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郭汝瑰去探望身患重症的杜聿明。
垂死病中的杜聿明看着眼前的“宿敵”,問出多年來心中的疑惑:“我最後問你一次,你當時到底是不是共產黨?”
郭汝瑰隨即點點頭。
郭汝瑰幾十年在國民黨部隊,身居高位,更是蔣介石的心腹,幾乎沒有人懷疑過他的身份,除了一個人——杜聿明,這位昔日的國民黨高級將領。
可杜聿明等郭汝瑰的這一句答案,卻實實在在地等了後半生!
圖|杜聿明
郭汝瑰:董必武麾下的“紅色特工”
1945年,抗日戰爭即將迎來勝利的曙光。而此時已經進入國民黨上層的郭汝瑰卻憂心忡忡,他一直苦苦尋找共產黨人,卻始終無法取得聯繫。
早在1928年,21歲的郭汝瑰就在袁鏡銘的介紹下,成為一名共產黨員。可當時蔣介石已經公然叛變革命,將槍口對準共產黨人,郭汝瑰雖在堂兄郭汝棟的部隊里,但郭汝棟早已聽從蔣介石指令。
郭汝棟不確定郭汝瑰的身份,但為以防萬一,還是選擇將郭汝瑰送到日本士官學校去。1930年,郭汝瑰抵達日本,在日本學習軍事技術,郭汝瑰心想,在日本學習一些本領,將來也對革命做出更多貢獻。
沒想到,郭汝瑰到日本後,日本卻對我東北三省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讓數千萬東北同胞受盡苦楚。身在日本的郭汝瑰等青年學生慷慨激昂,絕不能忍受日本侵略者的惡劣行徑,於是毅然選擇從日本學校退學,回到祖國。
圖|郭汝瑰
郭汝瑰借一位考試不合格的學員的名義,進入陸軍大學,之後在陸軍大學同窗的推薦下,進入國民黨陳誠的第十四師,擔任參謀長。
“七七事變”後,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郭汝瑰雖沒能與黨的組織取得聯繫,但國共再次合作抗日,所以在國民黨的隊伍里,郭汝瑰依然可以實現抗日救國的志向。
在一次次戰役中,郭汝瑰都表現出他的勇敢機智,他對戰爭的數次正確預判,也讓他日漸受到重用。因此,郭汝瑰深受陳誠、蔣介石的賞識,也一步步進入國民黨政權的上層。
他因此有了更多和國民黨軍政要員接觸的機會,可國民黨與郭汝瑰想象的根本不一樣,許多國民黨官員腐敗奢靡,當抗日前線的戰士浴血奮戰、長眠戰場時,後方的國民黨達官顯貴卻過着勾心鬥角、燈紅酒綠的生活。
郭汝瑰對蔣介石也很失望,抗日戰爭中,蔣介石並未全心全意地抗日,他還是會將矛頭對準共產黨,經常製造爆發,還製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讓很多英勇奮戰的新四軍戰士失去性命。
尤其在抗日戰爭即將走向勝利時,蔣介石心想的不是如何創建一個和平、民主的新生活,而是一心挑起內戰,郭汝瑰對蔣介石、對腐敗的國民黨已經陷入失望。
他知道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根據地是多麼振奮,他也清楚地意識到,共產黨才是未來的希望,他迫切地希望能與組織取得聯繫,重新回歸組織。
圖|郭汝瑰
幸運的是,1945年5月,郭汝瑰在重慶正好碰到黃埔時期的老同學任逖猷,他高興極了,希望能通過任逖猷,與黨組織取得聯繫,但任逖猷如今在中央軍官學校,處境也很艱難。
任逖猷雖然無法向他伸出援手,但任逖猷有個弟弟,叫任廉儒,卻給郭汝瑰帶來莫大希望。
任廉儒就是共產黨員,他在中共中央社會部工作,隸屬共產黨領袖董必武的麾下。遇見任逖猷三天後的深夜,任廉儒找到郭汝瑰,他聲稱自己是川鹽銀行的高級職員,並未向郭汝瑰露底。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任廉儒與郭汝瑰時常接觸,這也讓任廉儒漸漸確定,郭汝瑰是真心想回到黨的彙報,確定郭汝瑰的真實立場後,任廉儒這才讓他與董必武相見。
圖|董必武
郭汝瑰很激動,他終於見到黨的領導人,他緊緊握住董必武的手,興奮地說道:“董老,我來遲了。”
“你來得正是時候。”董必武笑着說道。
當郭汝瑰提出自己想要回歸黨的懷抱時,董必武告訴他:“黨需要你繼續留在國民黨軍隊里,今後將有專人和你聯繫。”
就這樣,郭汝瑰繼續留在了國民黨的部隊,但與往昔不同的是,如今他有了新的使命。
後來國共多次談判時,郭汝瑰有機會得見周恩來,他的內心特別激動,想走過去與周恩來述說自己的經歷,可他不能,如今他是“身在曹營心在漢”,為了將來革命勝利,如今他必須要沉下心來,在國民黨的部隊里“孤軍奮戰”!
