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獨工作者”賴清德,為何改口稱“台灣無‘統獨’”問題?

2025年03月06日22:52:11 歷史 1768

賴清德,這個自稱“務實的台獨工作者”的政壇老將,最近在台北中山堂扔下了一顆重磅炸彈。

2023年,賴清德用拖長的閩南語腔調宣稱:“台灣沒有統獨問題,只有要不要守護民主自由的選擇。”這話一出,島內島外都炸了鍋。

要知道,他一直是個非常“獨”的政客。可如今,他卻突然來了個180度大轉彎,語氣溫和得像在聊家常。這位“台獨旗手”背後到底藏着什麼算盤?

“台獨工作者”賴清德,為何改口稱“台灣無‘統獨’”問題? - 天天要聞

喊出“命運自決”的起點

賴清德的從政之路是從1996年那場台海危機開始的。

那一年,兩岸關係緊張得像拉滿的弓弦,隨時可能斷裂,海峽上空的氛圍壓得人喘不過氣。就在這個關鍵時刻,賴清德作為一個剛當選“國大代表”的新人,站上了議場的講台。

那天,他穿着一身簡單的西裝,站在麥克風前,面對滿屋子的政要和記者,扯開嗓子喊了一句:“台灣命運自決!”

“台獨工作者”賴清德,為何改口稱“台灣無‘統獨’”問題? - 天天要聞

這聲音在議場里回蕩,擲地有聲,像扔出去一顆炸彈,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拽到了他身上。

這句話可不是隨便說說的,那時候台海危機正讓兩岸劍拔弩張,他的表態直接踩在了敏感點上,立刻就傳遍了島內外的媒體。

深綠勢力的人聽到這話,眼睛都亮了,覺得這個新面孔膽子夠大,敢在這種時候放這種狠話,馬上把他記在了心裡。

“台獨工作者”賴清德,為何改口稱“台灣無‘統獨’”問題? - 天天要聞

從那天起,賴清德的名字開始在“獨派”圈子裡流傳開了,大家都覺得這傢伙有種,是個能幹大事的人。

賴清德並不是什麼高幹子弟或者豪門出身,他是台南一個礦工的兒子,家裡條件不算好,父親每天在礦場里揮汗如雨,賺來的錢勉強養活一家人。

賴清德小時候就在台南的街頭巷尾長大,跑過窄窄的小路,看過礦工們灰頭土臉回家的樣子。後來他靠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學,進了醫學系,最終成了成大醫院的主治醫師。

“台獨工作者”賴清德,為何改口稱“台灣無‘統獨’”問題? - 天天要聞

1996年那次議場上的喊話,就像一塊敲門磚,把他推到了政治舞台的前台。

那天之後,深綠勢力開始圍着他轉,各種會議和場合都能聽到有人提到這個“敢喊自決”的年輕人。他們覺得,賴清德不光有膽量,還有一股不服輸的勁頭,值得拉一把。

於是,他很快就被這些團體看中,得到了不少支持,有人出面幫他牽線搭橋,有人給他提供資源,讓他一步步站穩腳跟。2000年,賴清德順勢當選了台南市長。

“台獨工作者”賴清德,為何改口稱“台灣無‘統獨’”問題? - 天天要聞

“去中國化”的台南實驗

賴清德當上台南市長後,就開始在文化政策上動起了腦筋。

他盯上了赤崁樓那片老城區,這地方可是台南的招牌景點,歷史底蘊厚得不得了,每年遊客都絡繹不絕。他帶着團隊跑去實地踩點,親自走遍了那些老街窄巷,看了看那些斑駁的牆面和破舊的屋檐。

