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訪蘇回國,看到貝加爾湖大發雷霆:別忘了這裡以前是什麼地方

2023年09月16日15:07:06 歷史 1447

新中國成立後,有一次主席出訪蘇聯,途經貝加爾湖時,當地蘇聯官員非常尊敬地請主席下車。

但對於這一要求,主席直接拒絕了。

隨行人不解,主席出訪向來每站必下,為何唯獨貝加爾湖站不下車呢?眾人疑惑之際,主席開口問道:諸位,可知道這是什麼地方?

隨行一人未加思索地回答道:“這裡是布里亞特共和國的首府烏蘭烏德”。

主席聽後十分不滿,繼續道:“我問的是,歷史上這是什麼地方?”

一眾人一下子全懵了,有人嘀咕,“這裡就是烏蘭烏德呀”。

主席聽後直接發火了,“難道我不知道這裡是哪裡,我問的是歷史上這裡是什麼地方”。

主席示意司機不能停車,繼續開車向前。此時,主席才為眾人解釋道:“請大家一定要牢記,這裡之前是我們中國人的土地,不是蘇聯的”。

在自家的領土上停車,這就不能叫作訪問。主席的不停車,無疑是很不情願地承認這裡是蘇聯的領土。

主席訪蘇回國,看到貝加爾湖大發雷霆:別忘了這裡以前是什麼地方 - 天天要聞

貝加爾湖過往歷史

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淡水湖泊,總面積3.17萬平方公里,相當於2個北京市的面積,是我國第一大湖泊青海湖的7倍。

貝加爾湖的蓄水量十分驚人,可達到7000多億立方米。將我國所有的湖泊的蓄水量加起來,也只有貝加爾湖的三十三分之一。

貝加爾湖是一座非常美麗的湖泊,湖水清澈,環境優美,島嶼迂迴。春天時,貝加爾湖的最深透明度可達到40米,而我國透明度最高的湖泊瑪旁雍錯只能達到14米。

貝加爾湖中有27個島嶼及多個半島,最大的島嶼面積有730平方公里;貝加爾湖最深處有1640米,平均深度750米,而我國的青海湖平均深度只有21米。

無論怎麼對比,站在貝加爾湖身邊,我國的所有湖泊都是弟弟。

文獻記載,貝加爾湖大約在2000-2500萬年前,因印度次大陸板塊擠壓並嵌入歐亞大陸板塊時形成。

大運動一方面使青藏高原整體抬升,另一方面造成了貝加爾湖區域的斷裂,形成了大裂谷。後經歷了上千萬年,周邊336條河流匯聚大裂谷,最終形成了貝加爾湖。

主席訪蘇回國,看到貝加爾湖大發雷霆:別忘了這裡以前是什麼地方 - 天天要聞

主席訪蘇回國,看到貝加爾湖大發雷霆:別忘了這裡以前是什麼地方 - 天天要聞

貝加爾湖的丟失

貝加爾湖除了蓄水量巨大,水質品質極佳,按照我國的水質標準,能夠達到最好的一類淡水。

要知道,這麼優質的一座大湖泊,歷史上很長時期都屬於我國領土範圍內。

西漢時期,貝加爾湖曾是蘇武牧羊的地方,漢武帝時期一直屬於我國統治範圍之內。

唐朝時,曾在貝加爾湖設立羈縻州府玄闕州,由安北都護府管理;元朝時,屬於嶺北行省管轄。

一直以來,生活在貝加爾湖的游牧民族,如匈奴丁零鐵勒、蒙古等,都與我國中原王朝有着比蘇聯人更近親的血統和關係。

直到清朝時期,自詡天朝上國的清政府,有些看不起寒冷偏遠的貝加爾湖,而將其“贈送”給了沙俄,十分可惜。

公元17-18世紀,正是清朝鼎盛時期,歐亞大陸兩股新興勢力開始瘋狂擴張,最終在貝加爾湖相遇。

這兩股勢力,其一是沙皇俄國的哥薩克騎兵,另一支是大陸東方的清八旗軍。

貝加爾湖是一座狹長彎曲、像一輪彎月一樣的湖泊。它狹長的分界線將兩股勢力阻隔在了湖泊兩岸。

兩股勢力因貝加爾湖而停止。但兩國對待貝加爾湖的截然不同的態度,也註定了貝加爾湖的命運。

主席訪蘇回國,看到貝加爾湖大發雷霆:別忘了這裡以前是什麼地方 - 天天要聞

對清朝來說,他們根本沒有興趣在貝加爾湖進行長期統治,他更熱衷於中原王朝的你爭我奪。

因為那裡有更優質、更溫暖、更適宜耕種的土地,還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

而對於俄國來說,他們本就生活在苦寒之地,更偏於南方的貝加爾湖區域,對他們來說是很適宜生存的地方,俄國人非常重視和珍惜。

俄國人到達貝加爾湖後,第一件事就是探索地形、繪製地圖,開始召喚殖民者到來,進行長期軍事佔領。

當時清朝正值康熙帝時期,在經歷了雅克薩之戰後,中俄簽訂了《尼布楚條約》。

清朝對“服軟”的俄國做出了重大讓步,放棄了對貝加爾湖東部反抗沙俄的布列亞特人的支持。

到了雍正帝時期,清朝又與俄國簽署了《恰克圖條約》,又將貝加爾湖南部區域全部劃歸給了俄國。

從此之後,貝加爾湖與我國徹底分離,這種毫無眼界的“贈予”,令人遺憾不已。

讀者們,關於“貝加爾湖的歷史”,大家怎麼看?如果喜歡本文章,請分享收藏哦~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綦江2024年第1號洪水形成 - 天天要聞

綦江2024年第1號洪水形成

中新網重慶6月21日電(記者 劉相琳)記者21日從重慶市水利局獲悉,受強降雨影響,綦江水位持續上漲,重慶江津區綦江五岔站13時20分水位198.51米,達到警戒水位,“綦江2024年第1號洪水”已經形成。圖為重慶江津區綦江五岔水文站水位上漲情況。重慶市水利局供圖  據重慶市水文監測總站監測,20日8時至21日8時,重慶大部地區...
黃山市一古橋重修11年後再遭沖毀:始建於元代,為全國文保單位 - 天天要聞

黃山市一古橋重修11年後再遭沖毀:始建於元代,為全國文保單位

自6月19日入梅以來,安徽省黃山市持續強降雨天氣,導致境內多條河流、水庫水位出現抬升。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獲悉,位於黃山市徽州區呈坎鎮呈坎村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元代的環秀橋,在此次降雨中被洪水沖毀。公開資料顯示,始建於元代的環秀橋,距今已有700多年,橋長26.65米,寬3.85米,高距水位4.55米...
報中共中央批准,今年首“虎”被開除黨籍! - 天天要聞

報中共中央批准,今年首“虎”被開除黨籍!

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6月21日消息,今年落馬的首“虎”鍾自然被開除黨籍。經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對自然資源部原黨組成員,中國地質調查局原黨組書記、局長鍾自然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經查,鍾自然喪失理想信念,背棄初心使命,對黨不忠誠不老實,對抗組織審查,不信馬列信鬼神,搞迷信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