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環宇通史
編輯|環宇通史
前言
有誰還記得小時候抽的那些絕版老煙嗎?“芒果”香煙、勁牌、雙喜、黃包車,這些香煙的名字雖然陌生,但提起來總能勾起大家無數回憶。
煙霧繚繞中,滿滿都是兒時的快樂與藏不住的小驕傲,點上第一支煙,咳得眼淚直流,卻偷着樂開了花。
那些辛辣嗆口的煙,現在想來都讓人感慨,它們像一張張泛黃的舊照片,永遠定格了我們的青蔥歲月。
如今那些老煙已成過去,想要重溫往事,恐怕沒那麼容易了,不過追憶也好、懷舊也罷,說起當年我們抽的那些絕版老煙,依然能勾起滿滿回憶,讓人感慨時光消逝,人生如夢。
中國絕版老香煙的故事
從改革開放前的“芒果”到現在的“北京”,中國老煙的名字承載着中國人的集體記憶,不同時代的老煙見證着中國人生活的變遷,也印證着這個國家的發展變化。
50年代的“黃金葉”曾經是中國香煙的代表,它的質量之好,曾經被送往國外,以顯示中國製造的工藝水平。
五六十年代,中國的煙草工業日漸發達,不少香煙廠誕生,老一輩人熟知的還有“金猴”“紅梅”等品牌,它們雖然小眾,但在當地頗具人氣。那時候一包煙只要幾毛錢,煙民抽起來沒有嗆感,清香宜人。儘管焦油量高了些,但價格實惠,深受歡迎。
五十年代的“黃金葉”曾經是中國香煙的代表,它的質量之好,曾經被送往國外,以顯示中國製造的工藝水平。
八九十年代,一些小工廠推出的老煙也頗為紅火,如“醒寶”在廣東一時走紅,有“中國萬寶路”之稱。它的廣告語“醒寶,醒寶,醒起就是寶”膾炙人口,今天要找到這些老煙已經很難,但它們的名字仍讓老一輩緬懷從前時光。
可以說,不同年代的老煙,都見證了中國一代代煙民生活的變遷,改革開放後,中國香煙進入個性化消費時代,但對老一代人來說,還是懷念從前純正的煙草口感。
他們熟悉的有山東“大前門”的綠色包裝,“上海紅雙喜”紅底綠字的經典組合,都能勾起老煙民的回憶。
一些老煙廠停產後,煙民也十分懷念,2016年,上海的一家小商鋪推出老煙“鳳凰”,瞬間就被搶購一空,買煙的人說這是80年代很流行的煙,儘管包裝有了變化,可還是讓人一眼認出來,忍不住要買來嘗嘗,哪怕價格不菲。
中國老煙的故事,隨着這些香煙的消失而漸漸被人遺忘,但它們曾經的身價不菲,也昭示着中國煙民生活的變遷,這些香煙的名字,將永遠閃耀在中國那個煙霧繚繞的年代。
香煙改革的驚喜與遺憾
改革開放之後,中國香煙產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國營煙草系統進行了重組,香煙的品牌集中到幾個大的國有煙草公司,同時實行了香煙零售價格的市場化改革。
低檔香煙價格上漲,連小孩子也買不起了,不過中高檔香煙的質量提高了,變得更加衛生、標準化,煙盒也都改成了有濾嘴的設計。
這場改革讓老一輩煙民頗感惋惜,許多充滿回憶的老牌香煙已經停產,再也買不到了,像金葫蘆、三羊這些老牌子,現在問新生代都不知道是什麼。現在的80、90後抽的全是改革後的新煙,根本不知道老煙民心中的哪些老牌子。
這是時代的變遷,但也讓人感慨物是人非事事休,我們唯有在回憶里尋找老煙的煙草香,想起它們曾經帶給人們的歡樂。
改革讓香煙市場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今天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煙草生產和消費國,香煙不再是稀有奢侈品,普通老百姓也可以買得起了。
從正面看這有利於提高煙草產業效率,也讓更多人享受起了香煙,但是香煙的消費量大增也帶來健康問題。
如何引導人們科學合理地抽煙,使煙草產業健康發展,還需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對於香煙的看法可謂是有好有壞,這點我們不做過多的比較。
而不少人更加的好奇另一點,就是如今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的香煙,究竟是如何被發明出來的呢?
