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4月6日的清晨,一夥軍警闖入了東郊名巷的蘇聯大使館。當時,李大釗先生正在大使館之內,躲避張作霖的拘捕,可惜他的行蹤還是暴露了。
得知抓住李大釗,張作霖欣喜若狂,這些年來,張作霖一直將李大釗視為自己的死敵。如今,李大釗落在張作霖的手裡,張作霖第一個反應就要把李大釗殺掉。
可剛冒出這個念頭,他又猶豫起來。因為李大釗的影響力實在太大了,如果殺掉李大釗,必然引起全社會的口誅筆伐,他未必能夠承受得了這樣一個後果。
李大釗
革命先驅
關於李大釗的這次被捕,根源甚至要追溯到1924年。
那一年,李大釗的學生張國燾被湖南軍警逮捕入獄,幾個月之後,在李大釗的營救的之下,張國燾被釋放出來。出獄之後,張國燾對眾人說:自己在獄中咬緊牙關,從未屈服。
這件事情並沒有影響到張國燾在黨內的地位,他依舊是個舉足輕重的人物可。
當時,誰都沒想到,他撒了一個彌天大謊,直到1938年,張國燾第二次叛變之後,大家才得知,1924年他入獄的時候,早就已經出賣了自己的老師李大釗的身份。
所以,當時北洋政府就已經發出了通緝令,不過,當時李大釗正好喬裝改扮,前往蘇聯開會,所以逃過一劫。然而,從那之後,軍閥就已經記住了李大釗這個名字。
張作霖
一個純粹的革命者,和軍閥勢必不能共存,而張作霖對李大釗尤其恨之入骨。因此,張作霖入關之後,李大釗就非常的擔憂。
雖然,當時全中國已經亂成一片,北洋政府也不得人心,但張作霖身上存在的問題更加嚴重,他的奉系政府和日本勢力有勾結,一旦讓張作霖掌控全國,那麼局勢將更加的不可控。
所以,李大釗動用了自己全部的精力去阻止張作霖,他還聯絡馮玉祥,打算對張作霖展開軍事行動,但最終還是沒能成功。
張作霖得知李大釗所做的一切,便下了決心,認為自己必須要除掉李大釗,否則,自己這個位置就坐不安穩。
1926年,軍閥製造了三一八慘案,無數革命者在這次慘案中遭到屠殺,李大釗的處境變得更加危險,很明顯,他已經被針對了。
李大釗
他的學生們勸說他離開北京,到外地去躲避一陣子。但李大釗堅決不走,因為北京這邊工作繁重,如果自己一走,那就如了張作霖的願。
李大釗可以放棄自己的生命,卻不能棄革命事業於不顧。
這個時候,大家想到一個辦法,李大釗可以到位於東郊民巷的蘇聯大使館,請求庇護。蘇聯是當時世界上少有的社會主義國家,他們是非常敬重李大釗的,一定能夠給李大釗一個安全的環境。
大家都認為,這個計劃萬無一失,因為東郊民巷早在清朝末年就因為一紙不平等條約,成了外國人的地盤,中國軍隊反而無權進入東郊民巷搜查。
雖然這是一段屈辱的歷史,但此時此刻,這不平等條約上的內容卻恰好讓李大釗有了一個容身之所。
即便張作霖知道了李大釗的藏身之地,他也不敢輕易地出手,他一旦擅自踏入東郊民巷的地盤,就等於挑釁列強,他沒有這個膽子。
就這樣,李大釗帶着妻子兒女,還有他的學生們搬進了蘇聯大使館,繼續工作。而北京城內,張作霖派出自己的爪牙,瘋狂地尋找李大釗的蹤跡。
落入敵手
有一天,張作霖手下的警察局長吳郁文在東郊民巷附近,抓住了一個正在散發傳單的學生,這正是和李大釗共同躲藏在東郊民巷的人之一。
在嚴刑逼供之下,這個學生沒能挺住,對吳郁文招認了李大釗的藏身地點,而且還提供了一份蘇聯大使館內的學生名單。
吳郁文
吳郁文大喜過望,他立刻拿着這份名單,去向張作霖邀功請賞。張作霖也樂壞了,知道下落,就可以抓人了。
可一看到這個地點,張作霖卻猶豫起來,東交民巷里的那些國家,沒有一個好惹的。
但很快,張作霖想出一個主意,蘇聯當時在世界上的外交環境也十分緊張,英國、法國、荷蘭對於蘇聯都非常的仇視,何不利用他們之間的矛盾呢?
