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202年,西楚霸王項羽和陰險狡詐的劉幫大戰於烏江旁。
兩軍交戰數月,均疲憊不堪,雙方難以取勝。其實,打仗如同拔河,在勢均力敵的關鍵時刻,只要任何一方多加一人,勝利就在誰的手裡。
劉邦的謀士蕭何薦言:“主公,今日大戰,已到了生死存亡之際……目前,誰得到韓信,誰就能取得最後勝利。”
劉邦沉思良久,“汝所言極是,事不遲疑,我們現在就動身,去請韓信相助。”
劉邦與蕭何馬不停蹄,星夜兼程,到達齊國境地。此時,韓信已是齊王,他高高在上,對劉邦和韓信不屑一顧。不過,韓信知道,劉邦也是天下英雄,於是設宴款待二人。
宴席上,賓主推杯換盞,高談闊論,少不了議論當今天下英雄。劉邦趁熱打鐵,“吾知齊王足智多謀,善於用兵,能否助我謀定天下?儘快結束戰亂,使百姓早日安居樂業。”
韓信醉眼迷離,“吾為齊王,守好國土,讓齊國百姓安居樂業,就是我的責任。當然,如果我助你謀定天下,我能得到什麼好處呢?”
劉邦也是有血性之人,耳聞韓信趁人之危,加之美酒使然,勃然大怒,一隻大手拍在了桌子上,只聽啪的一聲,緊挨劉幫的蕭何心裡一驚,趕忙用腳踢主子,他擔心劉邦口出:“汝乃小人,吾不和汝謀天下。”
蕭何急得滿頭大汗,生怕主公大罵韓信,導致齊王投了項羽,劉邦必然死無葬身之地。而劉邦不愧為劉邦,內心雖然憤恨,“韓信乃小人也,趁人之危提條件。”他的口裡卻飛出一個“好”字!
“好,齊王言善……請拿地圖來!”劉邦打開地圖,對齊王說:“齊王啊,齊國雖然兵強馬壯,可是,齊國的地界也太小了。將來我若平定天下,把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都給你,齊國不就成了最大的國家了嗎?”
韓信心裡一動,“公此話當真否?”蕭河趕忙插話:“我家主公乃天下英雄,一言九鼎,必然說話算數。天下乃天下人的天下……只要我們聯手打敗項羽,劉韓兩家劃江而治,有什麼不好嘛!”
韓信內心竊喜,表面上卻不動聲色,高舉酒杯,“好好好,吾願意加入你們的陣營……”
果然如蕭何所言,由於韓信的加入,很快劉邦便打敗了項羽,使一代英雄自刎烏江。有詩曰: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莫肯過江東。
此一時,彼一時。 劉邦平定天下,並沒有和韓信劃江而治,韓信也是聰明人,順應歷史潮流,成為漢朝的大臣。
劉幫能忍一時之氣,得韓信相助,最終,奪得天下,建立大漢王朝,是帝王胸懷使然。想當初,劉邦請韓信相助,若圖了一時口舌之快,大罵韓信趁人之危提條件,韓信這種小人,必然投奔項羽,劉邦等人必然死無葬身之地。然爾,劉邦隨機應變,壓制怒火,說出了口是心非的話,卻得到了天下,可見,忍字頭上一把刀,並非空穴來風。
韓信做夢也想不到,在劉邦的心裡,永遠有個結打不開,“韓信曾經趁人之危……”
後來,韓信成為刀下之鬼,是遲早的事兒。卻印正了: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忍風平浪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