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風塵半驚鴻:閑話明末秦淮八艷之首的柳如是

2022年07月05日06:39:34 歷史 1977

在明朝末年有一位奇女子,出身於青樓卻偏偏與名人雅士交往;流浪於草莽江湖卻偏偏又才華橫溢;居廟堂之遠卻偏偏憂國憂民…

1644年明朝滅亡時,她勸吃了半輩子大明俸祿的夫君一起殉國時,他夫君摸了摸河水說:涼,水太涼了。她只能苦笑着縱身一跳…

後來她又勸自己丈夫散盡家財與鄭成功一起抗清…

她就是明末第一奇女子--柳如是。民國公認的文學大師陳寅恪雙目失明之後,專門為其寫了一本書,即《柳如是別傳》。

半世風塵半驚鴻:閑話明末秦淮八艷之首的柳如是 - 天天要聞

01【出身凄苦兩茫茫】

柳如是(1618年~1664年),本名楊愛,字如是,又稱河東君,因讀宋朝辛棄疾《賀新郎》中:“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故自號如是。

剛出生的柳如是由於家庭貧寒被賣給江南名妓徐佛,從小開始接受詩書琴畫的訓練。在徐佛的悉心調教下,小如是粗通文墨,才藝大長,很快就在歸青樓掛了頭牌。混跡於社會底層的小如是見慣了世態炎涼,反而練就了一顆俠義之心。

吳江周府是退職宰相周道登的府第。周老爺姬妾成群,卻又看上了13歲的柳如是,又把如是納了偏房。老夫新妾,周老爺常把如是抱在膝上,教她四書五經、唐詩宋詞,如是一一默記在心。後來遭大夫人嫉妒被逐出府第。

02【才華橫溢壓群芳】

兜兜轉轉一大圈,柳如是又回到了青樓。此時的她對社會的認識又加深了一層,不再輕信別人也不再率性而為。

在此期間經過種種愛情考驗,柳如是與世家公子宋征輿展開了一段轟轟烈烈的愛情,不料卻被宋母棒打鴛鴦,硬生生地拆散。

半世風塵半驚鴻:閑話明末秦淮八艷之首的柳如是 - 天天要聞

宋征輿錯失紅顏知己,含淚寫下《一剪梅》:

天暮江雲一帶寒。幾陣輕風,無數青山。畫船獨立到更闌。霜滿人間,月滿人間。往日匆匆今日閑,到得將忘,忽又多端。千林煙路不禁看。若要愁還,除是君還。

後來柳如是又結識了陳子龍、李存我等抗清志士,受其影響柳如是將男女之間的小愛上升到國家民族大愛。時常慷慨激昂地說:“如我身為男子,必當救亡圖存,以身報國!”百無聊賴之際,她整理刊刻了自己的幾本詩集:《戊寅草》、《湖上草》、《柳如是詩》。

半世風塵半驚鴻:閑話明末秦淮八艷之首的柳如是 - 天天要聞


03【喜結連理東床上】

為了躲避無賴謝三賓的百般糾纏,1638年柳如是找到了謝三賓的老師錢益謙求救,結果卻引來半世的孽緣。

半世風塵半驚鴻:閑話明末秦淮八艷之首的柳如是 - 天天要聞

一代大儒、年近花甲、東林領袖的錢益謙看見女扮男裝的柳如是,不僅目瞪口呆、驚為天人。當下表態自己就是司馬相如,希望柳如做卓文君,而且還表示願為柳如是拋家舍業。柳如是大受感動。

1641年他們結婚了。婚禮別具一格,選在一艘畫舫舉行。

這天,眾位鄉紳以“為老不尊”為由,對他倆進行攻擊辱罵;岸邊圍觀的人亦莫名激憤,向船上亂投瓦塊穢物。面對滿地雞毛,一片狼藉,錢、柳泰然自若,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04【憂國憂民自思量】

1644年,明朝在清軍攻打之下滅亡了。

南明朝廷偏安杭州後,為了名人效應,起用錢謙益為吏部尚書。錢感恩戴德,喜極而泣,柳如是也大力支持自己的夫婿,錢益謙決心力挽狂瀾,復興明朝。

孰料清軍鐵騎橫掃江南,南明小朝頃刻土崩瓦解。錢謙益此時首鼠兩端,在大義和投降之間左右徘徊。柳如是不願當亡國奴,勸錢一起跳水殉國。錢摸了摸水說:涼,水太涼了。柳如是喟然長嘆一聲,獨自躍入水中,幸被家僕救起。她不由悲從中來,追問自己:“千秋知己何人在,還賺師雄入夢無?”

05【夫婿死後終遭殃】

大清統一江山後,錢益謙接受招安,官拜禮部侍郎兼明史編纂。

侍郎易做,明史難修!

飽受煎熬後終於醒悟,年老的錢益謙辭職回杭州養老。1664年,錢益謙83歲,柳如是46歲。想到自己死後愛妻還沒有足夠的養老錢,正好某富家翁願以一千兩銀子購文集一本。此時的一代宗師錢益謙卻力不從心,忽生一計,絕對讓好友黃宗羲代筆。黃婉言拒絕,不料錢益謙將其反鎖家中逼其就範,苦笑不得的情況下黃宗羲只好照辦。

半世風塵半驚鴻:閑話明末秦淮八艷之首的柳如是 - 天天要聞

可憐一代大儒如此賺錢真實又可憐又可笑。

錢益謙死後,其家族為了分家產,整日謾罵吵鬧逼迫如是,看透世態炎涼的柳如是憤而自殺,一代名媛香消玉殞。

300多年後的王國維曾題詩“幅巾道服自權奇,兄弟相呼竟不疑。莫怪女兒太唐突,薊門朝士幾鬚眉?”

註:參考資料《南明史》、《錢益謙傳》、《柳如是別轉》等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嚴守黨的組織紀律《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 - 天天要聞

嚴守黨的組織紀律《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

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點擊收聽:撰  稿:段  裕、葉  剛配  音:周  莉    1951年9月,中央軍委決定從駐新疆的一兵團六軍選調幹部組建西北軍區空軍司令部,那個時候人民解放軍進疆部隊正準備集體就地轉業,很多指戰員對新組建的人民空軍心馳神往。六軍十七師四十九團政委趙予征就是其中之一。趙予征趁着趙予征來...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 天天要聞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據新華社消息,中國國家博物館日前舉行唐末—五代、清、民國金銀錠入藏儀式。左為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右上為清代“湖北鹽厘局薛永陞”五十兩銀錠,右下為民國時期官方造幣廠生產的金錠。(中國國家博物館供圖)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保留了船形錠的原始狀態,使今人可以直觀了解此歷史階段大宗商業交易的...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 天天要聞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新京報訊 據中國海警消息,作為海上禁毒的主力軍,近年來,中國海警局以“凈海”“凈邊”“禁毒兩打兩控”等緝毒專項行動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為主攻方向,重拳打擊懲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動。2019年6月至今,各級海警機構海上繳獲毒品8.729噸(冰毒3.066噸、氯胺酮2.136噸、可卡因2.322噸、大麻0.778...
董卓,曾經也是個有勇有謀的人, 並沒有演義中那麼無能 - 天天要聞

董卓,曾經也是個有勇有謀的人, 並沒有演義中那麼無能

董卓,作為東漢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軍事人物,其形象在後世的文學和歷史記載中往往被賦予了諸多負面標籤。然而,如果我們深入挖掘歷史文獻,尤其是《後漢書》和《三國志》等史書,可以發現董卓早年的形象與性格並非如《三國演義》中那般單一和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