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則徐禁煙在不知不覺中犯下了一個嚴重的錯誤

2019年12月24日04:25:09 歷史 1599

作為開眼看世界的先驅人物,林則徐的身上也仍然不免帶有許多荒誕的偏見遺存。

禁煙:義律的對策

1839年3月10日,禁煙欽差大臣林則徐一路風餐露宿,舟車勞頓,終於抵達廣州。

早在林則徐抵達廣州之前,兩廣總督鄧廷楨、廣東巡撫怡良早已雷厲風行,在禁煙一事上取得了可觀的成績,兩年多的時間裡共查獲鴉片60餘萬兩。這個數據在當時 已經算得上是全國之最了。不過,如果和這一時期鴉片走私流入中國高達8.1萬箱這個數字相比,可就顯得九牛一毛,不值一提了。

無疑,這意味着,繼續使用傳統的禁煙手段,如捉拿煙販、查抄煙館、驅逐運煙躉船等,已經不可能完成道光皇帝交下來的“鴉片務須杜絕”的使命。

林則徐禁煙在不知不覺中犯下了一個嚴重的錯誤 - 天天要聞

林則徐決定採取新辦法。按照清朝的規定,到廣州來的外國商人,只許和政府指定的行商們交易。所以,抵達廣州的第八天,林則徐就召集行商們開會,頒布嚴諭,責成他們傳諭外國商人,將貯藏在船上的數萬箱鴉片全部上繳。

行商們以為這又是一次清朝官員索要賄銀的例行公事,他們沒把林則徐的命令真當回事,連續幾天,外國商人們毫無動靜。

3月24日,林則徐做出了最後的決定。他宣布終止了廣州的一切中外貿易,繼而封鎖外國商人集中的商館區,斷絕了裡面的各種供給。也就是說,林則徐將一個達6.6萬平方米的大商館區變成了一個大拘留所,其中約350名外國商人被統統關了禁閉。

沒水喝,沒飯吃的滋味自然不好受。英國駐華商務總監義律在三天之後,終於決定屈服。他以英國政府的名義,勸告英國商人把鴉片交給他,然後由他交給中國政府。

義律的表態讓林則徐大大地鬆了一口氣,同時也讓被困在商館區的英國商人們大為興奮。林則徐認為禁煙總算有了結果,但如果他了解了英商們為何興奮不已,也許,他就輕鬆不起來了。

英商們之所以興奮,是因為義律的舉動,意味着英國政府已經決定保護他們的利益。他們的鴉片本來就是用來賣的,至於是賣給中國人還是英國政府,並不重要。既然 政府願意出面收購他們手裡的鴉片,他們何樂而不為呢?所以,他們爽快地答應了交出庫存的鴉片,甚至於將那些還在運輸途中,尚未抵達廣州的鴉片也一併報了上 去;少數幾個美國商人見機,也通過關係,把自己的鴉片轉讓到英國商人名下,以求減少損失。結果是:林則徐收繳到了比他想象中更多的鴉片。

但這絕非好事。

3月27日上午,林則徐接到了義律的稟帖,表示願意交出鴉片。林則徐和他的同事們完全沒有意識到:從這份稟帖開始,他們掉入了戰爭的陷阱。這份稟帖改變了林則徐此行使命的性質,原本針對外國商人的反鴉片走私的行動,從此變成了中英兩國官方間的交涉。

林則徐禁煙在不知不覺中犯下了一個嚴重的錯誤 - 天天要聞

同一天,林則徐還接到了外國商人們集體簽名的稟帖。帖子裡面說,林則徐所傳達給他們的許多事情,相當複雜,他們自己不能做出決定,所以懇請林則徐去找各國的 領事、總管“自行辦理”。林則徐同樣沒有發現其中的奧秘,他愉快地接受了外商們的建議,此後,他的所有交涉都直接針對着各國的官方。這也就意味着:從這一 天開始,站在林則徐對面的,已經不再是一個個獨立的鴉片商人,而是站在他們背後的各國政府,英國政府則首當其衝。

