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漢市
東湖之濱
以一座馬蹄蓮造型的建築為中心
環繞着518平方公里的區域
這就是“中國光谷”
它是全國最大的光器件研發生產基地
國內最大的激光產業基地
也是全球最大的光纖光纜研製基地
關鍵器件從依賴進口到自主可控
光通信產業是中國光谷的一大基礎產業,如今,這裡研製的光纖光纜佔全國市場份額超過60%,銷量達到世界第一。此刻的熊熊之火,源於曾經的一點微光。2000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做出依託開發區建設“武漢·中國光谷”的決策。
由一根光纖到一個產業,再到如今的銷量世界第一,並不是一個順風順水的過程。2012年以前,我國的光通信產業雖有一定發展,但一些核心技術、高精尖設備和關鍵工藝沒有實現自主化,不免被“卡脖子”。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中國光谷時指出,“要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一些重大核心技術必須靠自己攻堅克難”。近十年來,東湖高新區眾多企業努力攻關創新,逐步實現技術裝備的自主化。
數據顯示,目前,武漢光通信產業已形成涵蓋上游光纖光纜、中游光器件及光模塊、下游光系統設備的完整產業鏈,生產資料、關鍵器件實現自主可控。
是“追光之城”更是“智能之城”
“光谷的使命具有雙重性——既要抓科技,也要搞經濟;既要能頂天,還要能立地。”湖北省人民政府諮詢委員會委員、武漢大學教授李光說,所謂“頂天”,就是要在科技創新上不斷突破“無人區”,代表中國科技參與世界競爭;所謂“立地”,則是要將科學技術真正轉化為生產力。
為了更好的適應市場化發展,東湖高新區的眾多企業近年來推進了智能化、自動化的生產製造模式。在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的智能廠房,上百隻機械手、上千台自動化設備包攬了全部生產工序。這家2014年落戶武漢的顯示屏製造企業目前月產能達5萬大片,確保全球交付能力。
近年來,東湖高新區不斷在智能製造方面加大布局,是“追光之城”更是“智能之城”。根據今年發布的《東湖高新區關於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中國光谷將聚焦產業數字化,繼續打造一批智能製造示範項目、“5g+工業互聯網”試驗工廠。
在光谷,奔跑一刻不停。在繁忙之中,辦公場景終須如《星際穿越》一般,在現有維度之上,打開一層層廊道,多一個空間,便多一重定義。它可以成為精神的歸屬,可以是傾注理想的容器,可以呈現對生活的見解,可以是儲存時間的儲蓄罐。光谷,會直掛雲帆濟滄海。
熙熙攘攘的人群
每天匯聚於此
車水馬龍
奔騰不息
同時,這裡也是人群密集場所
我們再來學習一下
人群密集場所消防安全知識
文獻參考
1. 鳳凰網湖北.中國光谷的非凡十年:大批首創技術湧現 關鍵器件自主可控. 【發布日期:2022.7.4】
來源 // 武漢消防、中國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