張作霖立刻聯繫到了英國和法國的大使,和他們進行談判,張作霖開出條件,希望他們能夠聯手廢除掉蘇聯大使館在東交民巷內享有的特權。
這對英國和法國來說,也正是求之不得的,他們早就想給蘇聯找點麻煩了。
於是,他們一拍即合,在未經蘇聯允許的情況下,直接召開會議,宣布取消蘇聯在東郊民巷之內的一切權利。做完這件事情之後,張作霖知道,自己抓捕李大釗的機會終於來了。
1927年4月5日深夜,張作霖讓吳郁文等幾個心腹帶着上百名軍警,包圍蘇聯大使館,追查李大釗的下落。
與此同時,李大釗的好友楊度正在北京參加一場婚禮。婚禮上,他看見了北洋政府的前外交部長汪大燮,從汪大燮口中,他得知張作霖派出了大批兵馬進入了東郊民巷。
楊度大驚失色,他還不知道張作霖已經將蘇聯在東郊民巷內的特權廢掉,他慌忙詢問汪大燮,這一切到底是怎麼回事?
汪大燮則告訴他:“今天張大帥已經派我和另外幾個人,去跟各國駐北京的使館打過招呼了,聲明我們將要進入東交民巷搜查俄國兵營。理由是前方戰事吃緊,後方共產黨人在進行破壞活動,影響京師的治安。希望各國公使館諒解並協助。”
張作霖打算對李大釗動手!
意識到這件事情之後,楊度立刻聯絡了北京城內所有能聯絡到的共產黨員,也通知了北京大學等高校的名流,請他們想盡辦法阻止張作霖的行動,但一切都來不及了。
4月6日的清晨,大批軍警沖入了蘇聯大使館,將李大釗一家人逮捕。
這個消息很快震驚全國,李大釗多年來為了國家和民族的獨立事業到處奔走,在人們心中享有很高的聲望,他這一被抓,眾人紛紛斥責張作霖的無恥行為,要求張作霖放人。
震驚全國
這種情況是張作霖始料未及的,他原本想的計劃十分簡單粗暴,只要抓住李大釗,隨後就可以立刻殺人滅口,然而,現在社會各界的關注卻讓他遲遲不能動手。
為李大釗求情的人太多,影響力也太大,一旦殺死李大釗,必然引起更大的風波。
張作霖有些自我懷疑了,眼下的局面已經超出了他的掌控範圍,如果他不給出一個合理的交代,那事態將永遠無法平息,張作霖坐在辦公室里,愁眉苦臉。
張作霖
最開始,他想要把輿論壓下去。可是他越是鎮壓,大家的反抗就愈發的激烈,甚至蘇聯那邊的工人也爆發了大遊行,來支持獄中的李大釗。
4月10日,北大和北師大兩所大學的校長找到張作霖,親自拿出了一封由上千名學生教授簽名的請願信,信中要求將李大釗的案子移交法庭,進行公正的判決,同時希望張作霖能夠釋放李大釗的家人,以及和李大釗一同被捕的學生。
看到這封請願信,張作霖更加頭疼了,一旦移交法庭進行裁決的話,就意味着張作霖要受到社會各界的監督,不好暗箱操作,張作霖非常害怕引起眾怒。
現在,對於李大釗,張作霖殺也不是,放也不是。
當時,全國上下,上百家報刊都刊載了李大釗被捕的事件,而且,絕大部分刊物的態度都是指責張作霖,同情李大釗。輿論如此猛烈,張作霖不能不害怕。
甚至於他的內心已經產生了動搖,想要找個理由把李大釗釋放,或者關幾年,讓李大釗吃點苦頭再放人。而殺掉李大釗這個念頭,在張作霖心裡已經越來越不可靠了。
但沒想到,4月12號,卻又發生了一件震驚全國的大事,那就是蔣介石所發動的四一二政變。在這次政變中,大量的共產黨人士被捕,無數人慘遭屠殺,人們對於四一二政變發生的震驚,甚至蓋過了李大釗被捕的事件。
四一二政變發生之後,在北京為李大釗奔走呼號的人們心情愈發沉重,蔣介石這個行為毫無疑問又推了張作霖一把,張作霖心想:蔣介石做得,張作霖為什麼做不得呢?
宣判死刑
但當時,張作霖還在搖擺,他甚至想過要拉攏李大釗。畢竟,一個如此有影響力的人物,如果能夠為張作霖所用,那張作霖豈不是賺大了嗎?
為此,張作霖派出了自己的心腹楊宇霆前去獄中對李大釗進行勸降。
楊宇霆和李大釗是老鄉,兩人有點交情。張作霖覺得,李大釗在監獄裡已經被關了六七天了,受盡酷刑折磨,如今自己用榮華富貴去打動他,必然能夠成功。
楊宇霆見到李大釗之後,擺出一副語重心長的樣子,勸說李大釗“認清現實”、“棄暗投明”等等。但這番話在李大釗耳中,不過是無恥之言,他回復楊宇霆:
“張作霖是猙獰之子,吳佩孚是狼狽之兒,我豈能為他們效勞!大丈夫生於世間,寧可粗布以禦寒,糙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就是斷頭流血也要保持氣節!”
