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寧夏之馬鴻逵4.18

2023年10月07日15:49:14 歷史 1071

1933年2月4日(正月初十)抵達石嘴山鎮,適值馬福祥58歲誕辰。馬鴻逵到禮拜堂為父親念經追悼。馬福祥曾任綏遠都統,在當地威望較高,但當地民眾尚不知其已去世。得知消息後,當地父老民眾有上千人趕來集聚禮拜堂祭悼,氣氛十分悲壯。



再回寧夏之馬鴻逵4.18 - 天天要聞

經過了十八天的艱苦跋涉,歷盡千辛萬苦,馬鴻逵終於由包頭回到了寧夏。1933年2月7日,馬鴻逵部抵達寧夏城。士兵們舉目一看,寧夏城內到處是坷垃、瓦礫,一派荒涼景象。民國已經成立二十多年了,而寧夏一些中年男子的腦後,還拖着一條大辮子。纏足的中青年婦女也隨處可見。原省主席馬鴻賓組織寧夏省政府官員及群眾出城沿途數里迎候,舉行了歡迎儀式。

寧夏地處中國西北邊陲,綿綿賀蘭山脈南北走向,巍峨的六盤山座落在南端,成為天然屏障。奔騰咆哮的黃河衝過黑山峽流入寧夏境內,穿中衛,走中寧,又從青銅峽口衝出,逶迤於銀川平原,最後北出石嘴山流入河套平原出境,自南向北縱貫寧夏八百里山川,形成了“天下黃河富寧夏”的“塞上江南”。晚唐詩人韋蟾有《送盧潘尚書之朔方》詩云:“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水木萬家朱戶暗,弓刀千隊鐵衣鳴。”


再回寧夏之馬鴻逵4.18 - 天天要聞

寧夏歷史悠久。靈武“水洞溝”遺址向人們揭示,早在三萬年以前,古人類就在這裡生息。春秋戰國時代,這裡是羌戎等少數民族游牧的場所。公元前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屯墾拓邊,大規模移民到寧夏,開鑿“秦渠”,為寧夏農業發展奠定了基礎。漢武帝曾多次出巡寧夏,當時開鑿的“漢渠”,至今澆灌着萬頃良田。党項族在這裡建立了西夏王國,形成中國歷史上宋、夏、遼鼎立,長達近二百年的“三國演義”。元朝時期,由大食、波斯等地東來的“回回客”開始遷入寧夏。



再回寧夏之馬鴻逵4.18 - 天天要聞

明朝,蒙古韃靼瓦剌各部落日漸強大,經常南下騷擾北方邊境。明王朝在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的萬裡邊防線上,設置了遼東宣府大同延綏、寧夏、甘肅、薊州、偏關、固原等九個邊防重鎮,總稱“九邊”,屯兵駐守。“九邊”不設地方行政建置,實行軍事衛所制。公元1376年,明朝設立寧夏衛,後升為鎮,是明九個邊防重鎮之一,鎮城就是今之銀川。明朝時期對寧夏鎮進行大規模修復擴建。寧夏城郭高三丈五尺,基闊二丈。並環城引水為池,池深二丈,闊十丈,有水四時不竭,產魚鮮、菰莆。寧夏城有六門,曰:清和、鎮遠、德勝、南薰、振武、光化


再回寧夏之馬鴻逵4.18 - 天天要聞


六門均建有城樓,城四角建有角樓。清和、鎮遠、光化、振武門之外建有月城。南薰、德勝門外建有關城,時稱南關、北關。南關門曰“昭陽”,北關門曰“平虜”。關門之上均有門樓。另外還有八十五座懸樓,七十座鋪樓,整個城郭門樓、角樓、懸樓、鋪樓之設,達一百七十一座,雄偉工絕,一顯九邊重鎮之威武。寧夏鎮下轄七個衛,衛下設千戶所。其中寧夏前衛、左衛、右衛都在寧夏城及其附近,後衛即在今之鹽池縣,中衛即今之中衛縣。明王朝將全國各地大批的“回回”安排在這裡“屯戍”,使這裡形成全國最大最集中的回族聚居區。1643年11月,李自成派兵圍攻寧夏城,寧夏總兵率全城官兵投降,明朝在寧夏的統治結束。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感謝黨接納了我”,92歲高齡游本昌宣誓入黨 - 天天要聞

“感謝黨接納了我”,92歲高齡游本昌宣誓入黨

“感謝黨接納了我。終於有這樣一天,我成為了預備黨員。太光榮,太不容易了。感謝黨,接納了我。”七一前夕,在鮮紅的黨旗下,92歲的中國國家話劇院一級演員游本昌宣誓加入中國共產黨。宣誓完畢,他用微微顫抖的手,珍重地撫摸着胸前閃亮的黨員徽章,他說,“現在,我是黨的一名‘老學生’了。”為這一天,等了太久出生於1...
王進喜鍾南山張桂梅......上海藝術家15天“煉”成百枚勞模肖像 - 天天要聞

王進喜鍾南山張桂梅......上海藝術家15天“煉”成百枚勞模肖像

昨天,“印見榮光——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全國職工篆刻作品展”在北京中華世紀壇開幕。展覽上,王進喜、鍾南山、張桂梅等百位全國勞模的肖像印章引人注目,它們不僅承載着歷史記憶,更展現了勞動者的精神風貌。這些肖像的背後,是上海畫家劉雙和他的團隊在短短半個月內攻克難關、完成創作的故事。傳統版畫邂逅AI...
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活動啟動禮舉行 - 天天要聞

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活動啟動禮舉行

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系列活動啟動禮6月30日在香港體育館舉行,為主題為“同心攜手創輝煌 由治及興譜新篇”的系列慶祝活動揭幕。 作者:閻月巧、梁嘉駿、黃茜恬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中新建交35年,新川創新科技園的新機遇 - 天天要聞

中新建交35年,新川創新科技園的新機遇

圖片來源:新川創新科技園提供最近,2025“投資成都”全球招商大會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大會搭建全球產業合作平台,促進優質資源在蓉彙集,為產業園區“特色立園、企業滿園”提供更多的增量支撐。在眾多園區中,新川創新科技園有些特殊。它是中國內陸省市與新加坡合作的首個大型示範性項目,也是四川國別園區的排頭兵。今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