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軍方執政團時期的緬甸問題(十)

2024年10月01日19:03:08 歷史 1000

承認與不承認——解放城鎮後的政治博弈

作者:王子瑜


每一個政權都需要內內外外各界的承認,承認既是立場,也是手段,換言之,承認就是政治。敏昂萊政變奪權三年多,至今仍然不被東盟接納,不被聯合國承認。但少數一些國家卻以各種形式的接觸,間接承認這個宣稱“奉08憲法之命奪權”的政變集團。

有些承認是帶有較強功利性和交易性的,並非發自內心的尊重人權或堅持公理正義。雖然有些國家對緬甸政變武裝從不在口頭上公開表示承認,但行動上卻已經落實了承認,這種隱性的承認只不過是政治手段,政治立場早已不言自明。

緬甸眾多弱勢族群均遭受過不被承認的困境,緬甸的政治問題甚至可以簡單概括為“不承認引發的禍患”。由於緬甸當局和鄰國政府只喜歡承認強者。於是,那些被無視的、被歧視的、被鄙視的就只有選擇用軍事手段爭取被重視和被承認。因此可以說,緬甸歷屆當局的很多做法,相當於間接鼓勵各族群強軍或擴軍。

軍人掌權以來,緬甸弱勢族群不是被打壓、被排擠就是被歧視或者直接被無視。為了引起重視,很多族群不得不奮起建軍和強軍。既然不能美美與共,大家就只能尋求各美其美了。然而,因受長期獨裁專制的集權思維影響,緬軍人集團卻將各民族爭取平等、捍衛民族尊嚴的行為視為“存有異心”。

近十多年來,若開軍(AA)把其族稱“若開”改成“阿拉干”(又作“阿拉卡”)。紅克倫組織(KNDF)也將緬甸官方對他們的族稱“克耶”改為“克倫尼”。這些“易名或正名”的行為背後實際上就是下意識去增強由內而外的承認。因為緬當局在法定的族稱上,故意更改了他們的原始族名,目的就是弱化這些族群文化及血脈根源上的認同感,從而藉此否定他們的原住民主人翁地位和權利。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緬甸官方拒絕承認國內存在“羅興亞族”。此外,首屆獨立政府將果敢漢民劃歸為“撣族分支”定性為“果敢族”的做法也倍受爭議。時任國家和平委員會主席的丹瑞大將把大勐因一帶漢族“賜名”為“勐穩帛瑪族”,也一直飽受詬病。

筆者認為,當弱勢群體不再需要通武力去爭取承認,當軍人獨裁政權不再害怕承認各族群的正當權利,當緬甸當局對國內各民族組織不再有失衡的承認,國家能夠保障各族人民平等的政治權利。不再企圖分化某個民族,不再把承認當作政治交易,不再把政治誠信和契約精神當作唯恐被人拿捏的教條。切實落實普遍承認,互相對等的承認,充分尊重各民族的政治權利。那麼,緬甸的反抗組織將不會繼續湧現,而原有的革命組織和武裝衝突也會逐漸減少。反之,假如當局繼續對某些族群的權益麻木不仁,那麼,這些族群終將不得不採取暴力的革命形式去爭取被無視、被輕慢、被踐踏的做人尊嚴。

論軍方執政團時期的緬甸問題(十) - 天天要聞

當前緬甸聯邦戰火四起,國家近乎分崩離析,有些人想要更平等,有些人想要更自由,有些人想要更安全,而有些人卻想要更集權,各方勢力的訴求不可調和,衝突自然就無可避免。日裔美國學者弗朗西斯.福山認為:“美國內戰在根源上是一場美國人民的民族身份之爭。”緬甸當今爆發的內戰根源不亦如出一轍嗎?反向觀之,是不是等到緬甸當局對國民一視同仁的那一天,緬甸的政治矛盾與武裝衝突也就得以平息了呢?

