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口之戰:中朝聯軍大敗哥薩克騎兵,沙俄東侵止步黑龍江

2024年09月13日06:32:06 歷史 1137

崇禎十七年(1644年),滿清攝政王多爾袞乘中原大亂之際,率領20餘萬清軍殺入山海關,並迅速取代明朝,建立了清廷的統治秩序。與此同時,沙俄也加速了向遠東地區擴張的步伐,以彪悍的哥薩克騎兵為先鋒的沙俄軍隊侵入了黑龍江流域,並在此地建立了許多堡壘。沙俄的入侵敲響了大清帝國的警鐘,東北作為清廷發家的龍興之地,其戰略價值不言而喻,於是清廷開始了反擊。順治十四年(1654年),清軍組織了對沙俄的首次反擊,俄軍在野戰中被擊敗,被迫逃入瑪爾城拒守。瑪爾城是沙俄精心修築的歐式棱堡,防禦值極高,清軍久攻不下,不得不撤出戰鬥。清軍撤退後,沙俄殖民頭目斯捷潘諾夫再次率領哥薩克騎兵侵入黑龍江流域。

松花江口之戰:中朝聯軍大敗哥薩克騎兵,沙俄東侵止步黑龍江 - 天天要聞

順治十四年(1657年),清廷詔命寧古塔昂邦章京沙爾虎達組織第二次攻打沙俄軍的軍事行動,當時因為大量清軍已經進入關(山海關)內,東北防務極度空虛,再加上清軍主力深陷西南戰場(當時清軍正與南明在湘、貴、川西南等省的南明軍進行着曠日持久的拉鋸戰),是故無暇馳援東北戰場。沙爾虎達只得依靠稀少的清軍以及東北各族人民組建的“義勇兵”與俄軍交戰,此外,沙爾虎達還向清朝的藩屬國朝鮮李氏朝鮮)徵調軍隊和糧食,以強化攻俄的力量。

“大國將發兵伐羅禪(沙俄),饋餉甚難。本國(李氏朝鮮)亦當助兵,請自本國,齎五月糧以送……差北道虞侯申瀏為領將,率哨官二員,鳥銃手二百名,及標下旗鼓手、火丁共六十名,帶三個月糧往待境上”。(節選自《李朝實錄》)

松花江口之戰:中朝聯軍大敗哥薩克騎兵,沙俄東侵止步黑龍江 - 天天要聞

順治十五年(1658年)五月,朝鮮軍將領申瀏率朝鮮軍抵達寧古塔。沙俄虎達將清軍與朝鮮軍統一編組。清軍多騎兵,強在強弓勁弩,利於野戰;朝鮮軍多裝備火器,強在火力迅猛,利於攻堅。沙爾虎達還督促清軍打造了47條戰船,每條戰船上都配備了火炮的火槍手,以此來控制松花江、黑龍江的江面,掌控制水權。

俄國史料記載:“博格達(皇帝)大軍在過了松花江口的阿穆爾河(黑龍江)上乘坐四十七條大船並帶着大量火器裝備,用大炮和小型火器進攻阿穆爾軍役人員,他們從船上用大炮轟擊”。

松花江口之戰:中朝聯軍大敗哥薩克騎兵,沙俄東侵止步黑龍江 - 天天要聞

六月,沙爾虎達率中朝聯軍從三姓(今黑龍江省依蘭縣)出發,不久後,雙方即在黑龍江與松花江匯合處(今同江市)附近遭遇。雙方再次展開激戰,清軍充分發揮白刃戰優勢,紛紛躍上俄軍戰艦與俄軍白刃格鬥,朝鮮軍則用火器掩護清軍攀登。中朝聯軍與沙俄哥薩克軍大戰三天,最終中朝聯軍大勝。擊斃斯捷潘諾夫以下二百七十餘人,生擒十人,擊沉沙俄戰船七艘,繳獲三艘,僅一艘敵船逃出戰場,因發生在松花江口,此戰遂稱之為松花江口之戰。戰後,順治皇帝對參與此次戰役的有功戰士進行了封賞,而朝鮮軍將領申瀏在回到朝鮮後,朝鮮孝宗也破格提拔其為嘉善大夫。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聞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溫的養子徐知誥代吳稱帝建國,國號為齊。939年,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名為昪,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駕崩,子李景繼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 天天要聞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房地產行業的‘三道紅線’影響深遠,但類比到車圈,不免有些‘望文生義’之嫌。” 文 / 巴九靈 汽車行業似乎正走向一場前所未有的收緊。 帶動這種氛圍的,是一則尋不見來源....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聞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據媒體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顯示,德國政府計劃加快國防採購,以便使軍隊做好戰鬥準備。該文件稱,德國軍事實力的快速提升“絕不能因過於複雜的採購程序或冗長的授權流程而失敗”,同時警告稱,俄羅斯的軍事目標可能不僅僅是烏克蘭。此前德國總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項預算框架,預計德國的軍事總開支將從2025年的950...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 天天要聞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無論特朗普是否會出現在9月3日的閱兵儀式上,就全世界來看,正義必勝!文 | 海上客“中方是否計劃邀請特朗普參加九三閱兵儀式?”在昨天(6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日本共同社記者如此問道。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上周國新辦介紹了關於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邀請外國領導人的情況和安排。你的具體問題,我目前沒...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 天天要聞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在中國收緊稀土產品對外出口的背景下,作為資源貧國的日本決定“出道成為稀土生產國”,而他們的目光則聚焦于海底資源。據日經亞洲7月1日報道,日本計劃於明年1月正式啟動首個從近海礦床開採稀土礦物的試點項目。但不知是無意還是有心,在日本的相關報道中,似乎連篇累牘地都在強調有望解決“有無”,卻無人在意“成本”。...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 天天要聞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今年11月,曾經的八路軍女戰士付瑞芝將迎來百歲生日。此刻再次回眸革命戰鬥中的烽火硝煙,抗戰歲月無疑是濃墨重彩且令人銘記的篇章。1925年11月,付瑞芝出生在山東臨沂蒼山縣(今蘭陵縣)湧泉村。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 天天要聞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都在說長安的荔枝,我大吳越的楊梅表示不服。 當真不服。明朝的李東陽稱楊梅“價比隋珠”,因為在京城想吃到它實在不易——荔枝運到京城,不過是“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