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朗:明日在兩軍陣前,老夫只需一席話語管叫諸葛亮拱手而降,蜀兵不戰自退。
王朗:來者可是諸葛孔明?“公既知天命,識時務,為何要興無名之師犯我疆界?”
諸葛亮:你世居東海之濱,初舉孝廉入世,理當匡君輔國,安漢興劉,何期反助逆賊,同謀篡位!罪惡深重,天地不容!
王朗:你,諸葛村夫,你敢...
諸葛亮:住口,無恥老賊,豈不知天下之人皆願生啖你肉,安敢在此饒舌!
此時王朗已經心臟病犯了,心想完了,罵不過了。
諸葛亮:你即為諂諛之臣,只可潛身縮首,怎敢在我軍面前妄稱天數!皓首匹夫、蒼髯老賊,你即將命歸九泉之下,屆時有何面目去見漢朝二十四先帝!
於是,王朗卒,被諸葛亮活活罵死。
這是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一段口才對決,在作者羅貫中的撰寫下諸葛亮神機妙算,口才更是無人能及,“舌戰群儒”一炮走紅;尤其是這次與王朗的對陣,言語是相當的犀利,竟把王朗活活罵死。
但歷史上真實的王朗是什麼樣的?為何說他才是三國歷史上的最大贏家呢?他是被諸葛亮活活罵死的嗎,一起來看看吧!
一、王朗真的是被罵死的嗎?
《三國演義》只是小說演義,正史中壓根就沒這樣的橋段。眾所周知,《三國演義》作者有“尊劉貶曹”之傾向,劉備乃漢室後裔正統,而曹操只是天下梟雄、漢室奸臣。因此作者羅貫中先生對蜀漢有着太多的神話部分,比如武聖關二爺過五關斬六將、諸葛亮草船借箭等等。
正史上的王朗其實和諸葛亮壓根就沒見過面。而且王朗於公元228年病逝於許都,根本沒有和魏軍上前線一說,因此王朗被諸葛亮活活罵死這一情節僅供參考。而且歷史上諸葛亮對王朗的評價也是比較高的,就更別談開頭一句“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了。
而作者羅貫中先生為什麼要在《三國演義》中布置“諸葛亮活活罵死王朗”這一故事情節?
大概也正是為了體現“尊劉貶曹”的思想吧,就像在演義中“諸葛亮三氣周瑜”,把周瑜寫成一個心胸狹隘被活活氣死是一個道理;
而這些故事情節也只是為了神話諸葛亮的能力以及無人能及的口才,因此才讓司徒王朗和江東美郎周公瑾背了這上千年的黑鍋。
二、歷史上的王朗是很有才的。
王朗本名王嚴 ,字景興。東漢末年東海郡郯縣(今山東省臨沂)人。
王朗出身很好,還沒被舉薦為茂才的時候就拜弘農楊氏的楊賜為師,弘農楊氏和汝南袁氏同被稱為東漢世家大族,楊氏更是有着“四世太尉”之稱。
("天知,神知,我知, 你知!",弘農楊氏,中國的一大傳奇家族。)
在跟隨楊賜學習之後因為文采出眾被拜為郎中,出任菑丘縣長。
在漢靈帝第四年的時候,楊賜病逝,王朗為了給老師守喪因此棄官,守喪之後被舉薦為孝廉。這時候的王朗已經是名滿在外了,不僅有着弘農楊氏的光輝,更兼孝廉名號。年紀輕輕地就被任命為郎中、菑丘長等,後又經徐州刺史陶謙舉薦為茂才。
後因李傕郭汜禍亂長安,王朗跟隨陶謙因為支持漢室又被封為會稽太守。
曹操挾天子的第一年,孫策開始脫離袁術橫掃江東,於是進攻會稽,這時的王朗在任會稽太守期間曾多次打敗孫策,後因孫策之叔孫靜的獻策,王朗兵敗逃亡交州,出海到東冶時,遭孫策追擊,只得投降。但王朗在投降後堅決不肯投降孫策,也因此被流放。
後因曹操上表徵召王朗,王朗才決定回歸漢室,王朗被曹操任命為諫議大夫,參司空軍事。
魏文帝曹丕繼位後,王朗遷任御史大夫,封安陵亭侯。
魏明帝曹睿即位,進封王朗為蘭陵侯,升任司徒,位列曹魏三公。
公元228年,王朗於許都去世,謚號成侯,王朗與曹真等人因功得以配享曹操廟庭。
三、為何王朗是三國最大的贏家?
在正史上,王朗有個孫女叫王元姬,自幼受王朗栽培教育,且不說閉月羞花也是沉魚落雁。
在王元姬長大後就嫁給了司馬懿第二個兒子司馬昭,而且和司馬昭生了個兒子司馬炎,也就是晉武帝司馬炎。
說到這,大家就明白了,論輩分司馬炎是王朗的親外曾孫,司馬昭死後司馬炎就開創了晉朝,最終一統天下,天下終歸司馬氏。
對比在《三國演義》中被諸葛亮活活罵死來說,王朗可以說是三國最大的贏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