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餘年來“最大威脅”當前,美媒驚呼:美國高校“以驚人速度向特朗普投降”

2025年03月21日22:50:44 歷史 9427

【文/觀察者網 邵昀】

不滿美國大學被自由派聲音主導的共和黨總統特朗普,正以削減聯邦經費施壓各大高校“自我審查”。其中最受矚目的目標當屬哥倫比亞大學。這座歷史比美國建國還要悠久的高等學府本月初被取消了4億美元的聯邦合同和撥款,一時間讓全美高校人人自危。

特朗普政府上周提出,若哥大能在20日前答應其九項條件,包括“全面”改革招生政策、賦予校園警察更多權力、將該校中東、南亞和非洲研究系置於“學術接管”之下等,便可與政府開啟有關恢復經費的談判。據美國《華爾街日報》19日披露,哥大似乎打算接受這一系列“威脅到學校使命的核心原則”的要求。

這讓“政客”新聞網20日驚呼,美國高校“正以驚人的速度向特朗普投降”。報道細數,除了哥大,加州大學董事會19日也“從善如流”地不再要求應聘者提交“多元化聲明”。達特茅斯學院17日則宣布聘請共和黨全國委員會前首席法律顧問、支持廢除“出生公民權”的馬特·雷默擔任學院首席律師和移民辦主任。

另據美國《高等教育紀事報》統計,上月全美有近兩百所高校從其網站上刪除了被特朗普認為“有害、不道德”的“多樣性、公平性和包容性”(dei)政策內容,關閉了校內的dei辦公室,或者取消了相關活動,哥大、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南加州大學等都赫然在列。

在19日發表在美國《大西洋月刊》上的一篇文章中,普林斯頓大學校長克里斯托弗·艾斯格魯伯(christopher eisgruber)甚至將特朗普政府最近對哥大的“攻擊”比作“自1950年代‘紅色恐慌’以來對美國大學的最大威脅”。他寫道:“每個美國人都應該感到擔憂。”

70餘年來“最大威脅”當前,美媒驚呼:美國高校“以驚人速度向特朗普投降” - 天天要聞

當地時間2024年4月30日,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加沙團結營地,警察驅逐親巴勒斯坦學生抗議者 視覺中國

“全美高校人員都密切關注”

特朗普的策略很大程度上是對美國保守派多年來對美國高校系統不滿的回應,後者認為“覺醒”文化的風靡讓高校推崇“務虛”,而非培養學術和專業技能;高校在性別、種族等議題上“灌輸”自由主義思想,壓制了保守派的聲音。

“政客”新聞網說,這種不滿情緒在疫情期間進一步加劇,促使選民反對諸如批判性種族理論(crt,用於分析“結構性”的種族歧視)、性別認同、dei政策以及親巴勒斯坦抗議活動等學術概念和運動。這從2021年現任副總統、當時尚未成為參議員的萬斯宣稱“大學是我們的敵人”,並受到保守派贊同,就可見一斑。

“早該這麼做了。”美國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國內政策副總裁羅傑·塞韋里諾(roger severino)說。在他看來,奧巴馬和拜登政府時期,“民權法被完全顛覆,dei‘覺醒議程’取代了真正的民權”,如今高校才“終於開始遵守法律”。

70餘年來“最大威脅”當前,美媒驚呼:美國高校“以驚人速度向特朗普投降” - 天天要聞

2021年11月,萬斯出席美國全國保守主義會議時引用尼克松說“教授是敵人”,台下掌聲雷動 截圖

報道稱,佛羅里達州、德克薩斯州等共和黨執掌的“紅州”近年來以此為導向改革公立教育體系,而特朗普和萬斯如今正利用此前很少動用的聯邦政府權力,以往屆政府不敢為的“激進方式”把這一“政策藍圖”(或者說“紅圖”)沿襲至全美。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和萬斯自己倒都是常春藤學校的畢業生。

據悉,目前美國有60所高校因校園反猶太主義問題被調查,45所高校因參與一個小型多元化項目被調查,7所高校因為某些種族的學生設立獎學金、助學金與涉嫌“種族隔離”被調查.

緬因州、賓夕法尼亞大學等則因為其跨性別學生運動員參賽政策而面臨調查。賓大19日被宣布凍結了1.75億美元聯邦資助。同日,美國農業部表示,為恢復來自農業部的3000萬美元撥款,緬因大學已同意不允許“男性與女性一起參加個人或團體接觸性運動”。

美媒指責,這種與聯邦資金掛鈎的威脅,讓高校的財務前景陷入混亂。本周,信用評級機構穆迪把對高校行業的信用展望從“穩定”下調為“負面”。還有聲音擔心,隨着包括哈佛、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在內的越來越多高校開始凍結招聘、降本裁員,即使未來國會或新政府恢復撥款,相關項目的重啟成本也可能非常高。

特朗普政府還計劃驅逐一名擁有美國綠卡、曾參加親巴勒斯坦抗議活動的哥大學生,並着手吊銷參與親巴勒斯坦人士的學者和學生的簽證,哥大、布朗大學和喬治敦大學都受到波及。

此外,美國政府在九項條件中提到的“學術接管”哥大中東研究系一事,也是特朗普從第一任期就關注的問題。據介紹,哥大中東系長期以來受到爭議,部分原因在於其研究內容可能包含對以色列的負面解讀,關於這些解讀究竟是“反猶太復國主義”(anti-zionism)還是“反猶太主義”(antisemitism),各方一直爭論不休。

