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夏天,鄧穎超在桌子上擺了幾個好菜,期待地看着大門的方向,等到一個中年婦女和周總理一起走進來時,她立馬迎了上去。
“鄧姐姐,好久不見!”
這個中年婦女名叫范桂霞,她激動地和鄧穎超握手,20多年未見,三人直到坐在飯桌上還有着說不完的話。
范桂霞
“我和衛兵說,我曾經是周總理的妻子,希望可以和總理見一面,把他們給嚇壞了。”
范桂霞描述當時警衛員的表情,鄧穎超和周總理都忍不住笑了起來,想起當年的事,三人都感覺恍如隔世,等到吃完飯,總理堅持要給她買車票才安心。
這位范桂霞女士到底是什麼人?她真得是周總理的“妻子”嗎?
特殊任務,見到總理
“小范,我再提醒一次,組織把這個重要的任務交給你,千萬不能出任何差錯啊!”
范桂霞堅定地點點頭,雖然不知道即將到來的是哪位領導,但她一定會用心去照料。
1927年國民黨政府開始全國“剿殺”共產黨戰士,到處都是人心惶惶,我黨同志們為了保存力量,紛紛藉助各種假身份躲過搜查的,但還是有很多人慘遭殺害。
這次范桂霞接到的就是協助一位領導假扮夫妻,躲過國民黨的搜查,面對這個任務,只有22歲的她一開始是想要拒絕的。
畢竟她已經有了戀人,而且一想到假扮夫妻和陌生人朝夕相處,她就渾身彆扭。
但等領導說完情況,她就改變了想法,這位陌生的“假丈夫”患了急症無法轉移,而他的存在對黨組織來說是極其重要的,絕不能有閃失。
范桂霞想到自己加入黨組織的初心,想起為保護自己而犧牲的父親,心中也就湧起了無限的勇氣。
不久前廣州的“四一五”屠殺中,毫無準備的她正在家中看書,軍警們突然找上門,他們得到線索,知道這家的女兒也加入了婦女解放協會和共青團。
情勢危急,范桂霞在父親的幫助下躲到了煙囪中,躲過了追捕,可等她回到家中時,卻發現父親倒在了血泊里。
原來軍警們找不到她,便決定逼問這位父親,但范父怎麼也不肯說出女兒的下落,他不覺得女兒參加共產黨有錯,也絕不會讓人傷害自己的孩子。
范桂霞故居
最終,惱羞成怒的軍警沖他開了槍,他努力撐着最後一口氣,等到看見女兒安然無事,便斷氣了。
范桂霞痛不欲生,但危急的情況下容不得她多待,鄰居們催着她逃離了這裡,她便輾轉逃亡,來到了香港,這才重新找到了組織。
如今她感覺自己終於也成為了“保護者”,她決定在革命事業前放下少女的羞澀,站出來保護這位領導,此時的她還不知道,這個“假丈夫”就是鼎鼎大名的周總理。
1927周總理在南昌起義後,帶着隊伍南下,準備在廣東地區擴大隊伍,可一路上的奔波和長時間的指揮讓他身心俱疲,因此突然患上了惡性瘧疾,甚至虛弱到下不來床。
還好這時一位同志挺身而出,也就是楊石魂,雖然他自己也在被國民黨追捕,但還是冒着危險租來船隻,帶着周總理偷偷來到香港治病。
當時的香港環境相對安全,但大家依然不敢冒險,萬一國民黨發現了周總理,那對共產黨來說打擊就太大了。
於是楊石魂便聯繫了香港的黨內人士,為他們安排假身份,為了更好地掩人耳目,最好給總理安排一位“妻子”,不僅逼真還能成為照顧總理的幫手。
因此組織才挑出了有着醫學知識的范桂霞,而後的事實證明,她的確將這個任務完成得很好。
楊石魂
這天范桂霞來到安排好的豪宅,嘴裡念念有詞:“我之後就是李太太,我的丈夫是來香港做生意的李先生......”
正在她在房間來回踱步的時候,門外響起了汽車的聲音,她馬上打開門,看着從車裡走下來的人,她仔細一看,居然是位老熟人了,這不是楊石魂同志嗎!
