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看到網上有人發出這樣的言論,可以說這是心思很壞的,這是完全割裂歷史。
改革開放給國家帶來巨大的變化,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我們也要尊重事實,在今天的土地上。還有很多公有制集體制的村莊。他們仍然走的是毛主席時代的方針,他們並沒有比非洲還窮。
這是一點,第二點是,這個巨大的變化,從原始社會到今天,每一天都在變化。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向前,不斷創新,解放前中國沒有自己的工業,沒有自己生產的武器。就連1949年國慶閱兵,拿的是繳獲來的武器,沒有一件是中共自己生產的,而是世界上27個國家的。但毛主席時代全部有了,這難道不是巨大的變化?
所以這些人又拿GDP說事,GDP這個東西本身就是美國搞出來收割世界經濟的。美國沒什麼GDP高,因為他們通過第一產業和第二產品來進行各種收費,本來一些不收費的也搞起來收費,連馬路邊劃個框框成了收費標準,那你說誰出錢,還不是老百姓。所以這麼收美國GDO能不高嗎?
最後美國又搞出一個評估機構,通過GDP來誇大美國高速發展的經濟,然後給世界排名,他們把沒有GDP的朝鮮排在了最後256位,但實際上朝鮮真的這麼差?顯然不是,因為朝鮮沒有Gdp,他收割不了,所以只能把他排在最後。而其他國家為了這個排名,拚命發展Gdp。
各個國家這樣搞其實是苦了百姓,為什麼朝鮮人民過得沒壓力,就是因為他們不需要GDP。而最後美國再通過世界銀行金融來對各個國家進行收割。你只要去看看,鼓吹GDP的經濟學家,都是留洋過的。懂了吧。
為什麼毛主席時代沒有生活壓力,就因為跟朝鮮一樣沒有GDP,因為根本不需要這個東西來計算,國家都實打實的經濟,就比如今年鍊鋼多少,今年做了多少事,生產多少糧食,都是實在的,不需要為了增加這個數字再去設置收費項目。
但是這些人硬是要給毛主席時代設個GDP,而且還非常低,低到跟朝鮮差不多了。就比如8他們通過GDP計算,1978年中國的人均GDP只有178美元,而非洲270,我們比非洲還不如。
如果真比非洲還不如,那非洲為什麼沒有工業,沒有兩彈一星?這些難道不是錢生產的嗎?
說再簡單點,總算有良心的經濟學家給毛主席時代的水利工程做了個計算,毛主席時代的水利工程總土立方相當於1300條三峽工程,而三峽工程總造價2500多億元,你自己去算,看看毛主席時代光這個水利工程就幾百萬億,你還能算不?
記得毛主席說過,別人有的我們也要有,別人沒有的我們仍然要有。有人說中國是唯一一個完整工業體系的國家,是當時被美國封鎖逼出來的,這句話有一定道理,但實際上更多的是毛主席的遠見卓識。
這應該跟革命鬥爭有關,解放戰爭三大戰役,打的實際就是後援,國民黨炮彈打完要跑去黑市購買,糧食依靠飛機投送,美國麵粉做的大餅掉下來成了粉碎,沒辦法吃。
而解放軍不管是獨輪車的車軸還是乾糧袋子子彈等等都是自己生產的,源源不斷的供應,才保證了戰爭勝利。
這就是毛主席一直貫徹的自給自足自力更生,所以毛主席才說出哪怕資本主義國家沒有的我們也要搞。新中國很多高科技為什麼超過美國就是這個原因。
1972年蘇州
由於當年搞這個完整工業體系我們那一代人吃了苦,但到了今天知道為什麼我們在任何時候不怕美國人搞的任何形式的戰爭,就是因為我們有足夠的生產能力。
很多專家都分析了,如果真的中美打仗,中國的後勤生產能力完可以維持戰爭所需要的物資,但美國就不行,歐洲更不用,他們的工業空心化嚴重。
所以我勸那些人在鼓吹某些問題的時候不要忘了,沒有毛主席時代的工業建設,你後面再怎麼改也沒用,再怎麼開也沒用。
要知道,二戰之後為什麼那麼多國家為了改變戰後經濟,就迫不及待的搞改開,但最後都失敗了。相反只有中國到了80年代之後二十年,我們才成功。
原因就是他們這些國家急於求成,想一口吃個胖子,沒有打好基礎,反而是我們把工業基礎打好了,再來改開就事半功倍!
但實際上如果沒有改開,我國會是什麼樣子呢?這個問題不用討論,看看那些集體村莊都人人富裕了。你覺得那是比非洲還不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