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歷史——一個人單挑五個鬼子

2023年09月25日16:06:05 歷史 1031

口述歷史——一個人單挑五個鬼子 - 天天要聞

秦鏡,1919年11月生,江蘇啟東人。中共黨員。1938年7月參加革命,歷任“南通抗日游擊指揮部”排長、新四軍5團特務連連長、啟東遊擊隊隊長、啟東警衛營營長等職。1944年任新四軍3旅7團教導隊隊長,後歷任華東野戰軍4縱12師34團副團長、教導團團長,三野23軍69師205團團長、69師參謀長、副師長,23軍副參謀長,69師師長,67軍參謀長、副軍長,濟南陸軍學校副校長等職。1983年9月離休。撫今溯源,金口路最早是海軍北海艦隊和陸軍第67軍進駐的。67軍副軍長秦鏡曾在金口路居住一段時間,2013年6月15日在南京逝世。中國人民解放軍原67軍副軍長秦鏡,在抗戰中,一人單挑五個鬼子,並且將其大部消滅。

第一場戰鬥

抗戰時期,南通地區鬼子的掃蕩清鄉十分猖獗,我新四軍的游擊戰也十分活躍。1938年8月13日,“淞滬抗戰”一周年的日子,剛參加新四軍不久的秦鏡就隨部隊和鬼子打了一仗。戰鬥發生在南通縣的北劉橋地區。戰鬥開始不久,連長命令秦鏡那個排撤退。可秦鏡打得太專註了,等他回過神來時,陣地上就剩他和另一個戰士兩個人了。於是,秦鏡邊打邊撤,就在準備翻過一個小土坡時,一顆子彈鑽進了他的大腿。第一次上戰場,秦鏡就掛了彩。

一人單挑五個鬼子

1944年,秦鏡到新四軍3旅7團任教導隊隊長。6月22日,秦鏡經歷了著名的耙齒凌遭遇戰。當時,7團在團長張雲龍、政委彭德清的帶領下,從東台如皋進發,行進至如中耙齒凌一帶時,突然遭到鬼子伏擊。秦鏡回憶說:“敵人是加滕大尉率領的130多個鬼子和500多偽軍。我們的部隊拉得很長,敵人發起攻擊的正面,正是我所率領的教導隊。”教導隊的戰鬥力較弱,秦鏡當機立斷,命令各排佔領一片墳包,佔據了有利地形,用機槍向敵人掃射,等到敵人衝到了近前,戰士們再和敵人拼刺刀。“戰鬥打得十分慘烈,我們的一名營長和一個連長犧牲了,但敵人的損失更大,130多個鬼子基本被殲。”秦鏡繳獲一把歪把子機槍,還活捉了3個鬼子。打掃戰場的時候,秦鏡前去向張雲龍團長彙報戰鬥經過,這時候突然聽見有人喊“鬼子鬼子!”循聲望去,秦鏡發現還有五個鬼子正準備逃竄。張團長對秦鏡說:“你去把這五個鬼子收拾了!”團長下命令了,秦鏡想都沒想,拎起幾個手榴彈,拿起一支步槍,衝著五個鬼子就奔了過去。後來秦鏡回憶說:“我當時也很莽撞,團長的意思是叫我帶幾個戰士去把五個小鬼子剿了,可是我理解為叫我一個人去收拾那五個鬼子。服從命令是第一位,當時想都沒想,衝著鬼子就去了,一點都沒有意識到那是件很危險的事情。”秦鏡一邊朝鬼子衝去,一邊向鬼子投手榴彈,五個鬼子也朝他扔手榴彈。還是秦鏡扔得准,一個手榴彈過去,三個鬼子被炸傷,而秦鏡竟然毫髮無損。那三個負傷的鬼子眼看就要成了秦鏡的俘虜,這時秦鏡突然看到,三個負傷的鬼子一起衝進了旁邊一座正在燃燒的茅草屋中,被活活燒死。戰後秦鏡才知道,這是鬼子軍官下的死命令,三個負傷鬼子為了不當俘虜,才集體自殺。秦鏡繼續向前殺去,可是那二個鬼子藉著大片蘆葦盪,頓時失去蹤影。秦鏡在蘆葦盪里搜了一會兒,突然從一棵大樹後面,竄出了一個鬼子軍官,朝秦鏡直刺過來。那個鬼子軍官看起來比秦鏡矮半頭,但兇悍無比,二人搏鬥了足足有十幾分鐘,不分勝負。突然鬼子軍官向後一退,端起了槍,眼明手快的秦鏡也同時端槍扣扳機,一聲槍響,鬼子軍官應聲倒地,當即斃命。“懸呀,我只比他快了零點零幾秒。”雖然有點後怕,可秦鏡還是特別自豪。後來搜查這個鬼子的隨身物品,秦鏡方得知,此人正是敵酋加滕大尉。因為這場戰鬥,秦鏡後來被評為戰鬥模範。

