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起的好,被慈禧定為中國最後一位狀元,政績不大但你絕對服他

2022年07月02日08:58:12 歷史 1154

名字起的好,被慈禧定為中國最後一位狀元,政績不大但你絕對服他 - 天天要聞


劉春霖,字潤琴河間府肅寧人。因其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狀元,而被人們所熟識。作為最後一位狀元,在當時風雨莫測的環境中,他的政治生涯可謂是坎坷而艱辛。

一、“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劉春霖,並非豪門望族子弟,其父親不過是當地最普通的差役。因其父擔任皂役之職,按規定其後代不可參加科舉考試,於是他在小時候就被過繼給同一家族的伯父。他從小天資過人,又勤於苦讀,熟讀四書五經,並且能寫得一手好字。18歲成為秀才,30歲成為舉人,32歲一舉奪魁成為狀元。他參加的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科舉考試,於是被人們成為“第一人的最後一人”。

名字起的好,被慈禧定為中國最後一位狀元,政績不大但你絕對服他 - 天天要聞

庚子賠款清朝的統治者終於清醒了,祖宗之法不改不行!統治者開始推行新政,內容涉及到國家管理的多個方面。其中關於科舉制是否廢除的問題,一直是爭議的熱點。這些爭議讓從小飽讀詩書的劉春霖十分焦灼。若科舉廢除,前30多年的努力就毀於一旦。好在1903年正值慈禧70歲壽辰,雖大清帝國苟延殘喘,氣數將盡,但為了給慈禧賀壽,清廷決定依照舊曆開恩科。正是這場考試,讓劉春霖實現了“朝為放牛郎,暮登天子堂”的人生榮耀。

名字起的好,被慈禧定為中國最後一位狀元,政績不大但你絕對服他 - 天天要聞

對於劉春霖的狀元身份,一直有這樣的傳聞:據說當時新科狀元應為廣東考生朱汝珍,但是慈禧是一個特別講忌諱的人,認為他的名字和戶籍不夠吉利。一是因為其名字中的“珍”字。讓她聯想到了光緒皇帝最寵愛的珍妃。在八國聯軍闖入紫禁城,慈禧逃命之前,將她一直怨恨的珍妃投入井中,殘忍殺死。二是因為其來自廣東,主張維新變法梁啟超康有為都來自廣東。經此一事慈禧對於廣東人,那是心存芥蒂。

而劉春霖的名字寓意深得慈禧歡心,“春風化雨,普降甘霖”,寓意頗好,並且他的字也是賞心悅目,有大家風範。這一年剛好遇到大旱,迫切需要一場春雨。清末久遭天災人禍,慈禧又是個極度迷信的人,當即將劉春霖定為本科狀元。

名字起的好,被慈禧定為中國最後一位狀元,政績不大但你絕對服他 - 天天要聞

二、“知命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

新科狀元原本應是風光無限,走馬上任,可劉春霖等來的卻是前往日本政法大學留學的通知。在日本的刻苦學習,讓他大開眼界,雖意識到封建君主專制的落後,但30多年封建倫理的教化已經深深刻在骨子裡。所以對於社會改革的方向,他毫不猶豫地選擇支持“君主立憲”。

1909年,劉春霖學成歸國,抱着一腔熱血,想要一展宏圖。清政府對於自己培養的人才,也算是“厚待”,將其任命為咨政院議員,可是“預備立憲”本就是清政府謊騙天下人的說辭,因此劉春霖也並未有什麼實權,但他卻仍在努力將其所學發光發熱,例如對於湖南巡撫楊文鼎私自發放國債的行為竭力抨擊,雖然軍機處和攝政王載灃都讓他“得過且過”結束此事,但是他依然據理力爭。

名字起的好,被慈禧定為中國最後一位狀元,政績不大但你絕對服他 - 天天要聞

1911年,本是春風得意的劉春霖大展拳腳的時候,可辛亥革命的爆發卻無情地打碎了這一切。霎時間,一切都已物是人非。作為效忠對象的皇帝沒了,心心念念的“君主立憲”也涼了,劉春霖心灰意冷,他也無意於到新的民國政府做官,只得躲在北京的家中,終日飲茶作詩,舞文弄墨。似乎外界紛擾再與他無關,外人看來好不快活,個中苦楚只有他自己知道。並不是沒人請他出山,只是劉春霖頂着一個滿清遺老的頭銜,他的內心仍然堅守着君君臣臣的那一套。

在過了兩年的清閑日子後,當時最大的實權人物——袁世凱,向劉春霖伸出了橄欖枝。這次劉春霖反倒答應了,畢竟袁世凱算是對他有“知遇之恩”,之前清廷大搞君主立憲時,袁世凱就大力舉薦他參加,自己的老師楊士驤也與袁世凱關係密切。無論於公,還是於私,劉春霖都沒有推脫的理由,於是他應袁世凱邀請,擔任其“總統府內史”一職。

可令劉春霖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純粹就是個工具人。袁世凱意圖稱帝,需要各省派出所謂的“請願團”前來撐場面,劉春霖扮演的就是直隸省代表這一角色,在助袁稱帝一事上可謂不遺餘力。

名字起的好,被慈禧定為中國最後一位狀元,政績不大但你絕對服他 - 天天要聞

在此之後,劉春霖在支持帝制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張勳復辟之時,劉春霖同樣是在老前輩康有為的號召下積極響應。在溥儀再度登基的慶典上,劉春霖作為滿清遺老的代表人物,驕傲地穿着大清四品官服,到太和殿上為這個娃娃皇帝行三跪九叩大禮。其情之真、意之切,令在場人物感動不已。