按照中國傳統官僚體系的評價標準,林則徐兩袖清風、實心辦事,是典型的模範官僚。但可惜的是,他對近代西方的基本外交經驗幾乎一無所知,所以,他在不知不覺中犯下了一個嚴重的錯誤:一場本來完全可以界定為中國內政的禁煙運動,升級成了中英兩國的外交衝突。而恰恰是這個錯誤,給了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最基本的前 提——沒有這個前提,英國議會是不可能通過對華使用武力的提案的。

後果:林則徐的判斷

義律代表鴉片商人繳出鴉片,意味着林則徐收繳了英國政府的財產。對於義律,很多近代史研究者都有意為之翻案,說他本身也是一個對華鴉片貿易的堅決反對者。本 文無意於討論義律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但在1839年4月3日他寫給英國首相巴麥尊的報告里,已經提出了十分具體的侵華計劃和賠償要求。

6月中旬,虎門的空氣里瀰漫著濃重的鴉片和石灰粉混合而成的味道。林則徐在那一剎那,登上了民族英雄的至高點。但他卻完全沒有意識到,一場即將改變中國命運的戰爭,已經從倫敦和印度起航了。

林則徐禁煙在不知不覺中犯下了一個嚴重的錯誤 - 天天要聞

5 月1日,正在虎門忙着收繳、處理鴉片的林則徐對形勢作了這樣一番判斷(譯文):“到省之後察看夷情,發現他們外表看似很桀驁不訓,但內心裡其實很怯弱。很 多人擔心禁煙會招來戰爭,豈不知這些人遠涉重洋六萬多里,到這裡經商,主客之別、眾寡之分,普通人一眼就能看清楚。他們固然船堅炮利,但也只是在海面上擁 有優勢,進入內港就沒用了。 廣州門戶重重,有很多天險可以倚仗。再說,即便沒了鴉片貿易,只做正經買賣,他們也能夠掙到三倍的利潤,為自己的利益着想,他 們也不會選擇戰爭,而捨棄這個碼頭的。”

自從成功將本屬中國內政的禁煙行動轉變成兩國政府間的交涉之 後,義律的態度就變得日漸強硬了起來。為此,林則徐又專門在奏摺裡面提醒道光皇帝(譯文):義律這個人來華多年,向來狡猾,還經常購買我們的邸報(相當於 中央級的內參資料)看,他知道我國對於“邊釁”這種事情很敏感,所以希望藉此恐嚇我們,還到處收買漢奸,散播謠言。林則徐向道光打了包票:他們萬不敢以侵 凌其他國家的手段來窺伺我中華大國,因此,皇上千萬不要上了義律恣意恐嚇的當。

林則徐禁煙在不知不覺中犯下了一個嚴重的錯誤 - 天天要聞

林則徐對自己的判斷極有把握。9月5日,他寫信給自己的好友,廣東巡撫怡良,信中對義律近期所表現出來的強硬態度極為不解(譯文):“然而我私下裡替義律着想,他是沒有任何出路的,就是不知道他為什麼至今還不肯回頭。”

澳門的葡萄牙人那裡傳出消息,說英國已經從本土和印度調集了12艘軍艦來華。對此,林則徐嗤之以鼻,他告訴澳門總督(譯文):“這些謊言,都是義律他們編造出來的,根本不值得討論。”

這種極端的自負一直持續到1840年4月。那時候,英國將對華採取武力手段的消息已經路人皆知,美國領事找到林則徐,告訴他,英國軍艦將在6月份封鎖廣州 港,所以,他要求中國方面儘早讓美國船隻進入港口,開倉卸貨,以避開戰事,減少損失。對於來自美國官方的正式消息,林則徐仍然不以為然,將其稱之為“謠 言”——沒有基本近現代外交經驗的林則徐,根本無法體會出美國領事話里的官方味道。

