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亞洲歷史地圖:錯誤百出,秦朝居然和羅馬帝國並列

2022年10月11日11:34:26 歷史 1383

最近我收集到一套古代古代亞洲地圖集,但是沒有看到封面頁,因此不知道出版的時間,以及作者。我後來在網上查閱資料,終於發現了該地圖的來源。該地圖的名字為《中國歷代亞細亞形勢圖》,是英國人繪製的中文版。該地圖的字體為繁體字,從右往左寫,應該是民國年間出版的。這可能是最早的亞洲歷史地圖了吧。我們來看看這套地圖畫得如何。

第一幅是周代亞洲地圖。朝代雖然標記為周代,但是圖上的時間東西方歷史卻沒有對得上。中國的部分是春秋後期的形勢地圖,有晉、楚、齊、秦、吳、越等春秋時期的主要國家。而西亞的部分則標記的是亞歷山大帝國。當時,是波斯帝國強大的時期,而亞歷山大東征則是前330年,屬於戰國中期。因此,這幅地圖出現了嚴重的錯誤。

民國時期的亞洲歷史地圖:錯誤百出,秦朝居然和羅馬帝國並列 - 天天要聞


第二幅是秦代亞洲地圖。這幅地圖同樣出現了東西方對不上的問題。秦朝時期,統治西亞的當屬於塞琉古王朝,是馬其頓帝國分裂下的面積最大的一個王朝,但是地圖上卻畫出了羅馬帝國羅馬在前215年才對希臘化各國發動戰爭,最終在前191年才將地中海變成內海,因此,這裡也出現了嚴重的錯誤。另外,當時的羅馬還是羅馬共和國,並非羅馬帝國。

和秦朝、塞琉古同時存在的帝國是孔雀王朝,位於印度次大陸,這裡是寫對了。日本的位置標記了大和,大和王朝是5世紀才建立的,因此不可能出現於這個時代。

民國時期的亞洲歷史地圖:錯誤百出,秦朝居然和羅馬帝國並列 - 天天要聞


第三幅是西漢時期的亞洲地圖。這幅地圖大的錯誤沒有,但是小的還有,例如羅馬帝國應該標記為羅馬共和國。需要注意,圖中帶斜線的部分有兩塊地方,分別是南匈奴和西域,表示後來被西漢控制。在西漢和羅馬之間,還有一個大國,名為帕提亞帝國,也就是地圖上標記的安息,是波斯帝國的一個王朝。這個王朝在漢帝國和羅馬之間做轉手貿易而發達起來。

民國時期的亞洲歷史地圖:錯誤百出,秦朝居然和羅馬帝國並列 - 天天要聞


第四幅是東漢時期的亞洲地圖。這幅地圖已經沒有了明顯的錯誤。從南匈奴和北匈奴並存的局勢來看,這應該是東漢前期的版圖,但是漢朝還未恢復對西域的控制,不過控制了南匈奴。當時,還有一個國家在逐漸崛起,就是橫跨中亞、西亞和南亞的貴霜帝國,是大月氏人建立的國家。而當時的印度早已四分五裂。

民國時期的亞洲歷史地圖:錯誤百出,秦朝居然和羅馬帝國並列 - 天天要聞

第五幅是三國時代的亞洲地圖。地圖中的魏國最西畫到了玉門關,這是傳統魏國地圖的畫法,而將魏國畫到西域則是譚其驤的畫法。實際上,兩種畫法都有缺陷,魏國並未控制西域大部分地區,但是在西域東部地區設置了屯田機構,證明西域部分地區屬於魏國版圖。當時,波斯薩珊王朝取代了安息王朝,是波斯帝國的復興時代。而草原上則是鮮卑強盛,他們驅逐了匈奴,逼迫匈奴向南遷移。

民國時期的亞洲歷史地圖:錯誤百出,秦朝居然和羅馬帝國並列 - 天天要聞

西晉時期和三國時代的亞洲形勢並未發生大的變化,因而也不需要多講。不過,這幅地圖將日本的版圖畫到北海道島一帶,這是不正確的,因為日本管轄到這裡已經是很晚的事情了。

民國時期的亞洲歷史地圖:錯誤百出,秦朝居然和羅馬帝國並列 - 天天要聞

第七幅是南北朝時期的亞洲地圖,主要是南北朝前期。當時,中國內地有北魏、劉宋兩大王朝對峙,大漠則有柔然崛起。在西方羅馬帝國已經分裂為東羅馬和西羅馬,管轄亞洲部分的則是東羅馬。在西亞,波斯薩珊王朝不斷擴張,佔據了阿拉伯半島的大片地區。在南亞,笈多王朝興起,這是印度歷史上的第二個統一的王朝。

