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教授:四大文明古國,印度和埃及都還在,為何就只承認中國?

2024年09月28日18:03:16 歷史 1731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更能方便隨時回來閱讀更多精彩內容,感謝您的支持。


全球國家數量雖多,但有資格被稱為文明古國的只有那麼幾個,畢竟人類的起源和文明發展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原始社會人口數量本身就不多。

英國教授:四大文明古國,印度和埃及都還在,為何就只承認中國? - 天天要聞

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可以生存繁衍下去就已經非常不容易了,社會穩定以後逐漸形成文化,而這些文化聚集的地區就是文明的源頭。

早期人類社會環境並沒有現在這麼宜居,有的古代文明佔據了優勢的地理位置不斷發展壯大,但隨着人口數量的增加,國家間矛盾的增多,有的文明古國最終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如今名副其實的文明古國只有一個,那麼他是誰呢?

英國教授:四大文明古國,印度和埃及都還在,為何就只承認中國? - 天天要聞

想要成為文明古國,具備以下優勢才行

確實,如果從世界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只有中國的文明一直傳承了下去,是名副其實的文明古國。儘管歷史上曾經遭遇了多次戰亂,中華民族也經歷了很多次危機,好在咱們的祖宗挺過來了。

地理位置優勢絕對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我國的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周邊就適合居住,這成為了咱們國家誕生古代文明的重要資源。

英國教授:四大文明古國,印度和埃及都還在,為何就只承認中國? - 天天要聞

從現實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這其中的文明也沒有間斷。秦始皇焚書坑儒結束了春秋戰國時代百家爭鳴的局面,這雖然讓咱們的古代文化遭受了損失,但秦始皇也是有功勞的,那就是統一了文字和語言。

文化以及文字傳承是另一大條件,了解中國歷史的人肯定知道中國最大的文字就是甲骨文,其中就記載了古代的一些事情,而這就是咱們文明傳承的象徵。

英國教授:四大文明古國,印度和埃及都還在,為何就只承認中國? - 天天要聞

漢字就是咱們經常使用的工具,如果有人質疑咱們文明古國的地位,那直接就拿出漢字來給他們看,幾千年前甲骨文就與現在的漢字有些像。

這充分印證了我國具有源遠流長的文化歷史,乃當之無愧的文明古國。其深厚底蘊,歷久彌新,閃耀着璀璨光輝。

英國教授:四大文明古國,印度和埃及都還在,為何就只承認中國? - 天天要聞

國際社會對於文明古國做出了一個統計,除了咱們中國之外,印度、埃及還有伊拉克都被認定為世界文明古國,但實際上這三個國家有點名不副實。

以印度為例,印度能夠被稱為文明古國,是佔了印度河的便宜,印度河流域面積廣闊,誕生了早期的印度文明。

考古學家們對印度進行考古發掘,英國學者率先找到了證據,在印度拉帕周邊發現了摩亨佐-達羅古城遺址,因此斷定印度的文明比較早,因此也被冠以文明古國的稱號。

英國教授:四大文明古國,印度和埃及都還在,為何就只承認中國? - 天天要聞

除中國之外,其餘文明古國名不符實

現在回過頭來看一下,埃及文明、印度文明最終被其他民族入侵,民族文化消失殆盡,現在只能成為歷史名詞。

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這些文明國家實力強大,比如埃及就非常有名,古埃及的影響力遍布周邊國家。

英國教授:四大文明古國,印度和埃及都還在,為何就只承認中國? - 天天要聞

可是中國有一句俗語叫做樹大招風,實力強大的國家往往擁有着大量財富,而這些就會成為別人嫉妒的對象。

假如這個國家沒有能力守護這些財富,出現外族入侵下場將會非常悲慘。古埃及以及古印度甚至是古代的伊拉克,現在都已經淪為歷史塵埃,現在居住在這片土地上的國民早已經不再是原住民。

英國教授:四大文明古國,印度和埃及都還在,為何就只承認中國? - 天天要聞

據傳,印度文明的消逝與雅利安人存在關聯。此民族抵達印度後,致使印度古文明湮滅。類似的情況還出現在埃及,埃及佔據了尼羅河肥沃的土壤,很早就已經有人類活動的痕迹。

然而尼羅河經常會出現泛濫,這給古埃及造成了巨大的威脅,再加上周邊國家數量多,埃及國力下降後就遭到了周邊國家的入侵,久而久之古埃及文明消失,只留下了金字塔等神秘建築。

