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相國”陳廷敬的成事之道:需謹記這“五字真言”

2022年12月01日23:22:17 歷史 1367

“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星夜趕科場。少年不知愁滋味,老來方知行路難。”這段話出自清代文學家吳敬梓的小說《儒林外史》。短短几十字,便道盡了讀書人的無奈與辛酸。

考取功名,是古時候讀書人的唯一出路,十年寒窗,為的就是蟾宮折桂。

一旦金榜題名,自是人生得意之時,不僅光宗耀祖,還相當於謀得了一份“高薪”的職務,從此便可衣食無憂。

不過,這也意味着進入了另一個競技賽場,這是比寒窗苦讀更難攀爬的一座大山——官場。

如果說,讀書考驗的是智商,那麼,官場考驗的就是各種商的綜合能力,智商、情商、逆商、財商都得備齊咯,隨時都能用得上。

總之,要想爬上金字塔頂,還真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得到的。

歷史上有這麼一個人物,在50年的職場生涯中,共經歷了28次升遷,最終成為一代名相,被康熙讚譽為“寬大老成,幾近完人”。

“大清相國”陳廷敬的成事之道:需謹記這“五字真言” - 天天要聞

這位響噹噹的人物,就是清康熙年間的大學士陳廷敬,因為清朝不設宰相,大學士所承擔的責任,就相當於一國之相。

都說官場必須深諳厚黑之道,而這位大清相國卻反其道而行之,他兩袖清風、為政清廉,卻也能夠在官場之中一路綠燈,他的秘訣是什麼呢?

當代著名作家王躍文在他的歷史小說《大清相國》中,還原了陳廷敬堅持修身立德、忠君愛民的為官之路。可是,這一路走來,卻是驚心動魄,險象環生。

幸而,每次都能化險為夷,困境反而成為了陳廷敬步步高升的墊腳石,他是怎麼做到的呢?

閱讀本書最大的樂趣不僅僅在於看了一部精彩的歷史小說,更可從中學到不少“為人成事”的精髓。

為何是“成事”而非“處世”?處世者,平衡好自己與世界的關係即可,而成事者,卻常常得打破這種平衡,不僅要忍他人之所不能忍,還要有扛事的能力,更要有擔事的膽氣。

“大清相國”陳廷敬的成事之道:需謹記這“五字真言” - 天天要聞

01 困境當前,光明磊落方能天地寬

陳廷敬本名陳敬,字子端,山西澤州府人,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晉城市。他從小便勤奮好學,十四歲那年與父親一起參加童子試,便奪了頭魁,可是,父親卻落了榜。

沒多久,陳子端這個名號,便在三晉大地上傳開了。

順治14年,陳敬參加鄉試時,卻發現高居榜首的居然是一位連名字都寫錯的人,他十分憤慨,早就聽說得拿着銀子去“打點”,還想着不至於如此黑暗,卻不料,果真如此。

和他一樣憤慨的還有另外幾位讀書人,他們給孔子的聖像套了件財神爺的衣服,抬着到處遊街,口中喊道:“不拜孔聖人,只拜財神爺咯!”陳敬無意之中也被捲入到這場鬧劇之中,差點被判了死罪。

幸得剛正不阿的翰林院掌院學士衛向書前來查辦此事,還了陳敬一個“解元”。

可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陳敬越是不願意捲入是非,是非偏偏跟着他走。

去到京城準備參加會試之時,卻無意中偷聽到大人收錢點狀元一事。就這樣,陳敬從一個來到普通的考生,忽然就變成了滿城風雨的逃犯。

這是陳敬人生中經歷的第一場人生大考,他有才,但這個社會卻並非僅靠“真才實學”便能行走天下,還需要靠什麼?

