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說歷史之假道滅虢(三):滅亡在春秋爭霸之前的軍事強國

2022年07月07日19:51:03 歷史 1768

公元前658年夏,擴張中的晉國已經羽翼豐滿。

打通晉國南下的道路,吞併周王室的老牌護衛軍——虢國,成為了晉國的首要目標。

晉國向臨近的虞國借道,一舉控制了虢、虞之間的戰略要地,下陽城(山西平陸)。

下陽之戰,將虢國令人驚異的戰略部署弱點進一步撕開。

晉獻公的眼中,虢國已是口中美食,只要做一個吞咽的動作即可。他所關心的,是如何給予虢國,最後的一擊。

曾經的王室貴胄,已經淪為虎口羔羊。

在史書《春秋》中,對於這段歷史,是這樣描述的:“虞師、晉師滅下陽。”

2000年10月30日,三門峽李家窯,虢國都城遺址第一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這次的考古發現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在李家窯發現的虢國城垣和宮殿遺址,成為我國考古界的重大發現,專家們一致認為,如今的河南省三門峽市李家窯,就是虢國曾經的都城,上陽城。

公元前658年,晉軍首先佔領了虢國北部的重要城邑,下陽。

“虢國當時是橫跨黃河兩岸,範圍也是比較大的,北邊叫下陽城,南邊就是三門峽一帶就是上陽城。下陽城就是現在在山西平陸縣一帶,有一個重要的渡口就叫茅津渡。”

上陽和下陽,雖然都屬於虢國,但是他們之間隔着一條黃河。唯一的一個渡口,茅津渡的兩岸高峰聳立,易守難攻。

晉國的軍隊在這裡遇到了大麻煩。晉國向虞國借道,迂迴進擊虢國,雖然攻佔了黃河北岸的下陽,佔據了虢國半部。但是常年爭戰的虢國怎麼這麼輕易就喪失戰鬥力?

在向虢國國都上陽進軍的途中,晉軍在茅津渡口遭到了虢軍守將舟之僑的阻擊,難以登陸,他們不得不退回到下陽據守。

勝利在望,卻偃旗息鼓,晉軍無法繼續前進。晉獻公看出了一個問題,只要有虢國的守將舟之僑在,要對付虢國絕不是那麼容易。


要怎麼做才能更進一步呢?

三個月後,一隊人馬來到了晉國,這隊人馬的領頭者,正是虢國的守將,舟之僑。兩軍對峙,這個敵方守將的到來,究竟有着怎樣不同尋常的目的?

晉獻公不得不謹慎地審視着眼前的這位武將。

重說歷史之假道滅虢(三):滅亡在春秋爭霸之前的軍事強國 - 天天要聞

虢軍陣營里,剛剛在下陽遭遇失敗的虢公丑,對局勢的判斷顯然有着嚴重的失誤。

在他的心裡,下陽城的失守,只不過是虢國暫時在戰術上的失利,如果準備充分,那麼打敗地位低微的晉國,依然不在話下。

虢公丑沒有將剩餘的兵力用於收復舊都城下陽,而是又一次做出了討伐犬戎的決定。

公元前771年,周王朝的都城鎬京(今陝西西安)被犬戎攻陷。在這場可怕的災難之後,周天子遷都至洛邑(今河南洛陽) ,開始了東周王朝的統治。

周王室東遷以後,西邊的門戶洞開,犬戎長驅直入,而函谷關是最後一道屏障,也是虢國的軍事要塞。位於三門峽以西的函谷關,在幾千年前就憑藉著險峻的地勢,成為了阻擋西方少數民族南下的重要關口。

有了虢國坐鎮函谷關,犬戎對於富庶的東周土地也只能心存覬覦。如今,晉虢兩軍交戰,犬戎立刻趁機來到虢國邊境,希望可以再次奪取周王朝的土地。

虢公丑聽說犬戎西犯,便顧不得與晉軍的對峙。他立刻集中重兵,向日漸接近虢國西部邊境的犬戎主動開戰。

佔據函谷關的優勢,虢公又一次成功為周天子驅逐了西方的犬戎侵襲,這種軍事上的勝利,似乎帶給了虢公無比的優越感。

而虢公丑在對犬戎的戰場上獲得的勝利,卻令虢軍的守將舟之僑不喜反憂。虢國剛剛丟失了下陽要塞,晉國大軍壓成,虢公丑反而在這個時候,選擇集中兵力去攻打犬戎,這顯然是不要命的舉動。

“晉國的國君有這種擴張的觀念在思想裡面,而虢國國君的思想比較保守,他一直在維護周王室的禮制宗法,他沒有這樣的野心。”