只見他小心翼翼地從車上背下一個高大的男人,對方穿着寬大的長袍,看着十分消瘦,頭上也戴着氈帽,還帶着黑框眼鏡,看不清楚樣貌,只能看出蠟黃的臉色。
一行人沒有多說話,連忙走進了屋子,把昏迷着的病人放在了床上,等到安頓下來,范桂霞才看到了這個病人的真面目,竟然是周總理!
她十分震驚,這還是那個意氣風發,溫文儒雅的總理嗎?怎麼虛弱的手都抬不起來,整個人看着憔悴極了。
這時她才明白,自己身上的擔子到底有多重,也更是不敢放鬆,她發誓一定要當好這個“妻子”,絕不讓敵人傷害總理!
假扮夫妻,悉心照料
從這天開始,范桂霞便一直陪護在周總理身邊,開始的幾天,總理一直發著低燒,始終昏睡不醒。
她便一個小時給總理測量一次體溫,不斷更換着總理頭上的冷毛巾,這時她很慶幸,自己是出生在一個醫生家庭,這才能做出一些貢獻。
范桂霞想到曾經和鄧穎超在廣州的相處,那時她們一起從事婦女解放的工作,她十分佩服這個有勇有謀的姐姐,也更希望能周總理能早點康復。
鄧穎超和周總理
她每天喂水喂葯的時候,便小聲地和總理說話,提起一些關於鄧穎超的事情,也會說一些最近的局勢情況,在這樣精心的照顧和陪伴下,總理終於醒了。
看着陌生的環境和面前的姑娘,周總理儘管虛弱,卻十分警惕,直到范桂霞介紹了自己,又通知了楊石魂過來,總理才放下心來。
得知她對自己的悉心照顧,總理十分感激,此次自己死裡逃生,離不開這個女同志的努力,范桂霞聽到大家的讚揚很不好意思,比起直面國民黨的戰士們,自己做得實在是太少了。
周總理醒來後不久,便拖着病體開始了解最近的情況,越聽眉頭就蹙得越緊,整個人看着就像一張繃緊的弓箭。
范桂霞知道,自己在這些大事上幫不上什麼忙,可大病初癒的病人這樣操勞肯定是不行的,便琢磨着做些補身體的飯菜。
她自己到外面買回了一隻老母雞,熬出了一鍋雞湯,自己一口也捨不得喝,把軟爛的雞肉和湯汁盛到碗里,端給了總理。
可周總理看到臉色卻嚴肅了起來:“小范同志,現在這個時候,那麼多同志生死不明,組織艱難求生,你們還給我熬雞湯,我哪裡喝得下?”
聽到這話,范桂霞的眼眶紅了,她沒想到,即便病倒在床,總理還是牽掛着其他同志,有着這樣的領導,共產黨怎麼會失敗呢?
她明白這份苦心,但還是勸道:“我記住了,但現在您是病人,就要聽專業人士的話,不趕緊恢復健康,哪裡有力氣呢?那不是更影響工作嗎?”
周總理沒想到這個姑娘年紀輕輕卻這麼有主意,見對方實在不肯放棄,他只好接了過來,表示下不為例。
從這之後,范桂霞也更了解總理的作風,便精心準備有營養又便宜的飯菜,一天天過去,總理的身體也終於好起來了。
在能下床走動之後,周總理便讓范桂霞外出給自己帶報紙和文件,開始投入到工作當中,等她看出總理體力不支時,便上前提醒他休息。
閑下來的時候,周總理便會想起自己的愛人,也會忍不住和范桂霞聊起來:“你認識鄧穎超同志嗎?知不知道她的消息?”