6月份,英國抵達 廣東沿海的戰艦已有四艘,但林則徐卻在給皇帝的奏摺中說:“這些船雖然裝備了較多兵器,但其實只是運載鴉片的船隻而已”,居然將戰艦視為商船,將一場即將 爆發的改變中國命運的戰爭,視為一次大規模的鴉片走私。林則徐最後的總結是:“誠如皇上所說,他們不可能有什麼舉動”。

7月17日,林則徐的這份報平安的摺子抵達紫禁城。此時,英軍已經佔領舟山12天了。

戰爭:清軍的準備

儘管不相信,可戰爭真的來了。

實際上,從1839年9月份開始,中英之間就摩擦走火,開始頻繁出現武力對抗。到次年6月鴉片戰爭真正爆發,期間九個月的時間裡,廣東海面上先後發生過大小 不等的戰事共七起。但這些零碎的戰事都沒有引起林則徐的警惕,相反,在向道光彙報這些戰事的戰果時,林則徐的報告存在着嚴重的誇大和吹噓嫌疑。例如:

(1)1839年9月4日的九龍之戰,林則徐奏報朝廷說,清軍死2人,傷4人,船艦稍有損傷;擊沉英艦1艘,擊斃英軍17名。英軍方面的統計數據卻是僅受傷數人。

林則徐禁煙在不知不覺中犯下了一個嚴重的錯誤 - 天天要聞

(2)1839年11月3日的穿鼻之戰,林則徐的報告里說,戰後在海里“撈獲夷帽二十一頂”,己方三艦進水,一艦起火但很快被撲滅。英軍義律方面的報告卻是:擊沉清軍三艘軍艦,另一艘火藥倉被擊中而爆炸,另有多艘明顯進水,英軍沒有人員傷亡。

當然,林則徐報告里的水分,究竟是他自己加進去的,還是前線指揮官曾經向他虛報過戰功,那就不得而知了。但無論是哪種可能,無論林則徐是否確知前線戰事的真 實情況,總之,這些戰事都沒有引起他的注意。他一直認為,與清軍交戰的對手,只是那些沒有得到英國當局命令,私自來華的一些軍艦和走私商船。他沒有意識 到,自己其實已經在和英國這個國家交戰了。

不過,這些零碎的戰事還是促使林則徐做了一些戰爭準備。在給道光皇帝的摺子里,林則徐認為,清軍水師仍有在海上全殲英國艦隊的能力,但水軍遠出海面,後方難免疏漏,為防萬一,不如“以守為戰,以逸待勞”,自然百無一失。對此,道光深表贊同。

林則徐禁煙在不知不覺中犯下了一個嚴重的錯誤 - 天天要聞

隨後,林則徐對廣東沿海的炮台也進行了檢查、加固,加強了許多炮台的火力密集度,也在某些關鍵關隘設置了第二、第三道防線。利用炮台抵禦海面勢力入侵是很傳 統,也很有效的戰術,但林則徐的所有防禦措施都忽略了一個最致命的問題:所有的炮台都無力防禦登陸英軍從其側後方發起的地面攻擊。而恰恰是這個漏洞,後來 給清軍造成了致命的傷害。

為什麼林則徐會留下這麼大的防禦漏洞?

林則徐在1839年9月遞呈給道光皇帝的一個摺子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這個問題。林則徐在摺子里說(譯文):“夷兵除了槍炮之外,擊刺步伐都非其所長,他們還裹腿纏足,裝束嚴密,兩腿屈伸都很不方便,如果上岸的話,就更加無能為力了。所以,他們並非不可戰勝的。”

1840年8月,定海失陷,林則徐向朝廷獻策,建議高額懸賞,激勵軍民奮勇殺敵,他居然說,因為英國兵的雙腿構造與中國不同,屈伸艱難,所以,他們只要一倒下去,就根本爬不起來。基於這種認識,林則徐認為,英國軍隊根本毫無陸上作戰能力,自然完全不必防禦他們登陸作戰。

林則徐是中國近代史上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然而即便是他,在1840年這樣的關口,仍然荒誕至此,悲耶,嘆耶?

