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1944年的延安!26張罕見老照片,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2025年03月14日17:03:07 歷史 1824

一提到延安,不由自主就讓人心潮澎湃。延安,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發祥地、中國革命的聖地。

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此戰鬥生活了13個春秋,描繪了一幅金戈鐵馬的恢弘歷史畫卷。在延安這片熱土地上,永遠流傳着動人的紅色故事。

那麼,過去的延安是什麼樣的呢?

這才是1944年的延安!26張罕見老照片,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 天天要聞

1944年,英國泰晤士報記者哈里森·福爾曼,從重慶出發衝破重重阻礙來到延安。在那裡,他見到了延安的寶塔山、遇到了終生難忘的人和事,並拍攝了很多經典老照片。

哈里森·福爾曼用自己的鏡頭,向全世界實報道了延安,報道了延安軍民艱苦卓絕、英勇抗日的故事。他還寫下了《紅色中國報道》,轟動了世界。

筆者挑選其中一部分老照片分享給大家。通過這些老照片,我們看到了先輩們的不易,更體會到了延安精神的真諦。

這才是1944年的延安!26張罕見老照片,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 天天要聞

巍巍寶塔山,清清延河水。40年代的延安,高大的城牆和城門都還在,山坡上的窯洞清晰可見。寶塔山上那傲然聳立的寶塔,是一種精神、是一種象徵,更是一座豐碑。

這才是1944年的延安!26張罕見老照片,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 天天要聞

1944年,在延安的一個廣場上,八路軍戰士們正在開大會。會場四周的樹上,懸掛着宣傳條幅。八路軍戰士們坐在地上,每個人都精神抖擻。

這才是1944年的延安!26張罕見老照片,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 天天要聞

1944年,延安的民兵正在開大會,哈里森·福爾曼站在最後面拍下了這張照片。民兵們身上穿着帶補丁的衣服,手裡拿着紅纓槍。延安民的兵們積極參與了抗戰、維護治安和支持生產。

這才是1944年的延安!26張罕見老照片,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 天天要聞

這是一張特別的合影照:每一個人身上穿着樸素的服裝,臉上卻都洋溢着堅定、自信和樂觀的笑容。從他們的笑容里,我們看到新中國的希望。

這才是1944年的延安!26張罕見老照片,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 天天要聞

1944年,在延安一個大院子里,八路軍和村民齊聚一堂,正在召開動員大會。這種團結一心的凝聚力,能戰勝一切困難。

這才是1944年的延安!26張罕見老照片,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 天天要聞

在延安的一個窯洞前,幾名民兵坐在台階上,他們正在交流作戰經驗。他們手裡拿着剛製作出來的土地雷。一想到敵人被炸得落花流水的樣子,所有人都開心地笑了。

這才是1944年的延安!26張罕見老照片,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 天天要聞

在延安郊外的一個山溝里,八路軍戰士們正在演練。他們頭上戴着偽裝草帽,個個猶如下山的猛虎,朝敵人發起衝鋒。哈里森·福爾曼拍下了這一瞬間。

這才是1944年的延安!26張罕見老照片,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 天天要聞

兩名游擊隊員背着行李,即將撤離村子。臨走之際,他們在門後悄悄掛上一枚手榴彈。只要敵人一推門,就會將手榴彈引爆。民兵們的機智,讓哈里森·福爾曼讚嘆不已。

這才是1944年的延安!26張罕見老照片,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 天天要聞

1944年,兩個八路軍偵查員,在村口被民兵攔住。一名八路軍戰士拿出路條交給民兵檢查。這樣做,是為了防止敵人偽裝成老百姓進入村子實施破壞活動。

這才是1944年的延安!26張罕見老照片,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 天天要聞

這才是八路軍女戰士的真實形象。鏡頭前的她,身上的軍裝是舊的,但非常整潔。看上去像是八路軍的一名文職人員。

這才是1944年的延安!26張罕見老照片,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 天天要聞

1944年,延安村民們抬着一筐筐水果,前來慰問當地的八路軍。他們熱切地看着戰士們,就像是在看自己的孩子。軍民魚水情,在這一刻體現的淋漓盡致。

這才是1944年的延安!26張罕見老照片,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 天天要聞

1944年,延安的民兵們排着隊走出城門,他們肩上扛着一節節圓木。這是一種土製大炮,叫榆木炮。在抗戰時期,這種木炮給敵人造成了不小的心理陰影。

這才是1944年的延安!26張罕見老照片,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 天天要聞

在延安一條大路上,民兵們正在訓練。他們身上背的武器五花八門,各不相同。抗戰時期,民兵們就是靠着這些十分落後的武器與敵人作戰。

這才是1944年的延安!26張罕見老照片,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 天天要聞

1944年,在延安的操場上,兩名八路軍戰士正在表演節目。化過妝的他們,身上穿着道具服裝,形象讓人忍俊不禁。兩人的表演引得喝彩聲不斷。

這才是1944年的延安!26張罕見老照片,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 天天要聞

在延安的一個院子里,哈里森·福爾曼看到一群民兵正在忙碌。走近才發現,原來他們正在製作土地雷,在他們身後還背着一根繩子。

這才是1944年的延安!26張罕見老照片,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 天天要聞

在山路邊,哈里森·福爾曼遇到一名民兵。他手裡拿着兩枚地雷,脖子上掛着兩枚手榴彈。鏡頭前,他露出了淳樸燦爛的笑容。這笑容太有感染力了!

