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皇帝死因揭秘,並非花柳病,慈禧難逃干係,難怪史官不敢記載

2022年10月12日19:52:48 歷史 1824

最難莫過帝王家,在權力面前,親情就如一個泡沫,一戳就破。而同治帝就是權力遊戲下的一個悲劇

同治皇帝死因揭秘,並非花柳病,慈禧難逃干係,難怪史官不敢記載 - 天天要聞

他雖是至高無上的帝王,但因為和母親慈禧太后不可調和的權力矛盾,最終導致了自己短暫而悲劇的一生。他是皇帝,卻似乎不是皇帝,他似乎更像是自己親生母親遙控的一個“權力玩具”。

甚至後來同治帝的死,也被後人議論不止,各種陰謀論可謂是滿天飛,一會是死於天花,一會是死於花柳病,一會又說是被慈禧太后嚇死的,事實的真相到底是怎樣的呢?

權力的棋子

同治帝生在一個多事之秋的晚清時代,太平天國鋒利的刀槍將整個清朝戳的血流不止,西方列強也趁機在清朝這頭虛弱的大象身上吸血,清朝內部的官僚集團,也同樣在拚命吸取各種“養分”。

同治皇帝死因揭秘,並非花柳病,慈禧難逃干係,難怪史官不敢記載 - 天天要聞

公元1861年,年僅6歲的同治帝成為大清王朝第一人。此時的太平軍雖然已經處於滅亡邊緣,但是捻軍等各種農民起義仍舊彼此起伏。

最讓同治帝苦笑的是,他有一個視權力如命的母親。在太后眼中,他只是自己的一個“權力的棋子”。

在同治帝登基之初,慈禧太后並沒有完全控制朝廷大權,當時的朝廷權力呈現“三方制衡”之勢,一邊是八大輔政大臣勢力。

同治皇帝死因揭秘,並非花柳病,慈禧難逃干係,難怪史官不敢記載 - 天天要聞

一方是圍繞皇帝身邊的帝派勢力,最後一個是兩宮太后和恭親王為核心的帝後勢力。在這等特殊政治環境下,帝派集團傾向於哪一方,哪一方就能成為最終贏家。

帝後勢力之所以能夠取得“辛酉政變”的最終勝利,除了西方列強是站在帝後勢力這一邊的,更在於同治帝的帝派勢力始終跟着帝後勢力走。顧命八大臣被消滅,終於讓帝後勢力掌握了朝廷大權。

叛逆的皇帝

然而,同治帝卻始終活在慈禧太后的權利陰影之下,她多次以各種理由,推遲同治帝的親政時間,很顯然,在這位母親看來,權力可比自己親生兒子重要的多。

同治皇帝死因揭秘,並非花柳病,慈禧難逃干係,難怪史官不敢記載 - 天天要聞

現代心理學家庭教育這個角度來看,正是從小到大得不到母親的母愛,正是母親這種長期以來的權利壓制,讓同治帝的童年,一直都是在一種陰鬱缺愛的環境中長大。

這或許也是傳言中同治帝不愛學習,不想當皇帝,頑劣不堪的最大原因。

試想一下,有一個這樣專橫權力欲極強的母親,同治帝怎麼能不起逆反心理呢?他的種種叛逆何嘗不是對母親的一種報復呢?

