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大這場畢設,被全國多所高校的大佬們圍觀

2024年04月30日12:10:52 歷史 8833

又是一年畢業季。如果要用一個詞語喚起所有深圳大學傳播學院學子的畢業故事,那非“畢業設計”莫屬了。深圳大學傳播學院的畢業設計,每年都湧現出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項目,有些甚至還獲得了不錯的社會反響。在這些歷經數月打磨的項目背後,是學生們對社會事件獨特的觀察視角與深入思考。

其中,有些畢設小組緊扣時代脈搏,利用選題自主度高、製作周期長等優勢,對社會熱點進行“差異化”報道;而有些畢設小組則另闢蹊徑,將鏡頭對準社會邊緣人群和少數群體,用新穎獨特的視角挖掘背後的故事。還有的小組發揮創意,做了新媒體實踐、視聽作品實踐以及廣告策劃等多種實踐活動。

無論是聚焦“熱點”還是探尋“冰點”,這些畢設選題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便是其背後的人文關懷。

深大這場畢設,被全國多所高校的大佬們圍觀 - 天天要聞

4月26日,深圳大學傳播學院舉行2024年本科畢業答辯,吸引了全國多所學校的師生們親臨現場觀摩,場面十分熱烈。

其中,不斷反思生活、持續關注自我是學生們選題的重點方向。在《打破“懸浮”青年虛擬社區賦能鄉村的傳播模式》作品展示中,學生們結合對當下城市青年生活狀態的觀察與小組成員的自身經歷,選擇以”回歸鄉野“作為路徑,與青年群體一同探索平衡有序的生活方式。學生在經驗分享中表示:“我們親身參與到在線社區和線下鄉村的調研中,以新媒體手段將兩者有機結合。項目期間,我們搭建了‘鄉野主義village walker’社區,運營小紅書、抖音、公眾號等賬號,並在深圳和貴陽舉辦了兩場線下活動,為試點鄉村與社區取得了可觀的商業收益,將‘鄉野主義’真正傳播到大家的心中。”

另一小組的畢設作品《職場新人群體的“下班新生活”傳播實踐研究》,則將選題視角聚焦於現代快節奏、高壓力生活下職場新人面臨的挑戰。作品通過新媒體推文及互動活動,如打卡挑戰、周末沙龍等,為職場新人提供學習、分享、減壓平台,鼓勵他們發掘並享受下班後的快樂時光,豐富“下班新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發掘題材,更體現出學生們敏銳的“職業嗅覺”和對生活的細緻觀察。畢設作品《菜市場再認識:從深圳菜市場攤販群體談起》正是以深圳菜市場攤販群體為焦點,通過與攤主深入交流,了解深圳菜市場及攤主生存現狀,並嘗試滿足他們的訴求;另一作品《深圳市控煙工具包應用與新媒體實踐》則揭示了深圳控煙工作雖取得一定成果,但違規吸煙現象依然嚴重的問題,小組為此設計便捷控煙工具包並試點,結合線上新媒體與線下活動宣傳控煙,鼓勵公眾參與,助力深圳無煙城市建設。

此外,榮獲最佳畢設的《好說“代”說——青老代際彌合溝通行動傳播策略》項目,致力於為青老群體發聲。該項目通過各種形式的傳播方案,讓更多的人看到代際差異,促進代際溝通。學生在分享心得時提到:“我們發布的圖文和視頻內容充分展現了青老群體的多元觀點,在評論區也引發了不同年齡層的熱烈討論,總瀏覽量已超過400萬次。我們希望藉此機會可以更多地在互聯網為老年群體發聲,使他們的思想和觀點得到更多關注,讓年輕一代能夠傾聽他們的真實聲音,增進青年群體對老年群體的理解。”

突破自我、打破常規,始終是學生們積極追求的方向。在畢設作品《情感垂類系列劇情短視頻內容運營》中,學生們基於對情感類短視頻的深刻洞察,巧妙地將研究成果融入劇本策劃、拍攝及剪輯等各個環節,最終推出了深大傳院首部全學生短劇作品。而在另一畢設作品《<隕石江湖:天降20億>院線電影新媒體宣發策略與運營》中,學生們更是傾注了大量心血,一點一滴勾勒出項目的全貌,從海量的素材中精挑花絮,運營啟動期間時刻關注app監測數據,線下推廣時更是一遍又一遍地向路人介紹電影項目。值得一提的是,這部作品是由深大教師郭海濤自編自導的一部院線電影,並由學生做電影的線上和線下宣發。

這些都是落在每一個學生身上那歷時許久、輾轉多地、抓心撓肝、每一個細節都能咂吧出味來的畢業故事。

深大這場畢設,被全國多所高校的大佬們圍觀 - 天天要聞

據了解,深圳大學傳播學院畢設作品的製作周期平均都在半年左右。在碎片化閱讀盛行的當下,這群新傳學子還願意靜下心來花費半年時間打磨一份報道,這種工匠精神以及不計回報的理想主義情懷贏得了現場老師和業內人士的肯定。

據深圳大學傳播學院副院長楊洸教授介紹,今年學生們的畢設作品具有很強的落地性,從最初的新媒體策劃,延伸到現在的新媒體運營,學生們在各大社交媒體平台上建立自己的個人號、小組的運營號,然後推出內容並進行傳播。“讓學生通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並思考如何運用創意,為社會貢獻一份力量。今年有不少作品關注弱勢群體、傳統文化、社會公益等問題,整個社會的反響是比較好的,從播放量、點贊量、粉絲數來看都有很多亮點。”

