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難造反成功的朝代,從建國到滅亡,434次起義均未成功

2024年07月30日22:22:07 歷史 1616

前言

歷史上,農民起義往往是王朝覆滅的導火索,但宋朝卻打破了這個魔咒,在長達320年的統治中,硬生生挺過了434次起義,平均每年1.4次,簡直是"抗揍"界的扛把子。

但眾所周知,宋朝可不是什麼軍事強國,不僅常年被外族欺負,內政上還搞"重文輕武",堪稱“窩囊王朝”。

那麼,這個看似"軟弱"的王朝,是如何在如此多的內亂中屹立不倒的呢?

歷史上最難造反成功的朝代,從建國到滅亡,434次起義均未成功 - 天天要聞

強力的經濟支持

都說宋朝“窩囊”,可當時宋朝的經濟實力相當雄厚,尤其是北宋時期,貿易非常發達,海外貿易更是蒸蒸日上,讓宋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

有數據顯示,宋朝的GDP曾一度佔到全世界三分之一甚至是一半!

歷史上最難造反成功的朝代,從建國到滅亡,434次起義均未成功 - 天天要聞

根據經濟學家麥迪森測算(以1990年美元為基準):960年宋朝建立時,中國人均GDP為450美元;到了宋朝末年,人均GDP已經達到600美元,相比之下,同期歐洲的人均GDP僅為422美元。

歷史上最難造反成功的朝代,從建國到滅亡,434次起義均未成功 - 天天要聞

強大的經濟實力為宋朝應對農民起義提供了充足的財力支持,朝廷可以調動大量資金來剿滅起義軍,甚至採取"先武力鎮壓,後懷柔招安"的策略。

宋朝廷更是常常利用財力和官職來誘惑起義軍首領,瓦解起義軍的力量,許多起義軍領袖最後都被招安,成為朝廷的將領或官員。

歷史上最難造反成功的朝代,從建國到滅亡,434次起義均未成功 - 天天要聞

輿論引導

再說宋朝的政治方向,學過歷史的都知道宋朝以"重文輕武"著稱,實行"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國策,文人掌握了話語權,便能夠引導輿論,通過各種方式影響民眾的思想。

歷史上最難造反成功的朝代,從建國到滅亡,434次起義均未成功 - 天天要聞

朝廷往往會將起義軍塑造成反面形象,從根源上防止起義軍做大做強,文人們通過詩歌、散文、戲曲等各種文學形式,宣傳朝廷的正統性和起義軍的"邪惡",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民眾的觀念。

歷史上最難造反成功的朝代,從建國到滅亡,434次起義均未成功 - 天天要聞

況且當時的宋朝面臨著遼、金、西夏等外族的持續威脅,在外敵入侵的危機下,百姓往往傾向於支持朝廷,以維護國家的統一和安全。

面對外敵時,宋朝人民表現出了極強的團結一致精神,在這種氛圍下,農民起義很容易被視為分裂國力的行為,與外敵同罪,起義軍難以獲得廣大民眾的同情和支持,這就限制了起義的規模和影響力。

歷史上最難造反成功的朝代,從建國到滅亡,434次起義均未成功 - 天天要聞

各種制度的保障

宋朝的軍事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農民起義的發展,宋朝實行"強幹弱枝"的軍事政策,中央軍隊力量強大,而地方軍隊相對較弱。

這種制度設計使得地方勢力難以坐大,也讓起義軍難以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武器和訓練有素的士兵。

歷史上最難造反成功的朝代,從建國到滅亡,434次起義均未成功 - 天天要聞

另外,宋朝的官僚體系非常發達,朝廷對社會的控制力很強,地方官員能夠及時發現並報告起義的苗頭,皇帝就可以迅速調動資源進行鎮壓,宋朝還建立了完善的情報系統,能夠及時掌握各地的動向,有效預防大規模起義的發生。

歷史上最難造反成功的朝代,從建國到滅亡,434次起義均未成功 - 天天要聞

而且宋代的文化呈現出理性、包容等特點,提倡"和而不同"的思想,這種文化氛圍有利於社會矛盾的緩解和化解,減少了暴力衝突的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宋朝的起義雖然次數多,但大多規模較小,影響有限,很多起義都局限在一個縣或一個州的範圍內,未能形成大規模的農民戰爭。

歷史上最難造反成功的朝代,從建國到滅亡,434次起義均未成功 - 天天要聞

宋朝朝廷往往能夠迅速做出反應,將起義扼殺在萌芽狀態。

宋朝還善於利用宗教來安撫民心,道教和佛教在宋代相當盛行,宗教的勸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穩定社會的作用,朝廷更是經常與宗教領袖合作,利用宗教影響力來化解社會矛盾。

歷史上最難造反成功的朝代,從建國到滅亡,434次起義均未成功 - 天天要聞

可說了這麼多宋朝的好,為什麼還會爆發這麼多起農民起義事件呢?其實也是因為宋朝經濟太發達了。

經濟政策不得民心

宋朝經濟繁榮,但財富主要集中在統治階級、地主階級和小市民手中,農民階級依舊貧苦,難以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貧富懸殊加劇了社會矛盾,成為農民起義的導火索。

歷史上最難造反成功的朝代,從建國到滅亡,434次起義均未成功 - 天天要聞

宋朝不公平的土地政策更加劇了農民的困境。

宋朝實行"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政策,放任土地兼并,導致土地私有制和商品化程度加深。

