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對於我們來說,都有一顆追求美的心,而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之中,擁有美貌的女子更是達官貴人正向追求的對象。
只是這些人並不是真心渴望擁有美,而是意在滿足被荷爾蒙支配的下半生,這就使得越是美貌的女子,人生或許越悲慘。
就拿被稱為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來說,她們的人生就寫滿了悲催。
在這四人中“羞花”,指的是唐玄宗的貴妃楊玉環。
作為被帝王看中的美女,本應自帶主角光環,可是楊玉環的一生卻與之相差甚遠,甚至可以說她是不幸的,無論是婚姻還是結局,都引人垂淚。
我們所知曉的楊玉環,是和唐玄宗緊緊相連的,名義上是唐玄宗的貴妃,但實際上已相當於皇后,這份榮光自然令普通女子望塵莫及。
但是每當我們提起楊玉環,似乎更多的是不屑,因為她跟唐玄宗之前有丈夫,她的丈夫也不是別人,正是唐玄宗的親兒子壽王李瑁,也就是說楊玉環最初的身份是唐玄宗的兒媳。
楊玉環被公公搶奪,這無論在什麼時候都令人不齒,只是對於楊玉環來說,唐玄宗對她又是極盡寵愛,這或許是在有悖常理的關係的些許安慰。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只是唐玄宗的寵愛並沒有讓楊玉環善終,馬嵬坡下的那一抹血紅,至今令人扼腕嘆息。
不過當我們品讀這段歷史時,目光總會放在唐玄宗和楊玉環的身上,那麼楊玉環的前夫,被親生父親搶了妻子的李瑁,他又是什麼樣的結局?
一見鍾情
生在帝王之家,物質生活上自然比普通人更為優越,只是在精神層面很可能會嘗盡普通人無法體察的心酸。
李瑁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人物。
李瑁的姐姐咸宜公主出嫁之時,作為帝王之家的喜慶之事,開心的李瑁也是盛裝出席,看着姐姐的人生有了歸屬,正值青春萌動的年紀,不由幻想着自己的白雪公主會在什麼時候出現。
李瑁的幻想似乎得到了回應,他在這場不屬於自己的婚禮上,遇到了自己的白雪公主,她就是當時還並不出眾的楊玉環。
李瑁的一見鍾情,很快得到了楊玉環的回應,一對才子佳人,就這樣開啟了他們一生中的糾纏。
李瑁要娶楊玉環,這事並不算難事,他找到自己的母親武惠妃,讓她親自去促成這件事,武惠妃想也沒想便請求唐玄宗下詔,為兒子定下了這門婚事。
李瑁和楊玉環很快結為連理,兩人婚後的生活,那是宛如一對神仙眷侶,羨煞了無數世人,如果事情能這樣一直持續下去,李瑁料來會成為天底下最幸福的人。
只是,人生總有意外。
在李瑁和楊貴妃享受婚婚後美好的生活時,他的母親武惠妃突然去世,作為唐玄宗最為寵愛的妃子,武惠妃的去世影響了很多人,唐玄宗一度因此萎靡不振。
而讓李瑁想不到的是,他原本圓滿的婚姻也將會因此發生突變,他甚至沒能力將自己心愛的女人留在身邊。
因為這時候已經有人盯上了李瑁,確切地說是盯上了楊玉環。
橫刀奪愛
自古以來,皇帝身邊總不乏有諂媚之人,唐玄宗身邊自然也不缺這樣的人,他們看着唐玄宗的“頹廢”,便爭相為其物色佳人。
畢竟在他們看來,能讓唐玄宗開心的辦法,只有新歡。
只是物色美人這事並不是嘴上說說那麼容易,不過很快就有人找到了目標,他對唐玄宗說:
楊玉環乃絕色佳人,姿質天挺,宜充掖廷。
不得不說,這主意出的當真是完全不把倫理道德放在眼裡,可唐玄宗卻兩眼放光,因為他早就領略過兒媳的美,這個建議可謂正中下懷。
急不可耐的唐玄宗立即命人將楊玉環帶入宮中,讓自己好好欣賞一下,李瑁在楊玉環進宮之後便已經明白大事不妙,可他依然抱有一絲幻想,覺得父親不會打兒媳的主意。
可事實證明,李瑁完全忽略了他們老李家的基因,而楊玉環進宮之後,便再也未回到李瑁的身邊。
李瑁對此是無奈的,因為他搶不過自己的父親,心裡縱有千萬個不爽,也只能悶在肚子里,唐玄宗看上楊玉環,但又不能直接納為妃子,這讓唐玄宗好生苦惱。
好在他的爺爺唐高宗李治早就為他做了示範,那就是該如何把一個有夫之婦“洗白”,唐玄宗學着自己的爺爺,讓楊玉環出家做了女道士,之後又重新把楊玉環接進了宮,這和當年唐高宗把武則天接回宮,如出一轍。
或許在唐玄宗的眼裡,從女道觀觀里轉一圈,就把楊玉環是自己兒媳這件事給“洗”得一乾二淨,不管旁人怎麼想,唐玄宗如願了,而楊玉環也在短時間內成為了唐玄宗的新寵。
鬱郁離世
當自己的愛妃忽然成為了“小媽”時,李瑁內心的鬱悶可想而知,但身在帝王之家,他卻無法捍衛自己的愛情,李瑁心中的苦和痛,是一種讓人無法接受的折磨。
可是他對此卻毫無辦法,只能眼睜睜地看着父親與愛妃共享美好,李瑁的悲慘人生也就此拉開序幕。
屋漏偏逢連夜雨,李瑁的養父寧王李憲又病重去世,李瑁只能為自己的養父守孝,這期間李瑁嘗盡了人間冷暖,當他孤身守孝時,或許還在深深思念着那位已經當了貴妃的“前妻”。
唐玄宗對自己的橫刀奪愛,心裡覺得有些對不起兒子,便下詔將韋昭訓的女兒許配給他,只是韋氏無論美貌還是柔情都不及楊玉環的萬分之一。
李瑁看着事情早已成為了定局,再也不對楊玉環有所奢望,因為他知道,一再奢望的話,很可能會要了他的命。
唐玄宗也知道李瑁對楊玉環念念不忘,所以也將他逐出了繼承皇權的候選人,畢竟他不能忍受,在自己死後,李瑁會效仿唐高宗,再和楊玉環舊情復燃。
所以,李瑁只能和韋氏相依為命,此後兩人共育有五子二女,後來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急忙奔往蜀地,李瑁也與之同行。
在楊玉環在馬嵬坡被賜死時,李瑁也只能眼睜睜地看着,此後便鬱鬱寡歡。
唐代宗大曆十年李瑁鬱鬱而終,他終於能去追尋他最愛的女人。
由此可見,李瑁的一生是悲劇的,他看着自己的愛妃楊玉環,一步步離自己遠去,卻無可奈何,李瑁不敢反抗,卻更無力反抗,當天下人都在嘲笑他時,他何嘗不想吶喊,但身在帝王之家,他又何嘗不是權力的犧牲品?
參考文獻:《舊唐書》、《新唐書》等。
(圖網,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