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的繁榮是虛假的盛世?

2022年07月02日12:46:02 歷史 1436

勃列日涅夫執政的18年里,蘇聯的國家實力和影響力達到了鼎盛期,然而這種繁榮和鼎盛透支的是斯大林和赫魯曉夫執政時期攢下的家底。

蘇聯在勃列日涅夫的帶領下逐步進入死胡同,經濟發展停滯不前,體制也陷於僵硬,官僚主義甚是盛行。

在這虛假繁榮的盛世背後,其實是在自掘墳墓,何時下葬也只是時間問題。

為什麼說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的繁榮是虛假的盛世? - 天天要聞

縱觀勃列日涅夫的一生,此人堪稱有大氣運之人。

沒有付出任何代價,沒有什麼鑽營取巧,也沒有遭受過任何打壓迫害,就這樣像喝水一樣躋身蘇聯權力中心。

執政11年的赫魯曉夫是勃列日涅夫的恩人。

正是“鉗工”對勃列日涅夫的不拋棄、不放棄,一路提拔,讓他的仕途一帆風順。

按理說,面對恩重如山的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不說肝腦塗地、以身相許的話,也得敬重有加。

勃列日涅夫說不。

他選擇的報恩方式是——取而代之。

在大多數人印象中,說起“鉗工”赫魯曉夫的第一反應就是:莽夫、沒文化、素質低、愚昧無知、粗魯蠻橫。

“鉗工”真的有這麼不堪嗎?

這麼不堪能得到斯大林的重用?

這麼不堪能幹掉貝利亞、打壓馬林科夫成為紅色帝國第三任掌門人?

為什麼說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的繁榮是虛假的盛世? - 天天要聞

赫魯曉夫確實文化水平不高,性格也是易燃易爆炸,但他絕不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愚昧無知的傻子。

相反他有敢作敢為的政治魄力、敏銳的政治嗅覺、狡猾的陰謀手腕。

甚至可以說他是個厚道人,是個寬容的統治者。

因為相對於前任大林子動不動就對政敵施展“肉體毀滅術”的處事作風,赫魯曉夫對待政敵的手段就溫柔多了。

大多數情況下只是罷免官職和發配到偏遠地區任職。

從來沒有斬盡殺絕,斬草除根。

據赫魯曉夫身邊的人回憶,這個舉止粗魯的矮胖“鉗工”,內心實則是一個難得的厚道人。

很遺憾,厚道人往往沒有好下場。

特別是在權力場上。

政治無關善惡,關乎治亂。

赫魯曉夫的厚道,換來的是小弟勃列日涅夫的取而代之。

為什麼說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的繁榮是虛假的盛世? - 天天要聞

赫魯曉夫上台後,全面否定了斯大林,更是直接對斯大林建立的特權腐敗制度說了“NO”。

他命令取消官僚特權,實行幹部任期制和輪換制,這是蘇聯首次對腐敗行為宣戰。

從這點來看,赫魯曉夫給蘇聯帶來了久違的新鮮空氣。

但空氣太渾濁,水太深,強如赫魯曉夫也是雙拳難敵四手。

因為沒有控制好改革力度,赫魯曉夫的行為徹底侵犯了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

他們如同一股暗流,在帝國的陰影里醞釀陰謀。

這夥人圍在一起:“要不廢了他吧。”

但有個問題擺在這夥人面前,廢了赫魯曉夫誰來當老大。

一番撕逼後也沒爭出個結果。

這時一個大聰明靈機一動說:咱們找個代言人唄,扶植他上台,我們當幕後大佬,想想就很酷。

於是,前半輩子都是一個聽話的平庸幹部、沒有什麼遠大志向、只想好好活着、不爭也不搶的勃列日涅夫成為了蘇聯既得利益集團的代言人。

要不怎麼說又大氣運傍身呢。

1964年10月14日,赫魯曉夫——土豆大鏢客、玉米成癮者、三農問題專家、核彈發燒友被迫退休,每月500盧布退休金。

為什麼說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的繁榮是虛假的盛世? - 天天要聞

58歲的勃列日涅夫意外登上了蘇聯權力之巔,成為這個紅色帝國的第四任掌門人。

這個看上去平平無奇、無欲無求的“傀儡代言人”卻意外爆發了高超的權鬥技能。

我可以不爭不搶,但我也不是傻子。

老子可是在斯大林那個年代活下來的人,之前確實不爭不搶、無欲無求,可現在我是老大了,你們憑什麼跟我搶。

利益集團的兩位大佬,灰衣主教蘇斯洛夫克格勃主席謝列平以為可以安心在幕後當“太上皇”時,直接被勃列日涅夫KO出局。

勃列日涅夫的聰明之處在於,KO了掣肘他權力的兩位大佬,也不忘給利益集團發糖。

他宣布繼承斯大林模式,廢除赫魯曉夫的改革,恢復斯大林時期的官員職務任命制和終身制。

滿意了吧?

