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儀,一生4段婚姻5任妻子,為什麼沒生下一兒半女?

2022年10月10日00:27:30 歷史 1059

末代皇帝溥儀,從17歲結婚,到61歲去世,一共有5個合法的老婆,分別是:皇后婉容淑妃文綉、祥貴人譚玉齡、福貴人李玉琴、護士李淑賢

但她們都沒有給溥儀留下過一兒半女。也就是說,愛新覺羅嫡系皇統到溥儀這代,最終絕後了!!!

末代皇帝溥儀,一生4段婚姻5任妻子,為什麼沒生下一兒半女? - 天天要聞

要說絕後,溥儀並非滿清皇帝譜系裡的第一個。

1874年,咸豐慈禧的獨子,年僅19歲的同治,因感染天花而亡(民間傳言是逛紅燈區傳染上了梅毒)。因生前沒有留下子嗣,皇位落到了醇親王一脈,由同治的堂弟光緒繼承。

1907年,光緒和慈禧24小時內雙雙離世。光緒也沒有留下兒子,連女兒也沒有。後經慈禧生前安排,由光緒的弟弟,醇親王載灃3歲的兒子溥儀繼承皇位。

輪到溥儀,是第三個。

看來紫禁城的地脈,經過明清兩朝500餘年,地脈已盡。住在裡頭的皇帝,已經到了連孩子都生不出的地步!!!

末代皇帝溥儀,一生4段婚姻5任妻子,為什麼沒生下一兒半女? - 天天要聞

在溥儀無後的問題上,一開始曝光在公眾新聞里的原因,是他的“性冷淡”。

1922年,17歲的溥儀迎來大婚。

當時,溥儀仍然住在紫禁城裡,在後宮的三大殿內,日常起居照舊都是皇帝的排場,有太監和宮女侍候。擱在婚姻大事上,雖然沒有像康熙、乾隆那樣動輒幾十個女人,但皇室還是給溥儀張羅了“一後一妃”兩個老婆。

皇后是滿洲正白旗的郭布羅·婉容,與溥儀同齡,都是17歲。

妃子是淑妃文綉,時年14歲,蒙古族出身。

不過,作為新郎官的溥儀,心情倒像是個局外人。晚年的他,在自傳《我的前半生》里這樣回憶道:

“如果我對婚禮這件事還有點興趣的話,那是因為結婚是成人的標誌,經過這道手續,別人就不能把我當個孩子了。”

在這種心理的驅使下,新婚當夜溥儀連皇后婉容的蓋頭都沒去揭,就跑去了養心殿,和太監們瞎玩了一整個晚上。至於文綉,自然也是同樣的冷落。

末代皇帝溥儀,一生4段婚姻5任妻子,為什麼沒生下一兒半女? - 天天要聞

只是沒曾想,溥儀對婚姻生活的冷淡,竟是久久未能消散。

直到9年後,淑妃文綉在全國媒體報紙前,曝光了溥儀“性冷淡”的怪癖,這位末代皇帝的婚姻質量,一時躍升成為了民國關注度的頂流,佔據民國各大報紙的頭版頭條。

當時的溥儀一家子,已經離開了紫禁城。

離開的起因,是1924年11月5日馮玉祥搞的“北京事變”。當時,北京警備總司令鹿鍾麟率軍包圍紫禁城,以溥儀曾參與張勳康有為的復辟活動為由,提出修改《清室優待條例》。其中一款,就是將溥儀驅逐出宮。

被趕出宮的溥儀,對北京嚴重缺乏安全感,擔心民國各路軍閥,又搞出啥令他猝不及防的動作,於是住進了天津日租界內的靜園

但宮外新鮮自由的空氣,並未能沖淡後宮爭寵權斗的戲碼,婉容與文繡的矛盾日漸積累,終於在1931年8月23日這天,淑妃文綉正式向天津地方法院提出申請,要求與溥儀離婚!

末代皇帝溥儀,一生4段婚姻5任妻子,為什麼沒生下一兒半女? - 天天要聞

令輿論大嘩的是,在文綉向法院提供的文字材料中,有這麼一句:

“事帝九年,未蒙一幸。孤衾獨抱,悲淚暗流……”

敢情,這小皇帝娶媳婦回家9年,都沒碰過一下,新娘仍然還是黃花大閨女啊!!!

