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王朝(354)-晉文帝司馬昭(11)

2024年07月29日09:33:06 歷史 1527

西晉王朝(354)-晉文帝司馬昭(11) - 天天要聞

公元253年。

公元253年,東吳太傅諸葛恪準備再次攻打曹魏淮南時。蜀漢越巂太守張嶷給蜀漢侍中,諸葛恪的堂弟諸葛瞻寫信說:“東吳君主剛剛去世。新皇帝確實年幼軟弱。太傅諸葛恪接受託孤重任,這也不容易!即使是有周公那樣的才幹。還會有管叔蔡叔散布流言的變故。霍光接受重任時。也有燕王劉旦、蓋長公主上官桀密謀叛亂之事。只是依靠了成、昭的忠誠才得以免除災難。

西晉王朝(354)-晉文帝司馬昭(11) - 天天要聞

張嶷。三國時期蜀漢將領。

過去常聽說東吳君主刑罰無常。從不把權力下放給他人。如今在臨終之際,卻突然召見太傅。把後事囑託給他,確實值得深思。加上吳楚地方的人急躁剽悍。這是以前就有人指出過的。而太傅卻遠離年幼的君主。踏入敵國境內。恐怕不是良計長久之策。雖說東吳國家綱紀整肅,上下和睦。但如果一旦出現失誤,也不是明智之人應有的謀略。

西晉王朝(354)-晉文帝司馬昭(11) - 天天要聞

諸葛瞻。諸葛亮的長子。蜀漢侍中。東吳太傅諸葛恪的堂弟。

借鑒古代的教訓來看今天。把今天的形勢與古代相比擬。如果您不向太傅進獻忠言,誰還能直言相告呢?撤回大軍推廣農業。致力於推行仁德恩惠。數年之中,東吳西蜀一起舉兵進攻魏國,也不算晚,希望您仔細考慮!”後來諸葛恪果然因此而失敗。

西晉王朝(354)-晉文帝司馬昭(11) - 天天要聞

孫峻。三國時期吳國宗室大臣。定武中郎將孫暠之孫,散騎侍郎孫恭之子。

誅殺諸葛恪後,吳國群臣共同商議上奏。推舉孫峻為太尉,滕胤為司徒。有討好孫峻的人說:“朝廷萬機應當由皇族管理。如果繼承大統的是孫家的人。聲名素來卓著。眾人之心都會歸附他,不可小看。”於是上表請任命孫峻為丞相、大將軍。督中外諸軍事。又不設置御史大夫。因此士人都大失所望。

西晉王朝(354)-晉文帝司馬昭(11) - 天天要聞

滕胤。三國時期吳國重臣。

東吳司徒滕胤的女兒是諸葛恪之子諸葛竦的妻子。滕胤以此為由想要辭職。孫峻對他說:“鯀和禹的罪過不互相牽連,滕侯您何必這樣呢?”孫峻和滕胤雖然內心不很融洽。但外表上相互包容。進封滕胤的爵位為高密侯,像以前一樣與他共事。東吳齊王孫奮聽說諸葛恪被誅殺。住到蕪湖。想要到建業觀察事態變化。傅相謝慈等人勸諫,孫奮殺了他們。

西晉王朝(354)-晉文帝司馬昭(11) - 天天要聞

孫奮。吳大帝孫權第五子。東吳齊王。

孫奮因而被廢黜為庶民,流放到章安縣。南陽王孫和的妃子張氏,是諸葛恪的外甥女。早先諸葛恪有遷都的想法。就讓整修武昌宮。民間有人說諸葛恪想要迎接孫和來立他為皇帝。等到諸葛恪被誅殺。丞相孫峻因此奪去孫和的璽印。流放到新都。又派使者隨後追去賜他自死。

西晉王朝(354)-晉文帝司馬昭(11) - 天天要聞

孫和。吳大帝孫權第三子,母王夫人(大懿皇后)。會稽王孫亮、景帝孫休的異母兄,吳末帝孫皓生父。

當初,孫和之妾何氏生下兒子孫皓。其他姬妾生的兒子有孫德、孫謙、孫俊。孫和將死時,與張妃訣別。張妃說:“吉凶當相隨,終不會獨自活着。”也自殺而死。

西晉王朝(354)-晉文帝司馬昭(11) - 天天要聞

孫浩。吳大帝孫權之孫,吳文帝孫和之子,三國時期孫吳末代皇帝。

何姬說:“如果都跟隨他去死,誰來撫養孤兒呢!”於是就撫育孫皓和他的三個弟弟,這些孩子都仰賴她才能保全。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共一大紀念館喜納“鎮館之寶”——《周恩來手書李公朴、聞一多悼詞》 - 天天要聞

中共一大紀念館喜納“鎮館之寶”——《周恩來手書李公朴、聞一多悼詞》

今晨8時許,伴隨着一大廣場國旗護衛隊鏗鏘有力的步伐和整齊劃一的動作,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全體人員肅立致敬。莊嚴肅穆的氛圍中,中共一大紀念館舉辦的“頌歌獻給黨”系列慶祝活動正式拉開帷幕。本次活動融合了莊嚴儀式、文藝匯演、文物見證與紅色體驗等多種形式,深情致敬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沒有共產黨就沒有...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聞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溫的養子徐知誥代吳稱帝建國,國號為齊。939年,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名為昪,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駕崩,子李景繼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 天天要聞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房地產行業的‘三道紅線’影響深遠,但類比到車圈,不免有些‘望文生義’之嫌。” 文 / 巴九靈 汽車行業似乎正走向一場前所未有的收緊。 帶動這種氛圍的,是一則尋不見來源....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聞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據媒體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顯示,德國政府計劃加快國防採購,以便使軍隊做好戰鬥準備。該文件稱,德國軍事實力的快速提升“絕不能因過於複雜的採購程序或冗長的授權流程而失敗”,同時警告稱,俄羅斯的軍事目標可能不僅僅是烏克蘭。此前德國總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項預算框架,預計德國的軍事總開支將從2025年的950...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 天天要聞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無論特朗普是否會出現在9月3日的閱兵儀式上,就全世界來看,正義必勝!文 | 海上客“中方是否計劃邀請特朗普參加九三閱兵儀式?”在昨天(6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日本共同社記者如此問道。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上周國新辦介紹了關於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邀請外國領導人的情況和安排。你的具體問題,我目前沒...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 天天要聞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在中國收緊稀土產品對外出口的背景下,作為資源貧國的日本決定“出道成為稀土生產國”,而他們的目光則聚焦于海底資源。據日經亞洲7月1日報道,日本計劃於明年1月正式啟動首個從近海礦床開採稀土礦物的試點項目。但不知是無意還是有心,在日本的相關報道中,似乎連篇累牘地都在強調有望解決“有無”,卻無人在意“成本”。...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 天天要聞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今年11月,曾經的八路軍女戰士付瑞芝將迎來百歲生日。此刻再次回眸革命戰鬥中的烽火硝煙,抗戰歲月無疑是濃墨重彩且令人銘記的篇章。1925年11月,付瑞芝出生在山東臨沂蒼山縣(今蘭陵縣)湧泉村。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 天天要聞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都在說長安的荔枝,我大吳越的楊梅表示不服。 當真不服。明朝的李東陽稱楊梅“價比隋珠”,因為在京城想吃到它實在不易——荔枝運到京城,不過是“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