周王室的衰敗,讓舟之僑彷彿看到了虢國的未來,他認為這個國家離滅亡不會超過五年。於是,兩條路擺在了舟之僑面前:與虢國共存亡,或者脫離虢國保全自己。

權衡之下,舟之僑選擇了後者,而投奔的方向很容易確定,那就是晉國。

此消彼長,舟之僑帶着整個家族的離開,讓虢國的實力得到了很大的削弱。然而也正是這個人的到來,使得晉獻公擱置的伐虢程序,又一次擺上了晉國的日程。

虢公丑依舊深陷在和犬戎的作戰中。他並不知道,這個時候,虢國的後院已經起火。而晉獻公卻像一隻惡狼一樣緊緊地盯住老對手,一刻也不放鬆。

晉獻公打算抓住機會,再一次派出使者遊說虞國借道,只要虞國一點頭,晉國大軍便可再次採取行動。

公元前655年,虞國的大殿上,一場重要的外交會見正在進行。這是在晉國攻取虢國都城的第三年,晉國使者荀息再次前來借道。

此時,晉國已經掌握着虢國的半壁江山。三年前第一批入虢作戰的部隊並沒有返回國內,而是駐留在下陽城,與虢軍對峙。

而這次晉獻公派荀息前來借道的目的已經非常明確,那就是直接吞併虢國。

晉國的野心昭然若揭,虞國大夫宮之奇不得不出面向虞公進諫。這次,他堅決反對虞公第二次借道給晉國。

重說歷史之假道滅虢(三):滅亡在春秋爭霸之前的軍事強國 - 天天要聞

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從之。晉不可啟,寇不可玩。一之謂甚,其可再乎?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

所謂唇亡齒寒,說的正是虢國與虞國的關係。虢國滅亡了,虞國必定也逃不掉。晉國的野心不可助長,借路一次就算了,怎麼還能再借?

然而忠心耿耿的宮之奇苦口婆心的一番勸諫,卻被虞公當做了耳邊風。虞公認為晉國、虞國都是周王朝統治下的姬姓國家,有了這點親戚關係,晉國不會做出太出格的事情,只不過想再次借條道路教訓一下狂妄自大的虢國而已。

然而虞公卻沒有想到,雖然從血統上來說,晉獻公仍然是周王室的子孫,但是在小宗取代大宗的殘酷內戰之後,晉國早已經演變成了一個為了擴張地盤可以不惜代價,撕去一切假惺惺偽裝的霸權之國。

戰國時,人們習慣將秦國稱為虎狼之國,但實際上,最早被稱為虎狼之國的卻是晉國,為了生存,狄戎要滅,擋在自己擴張的邊境線上的一切國家都要滅掉,這成為了晉獻公在位時期晉國發展的基本思想。

此時,虢國和晉國旗鼓相當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當周天子創建的禮儀崩塌,各國之間的廝殺已經不是憑藉血統說話,這是一個垂青於邊緣勢力的時代。像東部臨海的齊國,南邊的楚國,西邊的秦國,西北的晉國,正是靠着消滅邊境的小國和少數民族,逐漸壯大,發展成了四大諸侯國。

中原的諸侯國紛紛嘗到了禮崩樂壞的滋味,晉國早已不滿足於屈居在周王朝的西北方,通過吞併小國增加勢力,這是晉國向中原霸權邁進必走的一步。對於這個企圖,虞國大夫宮之奇十分清楚——晉國在消滅了虢國之後,虞國也註定不會有好下場。

虞公雖然理屈詞窮,但是他還是堅持以為,晉國是絕對不會做出對虞國不利的舉動。

“唇亡齒寒,雖然有些道理,但在這種情況下,未免有些危言聳聽了吧......”

重說歷史之假道滅虢(三):滅亡在春秋爭霸之前的軍事強國 - 天天要聞

禮制即將被亂世打破,孱弱腐朽的周天子已經無力給予這些尊貴的封國以庇護。諸侯爭霸,弱肉強食,這才是天下大勢。虞、虢這樣在夾縫中生存的小國家,在動蕩的歲月中,如果不互相依靠,就難逃被各個擊破的命運。

想到虢國和虞國即將遭遇的滅頂之災,宮之奇不寒而慄。明哲保身,遠走他鄉,也許這才是已經失去希望的宮之奇此時最好的出路。

虞公的一念之差,使得荀息的計謀再一次成功,晉國的軍隊得以第二次繞過虢國的防禦線。這次的軍事行動由晉獻公親自指揮,他迅速集結了最精銳的晉國軍隊,滅虢之戰拉開了序幕。

公元前655年,晉軍在都城絳城(今山西襄汾縣)集結後,越過中條山,到達虞國都城後繼續南下,最後和駐紮在下陽的晉國軍隊匯合成一股大軍。

虢國都城上陽城,和已經滿是晉軍的下陽城,隔着奔騰的黃河,遙遙相望。

晉獻公二十二年周曆八月甲午,也就是公元前655年八月五日。晉軍開始渡過黃河,對上陽城展開合圍之勢。

此時,虢軍主力還留在西邊防禦犬戎偷襲,上陽城的兵力根本無法抵擋晉國大軍,戰爭的主動權完全落入晉獻公的手中。

這一年的十一月份,黃河開始進入枯水期,三個月的圍城終要見分曉。晉軍發動全面圍攻,經過血戰之後,懸殊的軍力使得虢公丑徹底放棄了上陽城的防務,他從晉軍的包圍中殺出一條血路,向京師洛邑(河南洛陽)的方向逃亡而去。

