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五個國家被稱作“打仗不要命”?從古至今戰火不斷,原因為何?

2023年10月22日23:18:03 歷史 1885

前言

回看人類文明史,總是存在“有人的地方就有戰爭”這樣的色彩,的確,人與人之間尚且會發生衝突與矛盾,國與國之間發生戰爭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可要說能將戰爭塑造為一種文化,又或者讓自身文化在戰爭中得以保存、傳承、淬鍊,這樣的國家或民族才能算得上是“戰鬥民族”。

在很多人看來,戰爭從來都是人為產物,殊不知,縱觀發展史上戰爭頻頻的國家,成為“戰鬥民族”的背後多半有着十分深刻的歷史淵源與成因。

現如今,還真的有五個國家被稱作“打仗不要命”,甚至有的至今還處於戰火之中。

無論是出於自保還是擴張,出於正義還是邪惡,這些國家的歷史註定是愛恨交加、硝煙瀰漫的,只不過,每個國家的戰爭史都是一段傳奇歷程,一同了解一下。

一、越南

19世紀中期之後,法國對越南發起殖民統治,這也意味着屬於越南人的抗爭時代逐漸到來。

1930年1月,越南共產黨香港正式成立,隨即開始在中越邊境地區領導革命運動,還得到了中國政府和民眾的大力支持。

1936年,國際反法西斯潮流一浪高過一浪,法國共產黨、社會黨組成了“民主陣線”聯合政府,使得在越南的法國殖民主義者也不得不實行較為民主的“開放”政策。

就在印度支那共產黨獲准在越南公開活動後,雖說法國殖民當局在後續採取過蠻橫的鎮壓手段,可革命、戰鬥的火種還是保存了下來。

1944年冬天,在胡志明的領導下,武元甲組建越南人民軍前身。

1945年2月,越南共和國宣告成立。

9月23日,法國再度對越南南方發動侵略戰爭。

哪五個國家被稱作“打仗不要命”?從古至今戰火不斷,原因為何? - 天天要聞

圖|越南軍隊

1946年12月,就在法國對越南全境發動武裝進攻之際,越南掀起了浩浩蕩蕩的抗法鬥爭。

1950年初,就在越南抗法戰爭內外交困之際,中國政府及時出手,給予越南全面無私的援助。

事實上,越南人的“打仗不要命”,多半都是出於對自身命運遭受不公的抗爭,還有就是,中國在越南抗爭史上做出的貢獻不容小覷。

1954年,越南北方基本獲得解放。

1964年8月,就在“北部灣事件”爆發後,美軍對越南的打擊和試探,再度讓中越兩國聯手對抗,這一次的越南終於得以堅強捍衛自己的國家尊嚴。

事情到了這裡,越南的抗爭歷程還十分具備正義色彩,偏偏在黎筍政府當道後,越南與蘇聯的交好導致自身形象也開始從自保變為極具攻擊性。

當時的越南企圖大搞印度支那聯邦,還想要坐上盟主寶座,對中國開始了肆意挑釁,最終引發1979年對越反擊戰。

如今回看越南的“打仗不要命”歷程,大有在戰火中被迫成長的色彩,只不過,從正義到倒行逆施,這樣的變化不太光彩。

二、日本

19世紀初,歐洲工業文明入侵東亞後,日本開始自覺藉助西方先進技術和政治、經濟、法律制度,實現“明治維新”,也得以登上跨入資本主義的“末班車”。

只不過,與工業化緊密相隨的,恰恰是日本的軍國主義化,甚至讓日本有了不切實際的“成為亞洲第一霸主”的野心,他們口中的“東亞共榮”不過是想要東亞地區的國家都能臣服在日本帝國的腳下。

按照當時日本軍國主義者的邏輯,想要征服亞洲,必定要先從征服中國開始。

19世紀後,憑藉著日益膨脹的國力,日本向曾經的友邦中國伸出掠奪之手,這也意味着日本漸漸成為“打仗不要命”的國家之一。

與其他因為自衛起身反抗的國家不同,日本掀起戰爭幾乎都是對外擴張,絲毫沒有正義可言,而在日本對外侵略史上,中國恰恰是最為深受其害的。

1870年開始,日本侵佔了清朝琉球群島的控制權,隨後便是各種肆意的割地與賠款,直至佔領東三省、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哪五個國家被稱作“打仗不要命”?從古至今戰火不斷,原因為何? - 天天要聞