雖然留學日本,接受了新思想的洗禮,可是劉春霖依然無法拋棄心中的“皇帝”。幫助袁世凱稱帝,支持張勳復辟的行為,讓他與“新政”漸行漸遠。

此後劉春霖對於仕途的發展不再過分關注,將目光轉向教育。劉春霖雖早年熟讀四書五經,但留學日本的經歷,使他十分清醒地知道,新式教育對於中國的必要性。在北洋政府任職期間,他創辦了主講氣象和農業的講習所,培養專業人才。民國初年,他還創辦了“燕冀中學”和“明軒中學”,並擔任董事。除此之外,他還向學校捐資捐物,致力於培養新式人才。

我們無法用“進步”或者“封建”來簡單地形容劉春霖,在他的身上我們既能看到中國封建士人迂腐之樣,又可以看到革新人士進步之思。正是這麼一個複雜的人物,折射出時代變革的點點滴滴。

三、“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劉春霖雖然徘徊在“封建”與“進步”之間,但是在國家大義面前毫不動搖,守住了文人的氣節。1934年,鄭孝胥找到劉春霖,希望他可以去“偽滿洲國”出任教育廳廳長,輔佐溥儀。鄭孝胥來之前可謂信心滿滿,因為二人是密友,他十分了解劉春霖對於“皇帝”的執念。可是劉春霖的態度卻讓他吃驚,劉春霖不僅沒有給他面子,並且要與溥儀決裂。對於劉春霖而言,如今的“皇帝”,儼然已是日本人的傀儡,早已不是昔日之主。

名字起的好,被慈禧定為中國最後一位狀元,政績不大但你絕對服他 - 天天要聞

抗日戰爭爆發之後,日本人佔領了北平。考慮到劉春霖的身份與地位,日本人再次派遣其舊識王揖唐前來“邀請”,希望他能出任北平市長。但是劉春霖依然沒有給舊友絲毫顏面,並且痛斥其為“筋骨軟的東西!”。王揖唐並沒有就此打住,第二天,日偽軍就抄了劉春霖的家,並將一家老小趕出家門。面對軟硬兼施的手段,他依舊堅定地守住了文人的氣節,將國家大義擺在第一位。在此之後,劉春霖不問政事,通過寫字賣字補貼家用,日子不算富貴,但是至死不做漢奸,始終是人生最後的底線。1944年,73歲的劉春霖與世長辭,留下了一個充滿爭議的人生背影。

名字起的好,被慈禧定為中國最後一位狀元,政績不大但你絕對服他 - 天天要聞

王揖唐


文史君說

從打開聖賢之書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便是劉春霖的人生最高理想。可命運正是如此無情,革命的力量滌盪着一切舊思想與舊秩序,也摧毀了劉春霖視之為神聖不可侵的皇權尊嚴。在那個風雲變幻莫測的年代,有着無數的“劉春霖”,在激烈的時代浪潮中,個人的發展與走向早已不是自我抉擇的結果,大多數人只能如浮萍般隨波逐流。然而回顧其一生,儘管在政壇之上,劉春霖並未達心中所願,但是他在國家大義面前毫不動搖,在威逼利誘下泰然自若,守住了文人最後的氣節,也踐行了自己最初的理想。

參考文獻

張升衛:《劉春霖:中國最後一位狀元的風雨人生》,《文史知識》2006年第11期。

顏建華:《正直端方的劉春霖》,《貴州大學學報》2010年第6期。

張瑋:《“末代狀元”劉春霖》,《同舟共進》2020年第12期。

(作者:浩然文史•昕冉自得)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絡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團隊文史科普自媒體,全網主流平台文史類優質作者。讓專業的歷史更有趣,讓有趣的內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同名公眾號(id:haoranwenshi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海報 | 運河德比,“碼上見”! - 天天要聞

海報 | 運河德比,“碼上見”!

一條大運河,串聯起揚州與無錫兩座“漕運心臟”,激蕩3000年澎湃。揚州碼頭承載帝王南巡與漕糧北運的史詩,無錫四大碼頭則譜寫工商文明的序章。從“漕運心臟”到綠茵戰場,誰主沉浮?
特朗普步步緊逼,加拿大打響反美“第一槍”,美企痛失20億美元 - 天天要聞

特朗普步步緊逼,加拿大打響反美“第一槍”,美企痛失20億美元

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在社交媒體上宣布,由於加拿大堅持推出針對美國科技公司的數字服務稅,美國決定立即停止與加拿大的所有貿易談判。加拿大財政部長商鵬飛宣布,不會推遲向科技公司徵收數字服務稅的計劃,數字服務稅自6月30日生效。美國一直反對加拿大徵收數字服務稅的計劃,並
解放區斬獲2025年焦作市“市長杯”校園足球聯賽小學男女組桂冠 - 天天要聞

解放區斬獲2025年焦作市“市長杯”校園足球聯賽小學男女組桂冠

在剛剛閉幕的“奔跑吧·少年”2025年焦作市體育傳統特色學校運動會足球比賽暨焦作市“市長杯”校園足球聯賽小學男子組、女子組比賽中,解放區七百間小學男子足球隊、豐澤園小學女子組經過六輪角逐,雙雙斬獲2025年焦作市“市長杯”校園足球聯賽小學男女組桂冠。這是解放區貫徹落實國家“雙減”政策、強力推進校園足球運動的...
香港青少年赴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 重走校友報國路 - 天天要聞

香港青少年赴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 重走校友報國路

中新網瀋陽7月3日電 (記者 韓宏)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16名香港培僑中學學生7月2日走進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重溫歷史。 作為新中國成立後香港首批升起五星紅旗的學校,培僑中學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曾有20餘名校友報名參加志願軍。當天,在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學生們重走校友報國之路,...