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蕙蘭:14歲嫁楊虎城為妾,夫妻20年沒有子嗣,卻是楊家最大功臣

2022年07月08日01:22:28 歷史 1838

1949年9月,重慶解放前夕,蔣家王朝搖搖欲墜。毛人鳳曾向蔣介石請示要如何處理楊虎城,蔣介石稱:“殺掉,留他做什麼!今天之失敗,是由於過去殺人太少,把一些反對我們的人保留下來了。”

9月6日,毛人鳳派出4名特務將楊虎城及其幼子楊拯中、幼女楊拯貴,其秘書宋綺雲和夫人徐林俠以及他們的幼子“小蘿蔔頭”宋振中等8人押回重慶,殺害於重慶戴公祠。

楊虎城在重慶遇害的噩耗傳來,遠在北平的夫人張蕙蘭當即就昏暈了過去。楊虎城被囚禁的十多年來,她含辛茹苦地將幾個孩子撫養長大,獨自撐起一個家,唯一的信念就是能和丈夫團圓。

如今這根信念的柱子塌了,一向堅韌的她也垮了。

張蕙蘭:14歲嫁楊虎城為妾,夫妻20年沒有子嗣,卻是楊家最大功臣 - 天天要聞

楊虎城將軍先後有過三段婚姻。他的原配夫人叫羅佩蘭,張蕙蘭是他的第二位妻子。張蕙蘭14歲嫁入楊家,楊虎城與羅佩蘭剛結婚3年。

1916年,時任國民革命軍獨立營長的楊虎城駐紮在陝西大荔縣,與當地鄉紳張西銘熟識。張西銘有個養女羅佩蘭,年方15歲,出落得十分標緻。楊虎城偶然得見,心動不已。

徵得張西銘的同意,楊虎城上門提親,羅佩蘭對他很是傾慕。兩家親事定下來,不久完婚。婚後,夫妻二人感情甚篤,羅佩蘭追隨丈夫四處轉戰,非但不畏艱苦,還特意學會了騎馬打槍。

羅佩蘭還很會團結士兵,鼓舞士氣,甚至不顧身孕隨夫奔走在前線勞軍,慰問傷員,贏得了楊虎城部署和朋友們的尊重。

結婚三年,楊虎城對羅佩蘭既鍾愛又敬重。楊虎城本無意再娶一妻,但是一段姻緣卻主動送上門來。

張蕙蘭的父親張養卿是蒲城一間中藥鋪的掌柜,和楊虎城算是同鄉。早年楊虎城出道反抗官府時負了槍傷,曾在張家養過傷。兩人談得來,遂成莫逆。

張養卿很欣賞楊虎城,有意將將獨生女兒張蕙蘭許他為妻。可是此時的楊虎城已有妻室,並無再娶之心。

楊虎城婉言辭謝,誰知張養卿找到了楊虎城的母親遊說,執意要把女兒配給楊虎城作妾。一來二去,硬是把這門親事給定了下來。

張蕙蘭:14歲嫁楊虎城為妾,夫妻20年沒有子嗣,卻是楊家最大功臣 - 天天要聞

1919年,楊虎城的母親把兒子召回來,做主讓他和張蕙蘭成親。楊虎城是孝子,只好遵從母命拜堂成婚。這時張蕙蘭年僅14歲,還是個懵懂的孩子,根本不知道婚姻是怎麼一回事。