民國時期的亞洲歷史地圖:錯誤百出,秦朝居然和羅馬帝國並列 - 天天要聞


第八幅是隋朝時期的亞洲地圖。這幅地圖的東亞部分出現了嚴重的錯誤,例如當時並未建立南詔國,但是卻已經在雲南標出了南詔。隋朝時期,突厥強盛,從地圖看可以看出,突厥版圖東到大興安嶺,西到裏海,分為東突厥和西突厥兩部分,面積廣闊。在西亞,波斯薩珊王朝達到了頂峰。地圖上將青藏高原河印度畫為一個板塊,這是不恰當的。

民國時期的亞洲歷史地圖:錯誤百出,秦朝居然和羅馬帝國並列 - 天天要聞

第九幅是唐代時期的亞洲地圖。圖上的有豎線的地區是唐朝後來擴張的地區,包括蒙古高原和西域,最西到達了鹹海,看來唐朝國土到達鹹海一帶是東西方都比較認可的。和唐朝同時存在的帝國是阿拉伯帝國,該帝國統一了西亞北非,消滅了波斯薩珊王朝,最終和唐朝接壤。而南亞地區笈多王朝已經分裂為了幾部分。

民國時期的亞洲歷史地圖:錯誤百出,秦朝居然和羅馬帝國並列 - 天天要聞

第十幅是五代時期的亞洲地圖。當時契丹在北方崛起,這幅地圖的契丹已經擴張到了貝加爾湖一帶,這和國內繪製的地圖有明顯的區別。在這個時代,阿拉伯帝國也分裂了,波斯獲得了獨立,突厥人在此建立了薩曼王朝

民國時期的亞洲歷史地圖:錯誤百出,秦朝居然和羅馬帝國並列 - 天天要聞


第十一幅是南宋金國時期的亞洲地圖。當時,中國內地有南宋、金、西夏三足鼎立,漠北有蒙古各部,西域有西遼,雲南則有大理。圖中的大理國已經到達了印度洋,實際上當時緬甸蒲甘王朝,是元朝打垮了蒲甘。西亞則有塞爾柱帝國花剌子模兩個突厥王朝先後崛起。

民國時期的亞洲歷史地圖:錯誤百出,秦朝居然和羅馬帝國並列 - 天天要聞


第十二幅是元代時期的版圖。其中紅色圈內是蒙古帝國版圖,包括元朝和蒙古四大汗國。譚其驤的地圖將元朝最北端畫到了北冰洋,而這幅地圖最北畫到了貝加爾湖和外興安嶺,除了譚其驤系的版圖之外,大部分的地圖都將元朝北邊畫到貝加爾湖以北。

民國時期的亞洲歷史地圖:錯誤百出,秦朝居然和羅馬帝國並列 - 天天要聞

第十三幅地圖是元末明初地圖,當時元朝已經崩潰,中國內地諸侯割據。而窩闊台、伊爾汗國也已經瓦解,西亞崛起了帖木兒帝國。土耳其半島,奧斯曼帝國已經開始出現。

民國時期的亞洲歷史地圖:錯誤百出,秦朝居然和羅馬帝國並列 - 天天要聞

第十四幅是明朝時期的亞洲地圖。當時明朝未能完全繼承元朝的版圖,基本局限於長城以南,漠北出現了韃靼瓦剌的對峙。而東北則有女真各部,青藏有烏斯藏各部,西北這有察合台。在西亞,帖木兒帝國已經崩潰,土耳其消滅了東羅馬帝國。在南亞,莫卧兒帝國正建立起來。