英國教授:四大文明古國,印度和埃及都還在,為何就只承認中國? - 天天要聞

現在人們去埃及旅遊,能看到的也就是這些古建築和古遺迹,真正的古埃及文明與現在的埃及人關係不大。

文明的發展始終是不斷變化的,外族入侵戰亂導致原本的民族人口下降,新遷移過來的民族與原有的民族融合產生了新的文化,舊文化逐漸替代舊文化,中間沒有文字傳承,這樣的文明必然會消失。

英國教授:四大文明古國,印度和埃及都還在,為何就只承認中國? - 天天要聞

反觀咱們中國在秦始皇時期就已經統一了文字,國家有大一統的概念,封建王朝更替並沒有影響文明的傳承。

漢族文化與漢族人口也有密切的關係,漢族人口始終保持着較大的規模。

英國教授:四大文明古國,印度和埃及都還在,為何就只承認中國? - 天天要聞

一個文明發展必須要有對應的人口作為支撐,只要使用這些文化的人民還在,那文明就很難消失,這也是咱們中國至今仍然能夠傳承文明的原因所在。

這也難怪英國教授認為在四大文明古國中,只有中國才是正宗的文明古國,只承認中國的地位。印度以及埃及雖然作為國家形勢依然存在,可現在的印度和埃及人民早已經忘記了古代文化。

英國教授:四大文明古國,印度和埃及都還在,為何就只承認中國? - 天天要聞

關於四大文明古國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英國教授:四大文明古國,印度和埃及都還在,為何就只承認中國? - 天天要聞

信息來源:

上觀新聞:四大文明古國,唯獨中國文明干年不斷,一個獨特氣質其他三大古文明望塵莫及

英國教授:四大文明古國,印度和埃及都還在,為何就只承認中國?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聞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溫的養子徐知誥代吳稱帝建國,國號為齊。939年,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名為昪,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駕崩,子李景繼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 天天要聞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房地產行業的‘三道紅線’影響深遠,但類比到車圈,不免有些‘望文生義’之嫌。” 文 / 巴九靈 汽車行業似乎正走向一場前所未有的收緊。 帶動這種氛圍的,是一則尋不見來源....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聞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據媒體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顯示,德國政府計劃加快國防採購,以便使軍隊做好戰鬥準備。該文件稱,德國軍事實力的快速提升“絕不能因過於複雜的採購程序或冗長的授權流程而失敗”,同時警告稱,俄羅斯的軍事目標可能不僅僅是烏克蘭。此前德國總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項預算框架,預計德國的軍事總開支將從2025年的950...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 天天要聞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無論特朗普是否會出現在9月3日的閱兵儀式上,就全世界來看,正義必勝!文 | 海上客“中方是否計劃邀請特朗普參加九三閱兵儀式?”在昨天(6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日本共同社記者如此問道。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上周國新辦介紹了關於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邀請外國領導人的情況和安排。你的具體問題,我目前沒...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 天天要聞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在中國收緊稀土產品對外出口的背景下,作為資源貧國的日本決定“出道成為稀土生產國”,而他們的目光則聚焦于海底資源。據日經亞洲7月1日報道,日本計劃於明年1月正式啟動首個從近海礦床開採稀土礦物的試點項目。但不知是無意還是有心,在日本的相關報道中,似乎連篇累牘地都在強調有望解決“有無”,卻無人在意“成本”。...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 天天要聞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今年11月,曾經的八路軍女戰士付瑞芝將迎來百歲生日。此刻再次回眸革命戰鬥中的烽火硝煙,抗戰歲月無疑是濃墨重彩且令人銘記的篇章。1925年11月,付瑞芝出生在山東臨沂蒼山縣(今蘭陵縣)湧泉村。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 天天要聞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都在說長安的荔枝,我大吳越的楊梅表示不服。 當真不服。明朝的李東陽稱楊梅“價比隋珠”,因為在京城想吃到它實在不易——荔枝運到京城,不過是“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