“大清相國”陳廷敬的成事之道:需謹記這“五字真言” - 天天要聞

在《大清相國》這本書中,我們不難發現,其實每個人每時每刻都在經歷着考試,不停地考驗着我們的人品、能力、定力和耐力……

陳敬躲藏了一段時間後,便決定不再做縮頭烏龜,既然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便坦然去面對,於是,他徑直去了考場。

一個通緝犯還敢跑來考試?皇上心裡很明白,這是因為陳敬做人光明磊落。見了皇上能夠不卑不亢,應答自如,這是因為陳敬心中坦坦蕩蕩。

更讓皇上折服的,是陳敬的才華。若陳敬的文章不夠出采,皇上也不會想方設法保住這個人才。

就這樣,陳敬憑着自己的人品、定力和才華,通過了人生這場大考,還因禍得福,被皇上賜名:陳廷敬。

02 官場之上,為何完美也是一種錯?

年輕自然氣盛,陳廷敬也不例外,何況,還有一身才華加持。

不過,出名太早卻並非一件好事。

古人云,厚德方能載物,此物包含功名利祿,若無博大的胸懷,很難應對官場中的明爭暗鬥。

陳廷敬被誣陷雖得昭雪,但因此損害了一條巨大的利益鏈,王室貴族不依不饒,非得捏造一些“罪狀”,要將之置於死地。

皇上只好拿衛向書作了替罪羊,讓他告老還鄉,保下了陳廷敬。

衛向書離開京城前,陳廷敬並不避嫌前來相送,衛向書意味深長地說:“子端,我一個罪臣,別人避之不及,您還專門來送行。您呀,做人如此甚是可嘉,做官如此可就糊塗了。”

這一句話便將做人與做官放在了天秤的兩邊,為人與成事亦是如此,為人需講義氣,而若想要成事者,便萬不可憑義氣行事。

“大清相國”陳廷敬的成事之道:需謹記這“五字真言” - 天天要聞

衛向書給陳廷敬送上了一個“等”字,讓他在官場之上,好好打磨自己,不要着急出頭。正因為這樣的磨鍊,將陳廷敬磨成了一個職場完人。

但是,在官場之上,完美,也是一種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陳廷敬卻偏偏近乎完美。

他對君主忠心不二,對百姓體恤有加,從不組黨結社。用王躍文老師的話來說,便是:“清官多酷,陳廷敬是清官,卻宅心仁厚;好官多庸,陳廷敬是好官,卻精明強幹;能官多專,陳廷敬是能官,卻從善如流;德官多懦,陳廷敬是德官,卻不乏鐵腕。”

陳廷敬這種完美,不僅得罪了不少利益集團,還得罪了皇上。

當陳廷敬的親家張汧犯了事之後,皇上讓張汧說陳廷敬的壞話,張汧無法編造謊言來陷害陳廷敬,卻讓皇上大為光火:“陳廷敬是聖人、完人,那朕算什麼?”

別以為這是一個不懂事的皇上,他就是被我們稱為千古一帝的康熙大帝,幸而,他還真不是個庸君,只是,幾千年來,因“功高蓋主”被殺掉的能臣還少嗎?

此時的陳廷敬,除了衛大人交代的“等”字之外,自己還悟出一個“穩”字。他知道,皇上也是人,忍一忍穩一穩,只要順着他的性子解了他的氣,也就沒事了。

03 皇上身邊,為何總有小人佞臣?

在這本《大清相國》中,有一位不可忽視的主角,他與陳廷敬幾乎同時登場,且一生都陪伴在皇上身邊,深得寵信。

他叫高士奇,浙江紹興府人,他在官場之上,他處處針對陳廷敬;朝堂之下,他又到處拉幫結派,收受賄賂。奇怪的是,卻也能平步青雲。

皇上對高士奇也從不懷疑,反而總是刁難陳廷敬,這是康熙大帝糊塗嗎?

王躍文老師說:“我的所有小說都基於對人性的理解與洞察……通過對他們的描寫,我試圖反映與他們相關的這個廣闊複雜的世界,呈現某一個時段歷史的特徵。”

我們都知道,康熙8歲就登基當了皇帝,14歲親政,16歲除掉了鰲拜,他在位期間平定三藩、收復TAI灣、親征噶爾丹,開創了康乾盛世,又豈能不清楚高士奇是什麼樣的人嗎?