圖|日寇

對於日寇來說,他們呈現出來的“打仗不要命”更像是軍國主義毒害的結果,在當時日本國民意識形態中,蔑視中國、蔑視中國人的沙文主義思潮泛濫,直到二戰結束,日本仍用帶有歧視性的“支那”二字稱呼中國。

最無恥的是,即便日本在二戰中徹底失敗並無條件投降,日本依舊在美國的掌控下逐漸成為美國反蘇反華的“後勤部”。

由此可見,日本的戰鬥歷程明顯帶有邪惡性,只不過,從日本自身角度來看,他們對戰爭樂此不疲的原因就在於,彈丸小國只能在侵略中求得生存與發展。

三、俄羅斯

要說世界各國最配得上“戰鬥民族”的,俄羅斯絕對當之無愧,如果說有些國家發動戰爭大有“吃飽了撐着”的嫌疑,俄羅斯的好戰氣質只能說是與生俱來的。

俄羅斯所處的獨特地理條件,遼闊的土地上,使得當地民眾有着粗獷豪爽的民族氣質,也因為優越感而滋生着對外征服的渴望。

不過,即便俄羅斯人想要安分守己,“征服”這兩個字卻總是他們命運的主旋律,要麼被征服,要麼征服別人。

因為俄羅斯地處歐亞地區中心,還是世界三大文明的交匯處,戰略地位非同小可,除此之外,那裡還是民族大遷徙的主要路線,偏偏少了有利於防守的天然屏障。

在俄羅斯的歷史進程中,屢屢遭受着來自維納亞人、日耳曼人諾曼人等種族以及眾多游牧汗國的進攻,強敵環伺之下,也在直接逼迫着俄羅斯人越戰越強。

哪五個國家被稱作“打仗不要命”?從古至今戰火不斷,原因為何? - 天天要聞

圖|俄羅斯軍隊

大環境趨勢之下,東正教的傳入偏偏讓俄羅斯人產生一種所謂的“救世使命感”,沙俄統治時期,這種信仰成了沙俄發起侵略擴張的正當理由,從那之後,俄羅斯的軍事文化也得以慢慢形成。

前面幾點得天獨厚的條件,註定俄羅斯人總能找到戰鬥的理由,強敵來襲,“打仗不要命”自然就成了理所應當的事情,要說他們能夠成為“戰鬥民族”,還與自身強悍的身體素質有關。

在長達2500年的征服與被征服歷史中,外敵入侵的同時,也給俄羅斯人的血脈注入了更加強悍的元素,再加上戰爭不斷延續的優勝劣汰的天然規則,也讓俄羅斯人擁有了更加強健的體格。

在很多史學者、政治家看來,俄羅斯人締造的歷史,取得的成就和野心與其斬獲的國土面積成正比,對外擴張總是俄羅斯政治、外交的主旋律。

四、德國

德國絕對算得上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風雲國度,先後挑起兩次世界大戰,要說德國能夠擁有“打仗不要命”的特質與近代德國所處的特殊歷史環境、歷史文化、民族精神發展密切相關。

對於崇尚自由、團結的國家而言,無論戰爭是出於何種目的都應該竭盡全力避免,偏偏近代德國對於戰爭始終存在大肆頌揚的行為。

在當時的德國民眾心中,戰爭才是人類的高尚行為,還具備崇高的意義,舉國上下宣揚戰爭永恆、戰爭萬能,還一度認定戰爭才是國與國之間解決紛爭、達到目的最好、最有效的手段。

與日本受到軍國主義影響如出一轍,普魯士的崛起為近代德國戰爭觀的初步形成奠定了基礎,身為在戰爭中誕生、成長、生存的國家,尚武精神是普魯士國家特質的核心,而軍國主義就是其傳承的精神支柱。

