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77、阿泉
文|阿泉
毋庸置疑,《長空之王》是近期最燃的電影,淘票票、貓眼雙平台分別收穫了9.7分和9.6分,也足以證明觀眾對其的認可。
影片通過王一博、胡軍、於適等主演塑造了新一代中國空軍試飛員的英勇熱血形象,同時揭秘我國新型戰機艱難誕生的背後歷程。
《長空之王》不是紀錄片,不僅僅是要展現製作新型戰機的艱難,更要突出戰機背後不同人物的形象,它只有更貼近,更真實,整個故事才會讓觀眾真正相信,能理解戰機背後的不易。
在電影里,張挺(胡軍 飾)和雷宇(王一博 飾)說,“中國原子彈最大的秘密是什麼?就是能造出來。”
換個話題,這些國之重器又是誰造出來的呢?這就是另一個秘密,也是《長空之王》的答案。
正如編劇桂冠在接受1905電影網獨家採訪的時候坦言,“試飛員有很多感人的事迹,他們為守護祖國藍天,創作出了很多護國利器,付出了很多貢獻。”
這正是她創作《長空之王》的初衷,更是整個故事開始的原點。
01.
桂冠身邊有不少相關工作經驗的朋友,在她看來,他們都是非常特殊的群體,“出生入死,有着不一樣的膽識,勇敢無畏。”
《長空之王》劇本花了桂冠3年之久,前後反覆打磨和修改,累積寫了一百多萬字。在整個過程中,她和導演劉曉世走訪了所有的試飛員場所,採訪了試飛員、飛行員、飛機設計師、工程師、機務人員在內的工作人員。
“我們盡量保證電影的專業性、真實性,以及趣味性。”她通過和他們的採訪中,找到各種真實案例,“我會找一些他們處理過的重大特勤。”
試飛是試錯,而試錯的情況下,就會需要人出生入死、前赴後繼,所以在《長空之王》里,每一代試飛員都有自己的特性。
張挺作為上一代優秀的試飛員,被年輕試飛員神一般的存在,是他們的靈魂導師,彼此之間是亦師亦友。他身上特徵非常明確,膽小心細,又有鐵漢柔情,“他就是作為技術型試飛員的代表。”
“試飛員是非常有傳承性質的集體”,電影里,張挺主動把首席試飛員的機會讓給年輕一代試飛員。這些看似很重要的東西,但在他眼裡並不重要,反而希望用這些事情去激勵他們競爭,讓他們真正成長。
張挺更是不止一次強調這群年輕一代試飛員的意義,“是會飛的工程師和設計師。”這也是桂冠對試飛員們觀察後的解讀和理解。
她在表現他們對飛行的熱愛的同時,並不迴避這群少年身上弱點。“我希望能跟觀眾達到共情,同時又希望讓我們觀眾看到,他真的在克服之後,達到一種人生的升華。”
幾乎每個人物身上,桂冠都放入了不少的特點。
雷宇本身是個很驕傲的人,非常有主見,即便家人給了他很多選擇,他依然選擇試飛員,“可見他對這個職業本身的熱愛,他就是為飛機而生的男人,所以他會去鑽研設計。但同時他又有一些好面子、衝動的弱點。”
桂冠儘可能把這個角色更為細化,“他一定是從低谷走出來,屬於他的靈魂暗夜的時間並不久,因為他始終是從內心堅持這份熱愛的。”
事實上,雷宇的低谷讓桂冠“頭疼”不少,“事迹是我到最後三個月才改出來的。”
雷宇因為特勤跳傘之後,受到了處罰,在原劇本中,他是被處罰,去其他地方接受懲罰。桂冠思來想去,希望這個人物性格有更強的變化,甚至打磨他的壓力能更強,“我就讓他主動選擇離開,但後面他在包傘過程中,受到教育,得到點化。”
幾乎在每個試飛員身上,桂冠都做了不少的細節設計。
鄧放(於適 飾)來自軍人世家,這個成長背景讓他有極強的使命感和責任心,他繼承了父輩的遺願,“他承擔了很多,很難釋放,會有壓抑。”
桂冠為此給他設計了很多外部動作,比如讓他一直在擦鞋,身上還有一個小遺物的標誌,“這些都給他添加了色彩,雖然他不善於表達,但他內心非常豐富,尤其是最後他跟雷宇上飛機前的對話,其實是一次抒發。”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媽寶性質的夏鵬飛(翟宇佳 飾),“因為他媽媽給他紅色衣物,他覺得那是母親對他的愛。”帶有喜感的高英俊(卜鈺 飾),“我自己有過軍旅生涯,就覺得一定要寫一個有喜感的軍人,並不是所有軍人都是嚴肅的。”
02.
為了能更立體展現他們的生活,桂冠並沒有簡單粗暴地展示單一面,更是從生活b面去挖掘這群人,“他們的親情,還有戰友情。”
尤其是像高英俊的幾次出場,都非常可愛的敷着面膜。桂冠在走訪中發現,現在很多90後的試飛員,因為他們飛行的時候紫外線很大,也會保養,“他們有的會敷面膜,也有很生活化的一面。而且戰友之間也有很多類似的俏皮話。”
相較於過往軍旅題材影視作品中的全男性的陣容,桂冠還加入了不少女性角色,“試飛員身邊肯定是有女性的。”
在《長空之王》中,不少筆觸也對準了軍醫——一群本來就是關心試飛員的人。除了沈天然(周冬雨 飾)之外,艾妤(金靖 飾)的形象也格外抓人,一方面來自女演員自身的喜感,另一方面其實她是對試飛員真誠的關心,“只不過跟我們認知里,嚴肅的女軍醫有些差別。”
尤其是試飛員的家人,桂冠也花了不少筆墨。
張挺和妻子江雨珍幾場簡單的互動,即便隔着屏幕的問候,都能將兩人之間的情感輕輕提起,顯得格外動人。不少現實中的試飛員看完電影,更是被大家在張挺家吃飯的戲打動,甚至找到了桂冠,“你怎麼把我們家吃飯的戲寫得那麼好。”
事實上,為了能寫好《長空之王》,桂冠多次去試飛員家中“蹭飯”,“那個氣氛我永遠記在心裡,就是佔有之間的情誼,就‘乾乾干’,很直接的抒發自己的喜悅之情。”
只是遺憾的是,因為電影時長問題,很多家庭聚會,以及人物家庭的戲份都刪掉了,“這些細節都很豐富,但篇幅有限,刪掉了這些展現的空間,還是有點可惜。”
從開始創作到成片,桂冠採訪了很多的軍人事迹,單一部《長空之王》還沒有展現出他們那些驚心動魄,那些更有生活化氣息的場景,“我希望還能把這些都展現給大家,更全面體會試飛的不容易,以及我們歲月靜好的背後,還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
桂冠透露,團隊也有拍《長空之王2》的想法,只是現在還不着急。
影片雖然有遺憾,但她並沒有忘記,自己第一次走進機房,看見這群年輕演員的軍人形象走出來,那種驕傲、自豪的深情;也沒有忘記,第一次看180分鐘的粗剪,“熱淚盈眶,它完美地呈現了我劇本里的所有內容。”
那種激動並沒有因電影上映而停止,《長空之王》的故事還在上演,屬於更多藍天,以及藍天背後的故事未完待續。
/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