你們讓我好好活着,我也讓你們吃好喝好,大家相安無事,共享天下太平。

為什麼說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的繁榮是虛假的盛世? - 天天要聞

安撫完利益集團,勃列日涅夫也開始了一連串的經濟改革,如1966年推出的“新經濟體制”。

主要是減少指令性計劃經濟指標、改革管理體制、減輕農民稅賦,提高採購價,免除農莊債務等等。

其實質是在計劃經濟框架內,有限地利用市場機制,以行政手段輔之經濟手段管理經濟。

但這個新經濟體制並沒有對斯大林模式進行根本性的變革,同時為了維護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他們排斥學習西方,認為只有堅守斯大林模式才能維護他們的利益。

因此這個“新經濟體制”改革被終止。

但就是這個改革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促進了蘇聯經濟的發展,讓蘇聯的經濟實力、軍事實力、國家綜合實力達到巔峰。

為什麼說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的繁榮是虛假的盛世? - 天天要聞

不得不承認的是,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人民的幸福指數在蘇聯歷史中是最高的。

1965年勃列日涅夫剛上台時,蘇聯人平均工資是96.5盧布,到了其執政後期漲到了170盧布。

70-80年代,全世界範圍內:

只有蘇聯沒有工作時間不能超過8小時。

只有蘇聯有全民免費醫療。

只有蘇聯有全民免費教育,書本免費,吃住免費。

只有蘇聯有全民住房免費,自來水和供暖全部免費,蘇聯人一度不知道“水表”為何物。

只有蘇聯有平價療養院,畢竟列太祖說過,不會休息的人就不會工作。

為什麼說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的繁榮是虛假的盛世? - 天天要聞

勃列日涅夫用了10年時間,讓蘇聯農村實現了電氣化、煤氣化和公路網絡化,改變了蘇聯農村破敗不堪的落後面貌。

勃列日涅夫很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沒有列寧的才能、沒有斯大林的心黑手辣、沒有赫魯曉夫的率性而為,他知道自己能力有限。

所以堅定不移地沿着斯大林模式走,不求無功但求無過。

他用了18年,把斯大林模式的潛能發揮到了極致。

造就出了一個“繁榮盛世”。

為什麼說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的繁榮是虛假的盛世? - 天天要聞

這番盛世,蘇聯人民的生活看似令人神往,但代價是相當大的,根本無法一直持續下去。

這種歐美都不具有的高福利,需要的是錢啊,大把大把的砸錢才能維持。

蘇聯的經濟什麼水平大家都知道,外面還要和美國冷戰對抗,裡面官員貪腐成風,人民還要有高福利。

勃列日涅夫靠的是什麼?

是石油。

在當政的18年里,勃列日涅夫最喜歡的就是去勘察油田和天然氣

以蘇聯的地大物博,這些油田和天然氣是這個紅色帝國正常運轉的能量源泉——鈔能力。

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每年要用30%的黃金儲備來購買糧食。

由於1977-1980連續三年的糧食減產,1980年購買糧食的黃金已經高達156噸。

為什麼說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的繁榮是虛假的盛世? - 天天要聞

地下無數的石油,換來大把大把的美元和黃金、換來大量糧食和輕工業產品。

經濟騰飛、舉國“盛世”,足以掩蓋斯大林模式的一切弊端。

在這虛假“盛世”的背後,是蘇聯經濟發展的停滯不前,是斯大林模式的僵硬,是官僚主義盛行。

勃列日涅夫執政的18年,蘇聯失去了難得的復興機會,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已經尾大不掉。

1982年11月10日,76歲的勃列日涅夫——斯大林喜愛的美男子、油田勘察專家、勳章自頒自戴吉尼斯紀錄保持者、強吻愛好者、蘇維埃文壇巨匠,在睡夢中死在別墅的卧室里。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探訪福建上杭李氏大宗祠:部分坍塌 正加快搶險和維修 - 天天要聞

探訪福建上杭李氏大宗祠:部分坍塌 正加快搶險和維修

6月16日6時至17日6時,福建省龍岩市上杭縣稔田鎮遇持續性特大暴雨,24小時降雨量突破歷史極值。6月17日凌晨2點40分,有着“客家第一祠”之稱的李氏大宗祠東西兩側兩列橫屋坍塌,受損建築面積約1000平方米,主座無重大損毀,無人員傷亡。圖為6月20日,相關部門和文物專家陸續前往李氏大宗祠查看坍塌情況。中新社記者 張金川...
雲南保山市長陳銳因病逝世  簡歷從官網撤下 - 天天要聞

雲南保山市長陳銳因病逝世 簡歷從官網撤下

大皖新聞訊 6月20日,一則雲南保山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銳已於日前離世的消息引發了關注。大皖新聞記者就此諮詢了保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工作人員證實,消息屬實,並稱陳銳系因病逝世。陳銳的簡歷已從官網撤下6月20日下午,大皖新聞記者注意到,陳銳的簡歷已從保山市人民政府官網撤下,而在該官網搜索關鍵詞“陳銳”,顯示的...
兩尊明代金佛差點流失海外 北京一拍賣行員工因走私文物及多件觀賞石獲刑 - 天天要聞

兩尊明代金佛差點流失海外 北京一拍賣行員工因走私文物及多件觀賞石獲刑

利用拍賣行員工身份,將貨主委託的拍賣品低價僱人夾帶運輸進出境,6月20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四中院獲悉,近日,北京一名拍賣行員工因走私多件拍品獲刑。值得注意的是,該名員工走私的拍品中,有兩尊明代金佛,該案也是北京首例以走私文物罪判決並成功從我國香港地區追迴文物的案件,有力打擊了走私犯罪,保護了國家文...
賴清德叫囂“拒統”,稱首戰即終戰是投降論述 - 天天要聞

賴清德叫囂“拒統”,稱首戰即終戰是投降論述

在意識到自己的“520”演說引起了兩岸巨大震動之後,“台獨”頭子賴清德就開始想盡辦法撇清自己的責任。但這些表面功夫只能用來糊弄不熟悉中文表達的西方媒體,當賴清德面對島內民眾時,露出的則是另外一幅嘴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