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我黨召開了中共七大會議,此次會議,我黨要選出新一屆中央委員,及中央候補委員。
大會上,所有參會幹部都認真嚴肅,這時陳賡一句話,引得全場哄堂大笑。
“啥叫候補啊?”
此時,會議上的氣氛一下從緊張疲憊變得輕鬆幽默了起來。能在如此嚴肅的場合說出這樣一句話的,除了陳賡,恐怕沒有第二人。
陳賡在歡樂就在
中共七大會議當天,參會幹部們早早就到了會場門口等待,他們一個個都嚴陣以待,神色凝重。
這時遠遠就傳來了一陣大笑聲,門口的幹部們對視後便都心領神會了,此人定是陳賡。果不其然,只見他一上來就跟大家打着哈哈。
“我這可專門為這個中央委員做了身兒新衣裳,算是重視了吧。”
“你可別吧,當不當得上還說不準呢。”
“嘿!你小子可別烏鴉嘴,等會兒我要是沒選上就賴你了”
陳賡
聽聞此言,在場的幹部們全都忍俊不禁。
因為會議要討論的問題非常多,而且都很重要,所以時間持續得很長,大多數人都有些疲憊。
直到天快黑的時候,會議才終於進入了尾聲,同時也宣布了中央委員及候補委員的名單,而陳賡只在候補委員之列。
會議結束後新一屆委員要集體合影,這時陳庚趁大家找位置的間隙跑到了毛主席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
毛主席
“主席,啥叫候補啊?”
旁邊的新委員們聽到後都被逗笑了,原本的嚴肅氣氛瞬間就蕩然無存。
陳賡的幽默和有趣在黨內是出了名的,就連毛主席和周總理,也非常喜歡他的性格。但陳賡的戰友和朋友,對他可以說是又愛又恨。
在軍校學習期間,陳賡也非常喜歡捉弄別人。
陳賡
有一次,在學習任務完成後,他有了難得的空閑,便將班上所有同學叫到了寢室,大家不知道他這葫蘆里又在買什麼葯,都非常的疑惑。
當他們如約而至才知道,原來陳賡是要表演吃面,期間,他一度滿臉通紅,青筋暴起,雙目瞪大。
大家都以為陳賡真的被面噎住了,準備幫他,只見下一秒他又恢復正常,而這一幕,正好被前來的周恩來總理看到。
“演的真的不錯,你比戲台上演戲的還要有天賦。”
陳賡(中)
而周總理也因此記住了陳賡。
雖然,軍校規定學生不許抽煙,但是,有好些同學平時會躲起來偷偷抽,陳賡和他的室友們就是如此。
有一天,陳賡的幾個室友躲在被子里打算偷偷抽支煙。
“好不容易攢了幾根,好久沒抽過了。”
陳賡
說著他們便從枕頭下掏出一團紙,打開後,裡面赫然包着三支香煙,他們二話不說就點上一支,沒想到這時門口驚現了一陣腳步聲。
雖然幾人有所警覺,但他們仍抱有僥倖心理,爭搶着上前抽上一口,不料,腳步聲卻停在了門口,大伙兒臉嚇得鐵青,馬上掐滅了煙頭假裝睡覺。
可是,當門打開之後,只見陳賡站在門口捧腹大笑,幾人見狀氣不打一處來。
此外,陳賡的隊友也沒少被他禍害,一次領導列席講話,大家分兩列而戰,關麟征正好分到與陳賡相對而站。
講話期間,只見陳賡不停地做着鬼臉,對面的關麟徵實在忍不住,被逗得笑出了聲,而正在講話的教官被笑聲打斷,便罰關麟征打掃了一周的廁所。
陳賡常常坑別人,但他沒想到自己也有被坑的一天。
解放戰爭時期,陳賡接到上級命令,讓他北上支援彭德懷。而陳賡對於此次調令非常不滿,但由於是毛主席的決定,他還是決定立即北上,到達了陝北。
在幾天後的軍事大會上,陳賡的表現讓很多人都看出了異樣,以前的會議上,他都是積極發言的那一個,而今天卻異常地沉默寡言,而毛主席自然也看出了端倪。
陳賡
會議結束後,毛主席和周總理請陳賡一同吃飯,飯沒吃一口,陳賡就憋不住了。
“主席,我認為您的這次凋令有失偏頗。”
“你的意思像是覺得中央決策有失誤?你現在是不聽調令了?”
