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歷史的指針指向今天,矢志復興的中華民族,吹響了中國式現代化嘹亮的號角。10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鮮明提出了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中國式現代化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指明了方向,開闢了道路,擘畫了藍圖。作為黨員幹部要永葆“趕考”的清醒和堅定,以最真摯的感情、最堅決的行動,矢志不移地走好中國式現代化道路。
民族復興是中華兒女的共同夢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近代以來,無數仁人志士“以愛國相砥礪,以救亡為己任”,拯救民族危難,寫下了不朽的歷史篇章,是革命先驅李大釗“以青春之我創造青春之國家”,是革命烈士方誌敏用生命描繪的《可愛的中國》;是民族英雄趙一曼就義前“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的豪邁;是捨身堵槍眼的黃繼光,烈火中“永生”的邱少雲,是“寧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進喜,是“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的焦裕祿,是衝鋒抗疫一線的平凡英雄……,正是無數仁人志士為了民族復興不屈不撓、前仆後繼,英勇奮鬥,才迎來了今天改天換地的新面貌,從根本上改變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
黨的領導是中國式現代化的主心骨。“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一百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所進行的一切奮鬥,就是為了把我國建設成為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風雨如晦的革命年代,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經過28年的浴血奮戰,打敗日本帝國主義,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此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贏得了抗美援朝的勝利,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艱苦奮鬥、自力更生,開展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以自我革命的精神,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打贏了脫貧攻堅戰,實現了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歷史已經並將繼續證明,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要有主心骨,要有堅強的領導核心,要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舉旗定向擘畫中國式現代化的新藍圖。“從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引領中國式現代化不斷向前推進。“我國人口眾多的基本國情不會根本改變”,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強調“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強調“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強調“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前途光明,但任重道遠,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志氣、骨氣、底氣,知難而進、迎難而上,依靠頑強鬥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迎來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許立清/蘭州新區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