就這樣,張蕙蘭稀里糊塗就和楊虎城完婚了,也不知道楊虎城還有原配妻子。完婚不久,楊虎城就回了軍營,把她留在家裡侍奉母親。

楊虎城不在家的日子裡,她也不抱怨獨守空房,只是努力學做家務,侍奉婆母。在楊虎城的母親看來,張蕙蘭無疑是最孝順,也是她最滿意的一個兒媳。

直到三年後,羅佩蘭因為生了病難以隨軍,回到了楊家。這時的張蕙蘭年歲稍長,漸通人事,她才知自己嫁進楊家竟是妾身,丈夫早有妻室。

張蕙蘭雖然表面上不說什麼,生活中和羅佩蘭也是姐妹相稱,但是心中到底對這樁包辦婚姻還是有所芥蒂。

她怨恨父親當年一意孤行,把自己嫁給一個有婦之夫,如今在楊家成了這麼一個尷尬人,於是張蕙蘭就此與父親斷絕來往。直到她父親去世,在婆母勸說下才回去參加了葬禮。

不過儘管張蕙蘭把怨氣都撒在了父親身上,她對丈夫楊虎城卻是由衷敬愛,和羅佩蘭之間的相處倒也十分愉快。

張蕙蘭嫁到楊家後,羅佩蘭一直把她當做小妹,婆母更是將其視作親生女兒一般,一家人倒也相處和諧,相安無事。張蕙蘭沒有文化,但是善良賢惠,楊虎城雖對婚事有所不滿,但對張蕙蘭卻十分同情。

張蕙蘭:14歲嫁楊虎城為妾,夫妻20年沒有子嗣,卻是楊家最大功臣 - 天天要聞

從現有的楊虎城家信中,我們其實也能看出他對這個二夫人的體恤。在幾封楊虎城的親筆信中,都稱張蕙蘭為“蕙蘭妻”,可見他給了張蕙蘭充分的尊重。這份體恤張蕙蘭自是能感受到的,因此她也十分敬重丈夫。

張蕙蘭是個識大體,有大義的女子,在楊虎城顛沛轉戰的歲月里,她默默支撐着小家,悉心照料婆母。羅佩蘭生下第二個孩子後得了肺結核,纏綿病榻之際,也是張蕙蘭在一旁侍奉。

1926年,河南軍閥圍困了楊虎城駐守的西安,攻城未能得逞後,把矛頭對準了楊虎城的家眷,揚言要抓楊虎城的母親做人質。羅佩蘭有病在身,負責轉移一家人,保衛楊家老少安危的擔子就落到了年輕的張蕙蘭身上。

還好張蕙蘭也是個有主見的女子,她得知情況下,立即組織全家人輾轉渭北、躲避敵人,這一路的風餐露宿也讓張蕙蘭吃盡了苦頭。轉移途中,一家人差點與敵人正面相迎,好在張蕙蘭機警,帶領眾人躲進了一片樹林。

幾天後,一家人被餓得奄奄一息,情急之下,張蕙蘭往自己臉上抹了一層泥巴和黑灰就摸進了附近的村莊討飯,又把這些討來的食物帶回樹林里供一家人充饑。

張蕙蘭就靠這種極端的方式苦苦支撐,終於等到了援軍趕來,西安之圍被解。與此同時,羅佩蘭的身體卻每況愈下。

1926年10月,羅佩蘭還沒等見到丈夫最後一面,便在病痛的折磨下撒手人寰。楊虎城趕回家的時候,羅佩蘭的遺體已經被裝棺入殮。巨大的悲痛之中,楊虎城只喊了一句“佩蘭啊”便昏暈過去。

在羅佩蘭的葬禮上,張蕙蘭看到了她永生難忘的一幕。按照當地風俗,死者的兒子牽着帶子走在轎前引路,稱之為“扯纖”。但是考慮到兒子拯民的年紀太小,楊虎城就承擔了孝子的角色。

出殯那日,天雨路滑,楊虎城頂着一身泥濘,拄着柳木棍子,為披麻戴孝,打着引蟠,在前面扯纖引路。為妻子行守孝之禮的,楊虎城可能要算第一個。他和髮妻之間的深情,一時傳為美談,也深深感動了張蕙蘭。

