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萬萬沒想到,就在美國大選即將進入關鍵階段時,競選舞台上突然冒出一匹"黑馬"。為了獲取選票,將目光聚焦在中國身上,威脅要取消中國特殊待遇,並將打敗中國視為首要任務。
一些人認為這種言論可能只是選舉過程中的一時熱情,難以保證在當選後能夠真正踐行。這引發了對其真實立場和誠信的質疑。 然而,也有人對這位候選人的表態表示嚴肅關注。他們認為,任何競選策略都應該以真誠和負責任的態度對待國家和國際關係。
他的表情堅定,眼神中透露出對中國經濟和技術崛起的擔憂。他的政策立場顯然與此相關,他大聲宣布要取消中國的最惠國待遇,這一宣告立即引起了一片議論。
這個決定意味着限制中國商品的進口和取消貿易優惠,其影響將波及各個行業。德桑蒂斯認為,這是一種應對中國崛起的必要步驟,以保護美國國內產業和就業機會。他認為中國的經濟崛起對美國構成了嚴重的競爭壓力,需要通過限制貿易來平衡雙方的利益。
然而,這一政策也引發了不同觀點的爭議。一些人擔心,限制中國商品進口可能會導致價格上漲、供應鏈中斷和國際貿易緊張局勢的升級。他們認為,應該通過合作與開放來解決雙邊關係中的問題,而不是採取保護主義的措施。
羅恩·德桑蒂斯提出了一個方案——阻止美國公司與中國分享關鍵技術。他堅信這樣能夠避免技術轉讓和侵權行為對美國的不利影響。他比划著手勢,語氣堅定地說道:“我們不能讓我們的寶貴技術被轉讓給別人!我要保護美國的創新力量,讓他們在全世界獨佔先機!現在是時候制止技術轉讓和侵權行為!”

他提出鼓勵美國資本迴流以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並考慮全國禁用應用程序TikTok,這被認為是出於對個人數據安全和信息掌握的擔憂。
儘管德桑蒂斯的言論和做法在與中國的對抗方面可能缺乏新意,但他仍然堅持着這一立場。
德桑蒂斯的觀點和政策主張也將成為美國2024年選舉的一個重要議題。這場選舉將決定着美國與中國之間的關係走向,對全球格局和經濟環境產生深遠影響。

有些互聯網用戶甚至戲稱,最近一段時間,西方政客似乎只要不站在中國的對立面就無法站在選民的一邊。這反映了美國的極度分化以及對中國的偏見逐漸加深的現狀。
脫鉤和斷鏈,這把雙刃劍的本質深深映入人們的心中。中國堅定地反對這種做法因為它不僅會傷害其他國家,也會影響到美國的經濟利益。中方認為取消中國特殊待遇的做法是不利於全球供應鏈的穩定和發展的,並不會影響中國的發展。

中國具有強大的製造能力和供應能力。而且中國還在積極推動科技創新和自主研發,加快產業升級和轉型升級的步伐,進一步提升了自身實力和競爭力。因此,中國將繼續推進創新驅動和高質量發展,保持對全球經濟的貢獻和影響。
所謂的“去風險”和“脫鉤斷鏈”背後,不僅幫助不了美國,還會對自身產生反噬作用,同時也會拖累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