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劉少奇第3任夫人,走完長征的巾幗女傑,離婚後成為法學家

2024年06月24日00:33:09 歷史 1414

土地革命時期,參加長征的數萬紅軍戰士中有30名女戰士,她們作為紅軍戰士的一員,在敵人飛機大炮的圍剿下,在極端惡劣的生存條件中艱難地走完二萬五千里。

憑藉不屈的革命意志,心懷崇高的革命理想、經歷九死一生完成這場人類歷史上空前絕後,絕無僅有的偉大的戰略撤退。

她是劉少奇第3任夫人,走完長征的巾幗女傑,離婚後成為法學家 - 天天要聞

這30名革命女英雄中,有一個叫謝飛的姑娘,當時僅有21歲,是女同志里年齡最小的一批,她拖着傷病的身體爬雪山、過草地、越過瀘定橋,以堅韌不拔的毅力、矢志不移的決心勝利走完長征,堪稱人傑。

謝飛曾是劉少奇的妻子,新中國成立後更,為人所熟知的身份是老師,教授、校長,開闢新中國法學教育的先河,為我國政法系統培養一代代優秀的政法幹部的法學教育家。

1913年,謝飛出生於海南文昌縣一戶貧困的漁民家庭,父母為她取名瓊香,希望謝瓊香長大成才,如瓊香瀰漫九重,獨立芬芳。

家裡條件不好,父母省吃儉用仍堅持讓孩子上學,作為家裡最小的孩子,謝飛在兄姐父母的悉心教養下,正義又有同理心,聰明懂事認真好學的她在1926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廣東師範學校讀書。

此時正值國共第一次合作期間,革命的熊熊之火已成燎原,北伐戰爭正如火如荼勢如破竹,在革命的中心,謝飛開始接觸新民主主義思想。

哥哥參加革命早,現在已經是共產黨員,在家人的影響下,謝飛積極投身革命,作為有知識有文化的新時代女性,她領導婦女運動開展婦女平權,主張婦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回到家鄉興辦女子學堂,主導了文昌當地的革命宣傳工作。

她是劉少奇第3任夫人,走完長征的巾幗女傑,離婚後成為法學家 - 天天要聞

14歲的謝飛已經是一名優秀的革命活動家和成熟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了。

1927年,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竊取革命的勝利果實,對革命戰友背信棄義,在全國範圍內清剿中共黨員。

謝飛心懷正義,不畏反動派的利劍,於此危難之際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

為了躲避反動武裝的屠刀,謝飛離開家鄉來到革命聖地——中華蘇維埃的“首都”瑞金,投身紅軍,成為一名革命宣傳戰線上的紅軍戰士。

當時的黨中央在“左傾”的戰略思想下,路線一錯再錯,一敗再敗的紅軍戰士在軍閥地主反動武裝的聯合圍剿之下,陷入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不得不進行戰略轉移。

轟轟烈烈的長征開始了,長征路上的謝飛發著燒,仍堅持在一線救死扶傷、開展革命動員、進行革命宣傳,保障沿途物資的供給,為我黨紅軍走完長征完成勝利會師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在這期間,圍剿結識了劉少奇,由於工作上的交集,二人從陌生到熟悉。

她是劉少奇第3任夫人,走完長征的巾幗女傑,離婚後成為法學家 - 天天要聞

謝飛欽慕劉少奇的才幹和學識,劉少奇亦欣賞謝飛的堅強和獨立,作為志同道合的革命戰友,二人很快走到了一起組成家庭。

天下未定,人民尚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短暫的甜蜜過後,二人又奔赴各自的革命事業,二人天各一方又彼此掛懷,他們短暫的婚姻生涯里,總是聚少離多。

劉少奇受命去華東主持全面工作,謝飛主動請纓來到鄂豫皖邊區在敵後組織抗日武裝,為抗戰積攢抵抗力量。

天不遂人願,在一次傳遞情報的返程途中,謝飛受困於日偽的嚴密封鎖,自此與江北的丈夫斷了音訊。

一時的受挫並沒有讓謝飛灰心喪氣,在敵占區的謝飛發揮特長以筆為槍,宣發報紙刊物統戰了蘇南地區社會各個階級,鋪天蓋地的抗日宣傳籠絡一批愛國革命同志組成抗日武裝。

這支英勇的革命隊伍,在謝飛的帶領下走街串巷、宣傳革命團結人民群眾、她有勇有謀運籌帷幄,在敵後掀起一場場聲勢浩大的革命運動後匿去行蹤,是讓日偽份子恨得咬牙切齒又無可奈何的“謝團長”。

