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是造福多,還是禍害多?

2022年10月09日06:52:14 歷史 1847

世人都說:我要是帝王,絕非楊廣胡亥之流,要當也是他們父親那樣這種驚世駭俗、名揚天下的人才!

可史書終究是他人所書,其中的一字一句所繪成的筆墨並非能道得清當時的種種過往。

胡亥,大家都明白是秦二世;但是二世而亡卻還有一個那就是隋煬帝

或許並不陌生這個名稱,因為他在歷史書上是專有的惡名昭著之徒,為人極其自私導致那個時代民不聊生,要說他是真正的惡人歷史上也是存在着嚴重爭議的。存在爭執的無非就兩個原因:造福和禍害。

隋煬帝是造福多,還是禍害多? - 天天要聞

他屬於將相之才並非是一個好皇帝。在政治上獨斷專行,擅於取悅自我,致使這種行為習性成了史書一道罪惡的載筆。

但話說其罪也彰,其功也卓。隋煬帝乃隋文帝之子,雖沒繼承前皇帝那種仁愛治國的宗章,但是他就是那種下定決心乾的那種,開鑿大運河,擴疆開拓奠定了大唐朝的盛世繁華,造福了千秋萬代。

可是——就有人說了:唉唉,大運河不是犧牲了很多人的性命才建造而成的嗎?

的確如此,在這件事情上隋煬帝被一些人判定成了昏庸且冷漠。可是凡事具有雙面性,過在一時,功在千代;人們是透過現象看到了表象,卻沒有看到實質。

京杭大運河的開鑿造福了中原至華北的福音,還為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篇章增加了功不可沒的一筆,只不過這種造福是有人付出代價罷了。

隋煬帝是造福多,還是禍害多? - 天天要聞

所以這做法也是在兩方爭執之中,但是我們要知道所有的幸福都是用犧牲換來的,天下沒有白吃的餐食。你可以說他有過,但是不可說他無功。

但是污點也是遭人唾棄,如弒兄弒父,霸母欺嫂等等,其罪行簡直叫人嘆為觀止。

這也就導致了一度提起隋煬帝,眾口紛紜但其中肯定會說:這個人是暴君!這個是殺兄弒父的渣滓……諸如此類的話語。

在位期間也是大興土木,徭役賦稅就有了上舉使得百姓苦不堪言,不過這得多虧隋文帝給他留下來一定好的家底,

隋煬帝此人雖聲名狼藉,窮奢極欲以及生性殘忍,但為人處世圓滑,機智聰慧是難得的人才。當一個皇帝的話,隋煬帝有着強大的抱負和慾望,也有洞悉人心、出謀劃策等出眾的能力。

隋煬帝是造福多,還是禍害多? - 天天要聞

為何這樣說呢?

因為在《飲馬長城窟行》有這樣兩句話:釋兵仍振旅,要荒事萬舉;飲至告言旋,功歸清廟前。

由此看來,他不僅在文學上有極大的造詣,對於自己的所繪製的藍圖便就用筆墨勾勒出在紙上,為我們呈現當時的萬千士卒等鐵騎現世之舉。

真實的隋煬帝,在他所在的隋唐是過大於功,是被人看見供奉他的牌子都會踩一腳的那種。而此時,人們漸漸淡忘了這樣一個狠角色的存在,只知道那京杭大運河帶來的裨益,或者生存紮根在當初那萬千屍體構築成的疆土之上。

也有可能你腳踩過的長城,手摸過的每一寸都是在隋煬帝當初的藍圖規劃中。

隋煬帝是造福多,還是禍害多? - 天天要聞

時代不同,罪行也不同。我們不應該用上帝的視角看待事情,而是用客觀理性來進行分析。要是說隋煬帝沒有做過那些傷天害人之舉會不會是一個千古一帝呢?