主席此話一出,嚇得陳賡一身冷汗,連忙解釋。
“不是不是,絕對沒有這個意思,我堅決服從黨中央的命令,只是想跟你商榷調令內容。”
接着,陳賡在主席和總理面前分析了南北方現在的局勢,以及他想到的一些戰略,話音剛落,主席和總理便相視大笑。
“恩來啊,你果然還是了解陳賡的性子。”
“我早就跟您說過,陳賡肯定會主動來說事兒。”
陳賡見狀有些不解,周總理便向他解釋。
“前兩天,我們重新分析了一次,的確,調你北上並非良策,剛剛你的分析跟中央的決定是高度吻合的。所以你還是繼續堅守原來的陣地。”
“那剛剛主席…”
“逗你的,好多人都告過你的狀,說你常常捉弄他們,今天,讓你小子嘗嘗滋味。”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了,為何戰友們都對陳賡又愛又恨,革命的道路有難以想象的艱難和痛苦,有了陳賡這個活寶,再苦難的歲月都會顯得輕鬆一些。
陳賡
革命之路絕不會只有歡聲
周總理器重陳賡絕不僅是因為他性格喜人,雖然他平時看起來沒那麼正經,但對待任務,他是絕對用心的。
無論是學習還是革命,陳賡都有着超乎常人的毅力和決心。
“你看着陳賡平時弔兒郎當,也愛玩愛跳的,他的學習是一點沒耽誤,玩起來比誰都瘋,成績比誰都好。”
這是同學對他的評價,可謂是十分貼切,不然他也不會被稱作“黃埔三傑”之一。
陳賡
而他在革命上,同樣是一位佼佼者,大家看到的,或許是赫赫戰功,又或許是談笑風聲,卻沒看到他在這條路上經歷的重重磨難。
熟悉陳賡的人或許知道,有一處腿傷伴隨了他的一生。
陳賡在受傷之前,這雙腿曾救過蔣介石的命,但他沒想到的是,這雙腿在後來也救了自己一命。
在黃埔東征期間,蔣介石被圍困在了包圍圈中,受傷加之山裡的地形惡劣,在絕望之中蔣介石甚至冒出過自殺的想法,後來是陳賡背着蔣介石衝出了重圍。
陳賡
陳賡的腿最初受傷是在“南昌起義”,當時的他任營長,在國民黨的重兵圍剿之中,陳賡帶部下奮勇殺敵。
他當時沖在隊伍的最前面,一名戰士不禁勸道。
“營長,你回指揮處去吧,這裡有我們。”
“我回去坐着,讓你們賣命,不是我乾的事兒。”
他了解營長的脾氣,知道自己無論如何是勸不動的,便就此作罷。
陳賡(左)
此次圍剿不同以往,敵人火力異常兇猛,眼看着陳賡部隊就要處於劣勢,戰士們都四處分散。
這時,陳賡的左腿中槍倒在了地上,可敵人就在前面不遠處,很快就會被發現。於是,陳賡靈機一動,順勢滾進了一旁隆起的草堆,有驚無險地撿回了一條命。
戰後,陳賡只對傷口進行了簡單處理,幾天後,部隊接到轉移命令,他本應留在醫院繼續養傷,但他堅決要求同部隊一起轉移。
如果不是他的固執,也許他的腿傷不會惡化。
陳賡
後來,陳賡在上海工作了一段時間,上海的醫療條件較好,醫生檢查後才發現,原來他受傷的腿骨一直沒有癒合。
此時,即使陳賡做了手術,要讓傷口完全癒合也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況且陳賡沒有那麼多休息的時間,前方戰況頻發,戰事吃緊,以陳賡的性格他是絕對坐不住的。
不久後他被任命為師長,帶領部隊上陣殺敵,雖然左腿的傷痛一直都在纏繞着他,但他都咬牙堅持了下來,而他所率領的部隊也屢戰屢勝。
1932年,陳賡在一場戰役之中右腿中槍,這時他就算是想堅持作戰也無能為力了。
陳賡
隨後,他被帶到上海養傷,待傷勢恢復得差不多後,陳賡便準備撤離上海,但國民黨的追捕令他防不勝防,還未踏出上海,陳賡就被國民黨逮捕了。
在監獄中,國民黨對他使用了電擊等酷刑,而陳賡的雙腿也再一次受到了重創,而他也因此差點丟了性命。