口述歷史——一個人單挑五個鬼子 - 天天要聞

袋子里全是人手

和鬼子打仗打得多了,秦鏡也就摸清了鬼子的特點。他說,勝仗過後,打掃戰場,處理鬼子屍體的時候,他發現鬼子有兩大怪。“這第一怪是日本鬼子扛着祖宗的牌位來打仗。”秦鏡說,許多戰死的日軍,背包里都隨身一個木牌,上面烙着日本字,據懂日語的同志講,這是鬼子的祖宗牌位。“這是鬼子最為看重的物品,平時隨身攜帶,如果被別人碰了或拿走了牌位,他會拚命的!”另一怪則有幾分瘮人,一次打掃戰場的時候,發現一個被擊斃的鬼子腰間有個鼓鼓囊囊的包,打開一看,竟是幾十個被砍下來的人手!後來審訊俘虜才知道,日軍有個傳統,如果誰戰死海外,要把他的屍骨帶回家去,如果帶不回去,至少要砍只手下來帶回日本。後來日軍節節敗退,經常遭到我軍伏擊,倉皇逃竄的鬼子來不及帶同伴的屍體回去,只好砍只手下來,鬼子死得多了,這人手越積越多,裝滿了一個大袋子。秦鏡笑着說,想起來真是個莫大的諷刺,戰死鬼子的手沒有被帶回日本,就連負責拿裝手口袋的鬼子也一命嗚呼了,可見當時的鬼子已經江河日下,離末日不遠了。

秦鏡將軍回憶隴海路東段戰役

高郵之戰,當時,國民黨徐州行營”已集中59、97等6個軍的兵力,企圖自徐州向東北進犯我山東解放區。為使華中解放區和山東解放區連成一片,配合津浦前線的我軍作戰,華中野戰軍發起了隴海路東段戰役。我團奉命急速北上隴海線,橫掃隴海路徐州至海州段拒降之日偽軍,保障山東軍區魯南前線部隊的左翼安全。我們營的任務是攻打炮車車站(現新沂車站)。高郵戰役也稱江高戰役,是中國抗日戰爭最後一役。

1946年1月11日夜,沒有月亮,我用6倍望遠鏡在夜間觀察300米距離內的運動部隊,還是看得很清楚的,這是第一次在實戰中用望遠鏡夜間觀察情況。

因為有日軍俘虜岩崎(曾任大隊長)的喊話,我們打得不很費力,傷亡也不大,鬼子基本上已無鬥志,很快,大部敵人繳械投降。當我和張玉成率領幾十個人衝進鬼子據點內時,卻發現鬼子已經把槍支武器等裝備都擺放得整整齊齊,像是等我們去接收。戰士們上去就拿那些武器,鬼子的頭頭卻嘰里咕嚕不知對我們亂講一些什麼,還上來爭奪。就在雙方僵持的時候,不知誰對鬼子介紹說我是“首長”,鬼子一聽,不知道他當我是個什麼樣的大官呢,所有鬼子都馬上對我畢恭畢敬,對我好像是又尊重又害怕的樣子。總是用一種特殊的眼光看着我,都不敢向我靠近,走進走出總是離開我幾步。我當時就叫戰士喊來了翻譯,才知道是要我們先與他們開個會,他們早把桌子擺好並放好了茶杯,我們就同他們進行了簡短的儀式,雙方在交接條款上簽字。

口述歷史——一個人單挑五個鬼子 - 天天要聞

這樣繁雜的手續後,我們就開始按他們給的移交清單收槍支彈藥,結果少了一個日式手槍套。我們說你們少來這一套,一定要追繳。當時把這些長期在我國領土作威作福的劊子手急得面紅耳赤手忙腳亂了一陣,真是慌恐至極。

