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父權社會取代母系社會成就了男子在兩性中至高無上的地位,婦女不過是作為呻吟於父權制下的第二性的弱勢群體出現的。
婦女被視為(甚至自視為)缺乏獨立人格和自主意識的人,她們的存在只是因為男人的需要,她們蜷縮在閨房深處,仰男人的鼻息生活。
羅馬前期的婦女就是這樣的,她們在父權和夫權的夾縫中生存。······而羅馬帝國時期的女性地位由於種種原因得到了較大提高,她們拋頭露面,飲酒起舞,世界從她們的裙擺下誕生,此刻她們也享受着世界。
女性意識,從廣義的角度來說,指女性特有的、區別於男性的對客觀世界的看法和思考。這種意識是天生的,任何時空的女性都會擁有。
而從狹義的角度看,女性意識則主要表現為肯定自身價值的實現,注重個人權利的保障,反對一味地依附男性。本文所要論述的就是這種狹義的女性意識的產生原因,及其表現。
一、古羅馬女性意識產生的原因
客觀原因
(1)伊特拉斯坎文化的影響
崇尚自由,比較開放的伊特拉斯坎人的婦女在家庭與社會中享有較高的地位和更多的自由,這可從公元前8至公元前5世紀伊特拉斯坎人的墓葬中反映出來,並且婦女有較大的活動空間,可以參與各種事務。並且伊特拉斯坎人的國家非常強盛,曾經統治過羅馬。但是到共和國初期,伊特拉斯坎地區被羅馬征服,儘管如此,他們創造的文化卻對羅馬有很大的影響。
(2)提倡生育的政策
由於羅馬從共和國時期開始大大小小的戰爭層出不窮,人口銳減的同時,嬰兒的存活率不高,導致羅馬人力資源不足。而婦女在生兒育女中起着無可替代的作用,統治階級為了取悅婦女,會適當地放鬆對她們的限制,賦予她們男性所特有的部分權利,奧古斯都就曾賦予生育3個合法子女的婦女以自主權。
(3)戰爭的影響
從羅馬共和國晚期開始,戰爭非常頻繁,很多壯年男子奔赴戰場,家內的經濟等其他事務便由婦女承擔,而這在客觀上為婦女地位的提高提供了契機。隨着地位的提高,她們有了更強烈地為自己謀利益的意識。
(4)財富的增長和經濟的轉型
羅馬共和國晚期以來的對外擴張,掠奪了大量的土地和錢財,同時使大批奴隸流入羅馬境內。新的財富和機遇使當時羅馬的普通婦女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她們潛在的虛榮心,名利慾和對享受的追求將會得到滿足。
同時由於女性可觀的嫁妝以及家庭中管理事務的增多,誕生了與有夫權婚姻相對的無夫權婚姻。“妻子仍以父親作監護人。 … …當然,妻子不是正式處於丈夫的控制之下,在管理自己的財產和提出離婚方面享有更大的自由。” 無夫權婚姻為婦女地位的提高和自我意識的增強提供了機會。
男性並不天生優於女性。古羅馬的作家通過指出傑出科里琉斯 · 奈波斯、李維的婦女和她們的男性親戚的相似性而首先提出男人和女人的相似性。這種相似性說明男人並不天生就是統治者,婦女也有成為統治者的察賦。只要社會條件成熟,再加上婦女自身的抗爭,男尊女卑的社會狀況是會改變的。
主觀原因
(1)受教育程度的提高
羅馬後期,財富的增加和家庭的複雜性促使貴族們為孩子請最好的家庭教師,富有階層的女孩們越來越多地接受和男孩相同的教育。
(2)經濟地位的提高
這是根本的原因,婦女結婚時獲得的嫁妝和能繼承的遺產,以及能掌握一定的財產,使她們在經濟上享有一定的自主地位,為她們爭取自由和權利提供了經濟上的保障。
二、自身的抗爭
隨着羅馬社會風氣的變化和她們自身經濟地位的提高婦女有了更堅定的鬥爭精神,並多次參與反抗鬥爭。曾經關於 《 奧庇烏斯法 》 中,規定每個婦女都不得擁有 1 . 5 盎司的黃金,不得穿紫袍,不準在 1 公里內的距離里乘坐雙輪馬車的規定,就引起了婦女們的強烈不滿,她們組織起來聚集街頭和廣場申訴着她們抵制和要求,最終取得了勝利,廢除了 《 奧庇烏斯法 》 。
無論是大義凜然的薩賓婦女、羅馬共和早期婦女英勇退敵的故事,還是共和末期的兩次婦女抗議運動都曾在古代羅馬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使女性在社會中建立起了較高的威望,奠定了羅馬人相對尊重女性的基礎。
就連伊壁鴻魯斯國王皮洛斯派使者向羅馬求和時,也不忘讓使者準備大量的禮物送給羅馬婦女,因為他認為婦女們自古以來就對羅馬人有着很大的影響。
古羅馬後期女性意識顯著增強,羅馬的酒會、舞會甚至是在賭場上出現了百年前的男人們無法想象的畫面:女性與男人們在同一張酒桌上共飲,酒酣耳熱之際提起裙擺便躍入舞池,世界極致的快樂向她們邀約,她們看戲、觀看競技比賽等,同時自我表現欲的增強使得她們盡情打扮自己,甚至為了美麗而墮胎,這個理由也為當時的醫生所同意。其女性意識的增強表現不僅於此,愛情婚姻觀的改變、金錢佔有慾、家庭責任感、社會參與感在羅馬女性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結語:
即使古羅馬後期女性地位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但那也是相對羅馬前期與當時的其他國家而言,世界大部分女性還是處於蒙昧,飽經壓迫之中。而且本文所指的是社會上層的女性,事實上下層的女性境況並無多大改變,女性仍然屬於第二性。世界歷史中女性所遭受的不公並不是這個性別生來就如此,而是父權社會下男性一方給女性施加的,這裡指的女性是種處境,如果一個男性置於女性處境之中也會變成“女性”。
參考資料:
奧維德:《愛經》
李維:《羅馬史》
見薩拉:《婦女史和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