歷史上最難造反成功的朝代,從建國到滅亡,434次起義均未成功 - 天天要聞

大量農民失去土地,淪為佃戶或無業游民,失去土地的農民生活艱難,就容易被煽動參與起義。

既然經濟好了那人口也會快速增長,但就業機會並未相應增加,大量失地農民湧入城市,卻難以找到穩定工作。

歷史上最難造反成功的朝代,從建國到滅亡,434次起義均未成功 - 天天要聞

流民問題日益嚴重,成為社會不穩定的潛在因素,這些無業游民不就成了起義軍現成的生力軍了嗎。

宋朝政府的賦稅政策也加重了農民的負擔,雖然宋朝實行了"兩稅法",但地方官員為了完成稅收任務,常常加重農民的負擔,

歷史上最難造反成功的朝代,從建國到滅亡,434次起義均未成功 - 天天要聞

再加上宋朝經常遭遇水旱災害,加上戰爭頻繁,農民的生活常常陷入困境,在繁重賦稅、災害和戰爭面前,農民往往成為最大的受害者,什麼也不做必死,參與起義興許還能活下去。

歷史上最難造反成功的朝代,從建國到滅亡,434次起義均未成功 - 天天要聞

階層之間的不公平

接著說宋朝"強幹弱枝"的軍事政策,雖說是限制了地方的軍事力量,但也間接促進了農民起義的發生。

地方勢力沒法做大,但地方政府應對起義的能力也同樣不夠,當地方發生小規模起義時,往往無法及時平息,一定程度上給了起義軍發展壯大的機會。

歷史上最難造反成功的朝代,從建國到滅亡,434次起義均未成功 - 天天要聞

宋朝的科舉制度雖然為平民提供了上升通道,但也加劇了社會矛盾,大量讀書人擠破頭參加科舉考試,但最終能夠成功的只是少數,大量落第秀才成為社會不穩定因素,有些人甚至參與或領導農民起義。

宋朝的文化繁榮也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後果,隨着教育的普及,民間識字率提高,人們的思想意識也逐漸覺醒。一些具有反抗意識的思想更容易傳播,為農民起義提供了思想基礎。

歷史上最難造反成功的朝代,從建國到滅亡,434次起義均未成功 - 天天要聞

宋朝面臨的外部威脅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民族凝聚力,但長期的戰爭也給百姓帶來了沉重負擔,為了應對外敵,宋朝不得不加重賦稅,徵調民夫,這進一步加劇了社會矛盾。

宋朝政府的腐敗問題也是導致農民起義的重要原因,一些地方官員貪污腐敗,魚肉百姓,激化了官民矛盾,農民們對朝廷官員的不滿情緒常常通過起義的方式表達出來。

歷史上最難造反成功的朝代,從建國到滅亡,434次起義均未成功 - 天天要聞

值得注意的是,宋朝農民起義的頻繁發生,也與當時的社會環境有關,相比前朝,宋朝的社會控制相對寬鬆,民間結社活動較為活躍,這可為起義的組織和發動提供了便利條件。

結語

所以說宋朝能挺住400多次農民起義還是有點東西,雖說某種方面來說宋朝確實是有些“窩囊”,但好歹也是中國歷史上有名有姓的大王朝。

參考:

鳳凰資訊《外國婦女前來“借種”:宋朝無比誘惑力》

國學導航-宋史《宋史卷二十 本紀第二十 徽宗二》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942年常德鼠疫地點圖 侵華日軍細菌戰的原證 常德鼠疫病例表 - 天天要聞

1942年常德鼠疫地點圖 侵華日軍細菌戰的原證 常德鼠疫病例表

《1942年常德鼠疫地點圖》侵華日軍細菌戰的原證 《常德鼠疫病例表》20年前2004年3月3日,《北京晚報》報道過“北京一老人在舊貨市場淘出珍貴史料、石印藏書記錄日軍細菌戰罪行”,說何民先生在舊貨市場發現了一本《醫防消息》,詳細記載了侵華日
新華全媒+|“西夏陵”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天天要聞

新華全媒+|“西夏陵”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當地時間2025年7月11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7屆世界遺產大會通過決議,將“西夏陵”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60項。7月9日在西夏陵博物館拍攝的西夏陵出土的文物。新華社記者 楊植森 攝7月10日拍攝的西夏陵3號陵(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植森 攝7月10日拍攝的西夏陵3號陵(...
沿海省市6台聯播!620年前鄭和的“羅盤”我們這樣接過…... - 天天要聞

沿海省市6台聯播!620年前鄭和的“羅盤”我們這樣接過…...

7月11日上午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融媒體資訊中心·福建新聞廣播南京廣播電視集團上海第一財經廣播江蘇太倉融媒體中心福建長樂融媒體中心福建福清融媒體中心聯合開啟滄海雲帆絲路新——紀念鄭和下西洋620周年暨中國航海日特別直播【點擊圖片回看直播】本次直播以福建新聞廣播為總直播間,通過多地記者連線、現場採訪、專題視頻...
戴笠香港被拘真相揭秘:軍統頭子顏面盡失的三天 - 天天要聞

戴笠香港被拘真相揭秘:軍統頭子顏面盡失的三天

資料圖片:戴笠1936年3月下旬,香港各報均以醒目的通欄標題登載了一則消息《軍統局特工首腦戴笠被香港警務處拘留》。戴笠,這個掌握着5萬多名軍統特務、世人皆知的殺人魔王、國民黨許多軍政要員都忌憚三分的軍統頭子,是怎麼被香港警察拘留的?他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