哪五個國家被稱作“打仗不要命”?從古至今戰火不斷,原因為何? - 天天要聞

圖|二戰德軍

當普魯士圍繞着民眾的教育、宣傳、習慣、公共生活不斷灌輸軍國主義思想,也自然在無形中將軍國主義滲透到每一位臣民的血液中,這一方面的表現比日本還要劇烈。

在之後的德國發展進程中,當德意志統治出現後,霸權主義民族主義佔據了德國人的普遍意識形態,人們對於戰爭的崇拜也就達到了空前絕後的地步。

1888年,威廉二世開始推行“世界政策”,德國從那時開始執行了一條極富侵略性及掠奪性的殖民與霸權政策,最終將世界引向戰爭的深淵。

在不斷掀起戰爭的過程中,軍國主義在德國不但沒有被瓦解,反而被一次次強化,所謂的“打仗不要命”,更像是將每一位國民洗腦成戰爭狂徒。

五、中國

身為中國人,我們都會為祖先締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感到自豪,只不過,縱觀中國歷史,還真的沒有軍國主義當道的階段,從古至今,中國人的好客與崇尚和平都是刻進骨子裡的。

或許希望舉國上下安居樂業就是農耕民族固有的思想形態,畢竟,憑藉自身努力都能過上好日子、無需擄掠他國資源,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剛好能滿足中國人的這一訴求。

不過,戰爭總會是兩個國家或多個國家的糾纏,越是安分守己的國家,往往越容易遭到侵害,最重要的是,中國在歷朝歷代民眾的苦心經營下,資源被合理開發,在侵略者眼中必定是一塊巨大的美味蛋糕。

所以說,中國從來沒有以發起戰爭的形式求得自身發展,卻需要常常應對外敵挑釁或侵略,正所謂“防人之心不可無”,中國人的“打仗不要命”更多的是出於對家園的急切守護心理。

尤其從近代中國開始,清朝末年的閉關鎖國、國力衰敗引來列強侵襲,再到中國人奮勇起身保衛國家,直到趕走日寇、新中國成立

哪五個國家被稱作“打仗不要命”?從古至今戰火不斷,原因為何? - 天天要聞

圖|中國軍隊

經受戰火洗禮的中國,軍事力量在大量的實戰中得以成長,解放軍的卓越就來源於此,建國之後,無論是抗美援朝對越自衛反擊戰等戰役,唯一的目的也都是支持友邦、維護和平,也是間接保護自身國土完整。

所以說,中國人的“打仗不要命”實屬被逼無奈,也是對和平的一種急切渴望。

結語

戰爭通常是國家想要解決或走出困境而採取的一種極端方式,無論立場是正義或是邪惡。

至於“打仗不要命”這件事,恰恰是不同國家對於戰爭的意識形態決定的,要說世界戰爭頻發的根源,恰恰在於軍國主義至上的國家將戰爭作為發展手段的不良後果。

只不過,了解不同國家戰爭史也是了解這個國家發展歷程的一個視角,從歷史的經驗教訓來看,戰爭給每個國家國家帶來的破壞遠遠大於利益。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儘管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全美民眾的反對浪潮,但他依舊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在空軍一號上,特朗普更是聲稱“原本Tik Tok的協議已經很接近達成了,但由於在關稅政策中國突然改變了主意,但這並不要緊,自己能夠在15分鐘內讓中國同意這筆交易,只要自己降稅的話”。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兄弟們,就在中國對美國加了 50% 的關稅之後,特朗普再次對我們加了 21% 的關稅,現在整體關稅已經達到 125%。同時,特朗普暫停了對除中國之外其他所有國家的加征關稅政策,而且要把對其他國家加征關稅的稅點降到 10%。這進一步證明我昨天視頻里的分析完全正確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着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 天天要聞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特朗普所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打了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個措手不及,特別是由他本人所規定的所謂“基準稅”更是離了大譜,因為如果疊加美國先前向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來算,總關稅已經超過了70%。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化”較之於他的第一個任期,變得更加具象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