她是劉少奇第3任夫人,走完長征的巾幗女傑,離婚後成為法學家 - 天天要聞

1949年,我黨率領人民解放軍基本解放中國全境,新民主主義革命迎來勝利。

新中國成立以後,百廢待興,謝飛一腔熱情風風火火地投入新中國的建設大潮中。

法學教育是新中國的處女地,在當時還是一片空白,新中國初立,正是缺乏法學人才的時候,博聞強識的謝飛不惑之年重新捧起書本從人大法學系研究生畢業,成為中國法學教育第一人。

受到黨中央和周總理的重視,謝飛在中央政法幹校履職副校長,幾十年來在法學教育的崗位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

一批批政法畢業的學生進入公檢法黨政機關,在實踐中他們成長為中國司法系統的骨幹,看着自己的學生一個個長為參天大樹,桃李天下的謝老師,對我國政法系統的建設和完善功不可沒。

十年動蕩時期,因劉少奇的緣故,謝飛亦遭受迫害,被"反動派"烙上了“反革命份子”的印記,即使如此,謝飛咬緊牙關,不攀扯不抱怨,不僅僅是出於和劉少奇的夫妻情誼,更是對正義公理的堅持。

她是劉少奇第3任夫人,走完長征的巾幗女傑,離婚後成為法學家 - 天天要聞

謝飛的堅守等來正義的黎明,平反後,返回崗位繼續教書育人,經歷黑暗和苦難,她不改初心,堅持公理和正義,教學生行正道立正心。

退休後,謝飛作為中國法學會的顧問為中國法學的進步和發展發揮着餘熱。直到2013年,百歲高齡的謝飛溘然長逝,此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蔣潔敏、白恩培、傅政華、黃興國、谷春立、曹立新等“老虎”、“內鬼”出鏡懺悔 - 天天要聞

蔣潔敏、白恩培、傅政華、黃興國、谷春立、曹立新等“老虎”、“內鬼”出鏡懺悔

6月27日晚,央視新聞頻道播出政論專題片《第二個答案》。專題片介紹,黨的二十大以來,截至2023年11月,全國紀檢監察機關立案67萬件,其中立案中管幹部86人、廳局級幹部3533人、縣處級幹部2.8萬人。“這是一場壓倒性的勝利,黨、國家、軍隊內部的嚴重隱患正在消除,人民賦予的權力,只能用來為人民謀幸福。”專題片說。政知...
我們現在是否急需一場變法 - 天天要聞

我們現在是否急需一場變法

關於變法,這是一種較為古老的說法,其實我們離最近的一次變法也就一百多年。 到了近現代,變法一詞逐漸被“改革”二字所代替。那麼我們現在是否急需一場變法呢,答案是肯定的;因為我們現在正逐漸擺脫房地產經濟,而所謂的“舊法”已經不適用於當下的新環境
【檢察護企】瑞麗檢察:以“檢”之力 護“企”前行 - 天天要聞

【檢察護企】瑞麗檢察:以“檢”之力 護“企”前行

檢察護企      為有效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服務保障民營經濟高質量健康發展”常態化長效機制,深入推動“檢察護企”專項行動走深走實。6月26日上午,瑞麗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邵曰生到雅戈爾(瑞麗)服裝有限公司、瑞麗市音皇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進行實地走訪調研,深入了解企業生產狀況和法治需求。      走訪...
一袋饅頭換狀元,貧寒學子的逆襲人生 - 天天要聞

一袋饅頭換狀元,貧寒學子的逆襲人生

前言在清朝,有一位出身貧寒的學子,他的人生故事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傳奇。徐州小子,志存高遠清朝年間,江蘇徐州的一戶貧寒農家裡,誕生了一個名叫李蟠的男孩。他的家族曾有過書香門第的輝煌,但到了他這一代,已是家道中落,生活拮据。然而,貧寒並未磨滅李
1855年,黃河決堤改道,百萬人喪命,南方人理解不了的恐怖 - 天天要聞

1855年,黃河決堤改道,百萬人喪命,南方人理解不了的恐怖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文|袁公博編輯|t引言黃河素有“銅頭鐵尾豆腐腰”之稱,自孟津以西的流域,由於多流經山谷,自古以來改變不大,而孟津
故事中的威海丨文登營的故事 - 天天要聞

故事中的威海丨文登營的故事

史料記載:文登營“在文登縣東十里。明宣德二年建。初在縣西門內,十年遷此。有土城周三里,東、西、南三里。營當東面之險。今移縣城中”。據老人們傳說,文登營以前廟宇眾多,像毗盧庵、三元殿、旗纛廟、老爺廟等。經世事變遷,如今已經蕩然無存,只存於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