同治皇帝死因揭秘,並非花柳病,慈禧難逃干係,難怪史官不敢記載 - 天天要聞

同治帝死於花柳病這種說法之所以有市場,就是因為同治帝更像是一個叛逆少年,他經常出宮玩樂就是這一說法的有力支持。

在同治帝的短暫一生中,他的死亡之謎一直是同治帝最大的“熱點”。有天花死亡說法,有花柳病死亡說法,也有被慈禧太后嚇死這一說法。

天花死亡之說法

首先我們來說說天花這一說法。

同治皇帝死因揭秘,並非花柳病,慈禧難逃干係,難怪史官不敢記載 - 天天要聞

在清朝,天花絕對是一種死亡率很高的疾病,當年同治帝的先祖康熙皇帝就差點得天花死掉,順治皇帝傳言實際上也是得天花去世的。

因此,在清朝,哪怕是身邊有着一群天下醫術最高明的太醫團隊,一旦被天花給纏上,哪怕你是皇帝,你的生死也得看老天爺心情了。

對於同治帝得天花這種說法,根據一位太醫的筆記顯示,同治帝的確得了天花,不過在太醫們的全力救治下,皇帝的病情是好了的,傷口也是結疤了的。

同治皇帝死因揭秘,並非花柳病,慈禧難逃干係,難怪史官不敢記載 - 天天要聞

正常情況下,天花好了,是不會複發的。因此,同治帝得天花而死,這種說法大概率是可以排除的。

花柳病死亡之說法

接下來我們再來淺談一下花柳病這一說法。

同治皇帝死因揭秘,並非花柳病,慈禧難逃干係,難怪史官不敢記載 - 天天要聞

哪怕皇帝真的“叛逆”到經常出宮的地步,以他皇帝的身份,身邊不可能沒有隨從跟隨,而且以皇帝一國之尊的身份,他流連勾欄之地的概率是很小的。

畢竟他再是叛逆,祖宗家法這可不是鬧着玩的,清朝皇室規矩之多簡直是歷代王朝都少見的,以當年乾隆皇帝的風流,他風流的也是良家女子。

退一萬步說,哪怕同治帝真的和青樓女子有了肌膚之親,那麼同治帝的隨從也不會掉以輕心到,讓太過不幹凈的女子服侍他。

同治皇帝死因揭秘,並非花柳病,慈禧難逃干係,難怪史官不敢記載 - 天天要聞

而且,按照清朝皇室的規定,每一個被皇帝臨幸的女子,都會對她的身體進行詳細的檢查,如果這個女子真的身體有問題,那麼皇宮的太醫們肯定是會進行預警的。

那麼同治帝哪怕真的得了這種病,也大概率不至於死。因此,這種說法成立的正確率同樣不高。

慈禧驚嚇之說法

最後,我們來聊聊慈禧驚嚇論。

同治皇帝死因揭秘,並非花柳病,慈禧難逃干係,難怪史官不敢記載 - 天天要聞

可以肯定的是,從6歲登基開始,同治帝的確一直活在一種沒有安全感的環境下,同治帝對母親的畏懼和心理壓力肯定是非常大的。

傳聞,慈禧太后一直對同治帝選擇阿魯特皇后非常不滿,對於這個兒媳婦,她也是經常找茬。甚至打罵也是常有的事。

在同治帝天花疾病剛剛大有好轉的時候,剛剛受了委屈的皇后又一次抱着自己的丈夫哭着,同治帝無奈的苦笑說了一句話:再忍忍吧,等朕拿回所有的權力,一切都會變好的。

同治皇帝死因揭秘,並非花柳病,慈禧難逃干係,難怪史官不敢記載 - 天天要聞

這句話剛好讓慈禧太后聽見了,視權力為自己生命的太后怎能容忍這樣的事情發生呢?她認為,這一切都是皇后在挑撥自己母子感情。

於是,她直接進來,抓起皇后就要命令太監宮女對皇后用刑,同治帝怎能忍心自己心愛女人遭受如此侮辱呢?