煙草的奇妙旅程
煙草起源於美洲大陸,最初只是一種可有效驅趕蚊蟲的植物,原始部落的居民發現燃燒的煙草可以有效驅趕蚊蟲,於是每次外出勞作的時候,都會攜帶煙草以備不時之需。
然而煙草的魅力遠不止於此,燃燒後的煙霧散發出誘人的芳香,更讓人沒想到的是,吸入煙霧之後,能給人一種前所未有的舒暢感覺。
這種舒暢感來源於煙草所含尼古丁成分,它可以迅速進入人體,與大腦中的乙酰膽鹼受體結合,從而產生輕微的興奮作用。
為了追求這種新奇的體驗,部落居民開始研究如何更方便地攜帶和使用煙草,經過反覆摸索,他們發明了一種簡易的木質煙斗,將煙草放入其中可方便攜帶與吸食。
這種簡易的煙斗推動了煙草在部落中的傳播,也出現了專門製作煙斗的手藝人,用木頭和動物骨頭製作漂亮的煙斗以滿足需求,有部落居民甚至將煙斗作為一種禮物送給朋友和家人,以示親密友誼。
1492年哥倫布首次來到美洲,也被這裡的煙草文化深深吸引,起初只是出於好奇心抽上一口,後來卻無法自拔,成為煙草的忠實粉絲。
據說哥倫布深深為煙草的魅力折服,甚至將一些煙草種子帶回歐洲進行栽培。他意識到煙草的商業潛力,將其帶回歐洲,建立起煙草貿易。
最初煙草僅在探險者和士兵中傳播,後來流行開來,成為上層社會的時尚,17世紀中期,富人們會聚集一起吸食煙草以顯示身份,煙草成為社交場合中不可或缺的配角,從此煙草作為一種新奇的消費品在全球迅速傳播開來。
隨着煙草貿易的興起,印第安人開始大量種植煙草換取歐洲人的商品,印第安人的生活也因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與此同時,為滿足市場需求,歐洲開始在殖民地大規模栽培煙草,17世紀中期,弗吉尼亞殖民地就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煙草出產地之一。
煙草的傳播改變了全世界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帶來了巨大的社會影響,它連接起了東西方的文化,成為重要的貿易商品,改變了許多國家的經濟格局。
當今世界,雖然煙草的危害日益明顯,但它獨特的魅力似乎依然難以抗拒,回溯煙草奇妙的傳播歷程,令人不禁驚嘆人類文明交流和商業活動的力量。
與此同時,香煙也悄悄地進入了遠東,從此來開了和中國的序幕。
中國香煙傳入的曲折歷程
16世紀中期,葡萄牙商人經澳門將香煙引入中國,但因為當時實行海禁政策,香煙進入中國的數量很少,到了17世紀,菲律賓的走私販子開始通過偷運的方式,在中國東南沿海地區銷售香煙。
起初中國士大夫將香煙當成一種新奇的藥材使用,明朝後期,隨着吸食香煙逐漸成為士大夫階層的時尚,他們開始在家裡的菜園試種煙草樹,發現南方的氣候特別適合香煙生長。
到了18世紀的清朝,吸食香煙已經十分流行,不僅官員抽煙,就連老百姓也加入吸煙的行列,據記載,當時的吸煙人群里已經出現了小孩和婦女。
中國內地的香煙供應主要依靠進口,明朝後期,中國商人從歐美購買香煙後運回國內銷售,1900年,台灣開始試種烤煙,到了1940年代,四川、雲南、貴州等地區也興起了烤煙生產。
改革開放後,隨着國產捲煙品牌的崛起,中國香煙工業獲得長足發展,紅塔山、黃鶴樓等產品深受消費者歡迎,現在香煙已融入中國人的日常生活。
香煙進入中國,歷經曲折,蘊含多姿多彩的故事,它源自美洲,經歐洲傳到中國,最後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回顧香煙傳入的歷史,不禁讓人感嘆,世界之間聯繫非常緊密,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能產生各種奇妙的化學反應,儘管香煙對健康有害,但它的傳播軌跡,仍然反映出人類文明的傳承和變遷。
總結
老煙的味道雖然會逐漸消逝,但它留在老一輩心中的記憶,會流傳到年輕一代,然而我們是否該懷念它,還是該警醒後人遠離它,值得我們繼續思考。
世事變遷,昨日的傳統與今日的科學常有衝突,但只有立足當下,謹慎權衡,才能找到真正健康的生活方式,這場論戰,恐怕還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