明眼人杜聿明的懷疑
在他人眼中,郭汝瑰是蔣介石的心腹,作為蔣介石面前的大紅人,郭汝瑰每每依照蔣介石的意思下達命令,點誰的名字,誰就得站起來說“是”。在蔣介石面前,他鞭辟入裡地說服蔣介石,動搖蔣介石的戰略,為共產黨人的部隊創造優勢;在國民黨面前,他又可以一口將十幾句“消滅共軍”。
幾乎很少有人懷疑他的身份,除了一個人——杜聿明,國民黨高級將領。
圖|蔣介石與杜聿明
據資料記載,郭汝瑰十分機智,他將自己的身份掩飾得很好,到了天衣無縫的程度,國民黨上下鮮少有人關注到他身上,但有一次國軍將領杜聿明去他家,卻發現了“疑點”。
要知道許多國民黨將領過得都是怎樣的生活?即使在戰亂時期,也沒有人能阻擋他們流連歡場、飲酒作樂的奢靡生活,家中更是豪華氣派,與戰時百姓們流離失所、無家可歸的狀態完全不同。
郭汝瑰的家中又是什麼樣子呢?郭汝瑰是中將廳長,是國民黨高層。但杜聿明去他家,卻發現家中客廳里的沙發打着好幾個補丁,這讓杜聿明心生疑惑。
杜聿明思索着:“我在國民黨里已經算是夠‘清廉’了,郭汝瑰的家竟然比我家還寒酸,他不是共產黨誰是?”
要說在國民黨的隊伍里,找一個像郭汝瑰這樣的人實在太難。看蔣介石哪次出行,不是從飲食到出行都精心準備。1947年胡宗南迎蔣介石到延安時,不僅為蔣委員長安排延安最好的邊區外交賓館,還特意從西安運來蔣介石的餐具、馬桶等生活用具。
蔣介石到延安後,看到共產黨住窯洞、睡破床的艱苦條件,大吃一驚。所以兩者相較而言,郭汝瑰簡樸的生活方式實在更傾向於共產黨人,便讓心思縝密的杜聿明起了疑心。
圖|杜聿明
事實上,杜聿明早就對郭汝瑰起了疑心。
1948年5月,郭汝瑰被任命為國防部第三廳(即作戰廳)中將廳長,而且還被派往徐州,擔任顧祝同為總司令的陸軍總部參謀長。
當時杜聿明就提出了異議,他還專程去見顧祝同,向顧祝同認真建議:“我認為不能讓郭汝瑰擔任廳長一職,我覺得此人有問題,我懷疑他是中共派來的卧底,我們需要調查清楚。”
只不過,當時顧祝同並未相信杜聿明,他反駁杜聿明的話:“郭汝瑰可是蔣委座最為信任的人,如果他都不可信,那國民黨就沒有可信的人了。”對於杜聿明懷疑郭汝瑰的說法,顧祝同絲毫不相信。
當然,對着郭汝瑰的身份,可杜聿明並沒有實實在在的證據,他無法說服別人。但他對郭汝瑰的懷疑,並未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消解。
圖|蔣介石
淮海戰役前夕,蔣介石指示國防部擬定一個“集中兵力於蚌埠附近,以擊破解放軍攻勢為目的”的“徐蚌會戰計劃”,他還任命為杜聿明為徐州“剿總”副總司令兼第二兵團司令官。
蔣介石曾派人徵求杜聿明關於“徐蚌會戰計劃”的意見,杜聿明對這一計劃表示支持,決定堅守蚌埠。杜聿明還親自寫信給蔣介石,提出:會戰部署由劉峙指揮,迅速按計劃實施,否則有被解放軍牽制而無法撤退的可能。
