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與鄧小平熱烈擁抱的那個日本首相,27年前的今天去世

2022年07月05日08:55:19 歷史 1219

中國人評價日本首相,喜歡用“好”或“不好”來劃分。

實際上,這個世界上,哪有什麼“好”人?

站在時代風口,選擇推動歷史進步的開明之舉,做出符合歷史潮流發展的抉擇,已經是善莫大焉。

反之,一個人如果不能從善如流,即便道義上再理想,個人小圈圈裡再崇高,於歷史、大眾又何益?

二戰後與鄧小平熱烈擁抱的那個日本首相,27年前的今天去世 - 天天要聞

比如,27年前今天逝世福田赳夫

他在侵華戰爭中效忠汪精衛,在蔣介石逃往台灣時與他過從甚密,在中日建交後又力推友好條約的締結,將中日關係推到歷史新高度。

你說,他是個好人還是壞人?

二戰後與鄧小平熱烈擁抱的那個日本首相,27年前的今天去世 - 天天要聞

(福田赳夫,1905.1.14-1995.7.5)


一、管日本陸軍財政的人

福田赳夫,姓福田,名赳夫。

其名來源於《詩經·周南·兔罝》,“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從名字看出身,大概是一個有學問的人家。

二戰後與鄧小平熱烈擁抱的那個日本首相,27年前的今天去世 - 天天要聞

是的,1905年1月,福田生於群馬縣群馬町一豪門望族。

他從小瘦弱矮小,但聰明伶俐,學習一直優異。

20歲,他考入日本最牛大學東京帝國大學法學院。

畢業後,通過參加公務員考試(高等文官考),進入了日本財政部即大藏省工作。

在大藏省工作了幾個月後,又被作為國家重點人才,公派去英國學習3年。

期間,他參與了德國無力支付一戰賠款的洛桑會議,時年,僅26歲。

二戰後與鄧小平熱烈擁抱的那個日本首相,27年前的今天去世 - 天天要聞

(右一為福田,大藏省時期)

回國後,適逢日本軍國主義興起,軍部干政之風日甚。

他在大藏省任陸軍省主計局事務官主管日本陸軍財政預算審計。

這個工作,讓他對日本陸軍不得不進行深入研究。

從編製到裝備,從內部情況到對外備戰,洞察了個仔細。

因為,搞懂這,才能審批陸軍呈報的一切費用。

“當時陸軍的假想敵是蘇維埃,由此關係,我還對蘇維埃的內部情況進行了學習。”

1年後,日本陸軍內部發生皇道派PK統制派的永田鐵山事件,激進的皇道派控制了陸軍,進而左右政府。

大藏省在飛揚跋扈的陸軍面前,越來越勢弱。

之後,就是二二六兵變,陸軍刺殺了財政大臣高橋是清

由此,日本進入不可控的瘋狂擴軍、軍費暴漲的時代。

二戰後與鄧小平熱烈擁抱的那個日本首相,27年前的今天去世 - 天天要聞

“陸軍省組織結構很嚴密,所提出的預算要求也整齊明朗……”

“當時,預算書所用的紙張,就如現在的一張面巾紙一般稀薄,即使這樣,整個年度的預算要求說明書一起壘起來,也超過了我的身高。”

“我在擔任主計官時期,經歷過很多事情。曾被軍人拿着軍刀威脅過,也曾遇到過阿諛奉承。還有人用貓一般的聲音,聲情並茂地懇求通融的。”



二、為汪精衛出謀劃策的人

1940年3月,反共親日的汪偽政府在南京成立。

福田從任職7年的大藏省陸軍省主計官,調到南京,任偽政府的經濟顧問

彼時,福田35歲,任顧問團事務總長,為汪出謀劃策,主持“儲備券”發行等工作。

二戰後與鄧小平熱烈擁抱的那個日本首相,27年前的今天去世 - 天天要聞

(福田一家在當時的南京)

他住在南京城北京路一豪華公館。

這個公館,裡面闊綽得可以打高爾夫,令這些國小地狹的日本人十分震驚。

在南京兩年多,汪精衛給福田很多照顧。臨走,還為他題寫“感謝狀”,令福田十分自豪。

二戰後與鄧小平熱烈擁抱的那個日本首相,27年前的今天去世 - 天天要聞

(汪精衛與東條英機等在一起)

春江水暖鴨先知。

二戰後期,日本因消耗戰體力不支,作為掌管財政命脈的大藏省官員,福田對時局了如指掌。

卻不得不配合政府工作。

隨着1944年夏天東條英機的下台,戰敗的“謠言”,在日本已經私下流傳開來。

戰爭毀掉了一個國家,處理了一批戰犯,卻保護了一批文官。福田就是其中之一。

戰後的他,在大藏省官運亨通,幾年後成為日本國會眾議院議員。

1971年,他成為佐藤內閣的外相。

佐藤下台後,自民黨內開始了激烈的總裁寶座爭奪戰。

競爭者,有三木武夫田中角榮大平正芳、福田赳夫,史稱“三角大福”之戰

二戰後與鄧小平熱烈擁抱的那個日本首相,27年前的今天去世 - 天天要聞

(蔣宋在台接見岸信介)