近些年來對緬甸革命形勢舉足輕重的緬北三兄弟聯盟,在2015年之前登盛執政時期,他們在當局眼裡就是被視為可以完全無視、可以忽略、不值得列為和談的對象。就連三兄弟求和談的資格,都要被登盛政府設下高高的准入門檻——“必須先簽署放棄武裝鬥爭的承諾,才能參加和平進程”。期間,登盛政府更是數度拒絕承認三兄弟聯盟組織的存在。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說:“尋求承認的鬥爭,是人類歷史的終極動力。”福山認為:“對尊嚴得到平等承認的渴望激發了法國大革命;要求國家承認人的基本尊嚴是法國大革命以來的民主運動的核心”。他認為很多抗議都有一個共通之處就是“曾被政府漠視和羞辱。”上述二位哲學家的洞見用我們普通人的表述方式來講就是“當政府不拿老百姓當人,老百姓就會站起來反抗”。

當時的緬當局決策層僅僅把三兄弟列為“借政治謀私利的政治投機分子”。完全無視他們的訴求代表着身後數十萬計長期被剝奪了族群利益的人民,直接無視這三兄弟所遭受的不公正體驗。然而當時的人們怎麼也沒有想到,正是這三支處於弱勢的、被歧視、被輕慢、被羞辱的、被邊緣化的;各方面資源匱乏的民族武裝組織,成了後來緬甸武裝革命的中堅力量;成為直接用武力摧毀“Tarmadaw”數百個陣地、打垮幾大軍區司令部、逼得政變武裝人員成百上千或成建制投降的強敵。

有一部分從內心深處就鄙視人權、瞧不起山地族群和民族武裝組織的人認為“民族革命組織僅僅是為了權力和經濟利益而戰 ”。更有甚者,直接粗暴地把民族革命的武裝行動定性為“搶地盤”,這種論斷簡直就是詆毀性加侮辱性的評價,這是帶着深深偏見的鄙夷。難怪很多擁軍人士即便“Tarmadaw”節節敗退,民族武裝組織控區發展興旺,也不願承認民族武裝組織的戰鬥力和轄區治理能力。

當下的敏昂萊獨裁政權依然不被主流民主國家承認,而他似乎也沒有承認國內任何反政變革命組織的打算。敏大醬對來自西方國家的譴責和孤立表現得無所謂,卻洋洋自得其吊住了某幾個大國的胃口,反利用大國迫切利用緬甸資源的心理,並從中漁利。然而,不管軍方執政團採用什麼方式顯示其對國家的掌控能力,但其遭受的敗局也是有圖有視頻直觀可見的。

革命武裝已經解放了緬甸大小城鎮近百個,當下“對統治權的承認與否”就成了利益攸關方的政治博弈。因此,在可預見的未來,緬甸國家和人民仍將繼續遭受這一連串由不承認引發的禍患與人道災難。


寫於2024年9月底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感謝黨接納了我”,92歲高齡游本昌宣誓入黨 - 天天要聞

“感謝黨接納了我”,92歲高齡游本昌宣誓入黨

“感謝黨接納了我。終於有這樣一天,我成為了預備黨員。太光榮,太不容易了。感謝黨,接納了我。”七一前夕,在鮮紅的黨旗下,92歲的中國國家話劇院一級演員游本昌宣誓加入中國共產黨。宣誓完畢,他用微微顫抖的手,珍重地撫摸着胸前閃亮的黨員徽章,他說,“現在,我是黨的一名‘老學生’了。”為這一天,等了太久出生於1...
王進喜鍾南山張桂梅......上海藝術家15天“煉”成百枚勞模肖像 - 天天要聞

王進喜鍾南山張桂梅......上海藝術家15天“煉”成百枚勞模肖像

昨天,“印見榮光——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全國職工篆刻作品展”在北京中華世紀壇開幕。展覽上,王進喜、鍾南山、張桂梅等百位全國勞模的肖像印章引人注目,它們不僅承載着歷史記憶,更展現了勞動者的精神風貌。這些肖像的背後,是上海畫家劉雙和他的團隊在短短半個月內攻克難關、完成創作的故事。傳統版畫邂逅AI...
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活動啟動禮舉行 - 天天要聞

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活動啟動禮舉行

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系列活動啟動禮6月30日在香港體育館舉行,為主題為“同心攜手創輝煌 由治及興譜新篇”的系列慶祝活動揭幕。 作者:閻月巧、梁嘉駿、黃茜恬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中新建交35年,新川創新科技園的新機遇 - 天天要聞

中新建交35年,新川創新科技園的新機遇

圖片來源:新川創新科技園提供最近,2025“投資成都”全球招商大會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大會搭建全球產業合作平台,促進優質資源在蓉彙集,為產業園區“特色立園、企業滿園”提供更多的增量支撐。在眾多園區中,新川創新科技園有些特殊。它是中國內陸省市與新加坡合作的首個大型示範性項目,也是四川國別園區的排頭兵。今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