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是楚文化發祥地,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境內名勝古迹遍布,特別是古墓葬,很多是歷史名人陵墓。
1、熊家冢
熊家冢在荊州古城北的楚紀南城遺址西北,規模大,保存好,屬於楚國貴族墓地。
據記載,熊家冢,因埋葬熊姓祖先而得名。
2008年,經過專家研究討論,認為這是一位楚王墓,多年來,不斷的勘察,發掘了大量的文物,包括大小車馬坑。
整個熊家冢,主要由主冢、陪冢、車馬坑、排葬坑和壕溝等5部分組成,現如今,建成了熊家冢遺址博物館,對外開放。
2、遼王墓
遼王墓怎麼在湖北荊州?
這裡的遼王,指的是遼簡王朱植,系朱元璋之妃韓氏所生,因為湘獻王違規營造宮室,朝廷追查,全家自焚。遼王則改封於荊州府,也就葬於此,今八嶺山古墓群內,朱植是朱元璋第十五子,屬於明王墓,頗具規模,保存較好,經過修繕,對外開放,也就是遼王墓景區,在八嶺山國家森林公園內。
3、楚昭王墓
荊州是楚文化發祥地,境內的楚王墓,不在少數,不過很多楚王墓,有待進一步考證,從一些文獻記載來看,楚昭王墓在荊州城西北約40公里,沮、漳河的交匯處。墓旁原有廟,唐代韓愈有詩《題楚昭王廟》,曰:“丘墳滿目衣冠盡,城闕連雲帶樹荒。猶有國人懷舊德,一間茅屋祭昭王”。
4、孫叔敖墓
孫叔敖是歷史名人,羋姓,蔿氏,名敖,字孫叔,曾任春秋時期的楚國令尹,相當於楚國的宰相,輔助楚莊王,以賢能著稱,還擅長水利,今天安徽壽縣的安豐塘就是古芍陂。這位楚國名臣的墓,就在今天的荊州市中山公園東北角江津湖畔、春秋閣旁。
5、湘獻王墓(湘陵)
前面介紹遼王墓的時候,就簡單的提到了湘獻王,他是朱元璋的第十二子,名朱柏,因為修建宮室,今太暉觀,違規使用了盤龍柱、銅瓦金頂,這就闖下了大禍,被人告發謀反,在今天看來,不就是龍柱嘛,可是在古代,這是大逆不道,當時朝廷來調查,朱柏帶着王妃到離太暉觀一里多路遠的奚峨山自焚,好像後來的調查發現是冤假錯案,在太暉觀附近建了衣冠冢,也稱湘陵。
6、張居正墓
張居正是明代的內閣首輔,生於江陵縣,今荊州人,12歲中秀才,16歲中舉人,人稱“江陵神童”,23歲中進士,平步青雲,官至內閣首輔,位極人臣,還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改革家,今荊州境內有張居正故居、張居正墓,墓地位於荊州城東門外約三公里的張家台,原有的石人、石馬、石龜、石獅等等,文革時期,遭到了破壞,後來進行了修復,是荊州重要的歷史文化遺迹。
湖北荊州6大陵墓,都是歷史名人陵墓,你知道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