范桂霞激動地點頭:“當然認識,我和鄧姐姐一起工作過,您也不用擔心,我打聽過了,秘書處說她應該是在上海,沒有危險的。”
聽到這話,總理露出了笑容,他總算放下心來,也有心情聊天了,看着年輕的范桂霞,關心了她的感情狀況。
聽到周總理要給自己介紹對象,范桂霞臉都紅了,她不好意思的提起了自己的戀人:
“我的男朋友也是黃埔軍校的學生呢!他是第四期的,叫潘耀芳,但之前被派到廣寧後,我們就斷了聯繫。”
說到這裡,她的臉上是藏不住的憂傷,總理連忙安慰道:“這支隊伍應該是北上了,不會有問題。”
周總理想了想,也希望這個真誠的少女能擁有美好的感情,於是給出了自己的看法:“如果他是愛你的,一定會回來找你,如果他沒有來,你就不要再愛他。”
范桂霞有些懵懂,但也聽出了總理的關心,便連忙點頭,在之後的歲月里,她時常想起這些對話,更是明白了總理對感情的執着,也更敬佩這份風骨和擔當。
各奔前程,多年重逢
周總理的身體基本痊癒之後,他便準備外出參加會議,范桂霞都以“李夫人”的身份陪在左右。
為了掩人耳目,她穿金戴銀,學着抽煙打牌,一副闊太太的做派,但等一回到住處,她就立馬換下這些,牢牢記住共產黨員的原則。
范桂霞總忍不住觀察總理的一舉一動,在看到他雖然大病初癒,外出開會還不願意做小車,只肯步行的時候,就暗暗提醒自己,絕不能被資本主義腐蝕。
周總理對此很讚賞:“小范同志你做得很對,我們共產黨員不能沾染這種作風,要堅守本心。”
范桂霞在總理的教導下,思想進步的飛快,之後更是在總理的鼓勵下參加了廣州起義,這段經歷讓她一生都難以忘記。
晚年的范桂霞
但離別總會到來,周總理離開了香港,準備前往上海繼續主持工作,出發之前,他勉勵范桂霞:“一定要堅持鬥爭,勝利終將會到來的。”
從這之後,大家就天各一方,再也沒有相見,但在各自的人生中,都活得非常精彩。
1928年,潘耀芳通過組織終於聯繫上了范桂霞,兩位有情人結為了夫妻,但讓他們遺憾的是,這個好消息沒能通知周總理。
當時廣州起義失敗後,共產黨組織損失慘重,夫妻兩人怎麼都找不到黨組織的消息,最終只能放棄,回到了潘耀芳的家鄉生活。
在這裡雖然沒有辦法繼續到革命前線做鬥爭,但范桂霞還是沒有忘記總理的教導,她選擇成為一名教書育人的老師,來為國家培養更多的人才。
這一干就是幾十年,原本以為這輩子就會這麼平淡地過去,直到1953年,范桂霞被兒子接到北京。
她無意間得知,中央領導們都在中南海,她便鼓起勇氣前去,希望能再見一次周總理,為了讓警衛們相信自己,范桂霞才說出“我曾是周總理的妻子”這句驚人的話。
她想着哪怕是一分鐘,見周總理一眼也很榮幸,沒想到日理萬機的總理還不僅記得自己,還和鄧大姐一起熱情款待了她。
看着桌子上的燉雞湯、烤鴨、炒肉片,范桂霞感慨不已,這幾道菜既表露了對當年的懷念,也盡顯周總理夫妻的簡樸。
范桂霞和鄧穎超合影
這次見面三人相談甚歡,在得知她最終和戀人相遇,如今已兒女成群後,總理也開懷大笑。
等到范桂霞離開時,總理堅持要為她買票,鄧穎超也是再三感謝,這段跨越了幾十年的會面是那麼溫暖。
這段寶貴的情誼也沒有這樣結束,1984年,范桂霞再次來到北京,探望了鄧穎超,此時周總理已經去世,在世的兩人也已滿頭白髮。
1994年,89歲的范桂霞去世了,當初暢談古今的三人里,她是最後一個離開的,臨終前,她依然對周總理夫婦念念不忘。
提起那段在黑暗中摸索的歲月,范桂霞總覺得,總理就是那道照亮了自己人生路的光,哪怕是偉人離世,他帶來的光明也沒有消失。
結語
在充滿硝煙的戰爭年代,范桂霞和周總理、鄧大姐的革命友誼是純潔而偉大的,他們最後的重逢何嘗不是革命成功的見證呢?
這段往事,也讓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視角看到周總理迷人的風采,他的人格魅力即便過了再久,也依然讓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