從張蕙蘭的角度看來,“姐姐”過世了,她成了丈夫唯一的妻子,她產生了對婚姻感情更深的渴望,也無可厚非。不過事情後來的發展,卻全然不是這樣。

張蕙蘭:14歲嫁楊虎城為妾,夫妻20年沒有子嗣,卻是楊家最大功臣 - 天天要聞

羅佩蘭過世後,楊虎城率軍離開陝西參加北伐。留在老家的張蕙蘭照顧楊虎城長子楊拯民和長女楊拯坤。兩個孩子雖不是張蕙蘭親生,她卻視如己出,孩子們也親切地喊她蕙蘭娘,待她如生母。

張蕙蘭不失為一個好妻子、好兒媳、好母親。可她終究沒有像羅佩蘭一般和丈夫縱馬馳騁、笑闖天涯的本事和機緣。她只能做家裡的頂樑柱,卻始終當不了丈夫在革命事業上的臂膀。

北伐期間,楊虎城後來娶了第三位妻子謝葆真。謝葆真也是陝西人,很早就參加了共產黨。北伐時期,楊虎城的第十軍路過安徽,謝葆真正來到楊虎城的部隊做宣傳工作。

謝葆真青春活潑,聰明能幹,無論是其生動的口才、流利的演講都深得楊虎城的喜愛和讚賞。1928年1月,兩人結為夫婦。宴席上有同志問:“楊將軍為什麼愛上小謝?”楊虎城坦率地回答說:“我知道她思想進步,為了革命需要她;結了婚,她可以直接幫助我。”

事實也確是如此,在往後的幾十年里,謝葆真至死都與楊虎城在革命的道路上並肩戰鬥。對於丈夫再娶的事實,要說張蕙蘭心中全無失落,一定是假。但是明白事理的她,還是說服自己接受了這個事實。

楊虎城再娶之後,張蕙蘭還是繼續和婆婆、孩子們生活在一起。她的生活看上去沒什麼改變,但是事實上,她與楊虎城相處的日子更少了,夫妻之間聚少離多。

謝葆真與楊虎城結婚後,基本不離楊虎城的左右,隨楊征戰東西。後來,楊虎城主政西安後,謝葆真又經常以夫人的身份陪伴楊或獨立參加一些社會活動,予以了楊虎城事業上不少幫助。

作為和楊虎城相處時間最長的一位妻子,謝葆真一生中先後為楊虎城生下了兩子五女:楊拯亞、楊拯中,楊拯美、楊拯英、楊拯漢、楊拯陸楊拯國

張蕙蘭:14歲嫁楊虎城為妾,夫妻20年沒有子嗣,卻是楊家最大功臣 - 天天要聞

1929年,陝西地方治安惡化,土匪出沒。張蕙蘭顧及孩子們的安全,就帶着拯民、拯坤到山東去找楊虎城。

這段時間,楊虎城為了增加張蕙蘭和幾個孩子的知識,特意安排他們隨部隊一起去遊覽了南京、上海和杭州。這讓從陝西農村出來的張蕙蘭增長了不少知識,也因此產生了要學習文化的要求。

在這不久後,中原大戰爆發,張蕙蘭和孩子們被楊虎城安排在天津和母親、弟弟同住。在楊拯民的上學問題上,張蕙蘭和婆母孫一蓮、夫弟楊茂三卻發生了分歧。

孫一蓮和楊茂三主張請家庭教師,讓孩子們在家念四書五經,但是張蕙蘭卻堅持要讓幾個孩子卻公立學校念書,她也想到附近的婦女識字班學習文化。

一家人僵持不下,只好派人去徵求楊虎城的意見。對於張蕙蘭的想法,楊虎城很是驚喜。他平日里與張蕙蘭聚少離多,只道她是個安分守己的封建婦女,如今見到妻子有這番見識,快慰不已。

楊虎城隨即批評了弟弟:“茂三也不看都什麼時代了,還要孩子在家念死書,真糊塗!要讓拯民進學校,蕙蘭去識字班。人是社會的人,不合社會接觸,將來與人怎麼相處,怎麼融入社會?”