對這場戲,在台灣的蔣介石十分關心。

他召蔣經國等人協商對策,全力支持福田執政。

這是因為,福田是佐滕榮作和岸信介兄弟的門生,而佐藤和岸又是蔣的密切支持者。

福田在蔣敗退台灣後,也一直是日本親台派的密友

“三角大福”戰的結果,是田中角榮勝出。

蔣獲知後,大憾,派人到福田家登門慰問。

4年後,1976年1月,福田東山再起,終於當上了日本首相。

不過,此時,蔣介石已去世數月,蔣經國執掌了政局。

二戰後與鄧小平熱烈擁抱的那個日本首相,27年前的今天去世 - 天天要聞

但令經國未料到的是,他和父親積極支持的福田,在此時竟然果斷拋棄了台灣,轉而與北京熱烈擁抱。

世界潮流浩蕩,新中國的國際地位日漲尼克松訪華,田中角榮急赴北京開啟邦交正常化,在蘇聯羨慕嫉妒恨的冷眼“關照”下,中日關係日日升溫,已勢不可擋



三、開啟中日友好里程碑的人

1978年8月,福田首相力促《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成功締結。

這,使6年前田中角榮開啟的中日邦交正常化,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田中開啟的,可謂兩國友好交流的“木橋”“弔橋”,在福田這裡,終於變成了“鐵橋”,影響至今。

二戰後與鄧小平熱烈擁抱的那個日本首相,27年前的今天去世 - 天天要聞

二戰後與鄧小平熱烈擁抱的那個日本首相,27年前的今天去世 - 天天要聞

友好條約於當年8月締成。

10月23日,鄧小平訪日,與福田互換批准書,條約正式生效

由此,鄧公與福田,成為開啟兩國友好新頁的歷史偉人。

也就是在這次訪問中,鄧公令日本刮目相看,在日本掀起一股“鄧旋風”。

二戰後與鄧小平熱烈擁抱的那個日本首相,27年前的今天去世 - 天天要聞

二戰後與鄧小平熱烈擁抱的那個日本首相,27年前的今天去世 - 天天要聞

(鄧與福田擁抱)

他的公開講話,令福田由衷感慨、感動和欽佩。

在記者會上,鄧坦率而真誠地對日本記者說:

“首先承認我們的落後,老老實實承認落後就有希望;

“再就是善於學習。這次到日本來,就是要向日本人民請教……

“本着這樣的態度、政策、方針,中國是有希望的。”

二戰後與鄧小平熱烈擁抱的那個日本首相,27年前的今天去世 - 天天要聞

(鄧與福田)

鄧還打趣道:

“長得丑卻要打扮得像美人一樣,那是不行的。”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日本媒體評論,這種態度,正是中國重新崛起的希望所在

在鄧公和福田的努力下,中日友好邁上新高度。

二戰後與鄧小平熱烈擁抱的那個日本首相,27年前的今天去世 - 天天要聞

(福田之子福田康夫,2007年也當選為日本首相)

福田在自家接待記者,熱情向記者們推介鄧公。

鄧訪日期間,三菱豐田日立松下200多家日本公司,一致在日本主要報紙上大幅刊登廣告,向鄧公示好,慶祝友好條約生效,歡迎鄧公訪日。

日本經團聯等6大經濟團體,為鄧公舉行歡迎宴會,參與人數達320多人,超過了歡迎英國女王伊麗莎白時近300人的最高記錄

二戰後與鄧小平熱烈擁抱的那個日本首相,27年前的今天去世 - 天天要聞

多年後,人們為了紀念友好條約生效的歷史時刻,將鄧公與福田握手的瞬間,製成了永恆的蠟像。(完)



參考文獻:

●《回顧九十年——福田赳夫回憶錄》,福田赳夫、謝秦,東方出版社 , 2008.04

●《中日關係的光和影》,王泰平,安徽人民出版社 , 2018.05

●《福田父子的中國淵源》,余春雨《環球人物》,2007年19期

●《福田赳夫其人》,復旦大學歷史系日本史組編譯,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5.03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嚴守黨的組織紀律《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 - 天天要聞

嚴守黨的組織紀律《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

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點擊收聽:撰  稿:段  裕、葉  剛配  音:周  莉    1951年9月,中央軍委決定從駐新疆的一兵團六軍選調幹部組建西北軍區空軍司令部,那個時候人民解放軍進疆部隊正準備集體就地轉業,很多指戰員對新組建的人民空軍心馳神往。六軍十七師四十九團政委趙予征就是其中之一。趙予征趁着趙予征來...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 天天要聞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據新華社消息,中國國家博物館日前舉行唐末—五代、清、民國金銀錠入藏儀式。左為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右上為清代“湖北鹽厘局薛永陞”五十兩銀錠,右下為民國時期官方造幣廠生產的金錠。(中國國家博物館供圖)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保留了船形錠的原始狀態,使今人可以直觀了解此歷史階段大宗商業交易的...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 天天要聞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新京報訊 據中國海警消息,作為海上禁毒的主力軍,近年來,中國海警局以“凈海”“凈邊”“禁毒兩打兩控”等緝毒專項行動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為主攻方向,重拳打擊懲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動。2019年6月至今,各級海警機構海上繳獲毒品8.729噸(冰毒3.066噸、氯胺酮2.136噸、可卡因2.322噸、大麻0.778...
董卓,曾經也是個有勇有謀的人, 並沒有演義中那麼無能 - 天天要聞

董卓,曾經也是個有勇有謀的人, 並沒有演義中那麼無能

董卓,作為東漢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軍事人物,其形象在後世的文學和歷史記載中往往被賦予了諸多負面標籤。然而,如果我們深入挖掘歷史文獻,尤其是《後漢書》和《三國志》等史書,可以發現董卓早年的形象與性格並非如《三國演義》中那般單一和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