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遠嫁”一詞出自《漢書·張禹傳》中,在該篇文章中有這麼一句話:“老臣有四男一女,愛女甚於男,遠嫁為張掖太守蕭咸妻,不勝父子私情,思與相近。”自此以後,便有了遠嫁一詞。
一位歷史學家指出,古代的女子,儘管也有遠嫁的,但數量非常少。一般來說,古代遠嫁的女子多為官宦之家的女子,官宦之家的女子之所以會選擇遠嫁,主要是出於政治目的,他們試圖以“聯姻”的方式籠絡對方,用以保持邊境的和平或者穩定。
古人稱,父母在,不遠遊。其意思是說,父母年邁在世,做兒女的,盡量不要長期滯留在外地。
我們都知道古人是非常講究“孝道”的。所謂的“孝道”,語出《爾雅》中,東漢時期的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解釋稱:“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許慎認為,盡“孝”既是子女對父母慈愛的一種回報,也是子女對父母敬愛的一種倫理意識,凡是天底下做子女的,“皆以孝為先。”
那麼,做子女的該如何盡孝呢?
古人認為:“常伴父母左右”,就是盡孝的一種方式。這種觀點應該與今天的“常回家看看”的觀點是一致的。
孔子認為:父母生養兒子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兒女伴隨在身邊,以便在風雨來臨的時候能夠替父母分擔風雨。如果子女遠走高飛,不在父母身邊,還怎麼能夠替父母分擔風雨呢?而不能夠替父母分擔風雨的子女還怎麼能夠談得上孝順呢?
基於古人的這種看法,古代平民百姓的女兒是很少遠嫁的。
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口的流動性在逐年增加,基於此,不同地區男女的接觸機會也就越來越多了,而在不同地區男女不斷接觸的過程中,就有可能碰撞出愛情的火花了。
有人稱,愛情是一種奇妙的生理現象。
生物學研究認為:人體內的多巴胺、催產素等生物因子調控着愛情。當一對男女相處的久了之後,在多巴胺、催產素的“助推”下,愛情的火花就有可能出現了。而一旦一對男女之間擦出了“愛情的火花”,他們就有可能不顧一切地走到一起。這就造成了女子遠嫁現象的發生。
據統計,截至到2020年年底,全國遠嫁的女子有700萬人。應該說,這700萬遠嫁的女子都是因為被愛情所吸引或者被愛情所“迷惑”而選擇遠嫁的。對於大多數遠嫁的女子來說,她們很有可能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幸福,但對於極少數遠嫁的女子來說,她們恐怕並沒有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呢!
這不,就在9月27日,湖北棗陽就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情------
事件
9月27日臨近中午的時候,網友侯某發現一位年紀約有二十七八歲的女子坐在路邊哭泣,女子的身邊,還堆放有被褥和行李。由於該女子哭得非常傷心,侯某便走上前詢問情況。經過向該女子詢問,侯某也傷心落淚了。
那麼,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侯某說:“哭泣的女子叫柳某春,今年28歲,娘家是貴州的。5年前,柳某春在廣東打工時結識了一位來自湖北棗陽的小夥子周某。兩人經過一年多的接觸後,便確定了戀愛關係,又經過一年的戀愛後,柳某春便不顧父母的反對,毅然決然地嫁給了周某。”
侯某接著說:“周某幼年喪父,是單親母親將他拉扯大的。正是出於這種原因,周某的家裡一直很貧窮,在柳某春與周某結婚時連自己的房子都沒有,他們的婚房還是租借的。由於柳某春是在父母的反對下嫁給周某的,因此,周某也沒有拿一分錢的彩禮,應該說,是白撿了一個媳婦。”
侯某繼續說:“為了多掙錢,努力將家裡的房子蓋起來,結束租借別人房子的日子。柳某春和周某商定,在30歲之前不要孩子,兩個人共同努力先將房子蓋起來。終於,在去年的時候,家裡總算是有了自己的房子了。於是,柳某春便把生兒育女提上了議事日程。但令她沒有想到的是:由於在打工期間經常飢一頓,飽一頓的,因此,柳某春不慎患上了胃病。”
侯某接著說:“經過長達半年多的治療,柳某春的胃病一直不見好轉。據此,周某一直懷疑柳某春患了胃癌,於是,周某對待柳某春的態度一天冷似一天。昨天上午,柳某春一個人去醫院做胃鏡,待柳某春回家時發現:自己的行李已經被周某扔到了門外。周某稱,這個家已經不是你的家了,你願意去哪就去哪!於是,傷心的柳某春便坐在路邊哭了起來。”
據侯某了解,柳某春雖然與周某“結婚”好幾年了,但兩人居然沒有領取結婚證,目前,兩人還是同居關係。
當眾多網友從網絡上得知這一事件後,網友們便紛紛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網友聲音
網友古道熱腸:柳某春的結局很悲哀啊!一個遠嫁的女子,居然沒有與“丈夫”領取結婚證,現在被趕出了家門,該怎麼辦呢?我只能說:柳某春是個傻女子,即便想同情她,也沒有辦法。
網友純情歲月:周某的良心呢?人家一個弱女子,不惜得罪父母而遠嫁給你,你居然將人家趕出了家門,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周某遇到我,我一定要給他弄一個天翻地覆的。
網友花開無聲:可憐啊!一個遠嫁的女子,居然連家都沒有了。實在是令人唏噓啊!
總之,網友們的議論有很多。
老胡觀點
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對於遠嫁的女子來說,她所能指望的就是自己的丈夫。
還有一句俗話是這樣說的------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心連心。作為一個善良的人來說,這句俗語是正確的,而對於一個歹毒的人來說,這句俗語就不正確了。
從這件事情上來講,不管有沒有結婚手續,柳某春也算是周某的“老婆”了,依照民間的習俗,夫妻之間均有相互扶助的義務,無論柳某春究竟是普通的胃病,還是患了癌症,周某均有照顧柳某春的義務。然而,周某居然將柳某春掃地出門了。對於這樣一個男人,恐怕用蛇蠍心腸去形容他一點都不為過。
古人稱,好人有好報,惡人命堪憂。無論從社會學上來講,還是從做人的倫理道德上來講,周某都是一個“惡人”,那麼,周某這個“惡人”或早或晚都會得到必有的報應。如果周某尚能夠意識到自己做了“惡事”的話,趕快將柳某春接回家善待之吧!如果周某還不能夠意識到自己做了“惡事”的話,那就讓柳某春流落街頭吧!不過,如果讓柳某春繼續流落街頭,依照古人的說法,做了“惡事”的周某必然會厄運連連,終生都不得安寧。
大家以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