回來後,他跟規劃人員開了好幾輪會,大家圍着桌子攤開地圖,七嘴八舌地討論怎麼才能讓這塊地方既保留老味道,又能有點新模樣。

“台獨工作者”賴清德,為何改口稱“台灣無‘統獨’”問題? - 天天要聞

經過幾番折騰,他們終於敲定了方案:把路修得平整些,鋪上步道,再加上一些現代化的設施,比如路燈和指引牌,讓整個區域看起來既整潔又方便。

工程啟動後,工人們熱火朝天地幹了起來,赤崁樓周邊漸漸換了新顏,遊客走起來也舒坦了不少。

不過,最讓人矚目的還是他決定把鄭成功的塑像從文物區挪出去。這可不是件小事,鄭成功在台灣歷史上是個響噹噹的人物,他的塑像擺在那兒多少年了,早就成了地標一樣的東西。

“台獨工作者”賴清德,為何改口稱“台灣無‘統獨’”問題? - 天天要聞

賴清德一聲令下,施工隊就開動了。

吊車隆隆作響,工人們小心翼翼地把塑像吊起來,圍觀的人群里議論聲不斷,記者們扛着長槍短炮圍了一圈,閃光燈咔嚓咔嚓響個不停。

這事兒一出,島內立刻炸開了鍋。有人拍手叫好,說這證明賴清德有膽量,敢打破老規矩;也有人跳腳反對,說他這是故意跟歷史過不去,想抹掉點什麼。

“台獨工作者”賴清德,為何改口稱“台灣無‘統獨’”問題? - 天天要聞

經濟牌與實用主義的平衡

到了2021年,賴清德接了“行政院長”的位子,開始在經濟政策上露了一手。他上任沒多久,就把《企業營運總部租稅優惠辦法》給推了出來。這政策一落地,就像扔了塊大餌,吸引了200多家大陸台商迴流到台灣設廠。

這數字可不小,這些台商拖家帶口地回來,帶的不只是錢,還有技術和生產線,直接給台灣的經濟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工廠一開,機器轟鳴,工人們有了活干,地方上的就業率也跟着往上蹭。

“台獨工作者”賴清德,為何改口稱“台灣無‘統獨’”問題? - 天天要聞

政策剛出的時候,有記者扛着話筒跑去問他,這算不算“經濟親中”,是不是跟他的政治立場唱反調了。賴清德聽完,頓了頓,回答得很巧妙:“這不是親誰的問題,這是為台灣留住優質產業。”

一句話把質疑頂了回去,意思很明白,他干這事不是為了政治站隊,而是實實在在為了台灣的經濟盤子着想。這話說完,外界議論了一陣,但政策效果擺在那兒,慢慢也就沒人再揪着不放了。

2024年,台積電赴美設廠的風波又把他推到了風口浪尖。

“台獨工作者”賴清德,為何改口稱“台灣無‘統獨’”問題? - 天天要聞

台積電可是台灣科技界的頂樑柱,它的每一步都牽動着島內外的神經。那時候,美國那邊使勁施壓,想讓台積電把3納米技術轉移過去。這技術是台積電的命根子,涉及到尖端芯片的生產,轉移出去的風險誰都看得見。

賴清德玩起了平衡術。他先是鬆了口子,默許技術轉移,給美國那邊交了個差;但同時,他又趕緊站出來向島內放話,拍着胸脯保證“核心研發還是會留在新竹”,絕不讓台灣的命脈流出去。