一壺濁酒,且隨流水落花也罷。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援助圭亞那30餘年 中國醫療隊隊服成“中國名片” - 天天要聞

援助圭亞那30餘年 中國醫療隊隊服成“中國名片”

在萬里之外的南美洲國家圭亞那,自1993年起,一批又一批的中國援外醫療隊的醫生,用堅守和奉獻精神,為當地患者帶來健康與希望,也推動了圭亞那診療技術的發展。前不久,65歲的眼疾患者奇尼安到喬治敦公立醫院找黃曉波醫生複診。他患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繼發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經過及時手術,他的眼睛已恢復了視力。喬治敦...
山河印記·尋訪抗戰足跡丨“響木”清脆 抗聯密營里的“密電波” - 天天要聞

山河印記·尋訪抗戰足跡丨“響木”清脆 抗聯密營里的“密電波”

篤篤篤……“啄木鳥”發出的悅耳聲音回蕩在林間,然而在80多年前,這個聲音卻是東北抗日聯軍預警及聯絡的“密電波”。搖動“響木”會發出類似啄木鳥啄木頭的聲音,抗聯戰士利用“響木”發出的不同聲音可表達多種意思,其在抗聯部隊隱蔽傳遞消息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據介紹,80多年前,楊靖宇率領的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
那頂象徵著夢想的草帽:照亮了整個三國的天空! - 天天要聞

那頂象徵著夢想的草帽:照亮了整個三國的天空!

文‬/胡鐵瓜‬建安十二年的深秋,新野縣城外的蘆葦盪泛起金浪。四十七歲的劉備站在城樓上,望着校場上整齊列陣的三千士卒,突然蹲下身揪起腳邊的蒲草,在粗糲的指間捻了捻,露出孩童般頑皮的笑意。
抗戰回望18︱《廣西學生軍》:“廣西的政治基礎是青年” - 天天要聞

抗戰回望18︱《廣西學生軍》:“廣西的政治基礎是青年”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澎湃新聞·私家歷史與抗戰文獻數據平台合作,推出“抗戰回望”系列,選取抗戰期間的報紙、圖書、日記等史料加以介紹,希冀帶領讀者前往歷史現場,觸碰抗戰時中國軍民的精神與生活。本文介紹《廣西學生軍》一書,藉以反映抗戰初期桂系軍隊組織發起的第二屆廣西學生軍的情況...
朱學勤憶胡適 - 天天要聞

朱學勤憶胡適

【原題】朱學勤:胡適,始終以一種從容的態度批評着那個時代,不過火,不油滑,不表演,不世故轉自當代文學批評作者朱學勤 節選 | 想起了魯迅、胡適與錢穆轉載 | 《被遺忘與被批評的》胡適的一生是堅持自由主義的一生。
TVB傳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長在青浦...一張嘴就是標準上海話 - 天天要聞

TVB傳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長在青浦...一張嘴就是標準上海話

說到歌手汪明荃相信很多朋友都認識在香港娛樂圈摸爬滾打近六十年汪明荃早已成為粵語流行音樂代表性人物之一同時也是影視歌三棲藝人但是你知道嗎?她可是地地道道上海人!5月3日汪明荃在上海交通銀行前灘31演藝中心舉辦《DIVA演唱會》上海站一張嘴就是地道上海話這是78歲的她首次回到家鄉上海舉辦個人演唱會“我準備多首上海...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開懸賞 - 天天要聞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開懸賞

為切實維護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和法律的權威,促進社會信用機制的建立,經申請執行人的申請,依照相關法律規定,近日,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人民法院發布最新執行懸賞公告: 1、被執行人:朱中美,女,1990年01月19日出生,漢族,住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井崗鎮衛樓村汪崗村民組150號,公民身份號碼34011119900119 ****。 2、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