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現在的中華民族兒女們來說,《義勇軍進行曲》作為我國的國歌可以說已經是被刻在骨子裡的,一詞一調都是記憶銘心。
《義勇軍進行曲》中的每一句唱詞,不僅僅是一句句冰冷的歌詞,他還凝聚着無數人民軍隊在戰場上前仆後繼、浴血奮戰的氣勢。
現在的中華兒女一聽到我國的國歌,心中也會泛起油然的敬意,腦海中也會浮現出上世紀為迎來國泰民安而拋頭顱撒熱血的英雄軍隊。
國歌就是一個國家的精神體,在某種程度上,國歌代表的就是整個國家和民族的尊嚴以及意志,象徵著國家的歷史民族特點。
因此,《義勇軍進行曲》也是經過層層篩選,最後才被擬定為我國的國歌。而且有意思的是,直到開國大典舉行的前幾天,國歌才被確定下來。
在最初確定國歌的時候,《義勇軍進行曲》贏得了廣泛的贊同,但就是有一句唱詞引起了各位領導人的爭議,就連原作者也在考慮要不要改。
好在最後領導人現場拍板說不需要改動唱詞,大手一揮我國的國歌就這樣誕生了。那麼究竟是哪一句引起了爭議?領導人又為何會拍案決定?
《義勇軍進行曲》的由來
相信身為中華兒女,誰對《義勇軍進行曲》都不會陌生,但若是要問關於此曲的創作以及在他身上發生的故事,許多人也許會不甚了解。
《義勇軍進行曲》是由聶耳作曲、田漢作詞,在1935年5月9日在上海創作而成的,他的創作背景是非常嚴峻的。
在上世紀30年代,我國是站在一個生死存亡的歷史關頭的,由於不斷的外敵侵略以及國內混戰,我國苦苦掙扎於侵凌、內亂、掠奪、災難當中。
1935年5月24日,一部叫做《風雲兒女》的電影在上海正式上映,這部電影的主題曲就是我國後來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
這支曲子唱出了中華兒女在面臨民族危亡時候的時代最強音,一經創作就被無數中華兒女廣為匯唱,成為了一個不朽的經典之作。
這是個被創作之前,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在東北大地上發動了九一八事變,當時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讓日軍短短几個月就佔領了東三省。
這一事件讓被就為痛失家園而憤懣的人民更加悲痛,在東北大地上燃起了中華民族自衛戰爭的烈火,瞬間火勢蔓延到東北各地。
很快,東北大地上的抗日義勇軍紛紛成立興起,短短一年的時間,東北的抗日義勇軍就達到了30萬之多,一直與日軍展開戰鬥。
就在此背景之下,《義勇軍進行曲》就從上海的一所監獄中被寫了出來,正是在監獄中的田漢與聶耳一同創作出來。
聶耳在看到田漢寫的歌詞之後,主動請纓要求為這首歌譜曲,在不斷地顛沛流離以及反動派的迫害途中,聶耳完成了這首歌的譜曲。
這不僅是聶耳一生當中最有名的一個作品,還是他一生當中的最後一個作品,這首歌一經發布,就如同插上翅膀一般迅速傳遍中華大地。
《義勇軍進行曲》被確立為國歌
剛開始的時候,我黨還不是國家的執政黨,但是由於其他黨派的反動統治,為解救水深火熱當中的人民,我黨不得不與反動派進行戰鬥。
經過四年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我黨最終取得了戰爭的最後勝利,勝利之後我黨最首要的任務就是舉辦開國大典,向全世界宣告我黨的勝利以及新中國的成立。
但是在開國大典之前,還需要確定許多一個國家必備的標誌,例如國歌、國旗等等,都需要在開國大典之上展現出來。
不過我黨剛剛勝利,這些事宜都還沒有事先準備下來,所以在國家高層之間迅速成立了一個委員會,專門來討論國歌的確立。
國家高層直接在報紙上刊登,徵求人民的意見來確定國歌,最後提交上來的這些歌曲大多都是不盡人意,良莠並有。
當時參加這個委員會的人還有大藝術家徐悲鴻以及《義勇軍進行曲》的作詞者田漢,都在一起討論該選用哪一首作為國歌。
在眾多歌曲中,《義勇軍進行曲》的推薦人數最多,在委員會上這《義勇軍進行曲》也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贊同。
就在準備正式確立為國歌的時候,李立三就站了出來說《義勇軍進行曲》中有一句唱詞,貌似不太符合現在的情形。
這句歌詞就是“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這句歌詞引起了不少人的爭議,這是因為在這首曲子創作的時候,我國的確處於一個危亡的關頭。
但是現在馬上要開展開國大典,這應該是普天同慶的時刻,再使用“最危險的時候”可能有點不太合適,應該做出修改。
這是他的作詞者田漢也站起來發言,表示現在的確是今時不同往日,在使用這句歌詞的話,可能會破壞開國大典喜慶的氣氛。
於是眾人又陷入了討論之中,就是討論這句歌詞該不該改,這時大藝術家徐悲鴻站了出來,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他說法國現在的國歌《馬賽曲》,和《義勇軍進行曲》一樣都是十分悲壯的歌曲,而且歌詞中也有“公民們,武裝起來;公民們,投入戰鬥”等等。
當時的法國也已經是比較安穩的了,但仍舊是把這首有着深深時代烙印的《馬賽曲》作為國歌,就是為了不讓人民忘記勝利的來之不易。
同樣,我國的《義勇軍進行曲》中的歌詞也不應該進行改動,作為國歌它的產生一定有他的歷史背景,並不能因為時代的改變就把歷史背景拋之腦後。
當時的領導人聽了徐悲鴻的見解之後,頓時感覺到十分的欣慰,並且也發表了自己的意見,那就是不應該改動歌詞。
一拍定音
他說,儘管現在已經獲取的勝利,但是在外面還是有着許多的敵人,並不能因為現在贏得了暫時的安穩就完全放心了。
現在國家和人民應該做的就是居安思危,警鐘長鳴。不能忘記曾經中華民族在危亡時刻的歷史,這是那個時代的烙印,絕對不能忘卻。
終於,領導人的一番話贏得了委員會的一致認同,《義勇軍進行曲》就這樣成為了我國的國歌,在開國大典的時候響徹天安門。
對於我國來說,《義勇軍進行曲》已經是我國的代名詞了,一次一句中蘊含的都是祖輩們的英魂,對現在的中華兒女有很大的警示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