這個八卦新聞可太勁爆了,狗仔隊們紛紛跟進,從中得出了兩個可能性:

其一是溥儀嫌棄厭惡文綉,整整9年都不願意碰她。

其二是溥儀性冷淡,甚至性功能方面的能力不行,沒法跟女人行房事,所以乾脆就連小老婆都沒碰過。

末代皇帝溥儀,一生4段婚姻5任妻子,為什麼沒生下一兒半女? - 天天要聞

時間快進到1931年。

這一年9月,日本關東軍在中國東北策划了九一八事變。10月25日,日本特務頭子土肥原賢二親自來到天津,軟磨硬泡地把溥儀搞到長春,出任偽滿洲國傀儡政權的執政、皇帝。

為順利帶走溥儀,土肥原設置了一個“空城計”,留下女間諜川島芳子穩住婉容,繼續在天津遮蔽大眾的耳目。

也就是在這段時間,獨居的婉容染上了鴉片煙癮。

攤上這麼個吸毒的老婆,估計是個男人都不會有好心情。況且,滿清衰敗的起因之一就是英美等國輸入的鴉片,溥儀作為清廷曾經的皇帝,自然對此也是深惡痛絕。

再加上,溥儀這個滿洲國皇帝當得實在太憋屈,所有的實權都把在日本人手裡,關東軍只當他是橡皮圖章。一來二去,溥儀免不了做出窩裡橫的舉動,時常對婉容撒氣。

夫妻感情就此破裂!

末代皇帝溥儀,一生4段婚姻5任妻子,為什麼沒生下一兒半女? - 天天要聞

作為發泄,婉容除了繼續抱着大煙槍沉迷幻境外,還試着從婚外戀中尋求慰藉,漸漸跟一個叫祁繼忠的侍衛私通了起來。

私通也就算了,但兩人還不做避孕措施,沒幾回就搞大了肚子。

面對這頂綠油油的大帽子,溥儀當然氣炸了肺,但為了保全自己這個滿洲國皇帝的面子,只能決定選擇冷處理,拿出400塊大洋當做封口費,打發走了祁繼忠。

這祁繼忠真不是只好鳥,他拿着錢南下到華北,又干起了偽軍的賣國勾當,在日本人手底下坑害同胞。據說因為幹缺德事很賣力,還做到了少將級別的高官,平日里逢人就得意洋洋地吹噓自己睡過什麼正宮娘娘。

直到1945年日本人投降,這個鐵杆漢奸才最終被國民政府抓捕,落得個槍斃身亡的下場。

末代皇帝溥儀,一生4段婚姻5任妻子,為什麼沒生下一兒半女? - 天天要聞

話題拉回到婉容這邊。

婉容倒是生下了一個女嬰,但因為她長時間的鴉片煙癮,導致女嬰剛落地就是個死胎。

在溥儀的授意下,死胎被丟進了鍋爐,算是對這樁皇室醜聞的毀屍滅跡。婉容的女兒就這樣白來了人世間一遭,來無蹤去無影。

整個事件過程中,最受打擊的,當然是身為人母的婉容。緊接着,溥儀將她軟禁在後宮,囚徒生活導致她的精神日漸失控,終於由皇后淪為了人人躲避唯恐不及的瘋子。

末代皇帝溥儀,一生4段婚姻5任妻子,為什麼沒生下一兒半女? - 天天要聞

靜觀整個事態的日本人一瞧,嘖嘖嘖,機會來了!!!

在對待溥儀和滿洲國的問題上,日本人一直想複製他們在朝鮮半島上搞的那套“成功經驗”。

當年,李氏朝鮮的純宗李拓不能生育,日本人帶走了尚是孩童的純宗弟弟英親王李垠,花上幾年時間對其進行親日教育,並給他牽線搭橋,娶了日本皇室貴族出身的梨本宮方子,最後接替純宗,成為親日的“昌德宮李王”。

同樣的套路。

日本人在拉攏溥儀的同時,也在溥儀的弟弟,有在日本留學經歷的溥傑身上下注,也給他許配了日本皇室貴族出身的嵯峨浩為妻,打算一旦溥儀不聽話失去控制,就推出親日的溥傑出任滿洲國皇帝。

純宗李拓——英親王李垠VS梨本宮方子——親日的朝鮮;

溥儀——溥傑VS嵯峨浩——親日的滿洲國。

可要是跳過溥傑,由溥儀親自與日本“和親”,生下帶日本血統的皇位繼承人,待國際局勢條件成熟,像1910年跟李氏朝鮮簽訂《日韓合併條約》吞併朝鮮半島那樣,一口吞併滿洲國,不更來得水到渠成嗎?

末代皇帝溥儀,一生4段婚姻5任妻子,為什麼沒生下一兒半女? - 天天要聞

此時,皇后婉容的失心瘋,在日本人看來,正是將日本女人送上溥儀龍床的大好時機!!!