“大清相國”陳廷敬的成事之道:需謹記這“五字真言” - 天天要聞

只是,康熙需要這樣的“心機男”來平衡那些剛正不阿的“直男”,就如同乾隆的身邊既需要有紀曉嵐又需要有和紳一樣,他們的存在,對皇上來說,就是最好的平衡各方勢力的法寶。

陳廷敬對於皇上這樣的權衡之術自然是心知肚明,儘管高士奇處處與他針鋒相對,他卻保持原則,不慍不火,字字落在事情上,從不意氣用事。

對於高士奇這樣的人,陳廷敬正常情況下都採取不招惹不靠近的態度,但若是事情找上門來了,也並不怕事。

陳廷敬的弟弟陳廷統惱火哥哥從不幫自己扶持仕途之路,轉而投向了高士奇,高士奇一句話,陳廷統便被提升為六品。

陳廷統並不知道,他是送上門讓高士奇拉哥哥陳廷敬下水的最好機會。

高士奇的手下俞子易對陳廷統說:“得知恩圖報,送一千兩銀子過去才合規矩。”這下好了,陳廷統傻乎乎地寫下借據,向俞子易借了一千兩銀子,送給高士奇。

高士奇得意地將這張借據“送”給陳廷敬,說不會告訴皇上。陳廷敬笑了笑,拒絕收此“厚禮”,說想欣賞一下《匡廬圖》。

這一下,反把高士奇驚出了一身冷汗,他知道,自己給皇上送的《匡廬圖》是贗品的事情,早就被陳廷敬看在眼裡,他只是一直沒說而已。

無奈之下,高士奇只得將陳廷統的借據還了回去,再也不敢招惹陳廷敬。

04 寫在最後

讀完這本厚厚的《大清相國》,腦海中忽然響起了李宗盛的《凡人歌》:“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間;終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閑;既然不是仙,難免有雜念;道義放兩旁,利字擺中間。”

這本書里,其實沒有聖人,也沒有完人,就算是陳廷敬這樣努力做到最好的人,也很難平衡好所有的事情。

陳廷敬不貪贓不枉法,卻也得平衡這個“利”字,因為他看清了此“利”既是生存之本,也是人性之源。

宦海沉浮,陳廷敬總結了五字真言:等、忍、穩、狠、隱。

年輕時需要多磨鍊自己,慢慢等待機會;與人相處時多忍耐,切不可義氣用事;處事要沉穩,急躁只會壞事;遇事要狠,當機立斷不可猶豫;最後還能激流勇退,全身而退。

時代雖然在不斷進步,但人性始終不變。只有洞察了生活的真相之後,我們才能更熱愛生活,若是想要“成就一番事業”,這五字真言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學習一生。#歷史#

說明: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原創不易,轉載請聯繫作者!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兄弟們,就在中國對美國加了 50% 的關稅之後,特朗普再次對我們加了 21% 的關稅,現在整體關稅已經達到 125%。同時,特朗普暫停了對除中國之外其他所有國家的加征關稅政策,而且要把對其他國家加征關稅的稅點降到 10%。這進一步證明我昨天視頻里的分析完全正確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着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 天天要聞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特朗普所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打了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個措手不及,特別是由他本人所規定的所謂“基準稅”更是離了大譜,因為如果疊加美國先前向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來算,總關稅已經超過了70%。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化”較之於他的第一個任期,變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 天天要聞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日前,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公告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准,自即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有關事項如下:一、對原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 天天要聞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記者爆料美政府高層作戰計劃群聊泄密事件後,英國、加拿大、奧地利近日均對此作出回應。CNN稱,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表示,“美國的局勢再次說明,我們必須考慮(建立)一個強大、自信的歐洲,走自己的路,通過自身力量從戰略上確保歐洲的和平。”英國首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 天天要聞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 何亞東:中美雙方經貿部門一直通過各種形式保持溝通,中方在關稅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