這兩手一齊抓,一邊應付美國的壓力,一邊穩住島內的擔憂,操作得滴水不漏。

“台獨工作者”賴清德,為何改口稱“台灣無‘統獨’”問題? - 天天要聞

調聲量的高手

2023年,賴清德站在一個公開場合說了句:“台灣沒啥統獨問題啦,只有要不要守護民主自由的選擇。”這話一出口,簡直像點了一把火,島內島外立馬炸開了鍋。

記者們忙着記錄,評論員們忙着分析,網絡上更是吵翻了天。要知道,賴清德以前可是“台獨”圈裡的硬核玩家。

外界開始琢磨,他這是在幹嘛?翻看賴清德這幾年的發言,能看出個門道:兩岸關係一緊張,他的“台獨”調子就自動往下壓。

“台獨工作者”賴清德,為何改口稱“台灣無‘統獨’”問題? - 天天要聞

有人翻出數據,說2023年初兩岸貿易額還保持在2600多億美元的高位,ECFA讓台灣水果出口大陸漲了15%,賴清德可能不想在這節骨眼上把經濟牌打爛。

2024年10月,賴清德徹底撕下了溫和的面具。那天是“雙十節”,他在台北中山堂發表演講,場地布置得隆重得很,國旗飄得到處都是。

他站上台,聲音比平時高了幾度,用閩南語喊出了“兩岸互不隸屬”的“新兩國論”。這說法可不新鮮,但他這次加了料,話里對抗味兒濃得嗆人。

“台獨工作者”賴清德,為何改口稱“台灣無‘統獨’”問題? - 天天要聞

演講中,他提到“中華民國台灣”好幾次,還順帶點了大陸幾句,說什麼“互不隸屬是歷史事實”。台下綠營的人鼓掌鼓得手都紅了,直播鏡頭掃過去,能看到不少人站起來叫好。

這次講話比2023年硬了不止一個檔次,外媒後來統計,光是“互不隸屬”這詞,他在20分鐘里說了5次,挑釁意味拉滿。

2024年“雙十”講話後,大陸軍演頻率明顯加劇,台海局勢緊得像上了發條,可他一句軟話都沒再說,反而變本加厲地推“新兩國論”。

“台獨工作者”賴清德,為何改口稱“台灣無‘統獨’”問題? - 天天要聞

危機中的“借力打力”

2025年2月,台東外海一聲巨響,把賴清德推到了風口浪尖。台軍的勇鷹高教機在訓練時突然墜海,飛行員當場沒了命。

這架飛機是台灣自己造的,本來頂着“國防自主”的光環,可交付量才到計劃的五分之一,製造上還有不少毛病,比如零件質量不過關,早就被媒體捅出來過。

事故一出,記者們蜂擁而上,賴清德不得不出面。他在記者會上站定,手邊放着幾頁紙,開口就把責任推到了“大陸軍事壓力”上,說飛行員是因為長期面對大陸軍演太累了,才出了這事。

“台獨工作者”賴清德,為何改口稱“台灣無‘統獨’”問題? - 天天要聞

他講得斬釘截鐵,壓根沒提勇鷹機本身的問題。會後,記者追問了幾句,他還是繞着走,就是不鬆口。接下來,他馬不停蹄地去了飛行員家裡慰問。

那天,他帶着慰問金和花圈,低調地進了門,跟家屬待了一陣,出來時沒多說什麼,只說會給個交代。沒過幾天,他在立法院又放了話,承諾“三個月內完成飛安整改”。

他還列了些具體措施,比如增加飛行員的休息時間,檢查所有飛機的零件,等等,聽着挺實在。

“台獨工作者”賴清德,為何改口稱“台灣無‘統獨’”問題? - 天天要聞

整改的事剛說完,他又把話題扯回了大陸軍演,說這些年大陸的飛機軍艦老在附近晃,搞得台軍壓力山大,事故就是這麼來的。

這話一出,媒體又熱鬧了一陣,報道里滿是“大陸威脅”的字眼。這套操作下來,賴清德把事故的焦點從勇鷹機的毛病上挪開了,轉而指向了兩岸對立的老戲碼。

幾天後,島內輿論果然被帶了節奏,大家討論的都是大陸軍演的影響,飛機本身的質量問題反倒沒人深究了。

“台獨工作者”賴清德,為何改口稱“台灣無‘統獨’”問題? - 天天要聞


參考資料:

[1]胡雪兒.賴清德上台以來民進黨派系政治的最新發展[J].台灣研究,2024(6):31-39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儘管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全美民眾的反對浪潮,但他依舊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在空軍一號上,特朗普更是聲稱“原本Tik Tok的協議已經很接近達成了,但由於在關稅政策中國突然改變了主意,但這並不要緊,自己能夠在15分鐘內讓中國同意這筆交易,只要自己降稅的話”。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兄弟們,就在中國對美國加了 50% 的關稅之後,特朗普再次對我們加了 21% 的關稅,現在整體關稅已經達到 125%。同時,特朗普暫停了對除中國之外其他所有國家的加征關稅政策,而且要把對其他國家加征關稅的稅點降到 10%。這進一步證明我昨天視頻里的分析完全正確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着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