這才是1944年的延安!26張罕見老照片,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 天天要聞

1944年,在延安的一個窯洞里,孩子們正在上課。教室太簡陋了,他們用木板架在土坯上當課桌。但是他們的學習熱情很高漲,紛紛舉手回答老師的提問。

這才是1944年的延安!26張罕見老照片,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 天天要聞

這是一個十來歲的小交通員,哈里森·福爾曼邀請他拍照。小傢伙樂開了花,他從馬上跳下來,以軍姿站在路邊。他腰間別著兩枚圓頭手榴彈,這應該屬於邊區造吧?

這才是1944年的延安!26張罕見老照片,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 天天要聞

1944年,在延安一處工地上,八路軍戰士們正在挖土修路。在旁邊的土坡上,一名戰士竟然在打毛衣,胳膊里夾着毛線團。一招一式太熟練了,讓人忍俊不禁。

這才是1944年的延安!26張罕見老照片,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 天天要聞

1944年,延安民兵的孩子們,也都不甘示弱。他們扛起大刀加入兒童團,積極投身保家衛國。小小年紀,心懷家國,向小英雄們致敬!

這才是1944年的延安!26張罕見老照片,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 天天要聞

兩名民兵在撤離村子時,在房前的一個凳子下設置了詭雷。只要敵人挪動凳子,就會引爆詭雷。這些作戰經驗是民兵們在與敵人的鬥爭中創造出來的。

這才是1944年的延安!26張罕見老照片,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 天天要聞

上世紀40年代,王震率領359旅開赴南泥灣。他們一邊練兵,一邊屯田,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困難。昔日荒蕪人煙的南泥灣,變成了“陝北江南”。這是王震與一位勞動模範的合影。

這才是1944年的延安!26張罕見老照片,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 天天要聞

1944年,延安一個窯洞前,年輕帥氣的八路軍戰士,正在修理一把鋤頭。他穿着草鞋,身後的牆上掛着各種農具。雖然我們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他臉上的笑容感動了所有人。

這才是1944年的延安!26張罕見老照片,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 天天要聞

1944年,在一堵石牆前,美方軍事人員和延安的民兵站在一起合影。民兵們拿着五花八門的武器,坐在前排最中間的民兵,手裡拿着美軍的武器。你看出是什麼了嗎?

這才是1944年的延安!26張罕見老照片,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 天天要聞

這是延安的一個木材市場,路兩旁堆放着各種木材。這些木材,支援了延安的生產和建設。

結束語:1944年,哈里森·福爾曼以一個外國人的視角,真實地記錄了延安軍民艱苦卓絕、英勇抗戰的情景。如今,80多年過去了,看到這些老照片仍讓人心潮澎湃。延安不只是一個地名,它更是一種精神象徵,代表着中華民族在逆境中奮起的力量!向先輩們致敬!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這個時代最後的“擔擔軍” - 天天要聞

這個時代最後的“擔擔軍”

上周,我和來自上海的好兄弟盧博士相約,一起探訪了位於廣東湛江北部的廉江市河唇鎮,近距離接觸與了解每天上午挑着水果坐火車去廣西、下午乘火車返回村裡的“擔擔軍”。前一天下午四點,我們抵達河唇鎮北部的HW村,滿眼都是番石榴,一條鐵軌就在村子旁邊,不時有呼嘯而過的綠皮火車。這一帶盛產水果,依靠便利的交通條件,...
明朝藩王列傳之英宗篇(二) - 天天要聞

明朝藩王列傳之英宗篇(二)

蔣志格 英宗天順元年(公元1457年),廢景泰帝仍為郕王,尋崩,葬祭如親王禮。免襄王親來朝賀。 按《明大政紀》:天順元年二月乙未朔,皇太后誥諭廢景泰帝仍為郕王,歸西宮。戊戌,命郕王所立皇太后吳氏復為宣廟賢妃,廢皇后汪氏復為郕王妃。癸丑,郕王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 天天要聞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極目新聞記者 王柳欽5月4日,極目新聞記者在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現場看到,雖然天空飄起了小雨,但門口還是排起了近百米的長隊,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銘記歷史,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遊客在雨中排起長隊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入口處,有市民攜帶電影《731》海報進行自發宣傳。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龔...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 天天要聞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考古實證,秦始皇帝陵根據“若都邑”的理念來營建,都邑里有政治、軍事,也有宮廷生活、文化娛樂。秦朝的休閑生活會是怎樣的景象?5月4日,總台央視綜合頻道(CCTV-1)22:30檔,《尋古中國·探秘秦始皇陵》第四集《百戲水禽》帶你通過考古研究新成果,對秦朝文化娛樂生活一探究竟。半裸陶俑究竟是什麼人?秦始皇帝陵東南部...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 天天要聞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如果說全世界最會賺錢的人是誰?李嘉誠絕對排得上號。最近,他又一次把自己送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前陣子那樁港口交易鬧得人盡皆知,一邊是國家利益,一邊是家族資產,李嘉誠站哪邊,大家其實心裡都有點數。港口本來要賣給美國財團,還好有關部門及時叫停。
琉璃河考古隊節日在崗:當“90後”遇上“3000後” - 天天要聞

琉璃河考古隊節日在崗:當“90後”遇上“3000後”

房山區琉璃河鎮,開滿野花的草叢上,挖開了深淺不一的坑,每個都有專屬的數字加字母編號。這處小型發掘現場,是3000多年前“北京城”的外城壕東段一部分。五四青年節,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一群“90後”考古人員面朝黃土背朝天,小心翼翼地颳去層層覆土,專心致志地在“護城河”底搜尋古人留下的蛛絲馬跡。安妮娜在發掘現場複核...
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 - 天天要聞

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

新華社南京5月4日電 題: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新華社記者鄭冬睿、張晨光、陸華東搖開檔案櫃,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翻開一冊蘇聯籍抗日航空英烈資料,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工作人員繆磊開始了自己一天的工作。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蘇聯偉大衛國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