這樣也不難理解為何此番哥大備受關注。美國《紐約時報》稱,全美的高校管理人員都在密切關注哥大將採取順從還是對抗的態度,許多人都將其中東、南亞和非洲研究系的命運,視為其他中東研究項目,或是氣候變化等其他與保守派意識形態衝突的學術領域的高風險測試案例。

“這只是一所大學裡的一個小系。”前哥大中東研究系主任謝爾登·波洛克(sheldon pollock)說,“但它將在整個國家產生影響。”


“懦弱成為一種政策”

儘管《華爾街日報》19日引述知情人士說法稱,哥大“即將屈服於”特朗普的要求,但哥大尚未發布任何官方結果。據《紐約時報》20日報道,特朗普政府表示,已將哥大作出回應的最後期限延長至21日工作時間結束。

此前,哥大臨時校長卡特里娜·阿姆斯特朗(katrina armstrong)19日表示,校方正為此“不分晝夜地工作”。“人們可以對我們的做法和進展提出合理的問題,我們將予以回答。但我們絕不會損害我們的教學獨立價值觀、我們對學術自由的承諾或我們遵守法律的義務。”

阿姆斯特朗稱,過去兩年“既凸顯了我們現有結構中的真正漏洞,也產生了校園社區需要解決的新問題”,並表示反猶太主義、騷擾和歧視是不可接受的。不過,她並沒有透露校方將採取怎樣的回應,只表示將繼續與聯邦監管機構進行“建設性對話”。

70餘年來“最大威脅”當前,美媒驚呼:美國高校“以驚人速度向特朗普投降” - 天天要聞

當地時間3月11日,美國紐約,學生們在哥倫比亞大學舉行罷課抗議,要求釋放親巴抗議學生代表馬哈茂德·哈利勒 路透社

英國《衛報》觀察指出,相比部分大學教授和校方dei官員向美國教育部提起訴訟的做法,哥大等受到影響的高校可以說基本沒有採取任何有力的行動“反擊”特朗普的威脅。“令人驚訝的是,到目前為止,這些學校的反應非常有限。”

按照哥大奈特第一修正案研究所執行主任賈米勒·加法爾(jameel jaffer)的說法,像哥大這樣的高校,如果面臨聯邦資金被撤銷的威脅,實際上是有法律依據起訴政府的。

“儘管聯邦機構可以對向大學撥款附加條件,但他們只能在經過法律程序後才有權提出這些要求。而他們現在並沒有走完這個法律程序。”加法爾說。而且,“第一修正案仍然保障大學塑造自身言論環境的權利,而政府目前提出的許多要求都侵犯了這一權利”。

然而,當前還沒有一所高校採取這樣的法律行動,這讓許多法律人士感到意外。“我認為,一個擁有巨額捐贈基金的大學,作為首個被政府如此針對的機構,不應該採取這種保守的做法。如果有任何大學適合領導這場保衛高等教育的鬥爭,那一定是哥大。”美國大學教授協會(aaup)法律總顧問、法學教授維娜·杜巴爾(veena dubal)說。

對此,衛斯理大學校長邁克爾·羅思(michael roth)批評美國高校正陷入“對制度中立的迷戀”,導致“懦弱成為一種政策”。另一方面,也有聲音提出,校方領導要考量的因素太多。

“一段時間內,形勢會很緊張,因為……(高校)校長們不會進入全面抵抗模式。”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前校長霍爾登·索普(holden thorp)說,“他們有太多的歷史、財政資源和人員要保護,沒辦法這麼做。”

個人權利與表達基金會(fire)律師泰勒·科沃德(tyler coward)則認為,高校可能正在計算抵抗的代價,“我懷疑我們會看到一些大學選擇訴訟,但也會看到一些大學屈服”。

一些觀察人士甚至懷疑,部分大學管理層可能實際上默許了特朗普政府的做法,因為政府的干預為學校提供了政治掩護,使它們能夠採取一些在師生中不受歡迎的決定——由於校內的親巴勒斯坦情緒高漲,部分高校此前遭遇親以色列捐贈者撤資,損失了數百萬美元。

“我只能這麼猜測。”杜巴爾說,“但如果事實證明哥大校董會在促成該校的‘非激進’立場方面發揮了作用,我也不會感到驚訝。”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兄弟們,就在中國對美國加了 50% 的關稅之後,特朗普再次對我們加了 21% 的關稅,現在整體關稅已經達到 125%。同時,特朗普暫停了對除中國之外其他所有國家的加征關稅政策,而且要把對其他國家加征關稅的稅點降到 10%。這進一步證明我昨天視頻里的分析完全正確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着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 天天要聞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特朗普所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打了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個措手不及,特別是由他本人所規定的所謂“基準稅”更是離了大譜,因為如果疊加美國先前向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來算,總關稅已經超過了70%。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化”較之於他的第一個任期,變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 天天要聞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日前,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公告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准,自即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有關事項如下:一、對原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 天天要聞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記者爆料美政府高層作戰計劃群聊泄密事件後,英國、加拿大、奧地利近日均對此作出回應。CNN稱,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表示,“美國的局勢再次說明,我們必須考慮(建立)一個強大、自信的歐洲,走自己的路,通過自身力量從戰略上確保歐洲的和平。”英國首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 天天要聞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 何亞東:中美雙方經貿部門一直通過各種形式保持溝通,中方在關稅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