在楊虎城的全力支持下,兩個孩子得以進入天津租界的小學念書,張蕙蘭則到學校附近的識字班學習。不多久,她就能夠自己讀書看信。

1930年底,楊虎城擔任陝西省主席,骨肉分離的一家人終得團聚。那段時間,楊虎城和謝葆真還有剛出生不久的楊拯中住在軍部宿舍,張蕙蘭則帶着婆母和兩個孩子在就近的地方租下了一座大院。

張蕙蘭的進步思想,也讓她和楊虎城之間有了更多的話題,兩人的感情逐漸升溫。1931年,張蕙蘭在陝西生下了她唯一的兒子楊拯人。到西安事變發生時,這個孩子已經有5歲。

西安事變的第二年,楊虎城患了心臟病。這時拯民已經去了北平上學,謝葆真則在北平治病,家裡只有張蕙蘭一人。

她衣不解帶地服侍病重的丈夫,又要照料婆婆,無暇顧及親生兒子楊拯人的起居生活。兒子患上猩紅熱好幾天了,她一直都不知道,結果剛送進醫院就斷了氣。張蕙蘭悲痛不已,這件事情的沉痛打擊,也讓她陷入了精神失常。

張蕙蘭:14歲嫁楊虎城為妾,夫妻20年沒有子嗣,卻是楊家最大功臣 - 天天要聞

西安事變後,在蔣介石的壓力之下,楊虎城被迫攜謝葆真及7歲的兒子楊拯中出國考察。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三天後,報上登載了社會各界要求抗日的消息。楊拯民欣喜地拿着報紙對妹妹說:“看看,全民抗戰了!全民抗戰了!咱爹該回來了!”

聽到這番話,精神恍惚的張蕙蘭奇蹟般清醒過來,焦急地問:“你爹呢?你新娘(謝葆真)呢?”

楊拯民回答說:“他們出國了,很快會回來抗戰的!”但是事實上,當楊虎城一行回國,就被蔣介石囚禁在了南昌

張蕙蘭在西安長巷公館等待丈夫,一等就是5年。

1937年冬天,楊拯民對張蕙蘭說:“我想去當八路軍。”張蕙蘭說:“路子對着呢?”楊拯民就這樣去了西安。

1942年,18歲的楊拯坤讀完了高中,張蕙蘭說:“你爹現在還沒放出來,國民黨那兒沒有你的路,跟你哥一樣去延安吧!”

謝葆真出國之前,將四個女兒留在了孩子姥姥家。謝葆真歸國被囚後,姥姥家的生活非常艱難,於是張蕙蘭又做主把四個孩子接到了自己身邊,視如己出地照顧。

一年又一年,張蕙蘭仍像照顧楊拯民、楊拯坤那樣,把四個孩子撫養成人,並先後送上了革命道路。楊虎城胞弟楊茂三的媳婦早年病故,留下了幼小的楊拯晉、楊拯湘兩兄弟,也是張蕙蘭將這兩個侄子攏在身邊,直到他們長大成人。

重慶解放不久,傳來楊虎城和謝葆真被害的消息,張蕙蘭悲憤不已,舊病複發,躺在床上接連數日水米不進。當組織決定讓楊拯民去重慶移靈後,她又從極度的痛苦中掙扎出來,全身心猶如到為丈夫和諸烈士營造墳塋的繁雜事務之中。

親人們的遺骨從重慶移回西安後,安葬在了由張蕙蘭親自選定的塋地。同時,張蕙蘭也在這裡給自己預留了一塊墓地,只是這座墓,比謝葆真的墓與楊虎城的墳墓間的距離,又稍遠了一些。

張蕙蘭:14歲嫁楊虎城為妾,夫妻20年沒有子嗣,卻是楊家最大功臣 - 天天要聞

回首張蕙蘭這一生,她陰差陽錯嫁進楊家。在楊虎城的三位夫人之中,她不如羅佩蘭和謝葆真與楊虎城情誼深厚,她含辛茹苦一手養育了楊家的6個孩子,卻沒有一個是自己真正的骨肉。好在上蒼還是給了張蕙蘭晚年最大的福報。

她不僅撫育了這些兒女,還先後撫養了12個孫子孫女。子女們都孝敬她,稱她為“恩母”。她於1993年2月7日與世長辭,享年90歲。

鄉黨們送給她的輓聯是:“賢妻良母敬老撫幼堪稱懿範;辛勞一生節烈奉獻功在國家。”這是對她一生作為的最好寫照。


END.