按照華中“剿匪”總司令部總司令白崇禧提出“守江必守淮”的思想,參謀總長顧祝同、國防部長何應欽在國防部召開作戰會議,提出“守江必守淮”,主張將大批兵力集中於徐州、蚌埠之間的津浦鐵路兩側。郭汝瑰力勸蔣介石,可以在徐州外圍作戰。
郭汝瑰的想法是,將國民黨部隊分散開來,這樣可以增加國民黨部隊在移動中被人民解放軍分割圍殲的機會,對解放軍部隊而言是個優勢。
何應欽讓郭汝瑰制定作戰方案,交由蔣介石審批,在此方案還未下達到國民黨部隊時,郭汝瑰就已經先秘密傳遞給解放軍部隊。
圖|淮海戰役中繳獲的國民黨裝備
1948年10月,國民黨集結60萬兵力,以徐州為中心,利用津浦、隴海兩條鐵路線,組成“一點兩線”防禦陣線,採取戰略守勢。
11月,杜聿明飛抵南京,面見蔣介石。得知蔣介石沒有堅決實行“徐蚌會戰計劃”,反而採納“守江必守淮”的主張,杜聿明心煩意亂,十分無奈。
但軍令難違,杜聿明不得不按照蔣介石的命令,趕往徐州,以解黃百韜之困。但結果是,1948年11月22日,黃百韜兵團在碾庄地區全部被殲,時任國民黨第七兵團司令官的黃百韜在淮海戰役中兵敗身死。
1949年1月10月,杜聿明本人在安徽省蕭縣張庄寨鎮張老莊村,被解放軍戰士所俘虜,開啟了自己的戰俘生涯。
圖|杜聿明被俘
淮海戰役成為杜聿明一生中難以釋懷的敗仗,而且也成為他徹底改變他人生的轉折點。許多年後在《淮海戰役始末》中,杜聿明說:
“我認為蔣介石、顧祝同是完全聽信郭汝瑰這個小鬼的擺布,才造成這種糟糕局面。我想責問郭汝瑰為什麼不照原定計劃主力撤到蚌埠附近,正在猶豫不決之際,見顧祝同等人同意郭汝瑰報告這一方案,覺得爭也無益,一個人孤掌難鳴,爭吵起來,反而會失了蔣介石的寵信。”
杜聿明是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生,郭汝瑰是黃埔軍校第五期畢業生,且郭汝瑰身材矮小,杜聿明就稱郭汝瑰為“小鬼”。
杜聿明心中始終存有疑慮,只是當時戰事緊急,他又要顧黃百韜兵團,還要率兵去解黃維兵團之圍,他沒有真憑實據,更無暇去向蔣介石彙報,就這樣等來了自己被俘的結局。
圖|蔣介石
歷經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後,國民黨蔣介石大失人心,幾百萬部隊喪失殆盡,蔣介石總是情緒不佳,就連下屬們跟他彙報,也總是小心翼翼的。彼時郭汝瑰找到任廉儒,希望他能轉告中共中央:希望他能獲准離開黑暗的蔣家王朝,到解放區做事。
任廉儒請示中央後,給郭汝瑰回話:
“你的願望,黨非常理解。不過經再三研究,認為你到解放區作用不大,預計解放軍渡江後,蔣介石必然妄圖鞏固西南,那時必有一場惡戰。你不如爭取掌握一支部隊,到解放軍進軍大西南時舉行起義。這不是比到解放區作用更大嗎?”
