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博西方一笑值得嗎?扎盧日內向美彙報:至少25.7萬人戰死

2023年02月08日18:45:17 歷史 1481

在俄烏衝突中,雙方對於自身的戰損數據一直含糊其辭,尤其烏軍很少對外透露相關消息。而在近期烏克蘭武裝部總司令在向美國彙報中提到:至少25.7萬人戰死。這是一個很可怕的消息,近26萬人就這樣變成了冰冷的屍體,而他們自始至終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捲入這場戰爭。按照此前以色列的研究數據,俄烏傷亡比例是8:1,那麼俄軍也差不多陣亡3萬人。為了博西方一笑,讓近30萬人馬革裹屍值得嗎?

為博西方一笑值得嗎?扎盧日內向美彙報:至少25.7萬人戰死 - 天天要聞

第一:俄軍陣亡超過3萬人,說明俄羅斯已經輸掉了戰爭。從客觀角度來說,俄羅斯對上烏克蘭,在武器裝備有很大的優勢,甚至可以稱之為“代差”,雙方的裝備水平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的。但是烏克蘭在獲得西方援助之後,戰鬥力有所提升,所以能夠對俄軍造成威脅。其次從軍隊質量來看,烏克蘭現在的主力是平民部隊,而俄軍依舊以軍人為主,兩者戰鬥力有很大的差距,就像專業運動員對上“普通人”一樣。所以俄軍陣亡超過3萬,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為俄軍失敗了。

為博西方一笑值得嗎?扎盧日內向美彙報:至少25.7萬人戰死 - 天天要聞

第二:眾所周知烏克蘭和俄羅斯本身就都是“東斯拉夫人”,兩國在二戰時期,甚至更早的時候一直守望相助,如今卻反目成仇,問題在哪裡?真的是俄羅斯在“欺凌弱小”,烏克蘭是無辜的嗎?首先如果俄羅斯有意吞掉烏克蘭,這場戰爭就不會等到現在。其次烏克蘭親美也不是“一年兩年”,偏偏在近些年爆發戰爭,頻繁地挑釁是導致戰爭爆發的原因之一,但更多的還是“西方因素”。美國將俄烏推上戰場,不斷激化雙方矛盾,才導致現在手足相殘。俄軍進攻是為了活着,烏克蘭反攻也是為了活着,問題不是出在西方身上是出在哪裡?

為博西方一笑值得嗎?扎盧日內向美彙報:至少25.7萬人戰死 - 天天要聞

第三:為博西方一笑,讓近30萬人命歸黃泉值得嗎?說得直白一些,如果沒有西方的“挑唆”,俄羅斯不會進攻烏克蘭。當下俄羅斯的主要任務是“修生養息”,一個一線軍事大國連航母艦隊都無力維持,為什麼會選擇開戰?戰爭本身的巨額消耗,俄羅斯不是不知道,而是局勢讓俄軍不得不選擇動武。烏克蘭被動反擊,也並非完全的“被動”,因為在挑釁的時候,基輔就心知肚明可能會成為俄軍的進攻目標。

為博西方一笑值得嗎?扎盧日內向美彙報:至少25.7萬人戰死 - 天天要聞

如今25.7萬人陣亡,烏克蘭得到了什麼?這場戰爭面前還看不到結束的可能,西方的援助還在繼續,而烏克蘭還有多少人可以用來犧牲?這本身就不是“公平交易”,西方需要考慮的只有錢,而烏克蘭卻在賭命,這公平嗎?烏克蘭努力獲得西方好感,擺脫俄羅斯的威脅可以理解,但是選擇這種“不公平”的交易就是錯誤,烏克蘭人付出了太多。而西方躲在背後,卻能得到最大的“蛋糕”,這不是錯誤嗎?

(文/小鐵)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個瓷盤賣了六十萬,三年後,發現在鄰居家裡 - 天天要聞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個瓷盤賣了六十萬,三年後,發現在鄰居家裡

鄰居的瓷盤"六十萬啊,這瓷盤怎麼又回到了李老頭家裡?"我望着鄰居家牆上那熟悉的花紋,心裡五味雜陳。我叫周建國,今年四十有五,在咱河北這小縣城生活了大半輩子。九十年代末的中國,多少人的命運都在那場改革浪潮中被重新書寫。我們這些"國企大軍",轉
這個時代最後的“擔擔軍” - 天天要聞

這個時代最後的“擔擔軍”

上周,我和來自上海的好兄弟盧博士相約,一起探訪了位於廣東湛江北部的廉江市河唇鎮,近距離接觸與了解每天上午挑着水果坐火車去廣西、下午乘火車返回村裡的“擔擔軍”。前一天下午四點,我們抵達河唇鎮北部的HW村,滿眼都是番石榴,一條鐵軌就在村子旁邊,不時有呼嘯而過的綠皮火車。這一帶盛產水果,依靠便利的交通條件,...
明朝藩王列傳之英宗篇(二) - 天天要聞

明朝藩王列傳之英宗篇(二)

蔣志格 英宗天順元年(公元1457年),廢景泰帝仍為郕王,尋崩,葬祭如親王禮。免襄王親來朝賀。 按《明大政紀》:天順元年二月乙未朔,皇太后誥諭廢景泰帝仍為郕王,歸西宮。戊戌,命郕王所立皇太后吳氏復為宣廟賢妃,廢皇后汪氏復為郕王妃。癸丑,郕王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 天天要聞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極目新聞記者 王柳欽5月4日,極目新聞記者在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現場看到,雖然天空飄起了小雨,但門口還是排起了近百米的長隊,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銘記歷史,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遊客在雨中排起長隊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入口處,有市民攜帶電影《731》海報進行自發宣傳。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龔...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 天天要聞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考古實證,秦始皇帝陵根據“若都邑”的理念來營建,都邑里有政治、軍事,也有宮廷生活、文化娛樂。秦朝的休閑生活會是怎樣的景象?5月4日,總台央視綜合頻道(CCTV-1)22:30檔,《尋古中國·探秘秦始皇陵》第四集《百戲水禽》帶你通過考古研究新成果,對秦朝文化娛樂生活一探究竟。半裸陶俑究竟是什麼人?秦始皇帝陵東南部...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 天天要聞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如果說全世界最會賺錢的人是誰?李嘉誠絕對排得上號。最近,他又一次把自己送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前陣子那樁港口交易鬧得人盡皆知,一邊是國家利益,一邊是家族資產,李嘉誠站哪邊,大家其實心裡都有點數。港口本來要賣給美國財團,還好有關部門及時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