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院黨委委員、傳播學系主任余紅,首次來到深圳大學現場感受畢業設計答辯,她在接受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非常驚艷!”她認為,畢業設計是對所學知識進行實際應用的大檢驗,學生們的選題既聚焦業界熱點,又融合學界關切,還有選題融入了對地方文化、傳統文化的保護理念,十分亮眼。這體現了學生們在新傳這一應用型學科中,如何學以致用、深入思考與實踐的能力。

湖南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網絡與新媒體系主任段峰峰則指出,深圳大學傳播學院的畢設作品有三方面的“新”:一是選題新,緊扣社會問題,深入挖掘社會需求;二是思路新,學生結合專業特色和研究進程,形成獨特思考框架;三是方法新,學生採用多樣化研究方法,注重跨學科研究,同時師生緊密合作,真正實現了把學校學的東西與社會相結合,做出有價值、社會可利用的成果。

不少學生還向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表示,他們十分喜愛畢業設計這種實踐型的項目,看到自己的辛勤努力能夠轉化為實際成果,成就感滿滿。同時,他們也很感激學校提供了豐富的實踐機會,並認為深圳濃厚的創新氛圍讓他們有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深大這場畢設,被全國多所高校的大佬們圍觀 - 天天要聞

事實上,早在1997年,深圳大學傳播學院(當時是文學院傳播系廣告學專業)就已創新性地推出畢業設計教學改革。2009年,新聞系(當時是傳播學專業新聞方向)延用畢業設計,將深大在學界、業界的聲量進一步擴大,並以“網紅”的形象吸引着社會目光。從1997年到2023年,這場持續了26年的畢業設計改革,多次獲得全國新聞院校教育改革創新獎,形成了國內新聞院校中獨具特色的“深大畢設改革教改現象”。

4月27日,深圳大學傳播學院還舉辦了“全國首屆新聞傳播學本科畢業設計論壇暨一流本科專業建設研討會”。論壇設置了新聞專業、廣告專業、網絡與新媒體專業三個分論壇。全國新聞傳播學界和業界的學者、專家匯聚一堂,他們立足於校園與當下,面向社會與未來,探討着新聞傳播學本科畢業設計以及一流本科專業建設的發展方向。

論壇上,廈門理工學院影視與傳播學院的趙振祥教授發表了題為《在應用中拓展空間——談談網絡新媒體專業的人才培養》的演講。他強調,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的顯著特點是其高度的應用性。那麼,如何實現這一特點呢?趙教授指出,海洋傳播、時尚傳播以及運動健康傳播等領域都是網絡新媒體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載體。

深大這場畢設,被全國多所高校的大佬們圍觀 - 天天要聞

畢業設計,並不僅僅是一項畢業考試。深圳大學給新聞教育改革開拓了一個新平台,並將畢業設計教學改革推向全國。可以預見,這種方式正引領着新聞教育走向一個更為寬廣、深邃的未來。

文 / 賴晨璐,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學歷史、製作蠶絲扇,小學生探索唐代服飾文化 - 天天要聞

學歷史、製作蠶絲扇,小學生探索唐代服飾文化

極目新聞記者 王媛通訊員 曾偲偲 饒思行 何苗5月17日,在武漢市江漢區大興第一實驗學校的唐代服飾文化體驗活動上,一二年級的學生們學習唐代服飾的歷史文化,通過親身實踐,感受傳統工藝的獨特魅力和勞動創造的美好。學生們通過一場精心設計的行前一課,跟隨研學導師的引導,穿越時空,回到了盛唐時期。通過多媒體展示和生...
鄧通被相師預測貧困餓死,漢文帝不信邪,結果卻助推這個結果 - 天天要聞

鄧通被相師預測貧困餓死,漢文帝不信邪,結果卻助推這個結果

我們提到漢武帝的雄才大略時,總是繞不開文景時期民間積累的財富。儘管漢文帝確實在自己的生活上比較節儉,但他在某些人身上也是很奢侈的,比如他寵幸的鄧通。1.受到賞識鄧通是蜀郡南安縣人,因為會持棹搖船在宮中當“黃頭郎”,即管理船隻的小吏,因頭戴黃帽而得名。
5·18國際博物館日,小眾博物館的大趣味,沿黃九省(區)聯動直播來啦! - 天天要聞

5·18國際博物館日,小眾博物館的大趣味,沿黃九省(區)聯動直播來啦!

黃河萬古流淌,蘊含著中華民族深厚的文明印記。從巴顏喀拉山蜿蜒向東,黃河一路奔流,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九個省(區)。黃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發祥地,擁有豐富燦爛的文化資源,也是博物館非常集中的區域,其中不乏薈萃國寶重器的知名博物館。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博物館致力於...
從馬來亞戰役看,日本對英國的態度轉變是怎樣的? - 天天要聞

從馬來亞戰役看,日本對英國的態度轉變是怎樣的?

馬來亞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跟英國於馬來半島所進行的一場局部戰爭。戰役期間,英軍可以說是被狠狠地打了一巴掌,被日軍打得潰不成軍。英國也由此被貼上了恥辱的標籤。因為在馬來亞戰役中的糟糕表現,英國便給人留下了不堪一擊、完全不是日本人對手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