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舉考試的艱辛程度遠超過你的想象

2022年12月17日21:49:04 歷史 1005


古代科舉考試的艱辛程度遠超過你的想象 - 天天要聞

古代科舉考試,並不像電視劇里所拍的那樣輕鬆瀟洒,而是充滿各種危險和煎熬,沒有一點意志力,是很難堅持下來的。

一、考試的程序十分複雜

一個讀書人,要想通過層層選拔,最終成為朝庭官員,先後要經過院試、鄉試、會試和殿試,全部通過後,才會被朝庭授予相應的官職。

院試是一種資格考試,在縣、府舉行,通過的稱之為秀才。只有秀才才有資格參加朝庭組織的選拔考試。

古代科舉考試的艱辛程度遠超過你的想象 - 天天要聞

鄉試是每三年舉行一次,考中的稱之為舉人,雖然不是正式官員,但也享受一定的政治經濟待遇。

會試也是每三年舉行一次,考中的稱之為貢士,由於考試分三場進行,每場三天兩夜,所以考期長達9天6夜,是最煎熬人的一場考試。

最後是由皇帝親自出題進行的考試,稱為殿試或廷試,前三名分別稱之為狀元、榜眼和探花,其餘考中者,按照排名,稱之為進士,正式成為朝庭官員。

古代科舉考試的艱辛程度遠超過你的想象 - 天天要聞

正所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有的人可能終其一生也走不完這個過程,所以才有了范進中舉後發瘋的事情發生。

二、考試的安全難以保障

以會試為例,由於參考人數眾多,安全保障措施不到位,往往容易發生群體性的災難事故。

位於南京市秦淮區夫子廟的江南貢院,僅考試號舍就有20644間,可接納2萬多名考生同時考試。這麼多考生進入考場時,由於都想搶先進場,經常發生踩踏事故和考生被擠落入路旁水中淹死的情況,後在林則徐的管理改革下,按區域順序先後入場,這種情況才得以改觀。

古代科舉考試的艱辛程度遠超過你的想象 - 天天要聞

但災難還是不期而至。在1463年舉行的一場考試中,貢院突然着起了大火,被鎖在貢院之內的考生基本上無處可逃,當年參加會試的200多個考生,有90多人被活活燒死,傷亡極其慘重。

1864年,原本應在秋天舉行的鄉試,因貢院正在修繕,推遲到了十一月份才舉行。但在考試的過程中,突然下起了大雪,氣溫急速下降。因為參加考試的都是文弱書生,有數十位考生因無法承受如此劇烈的氣溫變化,竟然被活活凍死在考場上。

古代科舉考試的艱辛程度遠超過你的想象 - 天天要聞

三、考試的過程十分煎熬

首先是吃喝問題。貢院雖然每天有兩次供食,但伙食很差,一般考生都會自帶一些饅頭、燒餅、糕點之類的乾糧,還要切成小塊,以防夾帶。平時的飯菜根本無法帶入,而且考試時值秋天,氣溫尚高,飯菜極易變質。

貢院里雖然也有水井,但井口較小,防止有考生想不開投井,由於考試三年才舉行一次,水井平時無人打理,井水質量極差,喝後很容易拉肚子。所以一般人都是用竹筒自帶飲用水。但竹筒畢竟容量有限,到最後不得不喝井中之水,十有八九都會拉肚子。

古代科舉考試的艱辛程度遠超過你的想象 - 天天要聞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同治年間,在貢院外面建了兩個高台,相當於現在的水塔,然後用人將江水挑到高台,再用管子連接到各個號舍,喝水的問題才有了初步解決。

其次是大小便的問題。小便倒是問題不大,在考桌下面放個便桶就可以解決。但遇到大便就麻煩了。先要將門口掛着的“出恭”牌子交給號官,由號官帶領考生去廁所解決問題,回來後在考生的卷子上蓋上一個黑色的印章,被考生稱為“屎戳子”,閱卷的官員看到這樣的考卷時,一般都會認為不吉利,以涉嫌夾帶為名,將卷子槍斃。所以,一般考生寧願將大便拉在襪子里,也輕易不願卷子上被蓋“屎戳子”。這樣一來,整個考場的氣味可想而知。

古代科舉考試的艱辛程度遠超過你的想象 - 天天要聞

還有就是睡覺問題。因為有6個晚上要睡在貢院里,所以每名考生只有在一平米左右的號舍里,將考桌板下掉,與下面的坐板拼起來,蜷縮在上面,不僅晚上的蚊蟲叮咬十分難受,而且由於號舍之間僅一牆之隔,如果碰到一個打呼嚕的鄰坐,那就有得罪受了。

但為了使自己的十年寒窗苦讀不至於付之東流,即使面臨再大的危險,經受再苦的煎熬,他們也不會輕易放棄這個唯一可以改變他們命運的機會。

古代科舉考試的艱辛程度遠超過你的想象 - 天天要聞

古代科舉考試,考的不光是知識和學問,更是對考生的意志力的一種考驗。他們必須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實現自己心中的夢想。

現在的高考與古代的科舉考試相比,儘管都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儘管都是改變人生命運的一次搏弈,但現在的考生要比古代的考生們幸福得太多了。

古代科舉考試的艱辛程度遠超過你的想象 - 天天要聞

(圖源網絡,若侵聯刪)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黨委副書記易育因病去世!年僅45歲 - 天天要聞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黨委副書記易育因病去世!年僅45歲

5月5日,南都記者從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獲悉,該校法學院黨委副書記易育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5月3日在武昌逝世,終年45歲。易育自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碩士畢業後留校工作,曾任組織科科長、法學院黨委副書記等職,被評為該校2015年至2016年度“優秀黨務工作者”。易育。5月4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發布訃聞,中國共產黨...
台兒庄敢死隊隊長緣何淪為階下囚坐牢27年? - 天天要聞

台兒庄敢死隊隊長緣何淪為階下囚坐牢27年?

2007年6月6日下午,咸陽市涇陽縣洛村來了幾個人,他們是代表台灣國民黨名譽主席連戰前來的,目的是探望一位97歲的老人,並贈送連戰“民族之光”的親筆題詞。然而不幸的是,在這幾個人來之前的幾個小時,老人卻已經離世了。
從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 天天要聞

從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從八道灣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交惡的原因。魯迅兄弟交惡,是從三兄弟合資買入北京八道灣衚衕的三進四合院,三家人加上老母親生活在一起開始的。當初買房的錢3500大洋,是大哥魯迅出了大頭,家裡的開支也是以魯迅的薪資為主。
以前人們非常重視貞操觀。現在為啥不那麼重視了? - 天天要聞

以前人們非常重視貞操觀。現在為啥不那麼重視了?

人都有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其實在以前還有一個貞操觀。明清時期,人們是非常看重貞操觀的。貞操本來是指堅貞不移的節操。後來就演變成了專指女子不失節。有句話說: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這說明貞操對於女子是非常重要的,比生命還重要。那麼,從古
蘇聯當年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戰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 天天要聞

蘇聯當年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戰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大家好,今天嘮個硬核歷史!咱今天要聊的這個事兒啊,絕對比電視劇還魔幻——當年號稱世界第一“戰鬥民族”的蘇聯,明知道阿富汗是“帝國墳場”(英國、沙俄都栽過跟頭),卻非得頭鐵往裡沖,結果把自己整解體了!這事兒聽着離譜吧?具體怎麼回事,今天我就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