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王峻
實習生 何凌霄
“侄姑娘長得俊,性子又綿軟,說話總像春風拂面。”坐在扁擔山公墓山腳的台階上,72歲的劉家權望着半山腰的碑林出神。3月24日這天,他和老伴照例來看望64歲離世的侄女劉伶俐。這個只比他小5歲的“同齡”侄女,已在山中長眠三載。
“侄姑娘眼睛大,愛笑,是個清爽的漂亮武漢丫頭。”聊起侄女,劉家權嘴角忍不住露出了笑意。
劉家權祖輩是地道的老漢口人,一直居住在三陽路一帶。
由於兄弟姐妹眾多,作為家裡老幺的劉家權與大哥年齡相差近20歲,這樣的年齡差距本可能讓他們之間存在一定的代溝,但事實卻截然相反。儘管大哥早已步入成年,有了自己的生活,但當1958年侄女劉伶俐出生時,她與劉家權之間僅相差5歲,這份“同齡感”讓劉家權成了侄女事實上的兄長,兩人意外結下“平輩”緣。
從小,劉家權就把劉伶俐當作自己的玩伴和親密的朋友。在那個充滿歡聲笑語的大家庭里,他們幾家小孩一起在後院追逐嬉戲,捉迷藏時總是默契十足;夏天,他們一起到附近的江邊玩水、玩泥巴、捉螢火蟲,歡聲笑語充滿了整個院子,享受着童年的無憂無慮。那些簡單卻充滿樂趣的遊戲,不僅加深了他們之間的情誼,也成為了他們童年中最寶貴的回憶。
在大家族的生活中,大家學會了分享與包容,無論是美食還是快樂,都願意與家人一同分享。每當節日來臨,全家人圍坐在一起,享受着美食,聊着家常,那份溫馨與和諧讓人倍感幸福。劉家權與劉伶俐更是成為了家族中的“開心果”,他們的歡聲笑語總能給家人帶來無盡的歡樂。
老宅院里的笑聲,總伴着煤爐上的藕湯香。
歲月在江水中流淌,劉伶俐嫁作他人婦搬離老宅,但叔侄情依舊如漢口碼頭晨霧般綿長。每逢周末,她總帶着女婿來看叔叔,兩家小輩也會頻繁走動。
但遺憾的是,2022年,64歲的劉伶俐因病去世,這讓劉家權和家人無比傷心。從此,那個愛笑的大眼睛“丫頭”再也看不到了。“侄姑娘性格特別好,從來都是輕言細語,從來沒有和人紅過臉。可惜了!”劉家權嘆道。
腿腳不便的劉家權乘電動車出行
如今三年忌日,劉家權坐在山腳下邊捶着雙腿邊喘氣。去年尚能扶着墓碑說會話,今年腿疾加重,只能托老伴上山代獻菊花。“伢哦,你叔叔上不去咯……”望着半山腰的碑林,劉家權喃喃自語地說道。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