楊宇霆
楊宇霆聽了李大釗的回復十分惱怒,回去之後,便怒氣沖沖地向張作霖彙報。
張作霖知道自己是無法勸降李大釗的,可是,那又該怎麼辦呢?正在張作霖百般猶豫的時候,一封電報忽然發了過來,發這封電報的人正是蔣介石。
在電報中,蔣介石先是抱怨張作霖,為何抓了李大釗,卻還遲遲不動手?要說對於李大釗的恨,蔣介石可完全不比張作霖少,蔣介石知道,張作霖會礙於社會各界的輿論搖擺不定。
所以,在這封電報里,蔣介石不斷地對張作霖保證,只要殺了李大釗,後續的事情,蔣介石一定可以跟他合作擺平。
看到蔣介石的承諾,張作霖果然變了態度,說來說去,他內心深處還是想要把李大釗除掉,而現在,蔣介石竟然能夠跟他站在同一個戰線,張作霖頓時覺得心裡有底了。
他想,即便最後出了事,責任也是自己和蔣介石兩人共擔。
很快,張作霖就叫來一眾心腹,說出了自己最終的決定,他要殺掉李大釗!
被關押在牢獄之中的李大釗,其實早就預料到了自己的結局。身為一個革命者,常年面對的就是流血犧牲,當這一刻來臨的時候,李大釗並沒有恐慌,他所擔心的是在外面的同志們,還有中國未來的前途。
張作霖對他用盡酷刑,可是他沒有吐露出任何關於共產黨的秘密。
在《獄中自白》的最後一段,李大釗寫道:
“釗自束髮受書,即矢志努力於民族解放之事業,實踐其所信,勵行其所知,為功為罪,所不暇計。今既被逮,惟有直言。倘因此而重獲罪戾,則釗實當負其全則。惟望當局對於此等愛國青年寬大處理,不事株連,則釗感且不盡矣。”
直到絕境,李大釗想到的依然不是自己,他為國家和民族奉獻出了自己的全部。
那邊張作霖已經磨刀霍霍。在法庭上,以張作霖為首的代表團匆忙作出了判決——死刑!
從容就義
李大釗平靜地接受了這個審判結果。
隨後,為了處死李大釗,張作霖出錢從法國購買了一台絞刑架。楊度得知這個消息,不想看着李大釗送死,所以他決定聯合同志們做最後一次努力,那就是在行刑當天劫法場。
但李大釗從獄中的地下黨口中得知這個消息後,卻堅決阻攔。因為他知道,這樣的行動九死一生,他寧願犧牲,也不希望同志們為他冒險,他只希望在自己離開之後,依然有人接過他手中的紅旗,繼續走下去。
就義前的李大釗
1927年4月28日,李大釗從容地走上了刑場,和他一同被處決的還有另外19名同志。
面對這19名同志,李大釗目光堅定地說:“不能因為反動派今天絞死了我李大釗,就絞死了偉大的共產主義,共產主義在中國必然得到光輝的勝利!”
從青年時代投身革命起,李大釗就相信,勝利遲早會屬於中國人民。
他並不畏懼死亡,因為,中國的革命者是殺不盡的,敵人以為可以憑藉殘忍的手段阻止革命的進程,但他們不過是痴人說夢。總有一天,人民群眾會站起來,推翻他們殘暴的統治。
在李大釗行刑之前,張作霖又特意交代,不能讓李大釗死得太痛快,要慢慢地折磨他。
所以,劊子手第一次把李大釗推上絞刑架的時候,故意拖延時間,把他絞昏過去,隨後再將他用冷水潑醒。
雖然李大釗已經上了刑場,但張作霖還是希望能夠讓李大釗真正的屈服。
對於人類來說,死亡是世界上最恐怖的事情之一,面對死亡,沒有幾個人會不害怕,張作霖相信,就算是李大釗也會在死亡的威脅之下求饒。
可是他錯了,一個革命者的意志是堅不可摧的,他這樣的小人永遠無法理解李大釗的心境。李大釗被絞暈過去兩次,可是,他始終咬緊牙關,不曾求饒。
第二次昏迷醒來之後,李大釗已經七竅流血,可他睜開眼睛,只對劊子手說了“力求速辦”四個字。
這一次,連敵人也感到害怕,劊子手想不明白,為什麼這個人竟然不怕死?
原本,他想多折磨李大釗一會兒,可是,眼見這個人兩次昏迷,而仍不低頭,他卻慌了,於是,他匆匆忙忙的第三次給李大釗套上繩索,將他絞死。
李大釗死了,張作霖鬆了一口氣,他很快將這個“好消息”發電報告訴了蔣介石,兩個人為此得意洋洋。他們都以為,自己在和李大釗的鬥爭之中成為了贏家,從此之後,再也不會有人反抗。
但是,歷史告訴我們,他們是徹頭徹尾的輸家,李大釗的肉體會死亡、會毀滅,但是李大釗的精神卻永遠活着,會指引人們走向勝利。
多年以後,當勝利真正來臨的那一天,人們依舊會記得李大釗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