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圖書館公布的圖書借閱排行榜,2019年和2020年,《毛選》連續兩年排名第一。
這條新聞曾經引起了熱議,在這樣知名的高等學府里,有那麼多對《毛選》感興趣的學子,的確很令人感到驚奇。
如今來看,這條新聞已經不足奇了。自媒體興起之後,人們發現關於毛主席的話題是如此之多,我喜歡刷小視頻,每次刷到的有關毛主席的題材都占相當大的比例,尤其令人驚奇的是,許多年輕人在製作這樣的視頻,他們對毛主席思想的解讀,普遍非常深刻,能夠直指本質,令人嘆服。
毛主席逝世四十七周年了,他的經歷,他的思想,仍然高居老百姓話題的熱榜,是引人注目的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並不多見的歷史現象,老百姓對他的景仰溢於言表,這種情感的表露,來源於毛主席對中華民族的大犧牲。
毛主席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抱了必死的決心。
1944年9月8日,毛主席在張思德同志的追悼會上發表演講說:“中國人民正在受難,我們有責任解救他們,我們要努力奮鬥。要奮鬥就會有犧牲,死人的事是經常發生的。但是我們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數人民的痛苦,我們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1945年4月,毛主席在中共“七大”上所作的政治報告上說:“我們黨嘗盡了艱難困苦,轟轟烈烈,英勇奮鬥。從古以來,中國沒有一個集團,像共產黨一樣,不惜犧牲一切,犧牲多少人,干這樣的大事。”
“以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最大利益為出發點的中國共產黨人,相信自己的事業是完全合乎正義的,不惜犧牲自己個人的一切,隨時準備拿出自己的生命去殉我們的事業。”
在“七大”閉幕式上,毛主席提出:“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
為有犧牲多壯志,老一輩革命者為著人民的利益,前赴後繼,高舉着信仰的旗幟,踏着先烈的血跡,勇往直前。毛主席一家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滿門忠烈,為民族利益獻出了8位親人的生命。
1959年3月13日,毛主席在會見美國著名的黑人學者、世界和平理事會理事杜波伊斯博士和夫人以及美國作家斯特朗的時候,很少在這樣的場合談及自己家事的他,談起了自己的家庭,他說:
“我們兄弟三個,兩個被國民黨殺死,我的妻子被國民黨殺死,我的妹妹被國民黨殺死,我的弟弟的獨生子被國民黨殺死,我的大兒子在朝鮮戰爭中被打死。現在,只剩下我自己和另外一個兒子。我的家庭這種情況,說明中國成千成萬的家庭有多少人被殺害。但是,共產黨是殺不盡的,只會越來越多。我們家裡的人少了,但是在全中國卻出來了更多的共產黨員。”
1966年,美國在越南的戰爭有升級的跡象,一旦美國地面部隊越過南北分界線,中國就會公開參戰。毛主席在跟剛剛大學畢業的侄子毛遠新談起越南戰爭,問他敢不敢到越南去打一仗,毛遠新堅定地回答“敢”!毛主席聽了滿意地說:“好!我們家除了你,再也沒有壯丁可以去打仗嘍。”
這就是毛主席,一個為了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最大利益而不惜犧牲自己個人的一切的革命人,一個隨時準備拿出自己的生命去殉民族解放事業的偉人,這種“利他”精神,自開天闢地以來,有幾人歟?前無古人。
毛主席的大犧牲,換來了後世的景仰,只要中華民族存在,人民對他的景仰就不會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