答案是中肯。平定南方後,南方的仕族對隋煬帝評價是能文能武,擅於謀略有着極大的野心和抱負。

但其中有利有弊,弊端就是在三征高句麗的時候,廣招已經處於水深火熱中的鄉民等等這些,還在已經在風雨中搖搖欲墜的隋王朝中建設一些大工程。

總結:好和壞,從不是罪行界定、一個人他是一個矛盾體,隋煬帝也是。要是他繼承了父親那種節儉,規範自我的精神,他做出的功績將會比每一任帝王還要卓越。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鞋王,曾叫板美國,如今慘遭孫子逼宮? - 天天要聞

中國鞋王,曾叫板美國,如今慘遭孫子逼宮?

靠制度,才能基業長青。作 者丨張靜波華商韜略出品丨ID:hstl88881992年的紐約,火藥味十足。當美國記者質疑汪海,他穿的是否為雙星鞋時,這位中國鞋王當即脫下鞋子,高舉過頭頂,向人們展示鞋底的商標,並用英語高呼:China Double Star!此舉在美國引起轟動,有媒體戲稱:汪海是除赫魯曉夫之外,第二個敢在美國公眾面前脫...
漢朝使者為何死亡率居高不下? - 天天要聞

漢朝使者為何死亡率居高不下?

有聽友問我這麼一個有些難回答的問題,說歷史上漢朝使臣頻繁遭遇殺身之禍,到底啥原因?實話講,哪個朝代我們的使臣都有被殺的,但確實漢朝人數上是多了些。我們就試着串着故事講講大概。
高句麗復活甲還沒捂熱,就被大唐反手砸了個稀碎 - 天天要聞

高句麗復活甲還沒捂熱,就被大唐反手砸了個稀碎

一萬唐軍暴揍五萬敵軍,將高句麗死灰復燃的氣焰徹底覆滅!也將反水的新羅連帶着一起瘋狂教育。此戰殲敵上萬,俘敵同樣達到上萬。這一戰將盛世大唐之威揚遍四海,此戰就是公元668年的石門之戰。這一戰的背景有點搞笑,因為這一年大唐剛剛覆滅高句麗,並將他
南陽王府山的七大難解之謎 - 天天要聞

南陽王府山的七大難解之謎

南陽王府山,坐落在河南南陽市工農南路旁,是明朝唐王府的後花園核心。這座用太湖石堆砌的假山,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它不光是個建築奇觀,還因七大未解之謎聞名,吸引了無數人來探秘。朱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二十三子,1376年9月18日出生,母親是李
基因證實,芬蘭人是漢族親戚,8000年前分開,還帶走了狗 - 天天要聞

基因證實,芬蘭人是漢族親戚,8000年前分開,還帶走了狗

基因研究證明,芬蘭人和漢族竟然是遠房親戚!這關係得追溯到8000年前的一次大遷徙,而且更絕的是,當時遷徙的人還帶上了他們的狗。這事兒聽起來像歷史懸疑劇,但全是真材實料,科學家們用DNA證據一步步揭開的。先說這發現的來頭。
男子“賭神”附體連贏好多場?原是麻將機內有蹊蹺 - 天天要聞

男子“賭神”附體連贏好多場?原是麻將機內有蹊蹺

極目新聞記者 黃忠通訊員 黃夢玲“老王,你最近火氣怎麼這麼好,清一色說來就來?”“是啊,每次都是我們幾個人打,你的水平我可清楚啦!”“雖然我們只是娛樂,輸贏很小,但老王你要是有胡牌的訣竅也要告訴我們一聲啊!”……近日,湖北省宜都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一起非法銷售竊照專用器材案宣判,很好地解答了老王牌友...
英雄重慶⑨|鄒進賢:被讚譽的“革命啟蒙老師” - 天天要聞

英雄重慶⑨|鄒進賢:被讚譽的“革命啟蒙老師”

新重慶-重慶日報 鄒進賢 中共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供圖【人物簡介】鄒進賢(1899~1930)又名鄒游、鄒定達,化名朱三元、周三元、周正清,四川省綦江縣(現重慶市綦江區)人。四川共產主義先驅者,四川黨組織和武裝鬥爭的重要領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