民國時期的亞洲歷史地圖:錯誤百出,秦朝居然和羅馬帝國並列 - 天天要聞

第十五幅是清朝時期的亞洲地圖。圖中的橫線和豎線的地區就是清朝吞併的地區,包括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和西域。不過,地圖上的台灣島卻沒有和大陸塗成一樣的顏色,也沒有畫橫線或者豎線,這是很有問題的。當時,俄羅斯帝國已經吞併了整個西伯利亞,成為了中國的最大鄰國。而南亞的莫卧兒帝國走向了分裂。西亞的波斯和土耳其帝國正在俄羅斯和西方國家的入侵下煎熬。

民國時期的亞洲歷史地圖:錯誤百出,秦朝居然和羅馬帝國並列 - 天天要聞

從總體上來看,這一套亞洲歷史地圖的前面幾張算是錯誤百出,後面的則相對準確,但是也有不少的問題。可見,這一套地圖的作者水平是相對有限的。目前為止,我還沒有見過十分令人滿意的亞洲歷史地圖。製作中國歷史地圖都十分困難,更別說亞洲歷史地圖了。

民國時期的亞洲歷史地圖:錯誤百出,秦朝居然和羅馬帝國並列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象棋高手歷史排名金字塔 - 天天要聞

中國象棋高手歷史排名金字塔

中國象棋,這項傳承了幾千年的智力運動,不光是棋盤上的博弈,更是中國文化里的一塊瑰寶。為了梳理這些高手的地位,棋迷們根據他們的歷史表現、成就和對象棋發展的貢獻,搞出了一個“中國象棋高手歷史排名金字塔”。
中東之亂逃不過中國如來之手 - 天天要聞

中東之亂逃不過中國如來之手

中東這地方,自古以來就是個是非之地。戰亂、衝突、資源爭奪,攪得天翻地覆。不過近年有個說法挺有意思,叫“中東之亂逃不過中國如來之手”。這話聽着有點誇張,但細琢磨還真有點道理。中國這幾年國力蹭蹭往上漲,在中東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不管是經濟、外交
辛選從杭州搬回廣州,購置總部大樓?主播蛋蛋確認:回來了 - 天天要聞

辛選從杭州搬回廣州,購置總部大樓?主播蛋蛋確認:回來了

“目前,給辛選集團的主播寄樣品都是要求寄往廣州。”近日,有商家在社交媒體爆料稱,辛選集團已經搬回廣州。與此同時,有業內人士向南都記者爆料稱,“(辛選的)大部隊已經回廣州了”,並在廣州購置兩棟物業作為總部辦公大樓。此外,辛選集團旗下大主播蛋蛋近日也在直播間透露,她已經搬回廣州,還表示公司的核心團隊已經...
從血緣到能力:戰國選官制度轉型 - 天天要聞

從血緣到能力:戰國選官制度轉型

戰國時期,隨着宗法分封制的崩解與封建生產關係的確立,人才選拔機制經歷了從 "世卿世祿" 到 "選賢任能" 的劇烈變革。睡虎地秦簡、龍崗秦簡、青川木牘等出土文獻與《史記》《戰國策》等傳世典籍相互印證,勾勒出五種主要選官途徑的運作實態。
5月12日中美聯合聲明,不要太樂觀 - 天天要聞

5月12日中美聯合聲明,不要太樂觀

以為會談不攏。不好不壞的一個結果,非要說輸贏的話,應該算老美稍勝一籌,並掌握主動權吧。網上很嗨,還是萬事都是中國勝的感覺,精神勝利法,但是無用之用方為大用,也好的。首先最新的關稅依然是老美比我們高20%,不管是什麼理由吧,芬太尼也好,撒尿和
美國“七傷拳”,“一練七傷” - 天天要聞

美國“七傷拳”,“一練七傷”

環時財經-HUANSHICAIJING-編者的話: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裡面提到一種武功,名為“七傷拳”,其最為人知的特點就是“一練七傷”,“先傷己,後傷人”。這像極了當下美國政府發動的關稅戰。
今天是個大日子,而多數人將註定錯失眼前大機遇 - 天天要聞

今天是個大日子,而多數人將註定錯失眼前大機遇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2025年5月12日下午三點,世界最強大的兩個國家簽署的這份聯合聲明,在以後的歷史中會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也很可能是新舊兩個大國興衰的標誌性事件。深度贊同巴老的這段描述:我的成功有賴於我生在了1930年代世界最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