在閱讀中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更多名人軼事,文學解讀,歡迎關注我的賬號@曉讀夜話~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繼《何以中國》後,上海再推《文運中國》 - 天天要聞

?繼《何以中國》後,上海再推《文運中國》

6月26日,第29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電視論壇《何以中國》鑒賞對話暨《文運中國》啟動儀式在上海廣播電視台舉行。《文運中國》是繼大型紀錄片《何以中國》之後,上海出品的又一部具有中國審美和人文特質的紀錄片。《何以中國》自2023年12月9日起在東方衛視和百視TV等網絡平台播出後,創下了億級體量的傳播,在國內大屏端累計曝...
“LOL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照片”火了,Faker鳥巢回眸,Uzi紅溫入選 - 天天要聞

“LOL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照片”火了,Faker鳥巢回眸,Uzi紅溫入選

前言:S14賽季的比賽已經正式開始了,相信絕大多數的玩家都關注了最近一段時間的對抗。Lpl賽區的比賽進行的是比較激烈的,從目前的整體形勢來看,排名靠前的幾支戰隊和春季賽差不太多,blg戰隊,tes戰隊和jd g戰隊依舊擁有統治級別的地位。就在最近,拳頭官方發起了一個投票,英雄聯盟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照片到底是哪一張?...
揭秘:潘安為何能成為第一美男? - 天天要聞

揭秘:潘安為何能成為第一美男?

在魏晉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男色盛行,英俊瀟洒的男士們成為了時代的焦點。其中,潘安以其出眾的容貌、高尚的情操和深厚的孝義,成為了那個時代最璀璨的明星,被譽為古今第一美男。一、潘安之貌:天生麗質,風華絕代魏晉時期,男色之美被賦予了極高的評價,而
追溯古羅斯歷史,“俄羅斯”之名從哪裡來? - 天天要聞

追溯古羅斯歷史,“俄羅斯”之名從哪裡來?

《基輔羅斯:東斯拉夫文明的起源》廣東人民出版社 肖瑜作為鄰國,俄羅斯經常被提及,國人並不陌生;若從革命史看,蘇聯與中國也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然而,如果我們再進一步,去追問俄國的歷史,恐怕大多數人只能想到“沙皇”等名詞,缺乏整體性概觀。
副市長降級2年後,再被查 - 天天要聞

副市長降級2年後,再被查

四川省紀委監委6月26日消息,資陽市政府辦公室二級調研員許志勛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四川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許志勛(資料圖)官方簡歷顯示,許志勛曾任資陽市副市長、市政府二級巡視員,2022年7月轉任資陽市政府辦公室二級調研員。這也是官方首次披露,許志勛曾被降級處理。據介紹,許志勛,男,漢族,...
聚焦武漢地鐵隧道一線,漢陽市政首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 天天要聞

聚焦武漢地鐵隧道一線,漢陽市政首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極目新聞記者 黎先才 通訊員 陳曉玉 袁曉雪近日,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在北京舉行召開。極目新聞記者獲悉,武漢市漢陽市政參與的“隧道重大地質災害源探測評估及處置關鍵技術”科技成果獲評“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榮譽證書該項科技成果是漢陽市政聯合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高校、科研...
中央決定,孫志禹、李富民履新! - 天天要聞

中央決定,孫志禹、李富民履新!

中央決定,孫志禹履新 6月26日,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召開領導班子(擴大)會議,宣布了黨中央關於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任職的決定:孫志禹同志任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公開信息顯示,孫志禹,男,漢族,1968年5月生,吉林梨樹人,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學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