27 日,成都陰雨連綿。備受關注的成都 27 歲女子在家門口遭精神分裂者捅刺身亡案,原定於今天在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但庭前會議後,法院決定延期開庭。案件發生於2024 年 6 月 9 日下午 1 點多,在成都市某小區,35 歲的梁某某來到受害人家門口,無故敲門滋擾並對家門吐口水。受害人發現後讓母親通知...
紀念錢學森歸國70周年——僑心築夢同上“科學報國課” - 天天要聞

紀念錢學森歸國70周年——僑心築夢同上“科學報國課”

“僑心築夢·科學報國”——紀念錢學森歸國70周年專題活動,今天在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舉行。本次活動由徐匯區委統戰部、上海交通大學黨委統戰部聯合主辦,旨在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激發廣大僑界人士的愛國熱情,凝聚僑心、匯聚僑智、發揮僑力,激勵廣大留學人員傳承家國情懷,勇擔時代使命。上海市僑聯黨組書記、主...
古代巨型船隻是怎麼建造的? - 天天要聞

古代巨型船隻是怎麼建造的?

古代巨型船隻的建造,不僅是當時技術和智慧的結晶,更承載了時代的雄心壯志,古人為什麼要建造如此巨大的船隻?古代的造船技術遠不如今天先進,但正是在這種條件下,古人依靠智慧與創新,建造出了令後世驚嘆的巨型船隻,那麼古代人是如何在條件極為簡陋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