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華錄講述了三個女人,在遭受到打擊和拋棄之後,獨立自主搞事業的故事,通過她們三個在汴梁開酒樓,完成了各自生命的救贖和綻放。
這裡面趙盼兒她們通過和池衙內合作,開辦了一個非常大的酒樓,叫做永安樓,裡面還有瓦子,也就是娛樂場所,把飯店和娛樂結合起來趙盼兒可真是經營天才。
開業的一場盛大的歌舞表演,讓永安劉出盡風頭,美輪美奐的舞台,在加上雍容大度的服飾,讓人感受到一種視覺盛宴。
但有一點需要說明,永安樓不是樊樓,樊樓是歷史上東京汴梁最大的酒樓,電視劇里也提到了樊樓,趙盼兒開的並不是汴梁最大的酒樓,這也是比較符合情理的,要不然女主一開就是最大的酒樓,這主角光環也太強了。
皇帝光顧永安樓,這件事給了全劇一個非常好的轉折點,那就是趙盼兒猜出來了管家的身份之後,就誤導管家,讓他認為那副圖是假的。
趙盼兒冰雪聰明,從管家嘴裡說出的一個官名,就能判斷出來的人是皇帝,但是衙內不行,他已經開出來隨從是個太監了,想到的居然是狠狠的宰一筆,掙錢。
這格局和趙盼兒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上,怪不得池衙內,各個方面一直都被趙盼兒壓着,連追求趙盼兒都是被她各種反套路,最終弄得池衙內是無可奈何。
這裡面雖然說管家去永安樓是一種劇情需要的,但是這裡面依然有他合理的邏輯在裡面,因為有人向管家推薦永安樓的解憂酒非常好,一天不喝就會想念。
於是管家這才決定去那看一看,嘗一嘗這個解憂酒,這種事只可能發生在商品經濟發達的時候,因為傳統的社會,大部分東西都是自己做的,自給自足是一個常態。
紅樓夢裡有一種非常複雜的麵食,需要用的模具,壓出來圖案,然後再煮,寶玉突然想吃,於是王熙鳳就詳細介紹了做法,並且最後是做了一次,分與眾人。
這就是典型的自己自己的封閉結構,東西都是要自己做,但商品經濟的邏輯就不一樣,商品經濟的邏輯是,我沒有的話,我就買。
自己賺錢,然後買東西,別人做的肯定更專業,這就是思維模式的差異,比如說釀酒,開封的酒樓里,只有大店才有釀酒的權力,他們常年釀酒,自然就對釀酒有很多心得。
其實皇宮也釀酒,但終究不如酒樓里的好喝,所以皇帝才會去永安樓喝酒,要是在那種,相對封閉的時候,皇宮裡的東西就是最好的。
但是等商品經濟發達了之後,自己做的優勢慢慢就沒有了,被分工更細的專業化商業化所取代,用錢買不是最划算的,而且還能節省時間。
宋代已經是通宵營業了,而且還能點外賣,這就更加促進了分工,大部分時候,都可以外包,不需要自己做飯,把剩下來的時間,做自己更專業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