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英國新首相表態分期分批返還我國文物

2024年07月06日21:22:15 歷史 1074

曾幾何時,我國無數珍貴的歷史文物,在列強的掠奪下背井離鄉,流落在異國他鄉。如今,終於迎來了令人振奮的好消息——英國新首相斯塔默表態,將派代表團出訪我國,就大英博物館內的中國歷史文物與我國進行談判,並打算分期分批返還。這無疑是曙光初現,讓我們看到了正義的希望。

好消息:英國新首相表態分期分批返還我國文物 - 天天要聞

文物,那是歷史的見證者,是中華民族璀璨文明的有形載體。每一件文物都承載着歲月的記憶,訴說著往昔的輝煌。它們宛如一顆顆失散的星辰,本該在中華文明的浩瀚星空中熠熠生輝卻流落他鄉。

回顧歷史,列強的貪婪之手肆無忌憚地伸向我們。英國,這個曾經的“日不落帝國”,憑藉著堅船利炮,闖入了我們的家園,奪走了無數珍寶。如今,斯塔默首相的表態,就像是迷途知返的浪子,開始意識到自己曾經的過錯,願意為歷史的虧欠做出補償。

好消息:英國新首相表態分期分批返還我國文物 - 天天要聞

而那些至今仍霸佔着我國文物的國家,特別是日本和美國,是否也應該認清形勢,感受正義的呼聲呢?日本,這個曾經對我國犯下滔天罪行的國家,不僅從我國搶走了大量文物,還妄圖磨滅那段歷史。他們就像貪婪的盜賊,將偷來的寶物緊緊攥在手中,不肯放手。美國,自詡為“文明的燈塔”,卻在文物問題上黯淡無光,對我國的珍貴文物視若己有。

好消息:英國新首相表態分期分批返還我國文物 - 天天要聞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歷史已經給了我們深刻的教訓,那些被掠奪的文物,無時無刻不在呼喚着歸家的路。就如同當年完璧歸趙的故事,藺相如憑藉著智慧和勇氣,捍衛了趙國的尊嚴,讓和氏璧得以回歸。我們也必將以堅定的決心和不懈的努力,讓流失的文物重歸故土。

想想那精美的敦煌壁畫,在異域的博物館中孤獨地展示,怎能不讓我們心痛?再看看那古老的青銅器,在他人的展館裡沉默不語,我們怎能不心急如焚?

好消息:英國新首相表態分期分批返還我國文物 - 天天要聞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對於文物的回歸,我們的道路或許充滿曲折,但正義必將勝利。英國已經邁出了第一步,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日本和美國也會做出正確的選擇。倘若他們執迷不悟,我國必將以雷霆之勢加以制裁,因為正義從不缺席,文物必須歸巢!

好消息:英國新首相表態分期分批返還我國文物 - 天天要聞

讓我們期待那一天的到來,當所有的文物都回歸祖國的懷抱,它們將再次向世界展示中華民族的偉大與輝煌!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聞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溫的養子徐知誥代吳稱帝建國,國號為齊。939年,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名為昪,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駕崩,子李景繼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 天天要聞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房地產行業的‘三道紅線’影響深遠,但類比到車圈,不免有些‘望文生義’之嫌。” 文 / 巴九靈 汽車行業似乎正走向一場前所未有的收緊。 帶動這種氛圍的,是一則尋不見來源....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聞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據媒體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顯示,德國政府計劃加快國防採購,以便使軍隊做好戰鬥準備。該文件稱,德國軍事實力的快速提升“絕不能因過於複雜的採購程序或冗長的授權流程而失敗”,同時警告稱,俄羅斯的軍事目標可能不僅僅是烏克蘭。此前德國總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項預算框架,預計德國的軍事總開支將從2025年的950...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 天天要聞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無論特朗普是否會出現在9月3日的閱兵儀式上,就全世界來看,正義必勝!文 | 海上客“中方是否計劃邀請特朗普參加九三閱兵儀式?”在昨天(6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日本共同社記者如此問道。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上周國新辦介紹了關於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邀請外國領導人的情況和安排。你的具體問題,我目前沒...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 天天要聞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在中國收緊稀土產品對外出口的背景下,作為資源貧國的日本決定“出道成為稀土生產國”,而他們的目光則聚焦于海底資源。據日經亞洲7月1日報道,日本計劃於明年1月正式啟動首個從近海礦床開採稀土礦物的試點項目。但不知是無意還是有心,在日本的相關報道中,似乎連篇累牘地都在強調有望解決“有無”,卻無人在意“成本”。...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 天天要聞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今年11月,曾經的八路軍女戰士付瑞芝將迎來百歲生日。此刻再次回眸革命戰鬥中的烽火硝煙,抗戰歲月無疑是濃墨重彩且令人銘記的篇章。1925年11月,付瑞芝出生在山東臨沂蒼山縣(今蘭陵縣)湧泉村。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 天天要聞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都在說長安的荔枝,我大吳越的楊梅表示不服。 當真不服。明朝的李東陽稱楊梅“價比隋珠”,因為在京城想吃到它實在不易——荔枝運到京城,不過是“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