一個激動傷心之下,一口氣上不來就昏了過去,身上的天花傷口再次破裂,當天夜裡,同治帝就死了。

同治皇帝死因揭秘,並非花柳病,慈禧難逃干係,難怪史官不敢記載 - 天天要聞

雖然說“虎毒不食子”,但這句話對於最是無情的帝王家來說,這句話就是一個笑話,從慈禧太后四十年對權力的貪戀來看,從她臨死之前也要先殺了光緒皇帝來看,同治帝死於慈禧驚嚇下還是可能性很大的。

同治帝之死,似乎已經成為清朝一大歷史謎團之一,但從人性、權力、醫療、皇室各種規定等角度來看,同治帝死於慈禧驚嚇的可能性顯然會更高一些。

畢竟,以一國之尊,集合了整個帝國最頂尖的醫療資源,再加上當時還有西方列強西醫團隊的支持,同治帝“病死”的概率的確是不高的。

從權力這個角度上說,同治帝雖然是慈禧的兒子,但是對於她來說,權力才是她的“親兒子”。這樣也不怪史官不敢隨意記載,模糊真正的歷史真相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今年前後腳落馬的兩正部:曾同期公選副廳,仕途交集20年 - 天天要聞

今年前後腳落馬的兩正部:曾同期公選副廳,仕途交集20年

5月16日下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宣布重磅“打虎”消息,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政府主席藍天立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任上被查。當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通報藍天立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與會同志一致表示,堅決擁護黨中央決定,堅決擁護中央紀委國家...
從唐代吐魯番到秦朝睡虎地:士兵們寫完了信 再也沒有回到家鄉 - 天天要聞

從唐代吐魯番到秦朝睡虎地:士兵們寫完了信 再也沒有回到家鄉

今年1月,“聚寶之盆——新疆文物珍品展”在湖南博物院開展。如今,展期已至末尾,將於6月1日落幕。現場展出了158件(套)文物珍品,涵蓋金屬器、陶器、織物、文書、書畫等多個品類。在文書類展品中,有一封看上去頗不起眼的信件,名叫《洪奕家書》。公元719年,這位名叫洪奕的唐代士兵寫完了這封傷感的信之後,不知什麼原...
李治:被誤讀的盛世守成者 - 天天要聞

李治:被誤讀的盛世守成者

在盛唐歷史的星空中,唐高宗李治常被視作黯淡的過渡者。傳統史書勾勒的"軟弱君主"形象,遮蔽了這位統治者三十餘年統治中展現的政治智慧。
特朗普“飄”了:我把中東三國從中國懷裡拉回來 - 天天要聞

特朗普“飄”了:我把中東三國從中國懷裡拉回來

【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結束對中東三國的訪問,手握數千億美元協議的美國總統特朗普“飄了”。在5月16日播出的福克斯新聞節目中,特朗普一頓吹噓稱,這些國家曾被中國極力拉攏,打算靠攏中國,但這種情況不會發生了。他“確信”自己已經改變了這一局面。有美國學者指出,除投資和人工智能、安全等問題的合作外,特朗普也希...
和眾匯富交了1980,復盤到最後其實都是自己在琢磨 - 天天要聞

和眾匯富交了1980,復盤到最後其實都是自己在琢磨

炒股這事兒,誰剛入市不是信心滿滿?剛開始我看了很多免費課,總覺得付費沒必要,尤其1980這種價位,網上罵的也多。但當你虧過、套過、被市場反覆揉搓後,慢慢會明白,有時候花錢不是為了買“乾貨”,而是給自己一個停下來整理思路的機會。 我買和眾匯富1980算是吃了幾波虧之後的自我救贖。起初想着,反正內容大概率都是那...
美國34歲護士侵犯15歲繼子:受害者將遠程作證,家庭撕裂細節曝光 - 天天要聞

美國34歲護士侵犯15歲繼子:受害者將遠程作證,家庭撕裂細節曝光

佛羅里達州一名34歲的註冊護士因涉嫌性侵未成年繼子被起訴,案件近期出現關鍵進展。根據法庭文件,現年15歲的受害者將於6月20日通過視頻會議接受取證調查,案件細節揭示了家庭成員間的複雜糾葛及性侵對受害者造成的嚴重心理創傷。涉案護士亞歷克西斯·馮·耶茨否認指控,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