幸好溥儀這回反應夠快,及時冊封滿清貴族他他拉氏出身的譚玉玲為貴人,填補了後宮的真空,讓日本人一時間無懈可擊。

日本人這邊,也隱約得知了溥儀不能生育的情形,於是又將心思放在了溥傑和嵯峨浩夫婦身上,提出一個《帝位繼承法》,就等着溥傑生下帶日本血統的男孩,將溥儀給替換下去。

末代皇帝溥儀,一生4段婚姻5任妻子,為什麼沒生下一兒半女? - 天天要聞

按照這套遊戲規則,理論上,在嵯峨浩生下男孩之前,溥儀和譚玉玲是安全的。

但在日本人看來,譚玉齡被封貴人後的舉動,多有“反日”傾向,是一個不得不要除去的角色。於是,在一次日本軍醫的治療下,譚玉齡死得不明不白。

事發後,溥儀又擔心被強迫娶日本女人,這回連“滿漢不通婚”的組訓都不顧了,趕緊將漢人出身的李玉琴帶入了皇宮。

《帝位繼承法》和譚玉玲的離奇死亡,使得溥儀愈發疑心。

平日里,他對溥傑和嵯峨浩態度冷淡,很少開口說話,只要是嵯峨浩做的食物,他更是一口都不敢吃,生怕被下毒。尤其是在嵯峨浩懷孕那段時間,怕極了會成為日本人的棄子。

好在嵯峨浩生的是個女兒,喜出望外的溥儀,替這個小侄女起了個飽含深意的名字——“慧生”,取諧音“會生”,暗示他不願嵯峨浩生男孩。

在溥儀的烏鴉嘴下,嵯峨浩生的第二胎,又是個女兒。

末代皇帝溥儀,一生4段婚姻5任妻子,為什麼沒生下一兒半女? - 天天要聞

這場日本人盼生男,溥儀盼生女的遊戲,直到1945年8月二戰結束才玩到頭。

隨着蘇軍鋼鐵洪流的碾壓式推進,關東軍一觸即潰,偽滿洲國作鳥獸散。溥儀和溥傑在逃往日本的機場上,被蘇軍逮了個正着,一直關到1950年,才轉交給新中國的撫順戰犯管理所

1955年,曾經的貴人李玉琴,前去戰犯所看望失散10年的溥儀,順帶着提出了離婚申請。

就這樣,溥儀又恢復了單身。

末代皇帝溥儀,一生4段婚姻5任妻子,為什麼沒生下一兒半女? - 天天要聞

1962年,55歲的溥儀,娶了37歲的護士李淑賢。

婚後一周,李淑賢發現溥儀不僅不碰她,還常常偷偷去醫院打荷爾蒙針。追問之下,才知道溥儀“那方面”不行。

末代皇帝溥儀,一生4段婚姻5任妻子,為什麼沒生下一兒半女? - 天天要聞

追根溯源,溥儀在性功能方面的不足,是被過早和過度開發的結果。

溥儀少年時,由於清室已經遜位,紫禁城的後宮管理相當混亂。為了安撫吵鬧的小皇帝,無良的太監們,不停地把宮女送到溥儀的龍床上。

當時才十二三歲的溥儀,就這樣淪為了宮女們的玩物。

久而久之,溥儀逐漸過早透支了身體,並且在心理上,對男女之事產生了厭倦,甚至厭惡的情緒,從而導致他儘管有過4段婚姻5任妻子,但卻都沒有正常的夫妻生活,更別提生兒育女了。

末代皇帝溥儀,一生4段婚姻5任妻子,為什麼沒生下一兒半女? - 天天要聞

1967年,61歲溥儀因患尿毒症,在北京逝世。

縱觀這位末代皇帝的經歷,他的一生基本是個悲劇。3歲登基,6歲退位,11歲復辟,28歲淪為日本人的傀儡,又在蘇聯度過了5年牢獄之災。

最後到老,連個一兒半女都沒有,壓根沒感受到過天倫之樂。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除了周總理,還有哪些名人出自於南開大學? - 天天要聞

除了周總理,還有哪些名人出自於南開大學?

南開大學作為中國知名高等學府,培養了許多在政治、經濟、科學、外交、數學、教育、歷史等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傑出校友,像周恩來、楊振寧、梁啟超、竺可楨等世紀名人,就出自於該校。
1949 年9月18 日《沙市日報》發刊詞:建設人民的新沙市 - 天天要聞

1949 年9月18 日《沙市日報》發刊詞:建設人民的新沙市

1949 年 9 月 18 日《沙市日報》發刊詞:建設人民的新沙市沙市解放已兩個月了。一段充滿苦難與黑暗的舊沙市歷史已然終結,一個自由且光明的人民新沙市歷史正式開啟。我們不會忘記,國民黨匪幫在沙市橫徵暴斂,瘋狂搶掠拆遷,致使沙市遭受嚴重破壞
《通往奴役之路》七大核心 - 天天要聞

《通往奴役之路》七大核心

5月8日哈耶克誕辰126周年紀念日1899年5月8日-1992年3月23日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七大核心觀點一文整理·深度閱讀第一,市場經濟是人類迄今所能發現的最有效率且較為理想的一種資源配置體制。
黃裕生:天空下,每一個人的苦難都是所有人的不幸 - 天天要聞

黃裕生:天空下,每一個人的苦難都是所有人的不幸

黃裕生,哲學家,現任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1愚蠢的人在苦難降臨自己頭上之前,永遠都認為那是不幸者自己的問題,而永遠看不到苦難的製造者,甚至還站在製造苦難的人一邊,對那些批評苦難的製造者的人冷嘲熱諷,惡語相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