最後是我黨派人從中斡旋,由宋慶齡出面向蔣介石施壓,而蔣介石也念及陳賡曾經的救命之恩,這才將他釋放。
紅軍長征途中,爬雪山、過草地,每天都是長途跋涉,還要忍受饑寒交迫,身體再好的人恐怕也吃不消。
陳賡
何況陳賡當時腿傷複發,到了後期,他幾乎很難正常行走,身邊戰士提出用擔架抬他走。陳賡一開始極力反對,但他考慮到自己會耽誤行軍速度,這才同意上了擔架。
陳賡的腿傷從來沒有真正痊癒,可以說伴隨了他大半輩子,在革命面前,他從不考慮自己的安危。
六邊形戰士
陳賡的祖父是晚清的一名將領,所以他從小就受到了家裡的影響,這也為他的革命之路奠定了基礎。
而他加入中國共產黨也與他跳脫的性格有關。
陳賡
十三歲那年,陳賡決定從學校輟學,後來進入了湖南當地一所自修大學,在這裡,他第一次接觸到了馬克思主義,內心十分認同,由此在心中埋下了一顆革命的種子。
不到二十歲,他就正式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自此之後,陳賡就展現出了不凡的軍事天賦,還在黨校學習時,他的實戰指揮能力就十分亮眼。
他在戰爭中敢於沖在最前面,並且每次都能全身而退,稱得上是真正的有勇有謀,我軍在他的帶領下捷報頻傳,而最為人稱道的戰爭,恐怕要數神頭嶺之戰了。
1938年,正是抗日戰爭最艱難的時期,日軍集結了三萬人南下侵佔華北平原。
陳賡
當時的陳賡任386旅旅長,他的任務是阻擋日軍南下。
本來的計劃是陳賡帶人在神頭嶺一處伏擊,陳賡又集合地形分析占局,他認為敵軍人數實在太龐大了,只是單純的伏擊並沒有太大意義。
於是,他當即改變策略,派了一股部隊前去神頭嶺旁向日軍發起進攻,日軍果然派了幾百人前去增援,待剩下的日軍到達神頭嶺後,埋伏的我軍則發起總攻。
這一戰,我軍攻消滅日軍人數千人,此後日軍便將陳賡視為了眼中釘肉中刺,但他們幾乎連陳賡的影子都抓不到。
陳賡
陳賡能夠在人數眾多的日軍面前行動自如,並且還能給予他們重創,這得益於他天才般的情報能力。
陳賡曾在1926年前往國外學習情報、偵查能力,學成歸來後,他曾在上海做過一段時間的情報工作。
當時的上海暗流涌動,周總理便在此成立了中央特科,目的是潛伏地下,為我黨收集秘密情報。
而陳賡在中央特科幾乎成為了一個傳奇。
陳賡(右二)
陳賡一人擁有多個身份,遊走在各個情報網之中,並成功抓出了共產黨內部的叛徒,挽救了眾多人的生命。
自此,中央特科名震上海,大家都對一個名叫王庸的人頂禮膜拜,而王庸正是陳賡其中一個身份。
後來,他潛入了國民黨軍統,策反了一個國民黨高級特務,這個人的成功策反意義重大,使得我黨的地下活動順利了很多。
當時,國民黨準備在東北成立一個特務組織,蔣介石將這一計劃傳達給了中統負責人,而負責人又將這個機密告知了麾下的一名得力的特務。
陳賡
但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此人竟是陳賡的人。利用這一關係,陳賡與他裡應外合,用着國民黨的錢,截取大量情報,書寫了情報工作的傳奇。
現在有一個詞語叫做“六邊形戰士”,用這個詞語形容他再合適不過了。
在革命工作中,陳賡無疑是一個全才,在幕後能做指揮,在前線能衝鋒陷陣,還擁有極強的心理素質,將情報工作做到了極致。
不僅如此,他還有一個討喜的性格,有着調節氣氛的能力,在戰爭年代,陳賡的角色幾乎沒有人能夠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