我們開飯了,喊他們也來吃飯時,他們很感意外,感激地說:“還讓我們吃飯?腦袋都沒有的了。”

想一想也挺有意思,從1938年前後,我由恨鬼子到打鬼子,同鬼子生死相博的這幾年,歷歷往事好像就在眼前。昔日耀武揚威的侵略者,如今向我們規規矩矩地繳械投降。少了一隻槍套這麼個小東西,也使得鬼子這麼誠惶誠恐,手忙腳亂,心中感觸頗多。有毛主席的正確領導,有廣大軍民的奮起抗戰,硬是以小米加步槍把日軍趕出了中國。

口述歷史——一個人單挑五個鬼子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我們現在是否急需一場變法 - 天天要聞

我們現在是否急需一場變法

關於變法,這是一種較為古老的說法,其實我們離最近的一次變法也就一百多年。 到了近現代,變法一詞逐漸被“改革”二字所代替。那麼我們現在是否急需一場變法呢,答案是肯定的;因為我們現在正逐漸擺脫房地產經濟,而所謂的“舊法”已經不適用於當下的新環境
【檢察護企】瑞麗檢察:以“檢”之力 護“企”前行 - 天天要聞

【檢察護企】瑞麗檢察:以“檢”之力 護“企”前行

檢察護企      為有效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服務保障民營經濟高質量健康發展”常態化長效機制,深入推動“檢察護企”專項行動走深走實。6月26日上午,瑞麗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邵曰生到雅戈爾(瑞麗)服裝有限公司、瑞麗市音皇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進行實地走訪調研,深入了解企業生產狀況和法治需求。      走訪...
一袋饅頭換狀元,貧寒學子的逆襲人生 - 天天要聞

一袋饅頭換狀元,貧寒學子的逆襲人生

前言在清朝,有一位出身貧寒的學子,他的人生故事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傳奇。徐州小子,志存高遠清朝年間,江蘇徐州的一戶貧寒農家裡,誕生了一個名叫李蟠的男孩。他的家族曾有過書香門第的輝煌,但到了他這一代,已是家道中落,生活拮据。然而,貧寒並未磨滅李
1855年,黃河決堤改道,百萬人喪命,南方人理解不了的恐怖 - 天天要聞

1855年,黃河決堤改道,百萬人喪命,南方人理解不了的恐怖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文|袁公博編輯|t引言黃河素有“銅頭鐵尾豆腐腰”之稱,自孟津以西的流域,由於多流經山谷,自古以來改變不大,而孟津
故事中的威海丨文登營的故事 - 天天要聞

故事中的威海丨文登營的故事

史料記載:文登營“在文登縣東十里。明宣德二年建。初在縣西門內,十年遷此。有土城周三里,東、西、南三里。營當東面之險。今移縣城中”。據老人們傳說,文登營以前廟宇眾多,像毗盧庵、三元殿、旗纛廟、老爺廟等。經世事變遷,如今已經蕩然無存,只存於人們
“產業園區的腐敗典型”,湖南省永州市原副市長劉衛華被公訴! - 天天要聞

“產業園區的腐敗典型”,湖南省永州市原副市長劉衛華被公訴!

正義網記者6月27日從最高人民檢察院獲悉,日前,湖南省永州市人民政府原黨組成員、副市長劉衛華(副廳級)涉嫌受賄罪一案,經湖南省人民檢察院指定管轄,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檢察院依法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檢察機關在審查起訴階段,依法告知了被告人劉衛華享有的訴訟權利,並依法訊問了被...
?繼《何以中國》後,上海再推《文運中國》 - 天天要聞

?繼《何以中國》後,上海再推《文運中國》

6月26日,第29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電視論壇《何以中國》鑒賞對話暨《文運中國》啟動儀式在上海廣播電視台舉行。《文運中國》是繼大型紀錄片《何以中國》之後,上海出品的又一部具有中國審美和人文特質的紀錄片。《何以中國》自2023年12月9日起在東方衛視和百視TV等網絡平台播出後,創下了億級體量的傳播,在國內大屏端累計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