重說歷史之假道滅虢(三):滅亡在春秋爭霸之前的軍事強國 - 天天要聞

從此,虢公丑徹底消失在歷史文獻的記載中,結局不明。上陽城淪陷,虢國最終失去了最後一絲抵抗力,晉的伐虢之戰獲得全勝。

而此時,失去了聯盟,並且毫無戒備的虞國,就要成為下一個被晉獻公宰割的羔羊。

輔車相依,唇亡齒寒。當宮之奇的預言不幸成真,虞公也許在這個時刻,才深刻體會到了失去嘴唇,牙齒就會受凍的道理,虞國和虞公成為了晉虢之戰的最大犧牲品。

“假道伐虢”這個一箭雙鵰的計策,也被後人收錄進了《三十六計》之中,成為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謀略之一。

幾乎是一夜之間,兩個公爵諸侯被滅國。周王朝的禮制在晉國的挑釁下,正在慢慢灰飛煙滅。

立國將近四百年的虢國,在經歷了許多狂風大浪之後,最終倒在了春秋爭霸狂潮到來的前夕。在之後的兩千多年時間裡,虢國連同它所有的一切,都悄然滑入地底,成為了神秘之謎。

被譽為中華第一劍的玉莖銅芯鐵劍,大型的禮樂器,各種兵器和車馬雜器,大型的車馬坑......它們不斷地告訴世人,歷史上的虢國,直到滅亡以前,還一直扮演者軍事強國的角色。

但隨着時間的流逝、朝代的更替,虢國的歷史和戰爭往事,也被黃土掩埋,無人知曉。

更多原創有料歷史,敬請關注公眾號更新。


本文已入選愛奇藝獨播欄目《中華戰爭通史》紀錄片創作內容

【本文授權轉載自重說近代史微信公眾號,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追溯古羅斯歷史,“俄羅斯”之名從哪裡來? - 天天要聞

追溯古羅斯歷史,“俄羅斯”之名從哪裡來?

《基輔羅斯:東斯拉夫文明的起源》廣東人民出版社 肖瑜作為鄰國,俄羅斯經常被提及,國人並不陌生;若從革命史看,蘇聯與中國也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然而,如果我們再進一步,去追問俄國的歷史,恐怕大多數人只能想到“沙皇”等名詞,缺乏整體性概觀。
副市長降級2年後,再被查 - 天天要聞

副市長降級2年後,再被查

四川省紀委監委6月26日消息,資陽市政府辦公室二級調研員許志勛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四川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許志勛(資料圖)官方簡歷顯示,許志勛曾任資陽市副市長、市政府二級巡視員,2022年7月轉任資陽市政府辦公室二級調研員。這也是官方首次披露,許志勛曾被降級處理。據介紹,許志勛,男,漢族,...
聚焦武漢地鐵隧道一線,漢陽市政首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 天天要聞

聚焦武漢地鐵隧道一線,漢陽市政首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極目新聞記者 黎先才 通訊員 陳曉玉 袁曉雪近日,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在北京舉行召開。極目新聞記者獲悉,武漢市漢陽市政參與的“隧道重大地質災害源探測評估及處置關鍵技術”科技成果獲評“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榮譽證書該項科技成果是漢陽市政聯合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高校、科研...
中央決定,孫志禹、李富民履新! - 天天要聞

中央決定,孫志禹、李富民履新!

中央決定,孫志禹履新 6月26日,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召開領導班子(擴大)會議,宣布了黨中央關於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任職的決定:孫志禹同志任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公開信息顯示,孫志禹,男,漢族,1968年5月生,吉林梨樹人,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學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嚴守黨的組織紀律《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 - 天天要聞

嚴守黨的組織紀律《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

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點擊收聽:撰  稿:段  裕、葉  剛配  音:周  莉    1951年9月,中央軍委決定從駐新疆的一兵團六軍選調幹部組建西北軍區空軍司令部,那個時候人民解放軍進疆部隊正準備集體就地轉業,很多指戰員對新組建的人民空軍心馳神往。六軍十七師四十九團政委趙予征就是其中之一。趙予征趁着趙予征來...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 天天要聞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據新華社消息,中國國家博物館日前舉行唐末—五代、清、民國金銀錠入藏儀式。左為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右上為清代“湖北鹽厘局薛永陞”五十兩銀錠,右下為民國時期官方造幣廠生產的金錠。(中國國家博物館供圖)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保留了船形錠的原始狀態,使今人可以直觀了解此歷史階段大宗商業交易的...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 天天要聞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新京報訊 據中國海警消息,作為海上禁毒的主力軍,近年來,中國海警局以“凈海”“凈邊”“禁毒兩打兩控”等緝毒專項行動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為主攻方向,重拳打擊懲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動。2019年6月至今,各級海警機構海上繳獲毒品8.729噸(冰毒3.066噸、氯胺酮2.136噸、可卡因2.322噸、大麻0.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