就這樣,郭汝瑰沒有離開讓他厭惡的腐敗官場,繼續堅持了下來。經顧祝同舉薦,郭汝瑰被蔣介石任命為國民黨第七十二軍軍長,開赴四川。
蔣介石要郭汝瑰重建這支在淮海戰役被圍殲的部隊,郭汝瑰一接到任命,就開始招兵買馬,他向國民黨國防部、聯勤總部要了不少武器裝備,這才出發前往四川。
郭汝瑰在四川組建新的第七十二軍,這支部隊內也被安排了很多共產黨的軍事幹部,以便能更好地掌握部隊,與此同時,任廉儒以重慶川鹽銀行高級職員的身份,來到四川,與郭汝瑰保持時刻聯繫。
圖|人民解放軍渡江
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打過長江後,很快攻克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國民黨軍隊四散奔逃,白崇禧集團、余漢謀集團等國民黨殘餘部隊,還企圖雄踞大西南,負隅頑抗。
蔣介石也將最後的希望寄托在大西南,他前往重慶,召集各位將領,召開守衛大西南的作戰會議。當時坐鎮雲南的盧漢看清形勢,在蔣介石百般邀請下,甚至都不願去赴約。
蔣介石沒有忘記郭汝瑰的這支部隊,他還親自召見郭汝瑰,詢問部隊的作戰情況。他對郭汝瑰委以重任,命其為二十二兵團司令,直接指揮第二十一軍、四十四軍、七十二軍、以及三個獨立師,蔣介石要求郭汝瑰部隊全力阻止解放軍進入四川。
蔣介石怎麼也沒想到郭汝瑰的真實身份,在解放軍部隊入川之際,郭汝瑰按照之前與任廉儒制定的計劃,率部起義。
郭汝瑰終於能如願回到人民的懷抱。建國後,他先任川南行署交通廳長,後來又在南京軍事學院任教,1950年郭汝瑰到南京軍事學院報到後,一待就是近二十年的時間。
而就在這二十年時間中,1959年新中國成立十周年之際,他的老朋友杜聿明在獄中表現良好,作為第一批特赦戰犯,重獲自由。
而這兩位“老熟人”也在新的時期,再次迎來見面的機會。
圖|郭汝瑰
杜聿明:你到底是不是共產黨
郭汝瑰是江蘇省政協委員,也是第四屆全國政協委員;而特赦後的杜聿明也是政協委員。在參加一次政協會議時,二人毫不意外地相遇了。
見到郭汝瑰的那一刻,杜聿明驚訝無比,目瞪口呆,郭汝瑰率先走上前去,主動和杜聿明打招呼:“杜軍長,你也來參加政協大會了。”
杜聿明極力平復自己難以置信的心情,他問郭汝瑰:“你怎麼也在這裡?”
“聿明兄有所不知,早在1949年初,我便看到了蔣介石大勢已去,於是,我便向共產黨投誠了,我現在的待遇就是投誠軍官的待遇。”郭汝瑰回答道,關於“紅色特工”的真相,郭汝瑰並沒有說出來。
圖|郭汝瑰晚年
1981年,77歲的杜聿明身患重症,卧床休養。郭汝瑰專程去探望,關心他的病情,病中的杜聿明抓住郭汝瑰的手,執着問道:“我最後問你一次,你當時到底是不是共產黨?”
郭汝瑰點點頭。
杜聿明心中的疑問終於得到解答,不過對於郭汝瑰,杜聿明心中還是有許多的疑問,他問郭汝瑰:“你從什麼時候開始和共產黨有聯繫的?”
“我早在1928年就加入了共產黨,後來被共產黨派到國民黨了,成為一名特務。”郭汝瑰回答。
杜聿明笑笑:“看來,我的懷疑一直是沒有錯的,只可惜,當時沒有人信我的話。”
圖|杜聿明晚年
郭汝瑰也有自己的疑問,他問杜聿明:“你是從哪裡得到我是卧底的消息的?”他疑惑的是,杜聿明到底是怎麼知道他的身份的。
“我的直覺而已。有一次我去你家,一走進客廳,便發現了沙發上的補丁,我覺得很訝異,因為你的家竟比我家還寒酸。這不符合國民黨軍官的作風,於是,從那以後,我便一直對你有所防備、有所懷疑。”杜聿明娓娓道來。
聽完杜聿明的話,郭汝瑰這才恍然大悟,感嘆道:“原來如此!”
時至晚年,過去都已經成為往事,如今他們都致力於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或者說,如今的他們正是沒有互相懷疑、並肩作戰的“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